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寫悲傷之情的經典詞作,沒有一個悲字卻撕心裂肺,萬人傳頌

2021-01-07 賞詩詞品歷史

他是一代君王,卻膽小怕事、昏庸無道;他是一個男人,卻心思細膩、多愁善感;他是一個文人,卻亡國稱臣、身不由己。

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如果要用現代的流行語來形容他的話,那就是「一個不會寫詞的文人不是一個好皇帝」。

身居高位、身披龍袍的他膽小無能,在政治上一敗塗地;情感豐富、才思敏捷的他著作頗豐,在文學上獨樹一幟。

我們現在讀到的李煜的詩詞作品一般分為兩個類別,一種是風花雪月、富麗堂皇的宮廷歲月,一種是哀婉低沉、如泣如訴的羈押生活,而形成這兩種詞作風格的主要分水嶺就是南唐滅亡。

越是到晚年,李煜對生活的悲傷、對生命的絕望就體現得越明顯,所以他晚期的詩詞作品一般都透露著無限的悲涼。

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首《浪淘沙令》堪稱李煜表達悲傷之情的經典詞作,他也是在這首詞裡第一次用了長短句的形式來表述,定義了一個全新的詞牌名。

昔日風光不在的李煜已經是垂垂老矣,拿不起玉璽的手卻依然能夠揮舞手中的筆桿,難以坐穩皇位的身體卻在詩詞的世界裡「君臨天下」!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五代 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我特別喜歡這首詞,不知道為什麼,每次讀起來總是覺得朗朗上口,心底浮現出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或許是因為知道自己即將離世,李煜在走完了一半榮華、一半悽涼的歲月之後看透了人生,用最平白樸實的語言道出了內心最深刻的情感,所以這首《浪淘沙令》才如此動人。

暮春時節,午夜夢回,身上薄薄的衣物難以抵禦清晨的寒冷。窗外陰雨綿綿,屋內孤獨寂寞,人生之悽涼不言自明。

難得的夢裡讓詞人可以暫時放下國讎家恨、放下被俘虜的恥辱、被囚禁的無奈,回憶起往昔那些醉生夢死的日子,快樂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故國不在,夢中片刻的歡愉也終將化為泡影,隨風而逝。

為什麼詞人說不要一個人登上高樓憑欄遠眺呢?是因為放眼望去已經看到故土家園,曾經的山河已經支離破碎、落入他人之手,國破家亡的現實必定會引起無限傷感。

悽涼落寞的晚年生活讓李煜生出無限悲傷,詞中的分別不僅僅是指親友之間的離別,更是指看不到家園故土的悲哀。

這種寫法在古詩詞當中很常見,比如曹魏開國皇帝曹丕就曾在《燕歌行》當中寫到:「別日何易會日難」,但是很明顯李煜的情感更為充沛動人。

花開花落,緣聚緣散,這是世間萬物都難以逆轉的宿命,哪怕是一代帝王也不可抗拒,更何況這個悽慘的帝王現在還是階下之囚呢!

落花隨流水,春天即將結束,整首詞也隨之結束,更讓人痛心疾首的是詞人的生命也即將就此終結。

無盡的失落、無限的悲涼、所有的無奈、所有的絕望都將隨著詞人生命的逝去一起埋入黃土,或許未來在這裡生長出來的草木也一派蕭索悽涼。

整首詞幾乎每一句都是欲言又止,給我們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讓詞人的那種悲傷與哀怨乘著我們想像的翅膀穿越千年,直到現在依然能夠觸動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試想一下,數十年之後當你回首往事之時又會有怎樣的感悟呢?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都知道故人具雞黍,然而這句詩到底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沒理解正確

8歲小孩質疑杜甫的《絕句》一詩,稱存在病句,讓老師都無法反駁

李商隱誇人:雛鳳清於老鳳聲,教你怎麼會說話,妥善處理人際關係

「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靈犀」怎麼理解?千萬人使用,少數人才懂

相關焦點

  • 最美古詩詞系列:李煜,一個文藝青年的錯位人生!
    他認為李煜成長於深宮婦人之手,於做君主是短板,於詩人則未必。一句話點出了李煜特殊又平凡的一生。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小赫赫為大家分享過很多首李煜在不同時期的詞作,簡單梳理一下,也許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錯位之外的別樣詞帝: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局限在宮廷生活的李煜著眼於男歡女愛,但是這些事情不僅沒有束縛他的才華,反而給了他無窮無盡的創作靈感。儘管沒有他後期的作品那麼複雜的情感,但是這首《長相思》卻成為了抒發悲愁情緒的經典之作。花開花落,春去秋來,眼前的菊花已經盛開凋落了很多回,天上的大雁又要振翅南飛了,可是他思念的人兒還是沒有回來,只有那簾外的微風明月沒有哀愁,無憂無慮。
  • 李煜被囚禁之後,寫下一首詞,感嘆國破家亡,訴說命運的無奈
    一提到南唐後主李煜相比大家都很熟悉,他被公認為是帝王中最具才華的一個。不得不說李煜是個不可多得的詩詞大家,他為後世留下了不少經典佳作。李煜生在帝王之家,不知道是他的幸還是不幸。作為一國之主,他沒有治國安邦的才幹,國家也沒有抵禦外敵的實力。可以說他一身的才華全用在了詩詞上,作為一個詞人他能算得上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代表性人物。
  • 李煜生病時,思念亡妻,寫了一首傷感詩,道盡了人生惆悵無奈
    李煜,一個代表「悲」的名字,他的詞作中,讀來都是悲傷的心緒,或許,這與他所處的時代和經歷分不開,「剪不斷,理還亂」寫出內心的寂寞和萬般無奈。李煜,南唐李後主,兄弟幾人,想上位的沒上位,想遊天下的沒去成,冥冥之中,大概早有定奪了。李煜寫了很多悲傷的詞作,其中,有一首《病中感懷》讀來悲情四溢。
  • 李煜醉酒寫下「絕命詞」,後兩句被廣為傳頌,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右
    他是亡國之君,卻被稱為「千古詞帝」,後世都說他是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他是一個失敗的君主,可他又是一個成功的詞人,文學造詣非常高,尤以詞聞名千古,有「人間詞帝」的美譽。他的詞作句句都是經典,尤其是國破被俘之後的作品,更是意境開闊,情真意切,是他用血淚、更是用生命凝成的佳作。李煜的詞作以南唐滅國為分界點,前期多描寫宮闈生活和兒女風情,一首《玉樓春》極盡展現了他做帝王時的極樂生活。
  •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比起皇帝,他更適合當一個詞人,可惜站錯了位置。如今人們想起他,除了他驚才豔豔的詩篇,只剩下他奢靡昏庸的事跡。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朝滅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囚禁於汴京,從此淪為趙家兄弟的階下囚。
  • 南唐滅亡後,帝王的無奈,往事的心酸,都被李煜寫在這首詞裡
    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一個亡國之君,一個悲情的君王。很多人都覺得李煜是一個無能之輩,但是假如他真的無能無識,又怎麼會守護國家十年之餘,他並非我們所想像般毫無治理國家治理政治的才能,反而他以慈悲為懷,不願意給人民施加過重的徭役。他像是一個不幸落入君王世家的,骨子裡流淌著文人血液的人,不得不勉力撐起家國重擔,他亡國做客,卻憂思故國。
  • 南唐後主李煜,抒寫哀怨詞作,《長相思》一首,不愧為千古詞帝
    上片,李煜說重重疊疊的山巒,其實是寫的距離的遼遠,再加上天氣的寒冷,顯得距離更加漫長。而下片中的「菊花開,菊花殘」,寫的又是時間的漫長,一年又一年,時間變遷,周邊的事物一直都在,但自己期盼的卻遲遲未等到。所以,在這裡面,李煜所寫的,就是一位「思婦」的「秋怨」。一方面是距離上的遙遠,路途漫漫。另一方面則是時間的漫長,等了又等,依舊像沒有盼頭一樣,等不回來。
  • 李煜的這首詞,寫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哀,字裡行間流露著無盡的痛苦
    如果李煜沒有背負一個亡國之君的罵名的話,他或許會更加的完美,但他由於是一位亡國之君,多多少少,使得人們提起時,還是會感到惋惜。李煜所處的時代社會動蕩,但是身處於帝王之家,對於當時的社會形式,他應當是不太清楚,終日痴迷於藝術,只到被人扶皇位時,我們這位偉大的詞人,內心裡大概也是極不情願,對於他來說並不在乎什麼皇位,只需要藝術,可命運卻是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當他做了皇帝之後,整個的帝國也被葬送了。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的後半生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以至於寫下了無數讓人肝腸寸斷的詞作,最終成為了詞中的皇帝。
  • 李煜午夜夢回,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正所謂「國家不幸詞家幸」,因為當了亡國之君,李煜才成為千古詞帝,他的驚豔代表作,均是淪為階下囚之後所寫。 被囚禁於汴京的三年,是李煜的靈感井噴期,他把亡國之痛和去國之思全都傾瀉在詞作裡,遂有《破陣子》中的「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有《相見歡》中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有《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清照抄襲李煜嗎?兩人的經典名句,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對比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李煜的《虞美人》時,其中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和「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頗為相似,甚至有人質疑李清照抄襲李煜,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絕無抄襲之說。今日話題:李清照抄襲李煜嗎?兩人的經典名句,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 李煜一首長相思,600多年無人超越,納蘭容若仿寫一首卻平分秋色
    像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江水喻愁就引領了文人騷客間一種時尚,當他寫出「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又成為文人之間爭相詠誦的對象,足以見得李煜在詞壇中的地位相當之高,他對後世詞作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但有一首詞,自李煜寫過後600多年來竟無人效仿,這首詞就是《長相思》。
  • 李煜「最讓女子心動的」一首詩詞,寫下了女子最美的地方
    自古以來,詩人的情感非常豐富,李煜也是如此。有一次,他用一句話讓皇帝的生活充滿了悲傷,「問你能有多少悲傷,就像一條東流的河流」。但皇帝的情感表達往往是非常赤裸裸地,不加掩飾。李煜曾經寫過一首特別的詩。這首詩的背景是李煜幽會一位女子時的樣子。這首詩的目的是描述他和一個女子約會時的迷人外表。
  • 李煜這首《菩薩蠻》,寫男女私會細緻含蓄清麗,有千古傳神之筆
    從來有情傳千古,後主一曲最傳神。愛情是永恆的主題。李煜在前期的創作中更少不了男歡女愛的纏綿。今天我們說的《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就是描寫的男女眉目傳情表達愛意的情景,大膽而直白,形象又生動。歡宴結束了,剛才的那種柔情蜜意忽又感覺空虛,魂思已經如痴如醉,就如沉迷在春夢中,不知何時才能再次相逢,還是這就是永恆…這首詞是李煜前期的作品,應該是對宮中生活一個片段的實錄,也可以說是李煜在宴席上對一位奏樂女子的鐘情和迷戀。隨著優美的樂聲悅耳,婉轉動聽,視角慢慢落在了奏樂的人身上。那纖纖玉手一定是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
  • 失去了自由後的李煜心灰意冷,在一個雨夜,寫下一首充滿憂愁的詞
    而這首詞也是李煜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整首詞水平極高,雖然處處充滿憂愁,但是又沒有描寫一個愁字。《烏夜啼·昨夜風兼雨》五代:李煜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 國破家亡,南唐後主李煜屈居人下,作詞一首,表達對弟弟的思念
    原來在李煜只是普通皇子的時候,兄長身為太子,對身邊的人極度不信任,幾次想要對李煜不利以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李煜見狀只得向兄長表明情意,說明自己毫無爭奪權勢之心,只想在詩書上刻苦,以求平安一生。在此之後,李煜無心國事,在朝政問題上懂得甚少,他雖然在即位後也想做一個好皇帝,奈何能力不足,只能忍痛將祖宗留下的江山拱手他人了。亡國後李煜和弟弟被俘,押送到汴京軟禁。
  • 開創寫愁新題材的李煜,600年不曾被人模仿的詞,結果被人截胡了
    李煜的這首《長相思重山》開創了寫愁的新境界,新題材。在李煜之前,文壇中的詩人從未以這樣一個愁字都沒有,卻能句句表現出愁的詩詞。這首名作是李煜後期所創,它沒有脫離花間詞的風格,但又比一般的花間詞寫得清新雋永。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豔詞,眉目傳情,直白露骨!
    但話說回來,李煜之所以亡國,與其沉迷於詩詞曲畫是有很大關係;而其詞作成就的巔峰則是亡國後的哀痛之詞,可以說是亡國賦予了他更真摯的感情。因詩詞而亡國,因亡國而成就詞帝,其中因果,還真是說不清了。沉迷詩詞而疏於國政只是其中一方面,李煜的為人還頗有些風流多情,說不好聽點便是「荒淫」!與大周后早年的琴瑟和鳴,與小周后的幽會偷情,與諸多宮女的風流韻事……李煜還是個風流詞人!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