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是什麼意思?為啥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

2020-12-23 李子說農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有什麼道理?

有的人怕狗、有的人恨狗、還有的人愛狗,雖然一些人對狗是又愛又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而在農村裡,狗狗也是農民們的忠實夥伴,一些農戶家中、養殖場裡總有著這麼一條或幾條狗給主人看家。因此來說,相對於城市裡一些人嫌棄狗狗,農村人還是更樂意待見狗的。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關於狗的農村俗語,而關於狗狗的農村俗語還是有很多的,比如「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還有「貓來貧,狗來富」等,而這些俗語絕大部分對狗是有褒獎的。但是這句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對狗卻是有很大的成見,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為什麼老祖宗會這麼說?李子來回答: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的意思

顧名思義,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家中添新人了,有了小孩以後家裡就不能再養狗了,必須把家裡的狗送人才行,否則對整個家庭來說是不吉利的。也正因為如此,老祖宗還留下了這下一句:「添狗沒一口」,雖然不好聽,我還是把老祖宗的俗語完整的說一下,有助於俗語的分析。

而關於這「添人不添狗」的俗語,我這裡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最近我鄰居和他媳婦正鬧離婚呢,而離婚的原因竟然是一條狗,而事情是這樣的:鄰居和他媳婦正在要第二胎,但是卻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要了好久就是要不上。

而鄰居老太是很迷信的,不知道她從哪個「神婆」那裡聽來了這樣一句話,就是把家裡的狗丟掉,媳婦才能懷孕。於是這老太仿佛看到了救星,就屁顛屁顛的三回來了。

這條狗已經養了6年了,已經有了感情,而婆婆要把狗賣了,作為兒子和媳婦自然是捨不得,於是媳婦就把這條狗送回了娘家餵養。

不知道是狗送走了有作用,還是小兩口的努力管事。在把狗送走了半年後,這媳婦就懷孕了,而作為婆婆來說,自然也是喜上眉梢,一次次的去道謝村裡的「神婆」。

然而這鄰居老太始終還是不放心的,於是她追到媳婦的娘家,又把這條狗給扔了,並瞞著媳婦。而在某一天的時候,媳婦回娘家,卻發現自己餵養的狗狗卻不見了,於是在媳婦的逼問下,才知道這婆婆把這條狗給扔了。

而媳婦卻不幹了,又氣又急,並嚷嚷著要把孩子給打掉。萬般無奈之下,這位婆婆只好又花錢重新買了一條狗,放在家裡養著,倒也無事。而在前段時間鄰居媳婦生了一個小公主,母女平安。但是家裡養了六年多的狗,被這位鄰居老太給賣掉也是非常可惜,但是這婆媳之間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了,而鄰居老太也為自己的愚昧無知所買單。

從上述事例來說,這俗語「添人不添狗」完全是不準確的。而在外國,女人一旦懷孕,就馬上養個狗,而美國等國家庭的養狗率在78%以上,倒也沒有出現「添人不添狗,添狗沒一口」的情況發生。

但是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關係,但是在中國就不同了,而媳婦一懷孕,婆婆就馬上趕緊把家裡的狗扔了或者賣了,還說什麼「添人不添狗」。因此來說就是這句流傳下來的人俗語,徹底把狗狗給妖魔化了。

那麼老祖宗為什麼會留下這句「添人不添狗」的俗語呢,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老人封建迷信的作祟

正如我上面說的農村老太的事情,一些農村老人由於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是沒有文化的。所以他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不懂得科學的解釋,只好找村裡的「高人」來看。但是村裡的一些「高人」都是按照農村老俗語來解釋的,而有的老俗語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農村老人自然就相信了。

但是有的農村俗語是毫無根據的,但是農村老人自然也是相信了,所以在老人的封建思想下,才有了這句「添人不添狗」的農村俗語。

第二,古時候人們貧窮造成的

在古代不比現代,而現代由於科學技術的先進,人們是在糧食方面是吃不愁穿不愁的。別說家裡養了一條狗,就算起養了兩三條狗,人們自然也是能餵得了的。

但是在古代就不同了,在古代的農耕社會下,人們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更別說在家養狗了,而那時候養狗的人也是中農以上的。而這狗的食量是很大的,一條50斤左右的狗的食量和十五歲的後生差不多。

所以在此情況下,古代人們為了節約糧食,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把家裡的狗狗給賣了或者送人。把剩下的糧食讓給孕婦以及新添了小孩的婦女來吃,只有這樣才能解決人口的糧食問題。

綜上所述:

除了上述的兩種因素外,另外這狗的身體是比較髒的,一些跳蚤、蝨子等也隱藏在狗毛裡的,所以為了新生寶寶的健康,在不得已下,古人們只好把狗狗給送出去了。

但是無論是怎麼說,而這句俗語「添人不添狗」被流傳下來了,而筆者認為這句俗話自然是不正確的,也是迷信之言。至於大家認為對不對,只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而俗語是要經過反覆的推敲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的俗語,已經是時代拋棄的「習慣」了,在當時有當時的道理,是人們經過大量的實踐經驗積累出來的「真知灼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已經不再適用,或者有了新的含義。
  • 農村俗語:「狗怕一摸,狼怕一拖」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非常多的俗語,雖然有些俗語無法用科學道理解釋,但依然非常的受用,對人們的生活有指導作用。這些俗語非常的順口,不只是精神食糧更是給予人們一些生活經驗。農村有許多俗語都是有關動物的,比如燕子、喜鵲、家狗以及牛羊之類的,人們會根據它們的習性總結一些規律。
  • 農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是啥意思,為啥豆腐不能下酒
    之前我們說過,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還要下地幹活,一些農村老人確實是停不下來,不讓他們忙他們就渾身難受。但是也有一些農村老人比較看得開,該吃的吃,該喝的喝,反而讓人覺得活得透徹、灑脫。我們村也有幾位這樣的老人,不管什麼下酒菜,每頓飯都要二兩小酒,也不喝多了,心態樂觀,身體健康,這就是他們的愛好。這天傍晚,院子裡,鄰居大爺正要咪上他的小酒,另一位大爺走來,一看著下酒菜,就打趣道「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原來鄰居大爺的下酒菜正是青菜豆腐,為啥豆腐不能下酒,難道豆腐與酒相剋嗎?還真沒過這樣的說法,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文化,淵源流長,其中在我國農村有很多的俗語,一直以來都廣泛流傳。而今天筆者想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又有一些什麼暗示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農村俗語:「下破母伏頭,雨淋狗舌頭」,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每天三伏天到來時候,農村老人常說:「下破母伏頭,淋溼狗舌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其中初伏為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而三伏天基本上每年都處在小暑和大暑節氣之間,這一年中氣溫最高,而且又潮溼、悶熱。
  • 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今年的庚子鼠年即將要過去,對於今年一年所發生的事,也註定了今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在不久的日子裡將會迎來十二屬相之中的牛年,作為十二屬相的牛老二,其實原本是有幾乎當上頭名的,據說是老鼠過於奸賊,去封十二屬相的時候,這貨坐在了牛的頭上,等到跟前的時候一躍而起,小小的老鼠反倒成為了第一個到達的,所以也就當上了十二屬相的老大。但由於老鼠自古以來都是被人討厭的,所以鼠年通常也不會有什麼好的年景。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你聽說過嗎?
    都說古時候的人追求「多子多福」,那家中孩子是不是真的就多多益善呢?其實也並不全是,這個「多」還是有個度的。大家從民間流傳的這句「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的俗語中就可得知。而且兒子多的家庭,在鄉下農村不容易受欺負。但富裕人家,家中都有長工、短工、傭人之類的,主人家都不需要靠力氣掙錢,所以家中男丁並不需要太多,一個是有點少,有兩個能延續香火就足夠了。富裕人家也自有他的聲望和地位,並不需要像窮人家那樣靠兒子多,靠力氣靠拳頭來保護家人。
  • 今天入伏,農村俗語「下破母伏頭,淋溼狗舌頭」這句話啥意思呢?
    ,有的時候一些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傳承,雖說俗語有的時候不一定準確,但是俗語也是農民的一種智慧結晶的表現,就像俗語「下破母伏頭,淋溼狗舌頭」,估計有很多人不太了解是什麼意思?編輯今天是入伏的第一天,對於入伏的第一天來說,農民還是比較看重的,因為入伏這天的天氣變化是會影響以後的天氣,所以大家都是注重入伏這天的天氣變化,比如在農村裡有著「頭伏有雨,伏伏有雨」的說法,這個這個意思是說的,在入伏的這兩天如果要是有雨的話,那麼以後的三伏天的雨水就是比較多,但是最近的我們發現南方的雨水還是比較大的,有的時候雨水過多的話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俗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語言簡單,甚至有些粗糙,但是背後的道理卻是引人深思的。俗語文化包羅萬象,其中有養生、生活經驗、為人處世的道理,裡面分門別類,知識體系也是巨大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想必大家聽說過,就是「富不添丁,窮不添女」。
  • 農村俗語「墳頭塌子孫少,墳頭無草後代窮」這句話啥意思?啥說法
    像在農村裡,估計有很多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墳的位置,而且按照祖墳的位置來看,都是經過一些農村所謂的風水先生來判斷的,比如哪些地方可以作為祖墳的使用,如果地勢選好了的話,俺麼對於後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農民都是相信運勢這個東西的,前幾天清明的時候,我們山東老家這裡都要是去祭拜祖宗的,這個時候也是我們農村所說的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門狗,餓昏別殺下蛋雞」,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著多種多樣的俗語,這些俗語包羅萬象,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俗語是老農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所以語言通俗易懂,但是其背後隱藏的道理卻很深刻。小時候聽到老農說的俗語不是很明白,長大以後仔細體會才發現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藏啊!
  •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國舊時一些農村俗語,從空間上來說,因具有地域習慣的特點,放到其他地方就不好理解,「麵條不是飯」就是這樣。還有一些農村俗語,從時間上來說,具有時代特點,不同時代的人,對不同時代產生的俗語,也不容易理解,「女人不是人」就是如此。不過,這句農村俗語整體意思還不是字面意思,是傳統俗語中慣用的比喻的手法。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我們國家在古時能領先世界4900年而不倒,這些都是有原因而不是吹的。因為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而能一直流傳到現代的都可以說是精髓中的精髓。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
  • 喝酒有什麼忌諱?農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說的啥意思?
    那麼在準備下酒菜時,我們該注意什麼呢?有句農村的俗語是「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意思就是說如果喝酒的同時搭配著豆腐吃,那麼這樣的餐飲組合還不如拿去餵了狗,不值得人吃。03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喝?難到豆腐配酒有什麼壞處嗎?
  • 農村俗語「一旋好,二旋鬼,三旋賽過鬼」頭上旋有什麼說法嗎?
    還記得小時候和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發現有的人頭上有好幾個「頂」,我們就會說一頂好,二頂壞,三頂是個豬八戒的說法,對於在我們老家這裡,人頭上的旋也叫做頂,不同的地方叫法也是不一樣,畢竟有的人頭上就是一個旋,有的人頭上就兩個旋,那麼對於在農村裡就有著「一旋橫,二旋擰」的說法,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家有三喜出能人,宅有四實人富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有三喜出能忍,宅有四實人富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意思?
    導語,農村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意思?農村俗語是老祖宗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而且內容豐富,貫穿於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其中關於農村建房布局和選址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如"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這句俗語就是其中之一。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呢?"
  • 農村俗語丨宅子有三喜,家中才人出,三喜指的是什麼?
    農村俗語「宅子有三喜,家中才人出,三喜指的是什麼?農村俗語,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有些俗語,雖有美化和唯心的傾向,但更多的是嚮往美好心思想表達。更有警醒、教育、指導的意義。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泱泱大國的一種文化傳承,值得大家去發掘和學習。
  • 你知道「狼怕一拖,狗怕一摸」是什麼意思嗎?盤點農村動物俗語
    農村百姓也是一個非常充滿智慧的群體,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不少的生活經驗,農村俗語也油然而生。動物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見的東西,不少關於動物的俗語也流傳了不少出來。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關於動物的一些農村俗語。「狼怕一拖,狗怕一摸。」
  • 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有什麼根據?在農村庭院裡,很多人都養了一些花花草草,而這些形態各異的花草也給人們帶來了點綴,增加了樂趣。在這些花草中,有富貴牡丹、有發財樹、還有長壽花、銅錢草等,而這些花對花主人來說都是非常喜愛的,從這些花的名字來看也象徵著吉祥和富貴。不僅我們平常人都喜愛花,而文人墨客也是如此,就連大詩人陶淵明也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喜歡花草自然是好的,可是老祖宗卻留下了這麼一句俗語,說「花旺人不旺」,那麼這句俗語在老祖宗看來有什麼依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