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評歷史。
1950年9月15日凌晨3點,即將進行仁川登陸任務的美海軍陸戰隊5團3營營長心情沉重地望著遠處要攻佔的目標——月尾島,它離仁川港只有一海裡,密布炮臺和工事,之前已經因為遭受數日轟炸,安靜得嚇人,據估計,島上至少還有三百多人的守衛部隊,一旦他們利用殘存火力點朝海中射擊,那將成為登陸部隊的惡夢。
就在幾個小時以前,麥克阿瑟緊急向登陸部隊發布了一道命令,大意是,傷亡在沒有達到87%之前,不管傷亡多慘重,都要繼續執行攻擊任務,這是個什麼概念?第一批登陸部隊相當於成為了敢死隊!這在美軍歷史上是極其少見的。
因為先前的情報工作準備不足,幾乎沒有人知道,仁川岸上是不是已經有精銳的北朝軍等待著給美軍登陸部隊以致命一擊。
凌晨5點45分,天光微亮,月尾島上的北朝軍哨兵幾乎馬上發現仁川港外的海上,密密麻麻到處都是美軍的軍艦。
炮彈呼嘯而過,砸向仁川港,烏雲一樣的飛機轟鳴著低空掠過,雨點般的炸彈傾瀉而下仁川港很快就陷入爆炸產生的煙霧之中,什麼都看不到。
在這個時候,月尾島也終於迎來了第一批不速之客。美陸戰5團3營的士兵剛踏上島,就使出吃奶的勁朝前衝去。
預想中的激烈戰鬥並沒有發生。7點半時,月尾島山上升起了美國國旗,戰鬥基本結束,只有17人受傷,無一死亡,島上也並沒有什麼三百人的北朝軍,除了在燈塔打死了幾個北朝哨兵,其他的戰鬥簡直不值一提。
島上的平民被趕到一起,集中看管,因為怕他們藏武器,美軍還命令他們不管男女,把衣服都脫光,這看起來不人道的辦法,其實是美軍在釜山防禦圈作戰時,用血的教訓換來的,很多北朝遊擊隊會把武器或者電臺藏在朝鮮人特有的白袍子或者裙子裡,借進美軍防區時刺探情報,或者伏擊落單的美軍。
剩下的時間,登島美軍就只是坐在山上眺望仁川港,看自己的兄弟部隊像下餃子一樣跳下登陸艇,衝進煙霧中。3營營長曾經向上級建議,想要通過月尾島與仁川唯一連接的海堤,以坦克為先導,突入仁川灘頭,減輕第5團的攻擊壓力,結果遭到上級的斷然拒絕,畢竟兩棲登陸是十分複雜的,沒必要讓早就安排好的攻擊序列因為多出一支力量而變得更加混亂。
到了下午5點多鐘,夕陽還有最後一縷微光就要落入海中時,美軍佔領了仁川港墓碑高地,過程中除了遭受到一些迫擊炮和重機槍的射擊,並沒有大規模抵抗,登陸部隊只陣亡了20人,傷一百多人,其中還包括一個攝影記者,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雖然在仁川登陸前,金日成號召北朝軍,「用你們的鮮血和生命保衛每一座山、每一條河」,可是仁川附近的守軍好像並沒有這個覺悟,面對美軍的進攻,他們基本上沒有做像樣的抵抗,就一路向漢城退卻,而且這還不是他們的自發行為,而是來自上級的命令。
16日凌晨,美陸戰5團就開始向漢城進發,在他們左翼是陸戰1團,仁川港留給了韓軍陸戰隊守衛,只一天的功夫,就向前推進了6公裡,於17日早晨七點多時,全殲了北朝軍五輛坦克以和兩百多人的加強連後,平安地到達了漢城附近的金浦機場南側。
仁川登陸開局時可稱作氣吞山河,麥克阿瑟把形勢估計得糟糕透頂,為了盡最大可能一擊成功,他甚至拒絕了第八集團軍沃克中將補充物資和彈藥的請求,把全部物資都投入到仁川。
9月15日當天,北朝軍近乎瘋狂地向釜山防禦圈進攻,讓沃克中將面臨了極大的壓力,沃克在乘飛機冒著被擊落的風險,深入北朝軍陣地七十多公裡偵察後,認為只要麥克阿瑟把登陸仁川的物資分給他一小部分,他就可以展開反攻,把北朝軍壓進山裡,獲取更大的勝利。
可歷史沒有如果,麥克阿瑟近乎完美地達成了他戰前所想要達到的所有目標,仁川登陸,這個直到進攻前,被幾乎所有高層軍事將領,甚至美國總統反對的作戰計劃,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北朝軍則在此時用光了他們開戰以來的所有好運氣,他們後勤補給被切斷,前線官兵除了傷亡慘重,連吃飯都成了嚴重的問題,而且金日成拒絕撤退,連撤往山區獲取糧食的計劃也被否決,末日不再屬於美韓軍隊,而是在前線耗光了所有本錢的北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