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被曝將拍第二部?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持續升溫

2021-01-07 好融藝

在網友們還沉浸在《三體》預告片發布帶來的震撼的時候,一場大型活動掀起了科幻界的浪潮。昨天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一開幕,瞬間就點燃了無數科幻迷的情緒。

為了激發大家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想像,培養青年人的創造力,科幻大會開設了討論向及科普向的論壇,方便科幻界大拿與參與者們進一步交流。昨天開設的7個主題論壇均已經獲得觀眾們的一致好評。

而在今天(11月23日),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分論壇正式開啟,包括了6場亞洲科幻會議,9場科幻文化類論壇,9場科幻產業類論壇,4場科幻學術類論壇以及2場科幻教育類論壇。其中一場關於「科幻網絡影視的發展之路」的論壇受到了所有人的矚目。

該論壇由北京暢想新影影業有限公司、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四川帆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優酷網絡電影事業部總經理蘆洋、帆魚文化CEO向志博、科幻作家王晉康和何夕、知名影視出品人謝光新、《流浪地球》主演楊皓宇等人共同參加。

下午14時,《科幻世界》雜誌社副主編拉茲、優酷網絡電影事業部總經理蘆洋、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進行了致辭。

當談及對科幻的看法時,拉茲表示,科幻可以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不同圈子聯繫起來,從而打破圈層的束縛,形成無限的可能。

隨後論壇就科幻影視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在被問到參演科幻電影與其它電影有什麼區別時,楊皓宇說:「拍攝科幻題材的電影跟普通電影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需要演員具備豐富的想像力。我們在表演的時候需要去想像自己置身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然後再融入其中。」

另外他還透露,電影《流浪地球》第二部正在籌備中,與此同時還有一部《流浪地球》相關的網劇也正在拍攝中。聽到這個消息,現場的科幻迷們都以熱烈的掌聲表達了自己的興奮。

下午15點整,《我的科幻世界》的概念片震撼發布,該電影改編自作家寶樹的同名中短篇小說。該小說曾連載於由科幻世界雜誌社出版的雜誌《科幻世界》上,講述了幾個有志青年為了實現學生時代許下的有關拍攝科幻電影的諾言,輾轉十年之後重新聚在一起,克服種種困難之後最終實現夢想的故事。

《科幻世界》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業科幻出版機構,自1979年起到如今已有40年的歷史,它培養了劉慈欣、王晉康、何夕等一大批優秀的科幻作家,其權威性也從側面反映出電影《我的科幻世界》的可看性。

在播放完《我的科幻世界》概念片後,影片的出品方郭川銳、縱橫文學影視製片人任衍、編劇譚雨蕊、原著作者寶樹、《哪吒之魔童降世》配音團隊代表唱寰宇、帆魚文化版權部總經理汪海傑等人被一一邀請,大家就科幻小說和科幻影視之間的差別和科幻網絡影視的發展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寶樹在現場講述了自己創作的靈感以及為何要寫這樣一部小說。他表示,多年下來,自己與《科幻世界》發生了許多故事,寫這部小說的時候正值雜誌成立四十周年,便想到了採用偽紀實體的形式來把這些故事展現出來,於是就有了這部小說。

論壇接近尾聲的時候,舉行了關於《我的科幻世界》顧問籤約儀式,出品方代表、攝影組導演、製片人以及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和何夕紛紛上場。在場下的沸騰聲中,王晉康與何夕籤約成為了該片的顧問。而在籤約儀式結束後,王晉康與何夕以及郭川銳等人在現場祝願《我的科幻世界》能夠為科幻界奪得更多的關注。

今日的分論壇中,還有「韓國科幻文學的現在與未來」「我的中二熱血來自日本動漫」「日本如何看《三體》」等論壇也都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從開幕式到主論壇,從頒獎典禮到各個精彩的分論壇,成功地使科幻迷們對科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許多不了解科幻的人有了去了解的欲望,這場大型活動無疑是成功的,讓科幻的魅力得以在人群中輻射出去,讓更多的人關注並愛上了科幻。明天將是本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的最後一天,還未來得及與會的讀者們抓緊機會前往吧。

相關焦點

  • 全球科幻大咖共助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落地成都
    從1953年第11屆世界科幻大會起,每屆大會都會同步揭曉當年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獎」的雨果獎。2015年8月,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舉辦的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上,太空人凱爾·林格倫從飄浮在地球之外350萬公裡的國際空間站,通過視頻連線向全球宣布: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獲最佳長篇小說獎。這讓劉慈欣成為雨果獎創立半個多世紀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科幻作家。
  • 劉慈欣:《流浪地球》的冒險成功了,但中國科幻電影不可能每次冒險...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記者:杜蔚 董興生 每經編輯:杜毅從鉛字到光影,科幻作品的影視化已經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尤其是今年大火的《流浪地球》誕生後,圍繞這一話題,引發更多討論。11月22日,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在成都開幕,雨果獎獲得者劉慈欣也現身成都。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驕傲
    春節期間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為了自救,把地球從太陽身邊偷走的故事。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6億,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奇蹟。不少人將2019年稱為中國科幻元年,很快一股科幻熱在中國影視圈瀰漫。以科幻為名的項目越來越多,都夢想它可以成為第二個《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那麼,我們中國式的科幻想像力,怎樣突破美國式科幻想像力的限制?這個問題在當下、在多重意義上,都非常現實。我們中國人必須打破第一次太空競賽的想像力的穹頂,這是我們在第二次太空競賽中必須回應的問題。西夏:從《流浪地球》上映大火以後,有一個現象,因為我供職的成都八光分是一家以傳播科幻文化為主的公司,我們代理國內很多優秀科幻作家和作品,在《流浪地球》火了以後,很多電影公司找我們,問有沒有更多的《流浪地球》那樣的科幻作品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流浪地球|三體|科幻|科幻電影
    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46億的票房神話,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科幻影視熱。自去年年底至2020年9月,先後有B站、騰訊影業和Netflix聲稱將把劉慈欣的科幻巨製《三體》改編成動畫/電視劇集。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巖在發布《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時也表示:「中國科幻產業平穩向上發展。
  • 成都衝刺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nbsp&nbsp&nbsp&nbsp今天,2020年世界科幻大會將在紐西蘭的惠靈頓開幕。就在開幕的前一天,成都申幻動員大會舉行,正式宣布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成立。
  • 《流浪地球2》定檔,這次拯救中國科幻的是劉德華,而不是吳京?
    2年,對中國科幻電影是滿滿的失望《流浪地球》號稱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之作,大家也喜歡用暱稱,親切地稱呼它為小破球。小破球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市場的大門,按理說,有利可圖,大家應該一鼓作氣,把中國的科幻電影往前推進至少一步。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連原地踏步都做不到,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後退的跡象。《流浪地球》火了以後,當時網絡上炒得沸沸揚揚,說接著會有至少十幾部國產科幻電影登場,然而,都是說說而已,最終上映的慘不忍睹,沒上映的估計也被嚇到了。
  • 深度 | 流浪地球來自「科幻世界」中國科幻四天王都從這裡起步
    圖據中新網根據劉慈欣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票房超20億,成為今年中國賀歲檔電影的票房冠軍,以劉慈欣小說《鄉村教師》為靈感創作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票房超14億。有人說,中國文化界的「科幻元年」正式開啟了。
  • 劉慈欣談《流浪地球》:電影創意罕見 在好萊塢不會被採納
    劉慈欣在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上。 王迪 攝中新網成都11月22日電 (王鵬)「其實《流浪地球》與好萊塢科幻電影有一個重大區別,這個區別被大家忽視了。」22日,在成都談及電影《流浪地球》,劉慈欣說,這部電影的創意「很罕見、很新」,在好萊塢一般不會被採納,這是《流浪地球》與好萊塢科幻電影間被忽視的區別。當日,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正式啟幕,劉慈欣現身會場,電影《流浪地球》自然是繞不過的話題。這部根據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收穫超46億元票房,被稱為「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
  • 《流浪地球》沒告訴你的是,在中國開發科幻IP有多難
    反而《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一個特例,其投資規模、製作量級,都是旗艦型項目的配置,之後有望上映的幾部科幻電影都很難與之相比。 《流浪地球》的口碑票房雙收,給中國科幻電影開了一個好頭,但並不代表中國科幻電影已經進入了穩定發展的階段。科幻IP孵化之難、科幻電影完片率之低,是中國科幻目前面臨的大難題。
  • 《流浪地球》的背後,是那本陪伴你學生時代成長的《科幻世界》
    試想一個蝦米小國,你要談拯救地球拯救人類,真的很尬。但如今《流浪地球》中吳京在國際空間站說「我是中國太空人」,講真我覺得他是一個油膩的人,但此處覺得他帥爆。同名小說《流浪地球》2000年首發於成都科幻類雜誌《科幻世界》
  • 地球流浪之後,中國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除了成為一個時代記憶的《少林寺》,當下的中國功夫電影因缺乏新故事元素,和千篇一律的畫面節奏,已難以再現輝煌。當下,大火的《流浪地球》被人推崇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再次掀起觀影狂潮。這樣一部由中國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據說命運多舛,曾因某些追求流量小生的投資人不看好,差點夭折。幸運的是,一個有二桿子拼勁的導演和一群認同科幻電影的主演們排除萬難,為大家呈現了一個腦洞無限大的宇宙視聽新畫面。
  • 《流浪地球》第二部正在籌劃 還有哪些科幻文學創作將走向大熒幕?
    8月26日,「中國科幻文學創作及其影視轉化」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宣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主辦,《國家地理》中文網和《科幻世界》聯合主辦。專題研討會上,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通過音頻參會表示,目前正籌劃《流浪地球》第二部,並已有實質性進展。
  • 《流浪地球》:一部媲美好萊塢的硬核中國科幻大片
    記得去年春節衝著豆瓣的高分、一周票房過20億,被《流浪地球》深深的吸引,忍著沒看任何影視評論直接去了影院。1、科幻元年中國電影加入的太空裝備競賽,或者說開啟了中國電影的科幻元年,在好萊塢的強大陣容中爭得了一席之地。整場電影不再停留在中國元素、中國風而是引領各色人種的目光。在片中承擔拯救地球的C位角色的背後是中國已經站在國際舞臺的中央,高精尖的航空航天技術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 《流浪地球2》能否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的新高峰
    《流浪地球》第二季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佳作《流浪地球》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流浪地球》可謂是目前中國電影史上,科幻影片中拿得出手的佳作,雖然在特效上面還有很多不足,但其實事求是,在能夠做到極致的地方精益求精,利用特效去構建一個恢弘磅礴,猶如末日的世界觀,更好地渲染了影片的時代背景,在此基礎上給觀眾講述了了一個擁有著中國本土色的科幻大片。
  • 《流浪地球》登頂北美票房中國紀錄,中國科幻電影實現軟輸出了?
    也是在同一天,《流浪地球》亦憑藉38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超越了《紅海行動》36.51億人民幣總票房,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排行第二的影片,同時成為2019年首部全球票房破5億美元的電影。這種由內而外的「中國化」,一方面出於製作經費的緊張,導演從一開始就決定將經費集中用於特效、道具上;另一方面,則更能代表國內電影工業的大跨步。於中國影市而言,《流浪地球》無疑是科幻題材的拓荒者,於世界舞臺而言,中國科幻也終於躋身「太空角逐戰」。《流浪地球》「出海」背後,中國科幻踏上「反向輸出」新徵程?
  • 2020中國科幻大會開幕 中國科幻電影將進入怎樣的發展新階段?
    一系列促進中國科幻產業發展的相關舉措也陸續發布。在這些措施的支持下,中國科幻電影將進入怎樣的發展新階段?&nbsp&nbsp&nbsp&nbsp2019年,一部《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時代。它打破了以往好萊塢科幻電影在中國科幻電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在此之後,《上海堡壘》《瘋狂的外星人》等陸續上映,中國科幻電影在不同類型上都做了積極嘗試。
  • 《流浪地球》IMDb評分狂跌,科幻出海還未成熟
    首先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服務於本國觀眾的科幻作品並不低人一等,中國團隊的製作水平也在迎頭趕上;其次,這也說明了郭帆對《流浪地球》在國際市場表現的清醒認識——這是一部不考慮國外受眾的電影,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功夫、姜文、張藝謀,國產IMDb高評分意味著什麼?
  • 流浪地球驚喜亮相 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定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近日在北京、南京、成都等12個城市舉行了提前觀影活動,原著作者兼監製劉慈欣1月20日在北京觀影后認為,「中國的科幻電影正式起航了。」以知名文化學者戴錦華為代表的觀影人認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真的來了!」  「和大劉一起看《流浪地球》」活動是《流浪地球》首次大規模集體超前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