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公司,離職也罷?

2021-02-07 橘子娛樂

輯:王子的喵

2021第一則公關失敗案例,大概是某某時代的道歉聲明↓

本意是為拍攝了「一女子深夜被尾隨,用溼巾卸妝成男子自保」的廣告片致歉,

但長達兩頁的內容,只有前兩段是在致歉,剩下都是在回顧品牌的歷史和佳績...

#所謂「自誇式」道歉

論找一個優秀公關的重要性。

好的公關團隊哪國都需要,但韓國的經濟公司尤其需要。

一個公司的公關能力首先體現在對旗下藝人的戀情回應上。

誠邀各位來品評YG的文案↓

當年bigbang太陽和演員閔孝琳傳出戀愛說▽

所屬社YG▽

「太陽現在聯繫不上...戀愛是事實的話,祝賀」

哈哈哈哈哈哈想起我司之前有位可愛的實習生,

某天主編把一對藝人戀情曝光的新聞發到群裡,意思是讓大家寫一下,

群裡其他人在忙著找素材的時候,這位朋友緩緩發了一句:

「哇祝福!」

你說實習生剛來不太懂新聞的時效性和立場,貴司都成立20多年了,

員工們咋還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呢...

還「祝賀」...

#讓你發表官方立場誰問你意見了

不過現在想想公司也只能祝賀了,畢竟這倆人SZD↓

CL和宋旻浩傳緋聞那次也很搞笑↓

公司↓

「無語」

倆字把人打發了...

開電腦的時間都比打字時間長...

狗仔: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印象比較深的還有權志龍和泰妍那次↓

雙方公司都及時澄清了↓

這時候就體現出了兩家公司企業文化的不同了:

文藝如SM:「這毫無根據的傳言如同虛構的小說...」

#比喻修辭,🈶️

swag如YG:「別cue老子,你看老子理你嗎?」

不愧是rapper居多的企劃社,公關部也各個都是省話一哥一姐...

網友@做歌迷朋友總結了YG常見的回應說辭↓

1.是藝人私生活 所以很難確定

(潛臺詞:不知道真假 不敢問也不敢管)

2.這種傳聞都不值得做出回應 無語

(百分百假的且離譜的)

 3.現在聯繫不上藝人

有人說公司還有聯繫不到自家藝人的時候?

YG還真有。

水晶男孩的李宰鎮↓

據說一年到頭除了他自己去公司否則很難聯繫到他,即便公司前社長楊賢碩是他妹夫...

為啥?

因為連組合成員都沒他手機號↓

總結一下:

YG公關部永遠跟吃瓜群眾共享同理心,誰看見誰回應,沒看見又是新的一天...

接下來說說JYP。

這公司最近因為旗下組合Got7集體「離職」的新聞在熱搜掛了蠻久。

也正常,我很少見離職這麼開心的前員工了,明顯是炒了老闆之後走的...

JYP是個公司,JYP(樸振英)同樣也是個人↓

老闆在處理員工離職上的態度無疑也代表了公司的態度。

那麼這位老闆是啥態度呢?

挺好,不續約就取關,

甲乙方關係不在,那咱朋友也沒得做。

至於貴司過往是如何回應藝人戀情的,

現在看也依然「獨樹一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啥意思?

合著傳緋聞前你倆還沒談,網友一起鬨,你倆覺得不談白不談乾脆試試?

李棟旭本人聽了都直搖頭的程度。

朋友們我開始害怕了,

你們說咱平時那些拉郎YY組CP,不會真成了藝人們彼此認識的牽線繩吧?

#畢竟公司是這麼說的

至於SM的回應風格...

咋說呢...

「無立場」。

不是我無立場,是他家公關↓

前不久疑似燦烈前女友爆料的事,在韓娛圈影響那麼大,

公司照樣慢慢悠悠回了幾個字↓

不承認也不否認,就這麼冷處理。

還不如伯賢反應及時↓

其實不光韓國公司的發聲容易被嘲,國內很多工作室的公關手段也經常讓人「無語凝噎」。

楊洋和宋茜緋聞鬧得最兇的時候,男方發了這麼一條↓

《微微》裡的臺詞,暗示自己遇到了「惡狼」。

緊接著他經紀人轉發微博,同樣也用了《微微》裡的臺詞,「你們的男孩,為什麼不信任」↓

雖然沒有明確回應,但這樣的言辭很容易讓人把矛頭指向女方。

宋茜這邊倒是很剛,先是取關楊洋經紀人劉元並發文表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隨後連發兩條,直言「本人目前單身,謝絕炒作,謝絕倒貼」,還點了「劉元」的名字↓

相關聲明也來的很及時↓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金晨和董又霖分手時也鬧得不是很愉快。

男方發文暗示分手▽

女方的回應▽

這事本來可以到此為止,但有人扒出男方老闆疑似在微博內涵↓

你說說,本來挺簡單一事,愣是給整複雜了...

好聚好散做不到,那大家就各自少說兩句,何必給別人留下話柄呢?

前段時間塌房不斷的哇唧,在任豪事件的處理上也沒能讓粉絲滿意。

在密室照和飯局照已經曝光的前提下,後援會率先發聲否認↓

眼瞅著錘越來越實,後援會又出來道歉↓

公司沒有及時出面整理情況,且在粉絲溝通確認的時候也沒有統一好口徑,這才鬧了笑話。

回應的不得當會被嘲,冷處理裝死當然也不是個辦法。

吳倩、張雨劍,熱巴、黃景瑜...

這倆瓜至今全靠網友猜想拼接,沒有任何一方團隊公開回應過。

而不回應的結果就是,日後必然會「舊事重提」。

同樣是公司回應戀情↓

國內:他倆在一起了

韓國:電視劇拍攝結束後,二人依然沉浸在角色,無法探究彼此的真心,電視劇結束之後才發現產生了思念的感情,目前正抱著積極的態度友好交往了,希望大家給予空間

發現沒?

文化差異出來了。

連爆料的畫風也完全不同↓

國內網友、當事人:一句話一個錘,一激動不是放音頻就是放視頻,錘的你找不著家;

韓國:十句有九句在修辭,還剩一句在抒情,小作文沒有10分鐘絕對看不懂。

前一陣發ins爆料裴珠泫的化妝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好傢夥這一大篇,換個中國人發估計一句話就解決了↓

「我被當紅女團成員霸凌了」。

所以有段時間,網友們還發起了模仿韓國小作文的「擴寫運動」。

模板如下↓

哈哈哈哈哈哈豆瓣的各位真是舉一反三的寫作奇才,

說出來可能都不會人相信吧?那麼不苟言笑的我,也是會被笑到的程度呢↓

可惜了,這個習慣要是再早幾年發現,我寫作文還至於用司馬遷先生充數?

「竟然是以這樣的形式發現這個事實的存在,真是讓人覺得痛心的程度呢。」

最後一句

2021年,希望大家有話直說,長話短說,還有,

多說實話。

(部分圖片來自@搜狐韓娛@不好閉嘴吧@_青成,其餘來自網絡,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與橘子君聯繫)

奔走相告插播一條好消息!🍊的微信視頻號也開通上線啦,只需在視頻號搜索🍊的大名「橘子娛樂」,就能一秒get愛豆新鮮出爐的高光採訪,歡迎大家來關注玩耍~🍊在視頻號等你們哦(甩手絹.gif)

  2020年      HAVE A GOOD TIME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所疑問,請郵件聯繫marketing@happyjuzi.com。我們會儘快處理,感謝。


相關焦點

  • 勞動合同到期,公司卻要求寫辭職信:這種離職申請,萬萬寫不得
    只要寫了辭職書,就只能算自己自願離職,那麼,不說不再續籤,自己一分錢勞動補償都拿不到。正常來說,勞動合同到期,終止勞動合同,企業是需要給予經濟補償金的。關於勞動合同的終止,有條文規定就是,勞動合同期滿,屬於可終止的條件之一。而終止,並不是簡單的終止。合同期滿的終止,企業不再續籤,企業需要給予相應的賠償金才行。不然,就是不合規的。
  • 我從外包公司離職了
    這日子過的可真快啊,2019年還剩1天,外包公司幹了不到3個月,我離職了......當項目快要做完的時候,我就擔心自己是不是要被「釋放了」,直到外包HR,wx找我聊項目,我就不擔心了,結果確實是要被「釋放」。從杭州到深圳,來的也突然,離職也有點突然,也是意料之中。
  • 離職,可以刪掉韓國公司的材料嗎?
    不管是跟同事協同製作的,或者本人單獨創造的,只要上面印有公司的名字就屬於公司的所有。如果沒有經過公司的同意刪掉了材料,會構成電子記錄損壞罪()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700萬韓元以下的罰款。實際上不少韓國人在離職時刪掉公司材料,被告到警察局最終接受了刑事處罰。因此,千萬不能一氣之下刪除公司的電子材料。
  • 公司不給開離職證明,怎麼辦?
    有網友在我們律夥伴後臺留言:我在試用期,12月7日就轉正,但我想離職,29號口頭提出離職,人事部說可以提出離職當日辦完離職手續,不用提前三天,給了我試用期不合格通知單,還是我口頭提離職前一天的日期,要是公司以給了試用期不合格通知單為由
  • 員工離職以後,如何退出公司工作群?4點建議可供採納
    員工離職以後,退出公司工作群一般有這樣幾種做法,可供參考:1、離職手續辦結後,自己退出即可現在,應該說所有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都建立有本單位內部的網絡工作群,主要用於單位內部的工作開展和各層級、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工作聯繫。這種工作群,大大方便了工作溝通,提高了工作效率,是工作中一個很好的實用工具。
  • 刻意設置離職障礙 公司因不出具離職證明被判賠65萬
    然而,蕭莉莎(化名)按照上述法律規定申請離職時,其所在公司竟然以她未按規定辦理工作交接、她本人還要進行離任審計等為由,拒不為她出具離職證明,進而導致她無法到新單位任職。蕭莉莎說,在她認為自己已經離職並做了相應準備的情況下,公司依據她的考勤記錄說,儘管她在2019年3月份的考勤記錄不連續、4月21日只有一天考勤記錄,但這仍然能夠證明她並沒有離職。為此,公司還向她發放了相應月份的工資。「我正式離職時間是2019年3月31日,公司當然應該向我支付3月份的工資。而4月份發的錢是我報銷的營銷費用,不是工資。」
  • 員工離職時刪除公司文件被判刑了!
    她發現自己雖然辭職,但公司並未將她的網絡帳戶權限關閉,決定報復公司:她登錄公司的淘寶及天貓網店後臺,更換了公司網店的頭像及主頁,隨機刪除了部分商品的圖片及產品分類。 第二天,公司發現網店無法繼續照常運作,影響了正常經營。為修復網站,公司花費了近3萬元人民幣。
  • 按公司規定,提前一個月提離職,老闆卻讓我現在就走?
    一顆豆子:我是去年和這家房產中介公司籤訂勞動合同的,合同要2020年6月才到期。本來年底就想辭職了,但是想到年終獎還沒領,就又堅持了幾個月。籤合同的時候規定了要提前一個月離職,所以我月初的時候就和老闆說辭職,但是,老師說現在就走。
  • 都離職了,前公司還總打電話給我諮詢工作事項,我該理會嗎?
    他一個半月之前,因為家庭原因,從上一家公司離職。當時他的崗位是技術經理,為了讓公司儘快找到接任自己的人,他頂著壓力又多待了一周,直到公司找到人接替他,他把所有的材料都做好了交接後,才正式離開公司。一、離職較為突然,前公司沒找到合適的繼任者。我們公司前段時間就出現過這種情況。一個技術經理突然提出辭職,因為是特殊情況,公司也理解他的困難,所以也沒有追究,只讓他多給公司一段時間,好讓公司找到合適的能接手他工作的人。
  • 離職後,原公司拖欠工資怎麼辦?
    《勞動合同》不在了,只有《離職單》可以要回拖了半年的工資嗎?——網友如是問如果這個問題是今天提的,絕對可以拿回拖欠的工資,不過要抓緊時間了。如果這個問題是半年前提出的,並且沒有付諸行動,這筆錢很有可能拿不回來了。
  • 北京一公司為逃避賠償金 偽造員工《離職申請》被罰20萬
    前不久,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公司為了不支付2萬餘元的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賠償金,竟偽造了一份《離職申請》並作為證據提交給法庭,被法官當庭識破,北京朝陽法院依法對這家公司偽造證據、妨礙法院審理的行為作出罰款20萬元的處罰決定。
  • 離職員工再回來,最見一家公司的格局
    在企業生存發展中,會有無數的人加入公司,自然也有無數人從公司離開,這是特別正常的現象。這時候,企業和個人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從員工角度出發,假如真的有那麼一天,你還願不願意回到原來的公司工作?大多數員工心中有疑慮,擔心重新回到原公司,難以再得到領導信任,而且回來時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站在企業端來看,你還願意聘請離職的老員工嗎?因為文化的不同,做法也不一樣。
  • 離職時,這3樣物品別留在公司,不然日後想拿就拿不了
    離職時,這3樣物品別留在公司,不然日後想拿就拿不了大家剛步入社會,對於很多東西都處在於摸索階段。所以很多時候工作都不會那麼穩定,不斷地換工作,想要遇到一個自己滿意的,能夠得到學習的公司。畢竟人總是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的。很多時候大家在離職時,什麼也不會帶走,認為這些東西都沒有用。日後也不會有用到的時候,所以大部分時候都認為離職時人走了就行。
  • 員工離職後刪除老闆微信,是人太現實還是冷漠,你怎麼看
    網友提問:員工離職後刪除老闆微信,是過分,還是人太現實冷漠,你怎麼看?就這個問題,有一些同事都經歷過,我也不例外,那就簡單說兩個的故事:一、朋友月月在離職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刪除了原公司老闆以及領導的微信,當初我問她哪裡有那麼多為什麼的呀,月月說,老闆和領導在她看來簡直是缺少人性,太過自私,從來不懂得站在員工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這樣的老闆與領導,留著幹嘛?刪了清淨。
  • 都在裁員,這家公司,半年主動離職111人!
    引:每到年底,多數員工為了年終獎是不會選擇離職的,但還沒發放年終,卻成了離職高峰期,作為一個leader或者HR你們真不了解其中的原因嗎?這是筆者昨天接到的一份吐槽:(先說一下事件背景,該企業年底出現大量離職的現象,公司人力bu高層於是發送了一篇全員郵件)Dear xxx:進入12月以來,我這邊還在陸續收到更多同事的離職請求(僅昨天收到6封離職信),因此想在上次的基礎上給您更多的一些離職同事的相關信息
  • 公司要求員工離職後必須退股,具體怎麼實現?
    實行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時,部分公司章程規定「離職退股」條款,即「員工脫離公司的,包括調離、退休、自動離職、停薪留職、被辭退或解聘、被開除或死亡等,其股權由公司回購」。該條款的核心內容是強制離職員工轉讓股權。那麼,「離職退股」條款該如何實現法律效力呢?
  • 6000元離職賠償金全是硬幣:折騰員工方面,為何爛公司最來勁兒?
    當事離職女子發聲畫面四川資中一女子在一家醫美公司離職後,通過勞動仲裁,獲得6000多元的「補償金」。而當事女子緊隨其後,也給出較為清晰的回應,強調離職「很正當」,不存在業績不行的說法。只是,在「各說各話」的範式回應中,其實還是沒有搞清楚女子離職的根本原因。當然,這可能也不太重要。因為,勞動仲裁既然能判下來,就說明女子離職的索賠訴求是合理的。至於為何會鬧到如此尷尬的地步,其實也反映出絕大多數公司和員工之間的微妙關係。
  • 女子離職獲賠6000元,公司直接拉來一桶硬幣?公司:很不痛快
    導讀: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要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離職是每個員工的自由,公司不應該以任何理由拒絕勞動者的離職申請,但勞動者離職的時候也應該做好基本的工作交接,避免給公司找麻煩。一女子向公司提出離職,並且索要補償金,經過勞動仲裁,公司答應給女子6000元,但沒想到給的全都是硬幣,還是用塑料桶裝的,女子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但公司卻覺得這很合理,那麼公司是如何解釋的呢?
  • 公司通過調崗、罰款、降工資逼你主動離職,聰明的員工會這麼應對
    小張表示同情公司的現狀,但是非常看好公司,還是想繼續努力,HR沒有說什麼。第二天小李上班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工位已經沒有了座椅…這種「卸磨殺驢」的案例在企業中層出不窮。在公司需要你的時候高薪聘請,如果效益不好,或者你的能力不行了,就會想辦法給你趕走。在這位老闆的眼裡,將員工當成了一個物件,所以對他而言,更看重的是公司的利益。企業為了降低離職的成本,在逼迫員工離職的方面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 要不要離職?
    ,Fenng大曾經說過,一旦動了離職的念頭,就不要留下來,因為那個念頭會揮之不去,這樣對個人和公司都不好。太多職場新人會有這種想法,而且很容易陷入自我感動,就好像讀書總是好的這種充滿了思想正確性一樣,我只能說其實這個想法是極具欺騙性的覺得在一個公司或崗位學不到東西,最大的可能其實是身在金山不自知,比如我們做電商有個崗位叫運營助理,會有一個統計數據的工作,就是要統計本店商品和競品的數據,如果單從工作上來講,這個實在是單調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