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
冬季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寒風刺骨,一到操場那種冷颼颼的感覺讓學生還沒開始上課就心生怯意。體育課的運動量過低,學生就會瑟瑟發冷;運動量過高,就會大量排汗,加大了感冒的機率。有一些學生不能吃苦,意志力弱,面對這樣的環境,很難收穫一堂快樂的體育課。那麼,如何上好冬天的體育課呢?
一、將「愛」融入課堂
體育教師需要用一顆赤誠的愛心,關心、體貼學生,使學生明白,老師在課中安排的一切活動,都是有益於他們身心健康的,都是出於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例如,在進行耐力跑教學中,首先,教師要使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從心理上相信老師讓他們跑800m、1000m是為了增強他們的心肺功能,提高他們的免疫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克服困難、勇敢頑強、拼搏向上的意志品質;其次.從理論上讓他們懂得耐力跑的「極點」和如何克服「極點」,從方法技巧上學會跑得輕鬆自然、協調重心、平穩有節奏等,然後再進行合理的訓練;最後,教師要嚴格監督學生在運動前做好準備工作,貼心提醒學生注意室外保暖,以免凍傷或是感冒。禁止學生運動後坐在冰涼冷硬的地上休息,並且在長跑過後監督學生進行慢走調整呼吸。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濃濃的暖意。
二、把興趣和成功的快樂帶進體育課
興趣,是人們完成任務的動力。在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和練習的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調查學生的運動興趣,並且選出一至兩個大部分學生都感興趣的運動。教師可以與學生「約法三章」:「 如果今天大家在課堂上表現不錯,能夠完成教學任務,那麼老師會留出一部分時間安排進行大家喜歡的運動」。同時這也需要教師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對達到要求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例如,讓他們擔任小老師等);對於未達到要求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降低標準,再給他們一次努力的機會,最終達到要求,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自我實現目標的成就感。體驗到經過自己千辛萬苦的努力達到自我要求的愉悅感和滿足感。也就是「快樂教育」中的快樂感。
同時,教師也可以對練習項目進行改革和創新,儘量以遊戲或比賽的形式出現,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枯燥,練習的強度和密度自然就會得到保障。比如短繩的一帶一跳練習;將每班分成若干個組,每節課的最後五分鐘,每組都可以挑戰班級紀錄。像踢毽和跳繩、跑步等都可以設立班級成績表,每個人都可以挑戰自己,也可以挑戰其他同學。
三、合理安排每節課的運動量
運動量的安排在冬季室外課中特別重要.靜態的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對於高年級學生,要讓他們學習自己調配體力;對於低年級學生,要掌握他們的練習情況,安排好休息時間。例如:教師在講解動作要領時,語言儘量做到精簡,把更多的時間給予學生自主練習。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分組進行相互學習,相互指導;對於低年級學生教師在講解後,可以先進行集體練習,動作要領掌握後,安排他們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比賽。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練習的時間,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而且能夠較好的控制他們的間歇時間,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果天氣特別冷.還要適當縮短學生在室外的時間,儘量防止感冒的發生。
四、作出表率
教師的表率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興趣,它是一種生動、直觀而又具有說服力和富有強大感染力的教育手段。如教師可以加入他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一個指導者,而且也要爭當參與者。如在熱身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大家一起奔跑、加入他們的熱身操,成為他們遊戲中的一員等;在進行動作技術練習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練習,並且進行與學生間的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參與度;同時,對於「體育差生」,老師可以和他們一起完成訓練項目時,鼓勵他們。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鍛鍊,不僅能融洽師生情感並且能夠激發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內在動機。
總之,冬天上體育課最應該保持「熱」度。具體做法如下:
1.準備活動先預「熱」
在上課之前一般先安排3至5分鐘的預熱過程.讓學生儘快適應室外的溫度。如低年級學生安排跳繩,熱身操等;高年級常規安排800米至1000米的慢跑。
2.基本部分保中「熱」
冬天的體育課不同於別的季節的課,如果因為活動學生大量出汗.就可能引起感冒。所以課的基本部分與以往應有所變化。內容的選擇應貫徹間歇性和非劇烈性,當然也要強調趣味性。這樣的課堂安排,學生既能有一定的運動量,又有一定的間歇時間,使身體始終處於中熱狀態。
3.結束部分需微「熱」
微「熱」狀態的保持除了安排一定的放鬆整理活動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帶著愉快與成就的溫暖心情回教室繼續學習。比如可以讓學生點評上課誰表現最佳,誰最努力,贊一贊某某的亮點,有進步的給予鼓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