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體育老師的出鏡率很高,教育部已多次說起體育課改革的話題,強調要體教結合。體育課確實該改變了,體育教育確實該換條路走走了,但前提是,先想好要怎麼改變,先看準要怎麼走。
一
前段時間,《新聞周刊》做了一期體育老師的專題。國家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季瀏在採訪中說,「中國好多體育課是不出汗的,大多數學生學了12年,甚至14年的體育課,一項運動都不會。」 這句話完整地總結了過去體育課的功效,沒運動,沒分數,沒技能,妥妥的「三無」課。所以體育老師總是被迫生病,也是在情理之中。
「三無」體育課需要改變,而時機已經到來。教育部明確提出要深化學校體育改革,這確實是個利好消息。改革的主要措施是逐年提升體育分值,達到與語數英並列的水平,以此來提高家長和學生的重視。雲南是全國第一個中考體育分值提升到100分的省份,政策在去年底就已發布,考試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基礎體能測試、專項技能測試、體質健康監測和競賽加分四部分。其中體質健康監測還包括視力分,視力下降要扣分。
其實基本不用懷疑提升體育分值後的結果,家長與學生必然會重視體育,願意在體育上投入時間與金錢。現在打開新聞網站,已經能看到體育中考培訓機構的廣告了。某些機構很合時宜地打出了「滿分班」口號,提供針對弱項的專門訓練,每次400元,時間1個半小時。也許不久後,全國知名的體育培訓機構就出來了,保不準能與新東方、學而思肩並肩。
體育得到重視後的結果也基本可以預見,像語數英一樣,學生通過努與滿分越來越靠近。但體育不僅是分數,不僅是一項運動技能,體育還帶有強大的教育功效。如《新聞周刊》說的,體育改革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一次考試,而是「為了一生的健康和樂趣,為了培養擁有更完整人格、更全面成長的人」。
二
體育可以讓人收穫一生的健康和樂趣,這句話其實並不空洞。日本的校園體育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尤其是校園賽事,甲子園、高中足球大會、箱根驛傳等在國內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NHK曾拍過一部叫《夏天的甲子園》的紀錄片,甲子園雖是高中時代的比賽,但無形中卻貫穿了人的一生。
幾年前,日本福岡縣的立東築高中拿到了夏季甲子園入場券,但NHK沒有去記錄校棒球隊表現如何,而是拍攝了學校所在小鎮上的人們,是如何與這支棒球隊產生聯繫的。
校棒球隊要比賽的這天,學校門口理髮店的阿姨一大早就化好妝,坐著新幹線去現場了。一家書店店長特意換了班,也匆忙趕去現場。一對中年夫妻早早在家開好了電視,他們特意在學校附近買了房子,走上陽臺就能看到學校的操場,那裡會有棒球隊和橄欖球隊來訓練,他們說,17年時間裡,正是這些充滿活力的聲音,讓他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堅持了下來。還有一位工作4年的銀行銷售員,上午一直在辦公室對著電腦工作,下去跑業務時趁著休息間隙走進小賣部,看了一眼最新結果,然後趕緊前往下一個工作地。
雖然校棒球隊輸了比賽,但小鎮上的人們還是在學校必經之路上掛起兩條橫幅,「恭喜東築成功打進甲子園!」這是大家一起籌款製作的。他們說,看著他們,就會產生代入感。夜晚的小酒館裡,書店店長和銀行銷售員聚在一起,感嘆著這一天的比賽,然後制定自己下一階段的目標。NHK有句旁白是,這是特別的一天,每個人的青春都摺疊在了一起。
甲子園只是高中時代的比賽,但可以成為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人的共同回憶與話題。更何況日本還有高中足球大會、箱根驛傳、排球聯賽等,種類多樣。只要有成熟的體育教育體系,體育就可以讓人收穫一生的健康和樂趣。
三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在採訪中說,本次體育教育改革對體育課有三點新要求,教會、勤練和常賽。其中活力校園最重要的標誌是校內要經常有比賽,而且是全員參與。「一個球隊就是一個同伴和夥伴,一起拼、一起哭、一起難過、一起興奮。如果輸了你可以痛哭,但是你如果不想接著輸下去,回去刻苦訓練,這就是一場體育競賽給一個人帶來的成長。」他還強調,「即使在未來體育中考分數增加的情況下,體育教育的要求也絲毫沒有改變,那些機械項目和為了考試的體育課不值得提倡。」
這些對體育教育的理解與規劃都很好,只是這樣的體育教育註定是個大工程,急不來,需要漫長的時間來實踐,來積累。日本的甲子園已經舉辦了101屆,箱根驛傳已經舉辦了96屆,高中足球大會今年將開始第99屆,都是百年賽事了。
體育課改革是一個契機,值得好好抓住。最新的政策已經給體育改革設定了時間目標。到2022年,要開齊開足體育課,到2035年,要有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但我們想說的是,別著急,慢慢來。希望在甲子園201屆、箱根驛傳196屆、高中足球大會199屆的時候,我們也能有一個新的節點來回顧我們的百年體育教育文化,而不是對過去清零,再重提那句「大多數學生學了12年,甚至14年的體育課,一項運動都不會。」
這一次,先想好再啟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