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廣電新規:直播打賞將被限額

2020-12-24 騰訊網

新腕兒(ID:bosandao)獨家原創

作者:暴走蘿莉

新腕兒報導,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嚴格規範涉及直播平臺,帶貨主播以及未成年人直播打賞等方面的多種行為。

新腕兒解讀如下:

我們將從「失德藝人」靠直播帶貨翻身無望、明星、名人直播帶貨刷單、數據造假被盯上、直播電商門檻變高,無人直播灰產要涼、直播打賞增設限制,未成年人被禁打賞、平臺責任變大等五個方面為大家帶來分析。

1、秀場直播間將被專業化劃分,「失德藝人」無望靠直播帶貨翻身

新規指出,秀場直播平臺的主播們將嚴格按照標籤進行分類直播,且一旦進行節目類別標註,未經審核不得擅自變更。這一規定將對一些跨領域直播的才藝主播們造成不小影響,想必接下來跨領域主播們需要更加清晰自身定位。對於多次出現問題,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主播,予以關閉直播間,納入黑名單並不允許復播。

對於因各種負面事件而被封殺的失德藝人,也做出了明確規定,要切實採取有力措施不為違法失德藝人提供公開出鏡發聲機會,防範遏制炫富拜金、低俗媚俗等不良風氣在直播領域滋生蔓延,衝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汙染網絡視聽生態。

這也意味著,近期試圖轉型直播帶貨翻身的,以範冰冰和李小璐為代表的「失德藝人」想要藉助直播帶貨的風口翻盤,已幾近無望。

2、明星、藝人直播帶貨,刷單、數據造假被盯上

近日來,先是李雪琴參與直播帶貨被爆直播間數據造假,接著汪涵被爆直播間疑似造假刷單,緊接著李佳琦、辛巴等頭部大主播直播帶貨翻車。

而在本次新規發布前幾日,中消協率先發布了一則《「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列舉了明星直播圈粉熱,刷單售假頻「翻車」的案例。報告指出,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等影響力指標造假,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另外,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也汙染了直播生態。

在本次新規中,又進一步指出,對點擊量高、成交量虛高、「打賞」金額大、業務類別容易出問題的直播間,建立人機結合的重點監看審核機制,跟蹤節目動態,分析輿情和原因,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導向偏差和問題。

由此可見,平臺對明星、頭部主播直播帶貨監管將逐漸收緊,數據造假、刷單等行為將被嚴厲打擊。

整體來看,平臺對主播們的個人言行和規範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將有利於網絡主播們素質的整體提升,從而淨化整體網絡環境。

3、直播電商門檻變高,無人直播灰產要涼

本次通知中指出,網絡電商直播平臺對開設直播帶貨的商家和個人的相關資質審查和實名認證將進一步被嚴管。這意味著在平臺上進行直播帶貨的商家或個人,必須得進行商家資質、實名認證的舉措,方可開通直播間進行帶貨。而一旦進行實名認證,將很難租借給其他商家或個人進行使用,這也進一步規範了商家直播帶貨的行為。

伴隨著直播電商熱潮,很多商家個人紛紛在直播平臺上開通了帳號,試圖進行直播帶貨,但也有一些無資質的商家試圖通過代運營機構,代開通直播功能認證的方式,進行非實名制的直播功能認證,並進行直播帶貨。還有甚者,通過在直播平臺以錄播的方式,進行無人直播,即將錄播內容進行多直播帳號推流,從中獲利。

隨著平臺對商家、個人開通直播的資質和實名認證的審核變嚴厲,想必會清退一些直播電商平臺上的三無商家,以及無人直播灰產機構。

4、直播打賞帳戶受限,「第一直播平臺」快手首當其衝

直播打賞金額受限規定一出,第一個受影響的便是近日剛剛遞交招股書的快手。

要知道作為最大的直播平臺,快手的直播收入主要是來自於直播打賞分傭。雖然在在2020年上半年,來自直播打賞的抽成佔比已經從2017年全年的95.3%縮小至2020年上半年的68.5%,但依舊是快手最大收入來源。

在直播平臺上動輒數十萬的打賞早已見怪不怪。而眾所周知,在快手上掛榜是一種獨有的付費推廣模式。具體形式是,商家按照原生主播的最低收費標準,給快手主播刷快幣,主播收了商家的錢,會在直播中與商家主播連麥,號召粉絲關注商家主播或者直接引導粉絲購買商家產品。

在本次條例中指出,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在用戶每日或每月累計「打賞」達到限額一半時,平臺應有消費提醒,經簡訊驗證等方式確認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消費,達到「打賞」每日或每月限額,應暫停相關用戶的「打賞」功能。

若對打賞金額進行限制,勢必將影響快手掛榜的推廣模式,以及直播帶貨的規則。這對於剛剛遞交赴港招股書的快手來說,無疑是被砸了一記重錘,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對直播打賞的監管,將有可能會影響到快手的整體估值。

5、平臺責任更大,需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加強投入

未成年人在直播間內激情打賞的新聞屢禁不絕,本次新規的推出,徹底將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劃入了禁止區域。新規中明確規定,將取消未成年人打賞的資格,並對打賞用戶進行實名認證,以及在金額上作出限制。

此外,平臺還需要加強對直播間的監管,包括相關平臺的一線審核人員與在線直播間數量總體配比不得少於1:50,還要加大對審核人員的培訓力度,並將通過培訓的審核人員在「審核員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登記。

而縱觀多則對平臺的新規,我們不難發現,在商家、主播和用戶三者利益的維護中,平臺方責任無比重大。在新規的多條規定下,勢必將推動平臺投入更大的人力到審核部分;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優化算法部分;通過提高帳號開通、入駐門檻,規範用戶和商家行為。

整體來看,本次新規的推出加速助推了直播領域的成熟化發展。雖然從短期來看將影響到一部分灰色產業鏈的正常運轉,以及一些運營機構的運營策略轉變。但從長期來看,對主播、商家、平臺的多重約束和管制,將驅動整個直播產業駛向更佳良性、健康的循環軌道。

以下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全文:

新腕兒是誰?

我們是一家剛剛成立的報導直播電商新媒體,將為你帶來直播電商江湖的所有大小事,所有動態報導和所有核心數據。

相關焦點

  • 【新規出臺】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追回打賞?
    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通知》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今後再有「熊孩子」給網絡主播打賞,這錢能討回來嗎?
  • 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以追回打賞?
    疫情以來,中小學生在家中上網課更多了,「熊孩子」們在網絡平臺「一擲千金」打賞主播、給遊戲充值等現象也頻繁發生。不少家長向平臺申請退款遭拒而起訴,而訴訟結果各有勝敗。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間打賞
    來源標題: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間打賞 未成年人在直播間刷父母錢打賞的新聞頻見報端,如今,監管出手了。
  • 這回輪到秀場直播平臺,廣電總局新規確定直播打賞必須實名制
    這回輪到秀場直播平臺,廣電總局新規確定直播打賞必須實名制 這回輪到秀場直播平臺,廣電總局新規確定直播打賞必須實名制直播業再迎監管政策。
  • 事關直播打賞!國家廣電總局出手了!
    事關直播打賞!國家廣電總局出手了!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健康生態,防範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一、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電商直播平臺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正確方向,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著力塑造健康的精神情趣,促進網絡視聽空間清朗。
  • 如果打賞設置冷靜期和限額,直播會被扼住咽喉嗎?
    據了解,這位韓國女主播在直播時,突然發現有粉絲打賞價值約20億韓元(約合1200萬元人民幣)的氣球,她被驚得目瞪口呆。但不久後,卻發現這一一個「烏龍」事件。本來想送這名女主播20個氣球的粉絲,不小心「手抖」多點了幾個零。這名女主播迅速「變臉」,從剛才的震驚迅速痛哭。這一事件其實也在帶來警示:不加限制地打賞的確會出現很多問題。而近日有消息傳出,直播打賞有可能會被設置冷靜期和限額。
  • 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原標題: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直播打賞必須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不能打賞、打賞資金須設置延遲到帳「冷靜期」……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市場監管總局接連發布直播平臺及電商直播監管新規,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
  • 直播平臺迎來強監管 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本報記者 孫奇茹  直播打賞必須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不能打賞、打賞資金須設置延遲到帳「冷靜期」……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市場監管總局接連發布直播平臺及電商直播監管新規,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  據國家廣電總局官網23日發布的《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此外,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平臺不得採取鼓勵用戶非理性「打賞」的運營策略。
  • 網絡直播新規公布:直播打賞將實名制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 輿情|遊戲直播打賞新規來了!網絡直播亂象將被有效遏制
    近年來,網絡直播新業態頻出,但同時一系列亂象也隨之而來,屢禁不止。比如直播平臺用戶在巨額打賞後,有的深陷債務危機甚至妻離子散,有的因非法挪用公款或詐騙錢財鋃鐺入獄,還有未成年人動用家裡的「救命錢」打賞主播等等。
  • 廣電總局加強網絡直播管理 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對於問題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關閉直播間,將相關主播納入黑名單並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告,不允許其更換「馬甲」或更換平臺後再度開播。 通知要求,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
  • 廣電總局發布通知監管直播行業,關注頭部主播、禁止未成年人打賞
    針對未成年人非理性打賞的社會問題,廣電總局此次在通知中規定:「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與此同時,為了將打賞功能規範化,促進直播行業生態的良性發展,倡導全民理性消費,「通知」還規定:(1)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
  • 直播打賞出新規!打賞不再是你想「賞」就能「賞」
    文|汐溟楊楊 「打賞」好比是古代社會街頭賣藝,來一場才藝秀,就能敲著銅鑼吆喝著「有錢的給錢,沒錢的捧場」。打賞就是圖個樂,按說我想「打賞」多少就打賞多少,法律、政府部門都無權幹涉。 我打賞,我願意,不行嗎? 還真不行。
  • 廣電總局出手,嚴管頭部主播,嚴禁未成年人打賞
    實名制管理打賞,禁止未成年人打賞近兩年來,在遊戲氪金之外,打賞成為了又一種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消耗家庭中積蓄的非健康消遣方式。未成年人是否可以打賞主播的話題也一直引起著社會的熱議。針對未成年人非理性打賞的社會問題,廣電總局此次在通知中規定:「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 網絡直播新規:主播業務要評分,嚴禁黑名單主播「換馬甲」
    網絡直播迎來「新規」,直播內容生態治理有了新方向。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秀場網絡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登記、內容、審核、主播、打賞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管理細則。
  • 廣電總局出手,網絡直播帶貨要被「重點管理」了
    經歷頭部主播造假、雙11成維權重災區後,廣電總局出手了,趁熱打鐵直接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一消息給直播電商,乃至網絡直播領域帶來了重大影響。而且多次出現問題的直播間和直播,將被採取停止推薦、限制市場、排序沉底、限期整改等處理措施。對於問題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將直接被拉進黑名單,不允許更換「馬甲」再度開播。
  • 網絡直播「新規」就要來!3類行為要被「管」,這種打賞一律無效
    當然在這一背景下,網絡直播也逐漸成為了一種趨勢。以前很多主播都是靠才藝賺錢,比如在直播間唱唱歌、跳跳舞,然後通過用戶的打賞來賺錢。而今年以來直播又和電商沾上邊,直播帶貨逐漸成為了新的趨勢。在網絡直播盛行的背景下,「瘋狂打賞」的行為還是層出不窮的。有些活躍在直播間的「神豪」動輒就刷百萬之多,一天打賞個幾萬塊還是不成問題的。
  • 國家廣電總局:直播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 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國家廣電總局:直播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 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此外,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
  • 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國家廣電總局發文加強網絡秀場和電商直播...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主播要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主播要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olivia chan • 2020-11-28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