豐縣老家的下酒菜

2021-02-27 愚伯的自留地

文:程守忠

老家人喝酒,挺有意思。才氣高的,作了許多精彩的解讀。如喝酒三部曲:開始豪言壯語,繼而胡言亂語,最後,不言不語;喝醉了也有三部曲:流涎(淌口水),滋花(出酒嘔吐了,噦了。),窩脖(像才長出兩個瓣的豆芽,脖子歪向一旁,睡著了。)。

      

兩個老家酒仙級的壯漢鬥酒,下酒菜就是每人一粒茴香豆(帶有材料味的幹炒花生米)。一個喝完面前的酒,把還剩三分之一的茴香豆,丟進嘴裡,向對手以目示威。對手一揚脖子,喝乾的杯中酒,轉身就走。示威者喊他:「認輸了吧?」對手霍然轉身,舉起那粒完好無損的花生米說:「不跟你玩,你是菜酒!」昂然而去。

     

 說到老家的酒和菜,最為老少爺們津津樂道。現在大家聚到一塊,還是離不開這個話題,但比起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的議論,就遜色多了。當時,平民百姓大都喝不起國營瓶裝酒,想喝,就去大隊代銷點打地瓜燒散酒。能炒一個雞蛋抱辣椒,煮一碟鹽水花生米,那可就是上等的下酒菜了。只有貴客登門,才能享受此等待遇。

當然,自家老爺們為家立了大功,媳婦就會歡天喜地的張羅下酒菜,如從河裡逮回來大魚,打了幾隻兔子,從遠方拉回來緩解饑荒的糧食等等。真正的酒仙級人物,燒酒喝得兇,菜卻不大吃,就是每一個人喝了二斤燒酒,盤中的下酒菜,也不過動了個尖。婦道人家和大群的孩子們,藏在角落裡,眼眨也不眨、目光炯炯的盯著桌子上的兩盤菜,誰能吃的下去哪!

     

逢年過節,下酒菜就豐盛些了,特別是過春節後,家裡來了貴客,如女婿上門拜年、會親家,多年在外的遊子回家過年了。涼拌心裡美蘿蔔,煮好的待客花生米,一盤豬下水,一盤豬耳朵絲,四個涼菜就很好了。

炒菜,一般是蒜苗抱雞蛋,熗土豆絲,肉絲菠菜,開一盒水果罐頭,外加兩碗下團丸子、酥菜,大件就是一碗豬肉燉白菜,要好的就再燒一盆羹湯。涼熱、大件羹湯,十二個盤碗,就是難得的席面了。一般家庭,就舀出下丸子和酥菜的湯,作為羹湯。客人和陪客的,能把席面傳出去幾個村莊。如果再上桌一條斤半的糖醋鯉魚,一塊燒蹄髈,十四個盤碗,那傳聞就會沸沸揚揚,簡直相當於滿漢全席的當量。

     

普通的下酒菜,就簡單多了,特別是老酒暈子,追求的是杯中物,一醉解千愁,只要是能吃的,就是下酒菜。拔幾根蒜苗,薅幾棵蔥,從老鹹菜缸裡撈一塊鹹菜疙瘩,懶省事的就一劈為二,喝一口酒,「咔哧」一口鹹菜。有的,直接捧出一捧花生來,放到桌子上,喝酒剝花生米,也能喝得走路東腳打西腳。更甚者,在楝子樹開花的時節,于田間地頭,搓一把青麥粒藏在衣兜裡,也能做下酒菜。從河裡逮上來的青蝦,掐頭去尾,佐酒最妙,青蝦本身有淡淡的鹹味。

      

生產隊裡的長著鋒利牛角的牯牛,把一匹健驢豁死了。老酒暈子絕不會放過這一次難得的機會,等到天黑,一幫人聚集在牛屋裡,關上大門,閂死後,用炒牲口飼料的大鍋煮驢下水佐酒,個個目光炯炯,志得意滿。吃喝到最後,發現煮下水的湯有點渾,舀在馬勺裡,看仔細,居然有好多草渣滓。用馬勺一撈,居然有一處驢大腸沒有反洗到,一大包驢屎蛋子還裹在裡邊。為首的老酒暈子大呼:「吃草的畜生,拉出來的糞球,都沒有臭味,這怕啥!吃都吃了,咱們不說,誰知道啊!誰吃出來臭味了?」

         

秋天,是喝酒者置辦下酒菜的天堂。到生產隊菜園裡,摘來紅、青的辣椒,切成絲,用鹽一麻,就是現成的下酒菜。整來一顆芯抱緊的大白菜,白菜葉用鹽揉,白菜幫用鹽搓,一盞後,淋一點醋和麻油,是佐酒的上品。我爸年過半百後,願意喝一點酒。我媽特寵他,因為我爸從來沒有喝醉過,不論在酒場上,還是獨酌,絕不超過二兩酒。

我家餵了一大群雞,大都是清明前後母雞孵的,秋天正好長成個,斤把重,而且毛色鮮亮,多小公雞。我家靠近豐黃公路(豐縣到皖北蕭縣黃口鎮),汽車軋死小公雞,是常有的事。我媽把殞命的雞褪洗乾淨,開膛理好內臟,把雞翅、肝、心、腰子、膍胵、嗉子、雞腳、冠子剁切成小塊,就去園子裡摘青辣椒,一定會給我爸炒辣子雞吃。

我媽炒辣子雞的手藝,爐火純青的,她練了半輩子啊。雞塊七八分熟,正好肉吃響茬,小公雞肥嫩鮮香,青辣椒脆爽,佐酒最妙。我家的西瓜地頭上,就是清清的子午河,河裡面的餐條魚密密麻麻。我上師範暑假回來,就買了絲溜子,傍晚橫下在河水裡,早晨去收網,一般都能逮幾斤鮮活的餐條魚。回家遲好,面煎魚、油炸魚、清燉,都是上好的下酒菜。

      

有時,罐子叔聞到魚香,就夾著一瓶酒來,我們爺仨就喝酒、品魚。我就問罐子叔,為什麼他好喝酒。罐子叔說,咱們這裡講究無酒不成席,喝高了,喝大了,腳底下就像踩棉花,忘記了人生的煩惱,多好啊。我爸說,你媽整得菜多精緻啊,如果不喝點酒助興,吃飯就是一小會,連說話的工夫都沒有,多煞風景啊。吃著、喝著、嘮著,生活多有意義啊。我爸到底當過老師,說話一套一套的,令人信服。

      

罐子叔臨終前,昏迷不醒,不能吃飯了,勉強還能喝一點稀粥。粥送到他嘴邊上,他不張嘴,就告訴他:「大叔,給你喝的是好酒啊!」他就張開嘴喝幾口,咂一咂嘴,閉著眼睛說:「好酒啊,好酒!」

      

我的爸媽不在了,老酒暈子們也不在了,回到老家,再好的美酒,也喝不出來往日的味道了。

相關焦點

  • 豐縣王溝鎮趙集村:著名作家趙本夫的老家,滿了傳奇色彩!
    門口的秫秸花開的正旺,門上的對聯還在,看來主人過年時回了老家,老家,是心靈的港灣啊! 想念老家,就會尋找很多理由回老家看看,但在看的滿足中,往往總讓人有些失望。老槐樹沒有了,沒有老槐樹遮掩的碾盤,越看越古怪越陌生……當你把目光投向村莊,有的草房咋成了平房,有的瓦房竟變成了空地……這就是老家嗎?是,又好似不是,久久凝視,竟然是一聲綿長而低微的嘆息。
  • 【高能】從臺灣到豐縣——看孫裔博的故鄉情懷!
    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他是民族英雄孫寶山在臺灣的兒子,為了繼承和傳承父親的遺願,離開臺灣回到故鄉,在他父親的老家江蘇省豐縣住下,
  • 豐縣老家的那兩棵杏樹
    文:蔣雪花圖:來自網絡時下,豐縣老家的大蒜開挖,已經如火如荼,麥稍變黃了,杏子也就要熟了。青蛙叫醒了夏天,布穀鳥唱響了麥季,也催動了一些在外遊子的心。特別是在這杏子即將成熟的時節裡。特別是在我那可愛的家鄉,豐縣的張蔣河村。誰家沒有幾棵杏樹呢,院落牆角有,房前屋後有,坑邊地頭有,甚至是大田的中央都有著杏樹的「倩影」。幾乎是有人家的地方都有,有人踏過足跡的地方都有。可見,我的家鄉人對杏樹多「情有獨鍾」,深愛不已。豐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也是華北平原上一處富饒,美麗的沃土。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不止盛產紅似瑪瑙,綿軟香甜的櫻桃。
  • 有一種菜叫「春不老」,豐縣老家叫「松臘」
    在豐縣老家,這種蔬菜,還有一個名字:松臘。聽起來怪親切的,就像自己的乳名,就是你七老八十,回到老家,老家人能稱呼你乳名的人,已經不多了,偶爾一聲呼喚你乳名的聲音自身後傳來,聲音熟悉而陌生,原來是自己兒時的玩伴、小學同學,也已經老態龍鍾、白髮蒼蒼,未及答應,你保證會老淚縱橫。      老家人給草木花卉取名字,很有意思。
  • 豐縣趙莊鎮張小樓、張土城那片,為何文化底蘊那麼深厚?
    圖文:張念柱豐縣趙莊鎮前、後張小樓、張土城自然村張氏文化人頗多,雖無大的建樹,但各級詩詞協會、作家協會都有他們的名字出現,各級各類報刊雜誌、媒體平臺時有他們的文章發表。學校命名為「豐縣張小樓學堂」。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每星期早晨,老師帶領學生背誦總理遺囑「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汪精衛從孫中山先生的政治遺囑中提煉出來的)。後來學校規模擴大,佔地10餘畝,設有高年級(五六年級)學生達二三百人,學校更名為「豐縣張小樓完全學堂」。
  • 實拍:豐縣著名大鼓藝人黃啟光先生收徒儀式
    圖文:程守忠2020年4月10日,豐縣曲藝家協會會員、著名大鼓藝人黃啟光先生,在他的家鄉豐縣宋樓鎮黃樓村王橋,舉行了收徒儀式。徒弟劉容婷及她的家人、引進師、主持人、保舉人、見證與賀人等濟濟一堂,見證了舉行儀式的過程豐縣宋樓鎮黃樓村王橋,地處復新河畔,清流波光四時映照,屋宇地田靜謐安詳,是一處美麗而恬靜的聚落。豐縣曲藝家協會會員、著名大鼓藝人黃啟光先生,就生活在此村。他家的院落前,春麥鋪展,綠樹成行。四月的鄉村,如詩如畫!
  • 「甘霖助學」牽手豐縣和集初中部分貧困生:遍灑真情,愛滿老區…
    ,甘霖助學豐縣負責人劉美霞女士,受徐州市甘霖助學總負責人夏海燕女士的委託,攜帶著豐縣永寧寺住持釋延武師傅和劉瑞雪居士的愛心捐贈,在豐縣和集中學德育處主任徐家宜先生陪同下,在年關將至時,為和集中學九位困境兒童發放了紅包、禮品…豐縣永寧寺起自東漢,興於皇家,為民間寺院之始也。
  • 豐縣政府引領電動三輪車行業發展
    在深圳打拼20多年的徐州豐縣人周亮,2009年回到豐縣,在家鄉投資15億建立「中國電動車城」。 「我要把深圳特區的經營和管理理念帶回豐縣,促使家鄉整個經濟的轉變,我要在這裡打造全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配套最全、服務最好的五星級電動車專業市場!我期待把豐縣電動車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 中華民間第一寺與豐縣佛事的興替
    中華民間第一寺與豐縣佛事的興替豐縣傳入佛教由來已久,佛事活動異常活躍和興盛,雖歷經朝代更替和兵燹水患的影響,但其佛事活動依舊是興替不歇,或明或暗,或張或弛,或眾或寡,或官倡或民辦,均是一直在活動中,直至今日。
  • 【厲害了】明代象牙笏板現身豐縣
    近日,豐縣歡口鎮董莊村村民董先生公開了從明朝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一塊笏板。有文史學者稱,古代官員笏板在徐州非常少見,明代官員笏板在豐縣僅此一塊。據豐縣文史學者許硯君介紹,這塊笏板的主人是明崇禎年間的董家第9代孫董令矩,官居鴻臚寺少卿,告老還鄉後居住在師寨鎮董寨村。少卿是什麼樣的官員?許硯君說,董令矩的父親也是明代朝廷官員,但沒到持有笏板級別,負責祭祀、招待等工作,董令矩官至少卿,也是負責後勤保障工作的,應該是五品或從五品的級別。據光緒《豐縣誌·董令矩傳》記載,「董令矩:由例貢任前鴻臚寺少卿。
  • 江蘇豐縣鄉村婚禮:從兩小無猜到唯美婚禮,這就是愛情的模樣
    圖文:紅豔視頻:紅豔讓愚伯的自留地見證新郎新娘的幸福,讓這一個個畫面成為永恆……在豐縣老家,鄉村婚禮還是在傳承老式的結婚模式上,融入了現代的內容我們在為新郎新娘深深祝福的同時,也為老家這樣的迎親方式,深感欣慰。尤其是在外的遊子們,看到這樣的場面之後,那種溫馨的感覺,浸潤著心靈,讓人久久不能平復……如今,大家的生活都慢慢好起來,即便有能力去酒店承辦,但更多的年輕人還是選擇在自己老家的鄉村舉行婚禮,因為,這樣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的內容。
  • 豐縣農村的年輕人結婚現場:純樸浪漫,鄉土滿滿!
    圖文:紅豔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今天,我有幸在現場拍攝(豐縣師寨鎮最美的新農村——小韓新村)了這場最溫馨最浪漫的婚禮,整個過程,透溢著一股用語言難以描述的清流。溫馨畫面,熟悉的老家味道。其樂融融的溫馨場景,充實和飽滿。老家吃大席的現場,熱鬧非凡,整個場面都被笑聲、喊聲、喇叭聲合成的旋律包圍著。
  • 吾悅廣場約50萬方城市綜合體正式落戶豐縣!
    2020年10月30日,豐縣吾悅廣場項目籤約儀式在金都藍海鈞華大飯店成功舉辦,意味著吾悅廣場正式落戶豐縣,項目總建面約50萬方,將填補豐縣體驗式綜合體空白,為豐縣增添一座集購物、休閒、文化娛樂、居住於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
  • 國網豐縣供電公司:電靚美麗豐縣 點亮美好生活
    近日,黃河故道大沙河溼地公園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從「無風三尺沙」到「梨花香如雪」,豐縣堅定踐行「兩山」理論和新發展理念,美麗豐縣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國網豐縣供電公司深入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持續加強電網建設,深入推進電能替代,積極服務鄉村振興,為美麗豐縣添動力,為美好生活增活力,為全縣高質量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推進電能替代 助力綠色發展  豐縣是一個多民族的人口大縣,縣城北關是自然形成的回民聚居區,侗、壯、蒙、布依、土家等族也散居在豐縣各地。
  • 豐縣小夥26歲了,每月才賺六千,心態提前進入了「中年危機」!
    文:陳雲哲圖:來自網絡我來自豐縣宋樓鎮,大專時學的電子商務專業,畢業後,我自己利用自己的特長,開了兩年半的淘寶店,每天從早忙到晚,店鋪從一個心,到一個鑽,再到皇冠,惹得很多小夥伴羨慕如今,我也沒訂婚,也沒結婚,聽說老家娶媳婦,最起碼要在豐縣有套房子,以後結婚生子,還有日益年邁的父母,想想,面臨的壓力,一樁接著一樁。今年國慶回家,看到一些同村的小夥伴,大多和我差不多,賺的錢夠自己用得,一年下來,也剩不了幾個錢。個別的,還在啃老,大錢賺不到,小錢又不願掙。
  • 江蘇豐縣:品牌」速利達」 三輪車送給英雄王傑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到來之際,7月25日,冒著高溫酷暑,江蘇速利達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連廣運,豐縣擁軍協會主席劉永清,豐縣正能量公益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袁慶堂、理事長萬利忠帶領志願者一行30多人,行程100公裡來到駐徐州王傑部隊走訪慰問
  • 豐縣「鐵漢」民警王玉亭:「支架心」追嫌犯差點送命
    當時,正在河濱路和中陽大道路口等綠燈的豐縣公安局政治處主任呂凱趕了過來,「老王,你不要命了!」原來,王玉亭的心臟上搭著三個支架,他根本就不能進行這樣的劇烈運動。緩過氣來後,王玉亭輕聲說,「抓住嫌犯就好。」此時,戰友們已經將嫌疑人控制,經查此人不僅是「7.15」搶奪案件的嫌疑人,還是橫跨安徽碭山、山東單縣和江蘇豐縣等三省數縣的搶奪犯罪團夥之一。
  • 江蘇省豐縣檢察院舉行公益訴訟聯繫點揭牌儀式
    來源|豐縣人民檢察院1月8日,豐縣檢察院聯合豐縣孫樓街道辦事處會籤了《豐縣人民檢察院、豐縣孫樓街道辦事處公益訴訟工作協作實施方案》,積極探索建立公益訴訟聯繫點,豐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士莉,孫樓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葛海峰出席公益訴訟聯繫點成立儀式。會上,陳士莉檢察長和葛海峰副書記會籤了《豐縣人民檢察院、豐縣孫樓街道辦事處公益訴訟工作協作實施方案》。
  • 這位從豐縣走出去的女明星,斬獲最佳女演員獎!
    王藝禪從小跟著外婆在豐縣長大,在豐縣縣城生活了十餘年,一直到初中一年級,之後跟隨家人遷到外地。王藝禪曾參與拍攝以豐縣土壤肥料管理站站長渠立強為原型的電影《渠立強》,拍攝期間,劇組來豐縣取景。「包括在豐縣拍片時吃、住、行的所有費用,我也沒要劇組一分錢,全是自己解決的。」王藝禪覺得,能為家鄉豐縣做點事兒,非常榮幸,這不是錢所能衡量的。綜合網絡編輯:只魚審核:社區管理 自由自在
  • 豐縣最年齡最大的人是他,沒錯,來自師寨鎮農村!
    圖文:韓正偉 豐縣師寨鎮董寨村,位於師寨和歡口交界處,喬昌漢老人在這個村子裡已經居住了108年,他是目前江蘇省豐縣最長壽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