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影院】朝鮮電影《月尾島》倒寫的仁川登陸歷史.附電影連環畫

2021-02-06 飛雪兵哥

〔1983年高清版 中文字幕〕


《月尾島》,朝鮮二八電影製片廠1983年出品。片長91分鐘。編劇李振宇(曾創作《無名英雄》)、導演兼主演趙京淳(曾主演《永生的戰士》、執導《桔梗花》)、主演崔昌洙等朝鮮影視界名流參與創作。這部電影曾由上海電影譯製廠譯介至中國,為80年代在中國反響較大的朝鮮電影。本視頻是探索朝鮮2012年4月製作中文字幕版高清版。


點擊文章結尾「閱讀原文」即可觀看電影《月尾島》


導演: 趙京淳

編劇: 李振宇

主演: 崔昌洙 / 趙京淳

類型: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朝鮮 North Korea

語言: 朝鮮語 Korean

上映日期: 1983(朝鮮)

片長: 91分鐘(朝鮮)

面對同樣的歷史事件,我們往往有不同的描述。對於在某個事件中利益攸關的國家,更是如此。仁川登陸作戰是韓戰的轉折點之一,我們往往將它視為麥克阿瑟的一次成功的冒險,也認為是朝鮮方面的一種戰略失誤。而戰爭的另一方,朝鮮人卻不這樣認為。在朝鮮人的邏輯裡,美軍在這裡進行登陸作戰,本身是一種侵略、是一次偷襲行動。而對這次作戰的描述,也不是美軍出奇制勝,而是由李大勳率領的炮兵區分隊以一當百,重挫敵人突襲計劃的一次戰鬥。在朝鮮官方對仁川登陸的歷史書寫中,美軍是強大的,但朝鮮人民軍亦表現不俗,一個炮兵分隊抵擋美軍艦隊3日之久。這事兒有些反邏輯,也足夠傳奇。傳奇的故事適合拍成電影。而《月尾島》這部電影本身也足夠傳奇。曾編出朝鮮電影巨作《無名英雄》的李振宇再次出手,讓這片子頗有看頭。而李編劇本人卻在90年代莫名的消失,所有他參與的電影都被刪除了字幕(本片亦是,由探索朝鮮恢復了演職員表)。和諧人名但不和諧作品,是朝鮮的一大特色。也許是因為被和諧的人太多,如果連作品都不能播放,朝鮮將無電影可放。而本片的導演趙京淳則是朝鮮「演而優則導」的範例,70年代他主演的《永生的戰士》在中國也很出名,80年代則執導了《月尾島》、《桔梗花》等朝鮮電影名作。硬派小生崔昌洙飾演本片主人公也使本部影片大為增色。而電影主題歌《我懂得了》也受到觀眾喜愛傳唱至今。 傳奇的故事加上傳奇的電影,這部電影值得一看。順便了解一下朝鮮對韓戰的觀點也沒什麼不好。有些事情或許可笑,卻並不容忽略。

韓戰大片《月尾島》原聲主題曲《我懂得了》,經典耐聽!版本一

《月尾島》,朝鮮二八電影製片廠1983年出品。片長91分鐘。編劇李振宇(曾創作《無名英雄》)、導演兼主演趙京淳(曾主演《永生的戰士》、執導《桔梗花》)、主演崔昌洙等朝鮮影視界名流參與創作。這部電影曾由上海電影譯製廠譯介至中國,為80年代在中國反響較大的朝鮮電影,電影主題歌《我懂得了》也受到觀眾喜愛傳唱至今。


版本二

..

  老電影連環畫

..

..

..

..

..

..

..

..





























































































點擊文章結尾「閱讀原文」即可觀看電影《月尾島》

相關焦點

  • 談談電影《月尾島》背後真實的月尾島戰鬥
    上次筆者簡單談了談韓國影片《仁川登陸作戰》,這次順便來聊聊他們的北方鄰居的同題材影視作品《月尾島》。時間線拉回到1981年,美韓合拍了影片《仁川》,雖然這片子拍的很爛,但好歹也是一部大片,這就讓北方那位酷愛電影的少當家很是不滿,覺得需要拍一部同題材電影來與之抗衡。
  • (現代登陸戰介紹)仁川登陸作戰
    此時,美韓聯軍已經投入了在朝鮮的所有兵力與朝鮮人民軍對峙,一旦釜山、大丘失守,美韓軍將被趕出朝鮮半島。麥克阿瑟窮途末路,為扭轉戰局,策劃在朝鮮人民軍後方強行登陸,以此切斷人民軍後方補給線及北撤道路,解除對釜山地區的壓力,進而採用前後夾擊圍攻朝鮮人民軍主力。美國政府對麥克阿瑟"在敵人背後實施登陸"的作戰意圖表示贊同,但堅決反對登陸地點選在仁川。
  • 聞博:仁川登陸復盤——麥克阿瑟本該輸掉的豪賭
    1950年9月的仁川登陸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1949年初到1950年末的東亞,可以說是自二戰結束以來,人類歷史最富有戲劇化的片段了。三大戰役、新中國建立、韓戰爆發、人民軍快速推進、仁川登陸、聯合國軍反擊、人民軍總潰退、漢城易手、平壤淪陷、志願軍入朝、聯合國軍退回三八線,等等,以上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轉折隨便哪個單獨挑出來,其戲劇性都可以被拍成一部史實級電影,被改編成無數段子。
  • 五部關於仁川登陸的戰爭電影,都喜歡找著名男星參演
    仁川登陸戰役無疑是1950-1953年的半島戰爭中最知名的一次戰役,任何一本提到半島戰爭的西方軍事歷史書籍都會把大部分篇幅花在對這次戰役的描述上。這次戰役也同樣堪稱是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軍事生涯中最出彩的一筆,知名度甚至蓋過了他在二戰中所作出的貢獻。
  • 仁川月尾島清澈的西海海水,四周美景盡收眼底,讓人回味去窮
    月尾島曾是距離仁川前海1公裡左右的島嶼,後在築路過程中逐漸與陸地連接了起來。月尾島的名字來源於半月尾狀的島嶼形狀。月尾島距離首爾不遠,交通方便,周末時常有遊客來此觀光。月尾島上設有咖啡廳、生魚片店、餐廳等。欣賞著西海美景,品味可口食物該是何等的享受。
  • 韓戰中如何準確預測美軍仁川登陸
    導語: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截斷朝鮮人民軍後路,南北夾擊,朝鮮戰勢立即逆轉。中國組建志願軍赴朝。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對美軍仁川登陸早有判斷。韓戰初期,本文作者雷英夫時刻關注戰爭走勢,認真研究美軍指揮官的特點,準確預測出美軍將在仁川登陸,為國家領導人進行戰略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 《仁川登陸作戰》是反戰電影還是反共電影?
    (照片來源:CJ娛樂) 《仁川登陸作戰》(27日上映,導演李宰漢)最先讓人想到的問題是這部電影屬於反戰電影還是反共電影。《仁川登陸作戰》講述了1950年9月15日扭轉了韓國戰爭中朝鮮軍隊佔上風優勢的戰局的仁川登陸作戰。為了此次作戰的成功,韓國海軍諜報部隊誓死潛入到被朝鮮軍隊佔領的仁川,搜集情報。
  • 《仁川登陸戰》:你們這些韓國人啊,總想搞個大新聞
    當時韓戰美軍為在朝鮮半島登陸,於7月下旬共制定了三套登陸方案:一、100-B方案:在西海岸的仁川登陸;二、100-C方案:在西海岸的群山登陸;三、100-D方案:在東海岸的注文津登陸。這幾種方案中只有麥克阿瑟一直堅持在仁川登陸,但迫於朝鮮人民軍早期強大的攻勢,還是迫使麥克阿瑟取消於1950年7月在仁川登陸的代號為藍心行動的最初計劃。
  • 美軍仁川登陸前,毛主席已多次提醒朝鮮戒備,為何他能準確預測?
    早在1950年7月,也就是美軍仁川登陸之前的3個月,毛主席已經預測到美軍的行動,並通過蘇聯轉告了朝鮮。在7月下旬,9月初中國又兩次將相關情報提供給朝鮮,提示其防備。可惜,朝鮮方面未加重視,導致戰局逆轉。那麼毛主席又是如何做到準確預測美軍仁川登陸的呢?
  • 美朝戰爭,美國為什麼選在仁川,反攻朝鮮
    該計劃就是在戰線後面漢城以西幾英裡處的仁川港進行迂迴的兩棲登陸,該港口的某些地段因海浪湍急而需要修築20英尺厚的防海牆。似乎在首批美軍地面部隊招架不住朝鮮人民軍的衝擊後,麥克阿瑟就已將目光投入了仁川。威廉F迪安少將據報導失蹤,這讓麥克阿瑟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將領。當時威廉F迪安少將正親自率領裝備了3.5英寸火箭筒的反坦克小組作戰。
  •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戰役打響
    在韓戰爆發後第四天,麥克阿瑟在視察戰場後,即提出在仁川登陸的構想。為了完成這次龐大的兩棲登陸行動,麥克阿瑟要求動用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徵軍,他相信只有在敵人後方實施決定性的軍事行動才能令局勢改善,因此他希望在仁川附近實施登陸以切斷人民軍補給線令它失去戰鬥力,從而贏得戰爭勝利。
  • 抗美援朝戰役評點系列之一:仁川登陸
    抗美援朝戰役評點系列之一:仁川登陸周明摘要:韓戰初期的仁川登陸是一場對整個戰爭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戰役,一舉改變了之前朝鮮人民軍一路高歌猛進的連戰連捷,將「聯合國軍」從頻臨全面失敗的危急狀態中扭轉了過來,可以說談起韓戰就不能不談仁川登陸,但這場關鍵性的兩棲登陸,幾方面都沒有想到。
  • 歷史上的今天丨仁川登陸真的很神嗎?其實是中國人教會了麥克阿瑟
    2016年一部韓國電影《仁川登陸作戰》,讓有關仁川登陸的話題再一次火了起來,本期推送我們要和大家一起回首的就是這樣一場改變了朝鮮半島乃至整個世界格局作戰行動。登陸仁川的成功率也遠非電影中所吹噓的五千分之一那麼誇張而是高達---「百分之百」。
  • 真實與謊言:是誰預測了美軍仁川登陸
    作為歷史研究者,有責任澄清歷史真相。1950年9月15日美軍仁川登陸,對戰爭初期的形勢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軍方對美軍的這一行動,是否有過前期的預測?我們根據歷史檔案,做一個回顧。
  • 韓戰時美軍仁川登陸的歷史照片,難怪北朝鮮軍隊會迅速潰敗
    美軍的仁川登陸就是一場海陸空的立體行動,這場面不亞於現代化戰爭,難怪北朝鮮軍隊會抵擋不住。 照片裡美軍海軍陸戰隊正在登岸,仁川登陸的美軍規模非常的龐大,致使朝鮮人民軍的後勤補給線被切斷。
  • 仁川登陸戰,麥克阿瑟贏在一時,卻輸了一生
    在朝鮮戰場上他想再次運用這一做法,以挽救南朝鮮軍的敗局。 回到東京後,麥克阿瑟立即指定參謀人員編制了代號為「藍心行動」的登陸計劃。這份計劃已經於後來的仁川登陸方案如出一轍。 但由於時間過於倉促,準備不及,並且仁川海潮落差太大,「藍心行動」計劃遭到一致反對。
  • 麥克阿瑟命令仁川登陸部隊,超過87%傷亡才能退出戰鬥,結果……
    1950年9月15日凌晨3點,即將進行仁川登陸任務的美海軍陸戰隊5團3營營長心情沉重地望著遠處要攻佔的目標——月尾島,它離仁川港只有一海裡,密布炮臺和工事,之前已經因為遭受數日轟炸,安靜得嚇人,據估計,島上至少還有三百多人的守衛部隊,一旦他們利用殘存火力點朝海中射擊,那將成為登陸部隊的惡夢。
  • 美軍為何能從仁川登陸?除了強大的海空軍掩護,這些原因不容忽視
    第一,在仁川登陸可以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因為朝鮮人民軍不會想到,美軍會選擇從仁川登陸,因此也就不會進行相應的防禦部署,所以這十分有利於美軍發動奇襲作戰,達到其預定目標。 第二,人民軍在仁川的防禦力量薄弱,且守備力量不足,因此遭到的阻礙會非常小。
  • 仁川登陸真的很神嗎?其實是中國人教會了麥克阿瑟
    隨著近來一部韓國電影《仁川登陸作戰》的上映,有關仁川登陸的話題再一次火了起來,本期推送軍武菌要和大家一起回首的就是這樣一場改變了朝鮮半島乃至整個世界格局作戰行動
  • 韓國電影《仁川登陸作戰》殺青 預計今年內上映
    ­  3月10日,電影《仁川登陸作戰》已在韓國慶尚南道陝川郡順利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預計年內上映。電影《仁川登陸作戰》劇組合影­  當天,演員李政宰與樸哲民拍攝完最後一組鏡頭時,工作人員送上了親手製作的蛋糕以及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