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言:拆解9個人性營銷邪術案例(第二期)

2020-12-24 宿言本言

上次有分享19個人性營銷案例,分別是視網膜效應、從眾效應、馬太效應、布裡丹毛驢效應、權利膨脹定律、稀缺心理、禁果效應、印象整飾、盲從權威、感官協同、布朗定律、賭徒心理、首因效應、免費心理、前景理論、透支消費心理、心理帳戶、可見目標定律、獨家激勵原理。

也不知道上次的19條大家有沒有應用過,

不過沒關係,

這次繼續分享9個新的人性營銷案例!

為啥這次是9個?

因為太多怕消化不了(其實因為懶)

所以

這次繼續開整!

1、盲從明星心理

所謂盲從明星心理,說的是人性「懶」,所以盲從明星的「推薦」。

營銷案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一款APP叫「愛錢進」啊?沒用過應該也知道吧?這款APP用重金砸各種網劇、電視劇的「原生廣告」(就是在劇情中植入愛錢進,利用裡面的人物來告訴觀眾為什麼要用愛錢進,愛錢進如何安全等等,總之就是忽悠觀眾),砸進了《老九門》、《白夜追兇》、《歡樂頌》、《楚喬傳》等熱門電視劇,並且還有大量的電梯廣告輪番轟炸,做這些廣告,只是完成了讓人們知道愛錢進的任務,那如何讓大家信任愛錢進呢?

於是在2017年,愛錢進找來汪涵,讓汪涵充當愛錢進的代言人,在很多場合,汪涵給愛錢進站了臺。後來劉國梁又來接棒!大明星都來代言了,這平臺肯定靠譜,很多韭菜就是因為看到明星代言,才相信了愛錢進!掉進了愛錢進的大天坑。

最近大家應該也知道吧,這個APP好像出了不小的問題,果然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哦~

2、攀比心理

所謂攀比心理,說的是人性又「懶」又「裝」,所以人人都有意無意的將你與周邊人、將你的產品與同類產品對比!

營銷案例:

就拿錘子手機來說吧,錘粉們或用過錘子手機的人應該都知道,羅永浩一直稱錘子手機是「全球第二好用的手機」,直接對標了「蘋果」。滿足了消費者的攀比心,讓那些買不起蘋果的人有了第二選擇!

畢竟,一個又新又小的品牌,只能靠和大牌對標來提高身價了。不過這也正好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買不起第一,買第二也「不跌份兒」!但實際,錘子真是全球第二好用嗎?!

3、損失規避效應

所謂損失規避,說的是人性「貪」,丟失100塊錢的痛苦要遠大於撿到100塊錢的快樂!

營銷案例:

促銷方案一:全場五折,力度全年最大,讓你high翻天!

促銷方案二:全場五折,力度全年最大,錯過等一年!

你會選哪個?

4、錨定理論

所謂錨定理論,說的是人性「蠢」,價值都是對比的結果~

營銷案例:

如何把一件服裝店裡質量一般,價格卻很高(比如1000塊)的衣服賣出去呢?可能很多人會說打折、有人會說直接降價,也有人會說先把價格提高再打折等等吧...

那麼,如何用錨定理論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把原來的衣服仍然標價為1000元。但是在它的旁邊,卻掛上另外一件質量較差的衣服,標價為1500元。

我們想賣的目標商品的價格雖然沒有做出改變,但是在它旁邊掛上一件質量較差反而價格較高的最糟商品。這樣消費者就會對這兩個商品進行比較,從而更可能買走那個目標商品,因為相比之下,它明顯顯得質優而價廉

5、配套效應

所謂配套效應,說的是人性「貪」,你送他鳥籠他就想要養鳥,送他魚缸他就想養魚!買房子的時候你要看周邊的配套設施!

營銷案例:

買印表機送你列印墨,買剃鬚刀送你更換的刀片,買兒童錯題機(其實就是小型印表機)送你更換的列印紙,提前把更換的配套產品送你,讓你使用體驗後「上癮」。

6、收集癖心理

所謂收集癖心理,說的是人性「貪」,總想要得到更多甚至得到「全部」。

營銷案例:

比如當年小浣熊方便麵的水滸卡片,讓多少家長成箱的給孩子買方便麵?方便麵沒怎麼吃,卡片倒是收集了不少!

再比如現在的盲盒,更是把「收集癖心理」利用的登峰造極,在「收集」的基礎上又加上一層「神秘」,讓無數人慾罷不能。一買再買!最重要的是,這東西可比小浣熊貴多了!(別說,這東西倒是真好看~)

7、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說的是人性「貪」,人人都忘不了那些「未完待續」的事兒!

營銷案例:

比如很多教育機構,先用差異化的內容吸引你觀看,然後再推出20節系列課程,等你學到最後一節,告訴你「未完待續」,第二期30節課**日推出,將完美升級前20節課!並且加入更多知識點!你會不會買第二期呢?

比如你網購的產品裡有一張「限時大額優惠券」推連帶產品,復購的轉化率會大大增加!

8、互惠法則

所謂互惠法則,說的是人性「裝」,人人都有感恩之心且抹不開面子,你對對方好,對方多半入你坑!

營銷案例:

最直接的案例莫過於老年的「保健品會銷」了,為了讓老年人覺得他「好」,只要去聽課就送雞蛋,再去聽課送拖把,再去聽課送保健鞋墊。免費給老年人檢查身體,免費管老年人叫「爸媽」。比親生兒子對他還好,最後八成入坑買產品~

再比如前幾期寫過的幾種「挖坑方法」,比如產品免費,服務高價!為的就是讓消費者覺得你的人好、產品好,還免費!於是八成會買你的服務!

9、安慰劑效應

所謂安慰劑效應,說的是人性「又蠢又貪」,有些產品「使用價值」不高或市場飽和,所以只好用「體驗價值」讓顧客相信有用!

營銷案例:

最後一個說一個有趣的案例,大概在5年以前,宿言發現父親有一件價值不菲的「秋衣」(300多元),這個全身通紅的秋衣除了「喜慶」之外,還在心臟位置有一個「兜」,這個「兜」裡有一張塑料卡片,上面赫然寫著三個大字「強心卡」!顧名思義,這個塑料卡片的作用是「對心臟好」!(雖然它極有可能就是一個塑料卡片)

給一個普通的紅秋衣賦予了「強心」的體驗價值,價格翻了10倍!而這個「強心卡」起到的就是「安慰劑」作用!

人性營銷篇未完待續~後期將持續更新,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宿言:拆解9個人性營銷技巧與案例(第三期)
    前兩期分享了28個人性營銷案例,分別是視網膜效應、從眾效應、馬太效應、布裡丹毛驢效應、權利膨脹定律、稀缺心理、禁果效應、印象整飾、盲從權威、感官協同、布朗定律、賭徒心理、首因效應、免費心理、前景理論、透支消費心理、心理帳戶、可見目標定律、獨家激勵原理、盲從明星心理、攀比心理、損失規避效應、錨定理論、配套效應、收集癖心理、蔡格尼克記憶效應、互惠法則、安慰劑效應。
  • 宿言:如何點燃客戶欲望?分享6個人性營銷手段!
    今天我們繼續來分享第三個階段,「點燃欲望」,只有激發了客戶的欲望,才能打開客戶的錢包,我們依然用6個人性營銷手段來講述如何「點燃」客戶的欲望。宿言之前的文章《宿言:拆解9個人性營銷邪術案例(第二期)》中已講過「配套效應」,這次我們來深入講一下在營銷中,如何運用鳥籠效應。
  • 文章頻道 - 19個關於人性的營銷技巧和案例,實用!
    營銷就是左手科學,右手人性。原標題:宿言:揭秘19個「人性營銷」案例。從業12年以來,我一直有一件特別不喜歡的事情,就是被人問「你能給我一個好用的營銷技巧嗎」?最氣人的是一上來也不介紹一下自己的具體情況,也不說自己的業務和領域以及目前狀況,開場白就是一句:「宿言老師,有沒有什麼低成本營銷推廣技巧,推薦一下我唄」~搞得我每次都抓頭髮。
  • 案例拆解:絕味鴨脖是如何做社群營銷的?
    如何在數字整合營銷的時代背景下孕育出品效合一的發展模式,是每一個處於行業轉型陣痛的企業都要深思的命題。而經歷過同樣曲折的絕味鴨脖,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範本。本文作者通過案例拆解,為我們分析了絕味鴨脖是如何做社群營銷的。
  • 品牌營銷邪術之十二個品牌虛擬人偶模型的打造
    所以這就構成了人性的四大動機,基於四大動機的本性和潛意識,又衍生出十二種虛擬模型,因為我潛意識中存在獨立型人格,衍生出天真者、探險家和智者三種人偶模型;因為存在掌控型人格,衍生出英雄、亡命之徒、魔法師三種人偶模型;因為存在從屬性人格,衍生出凡夫俗子、情人、弄臣三種人偶模型;因為存在穩定型人格,衍生出照顧者、創造者、統治者三種模型。
  • 青藤回憶錄|個人品牌營銷學,助力230餘名學子營銷個人魅力
    個人品牌營銷學系列活動,青藤書院攜手品牌營銷與新聞中心聯手搭建自我營銷的新平臺,通過老師的專業分享,憑藉有趣生動的案例,使個人品牌更加形象的展現。9月28日19:00,青藤書院攜手品牌營銷與新聞中心舉辦個人品牌營銷學第8期,郭嘉偉老師以「個人品牌的建立」為切入點,啟發青年學子重視品牌形象,塑造個人品牌。
  • 宿言:深入調研26家「奶茶店」,奶茶真的賺錢嗎?
    看著街邊一家家倒下,一家家又站起來的奶茶店,宿言心裡產生了一個大大的「?」,作為一個刨根問底的營銷人,宿言開始細細研究兩個問題,奶茶店到底是如何火起來的?他們到底是如何賺錢的?在宿言調研的26家奶茶店當中,奶茶的綜合售價在15-28元一杯。低價至高價的口味是有明顯變化的。高價的奶茶確實要比低價的好喝很多,所以成本上肯定也是有所提升的。在觀察期間,宿言記錄了一些包裝材料及使用的水果、奶茶粉、珍珠、紅茶等產品,並用某寶查了一下價格,最終算下來以均價25元一杯的奶茶為例,其成本(含包裝)基本不會超過7元,毛利率有70%之高,絕對算的上是「暴利產品」。
  • 宿言:不會講品牌故事的你,將與千萬次的「免費傳播」擦肩而過!
    比如宿言本言的功能是為大家提供營銷知識及資訊以及營銷策劃服務,但光有功能還不夠。於是我告訴你,宿言出生於一個遙遠的貧困小縣城,從小就需要走10公裡路去上學,腳都被磨大了兩個碼。中學畢業後沒錢上學,自己邊搬磚邊學習營銷,時光荏苒,在沉澱了10年後終於做起了自己的自媒體,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少走彎路,掌握自己的營銷體系。
  • 品牌營銷邪術中品牌虛擬人偶建立的基礎——人性的四大動機理論
    「邪術」中品牌虛擬人偶建立的基礎----人性的四大動機理論前面兩篇文章跟大家一起討論了心理學的基礎以及腦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本文繼續跟大家討論「邪術」的基礎理論支撐----人性的四大動機。通過序言對「邪術」的介紹,大家應該都知道「邪術」能夠有效施展,必須要通過品牌虛擬人偶的建設,通過擬人化的方式,才能進一步施展營銷陷阱實現「操控」。
  • 法術中的邪術指的是什麼?盤點那些影視劇中的邪術
    上文中這一段話是出自於《晏子春秋》的外篇中,其實也就是說方術的不正當使用,根源就是說的邪術,其實眾多術數中也就是分為兩種,分別就是白巫術與黑巫術,白巫術就是求晴、祈雨、驅鬼、破邪、尋物、一類的法術,也就是能夠給人治癒的法術,不存在害人性,而黑巫術就是說的邪惡的巫術,主要的用途是尋求個人經濟上的利益,或者是說復仇、奪權等被人僱用而施術加害於人的術數被稱為黑巫術;根據記載來看,現在眾多邪術的起源於民間
  • 案例拆解:斑馬英語 VS 瓜瓜龍英語
    案例拆解:斑馬英語 VS 瓜瓜龍英語 作者:島主 發布時間:
  • 案例拆解:從800萬到3000萬逆勢疫情增長——打造個人IP突圍小眾市場
    本文將進行深度解析,打造個人IP有哪些關鍵點?如何在小眾市場實現突圍?如何通過個人IP助力自有品牌?1話題源起今天阿燈先生為大家分享的主題就是個人IP打造。最近有很多朋友在跟阿燈東先生諮詢,怎麼樣才能夠進行個人IP打造,有些是創業者是一年營業額幾千萬甚至上億的企業主;大家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雖然在自己的行業裡面已經做得很出色,甚至於把企業已經做成一定的規模,但是自己的個人的IP,其實並沒有進行很好的打造,而且缺少個人粉絲。在此,阿燈先生就為大家分享一個朱生勇朱老師的案例。
  • 社群營銷經典案例拆解:原來他們都用了「組合拳」
    憑我這些年做社群的經驗,商家如果想取得更好的轉換效果,就必須知道如何進行社群營銷。但是,相信大家也知道,無論做什麼,只學習方法論是不夠的,有必要看成功的人是怎麼做到的,並從中獲得經驗教訓。成功的社區營銷案例有什麼?這次我們來分解兩個案例。
  • 第二屆金鋒獎【最牛】營銷案例集錦分享
    由克勞銳、新浪、微博、天津高新區聯合舉辦的第二屆金鋒獎•中國自媒體創意營銷大典於2017年7月28日在天津萬麗泰達酒店盛大舉辦。自媒體業界的眾多創新者、挑戰者、探索者齊聚於此,共享自媒體時代的饕餮盛宴。
  • Socialmouths 2020營銷案例合集第四期
    當然,Socialmouths依然持續為小夥伴們輸出著優秀的國外營銷案例。Case | 現在不是營銷好時機?這三個品牌的大膽動作竟然.Case | 用時間換家具,宜家真是個小機靈鬼Caes | 沒點創意都不好意思說是來宣傳防疫的Caes | 最豪橫的乾電池:沒事兒就挑戰吉尼斯玩的松下EVOLTA接下來我們進行2020年第四期的社會化營銷案例合集盤點。
  • 2019數字營銷十大案例
    2019年度數字營銷十大案例榜單排名品牌主數字營銷公司案例@關於專家點評1吉利汽車經過3個月的運營,憑藉40支視頻,一馬抖音帳號實現質的飛躍,粉絲41.9萬+,實現200倍增長;播放量:9196.5萬+;點讚量721.9萬+;從內容、數量、速度上全面趕超頭部車企藍V一年多的運營效果,逐步形成行業標杆的企業藍V形象。這是奮進的力量。內容IP塑造,引領營銷新方向。
  • 雙匯&《奔跑吧》案例榮獲2020年度全案整合營銷案例
    11月14日—17日,第27屆中國國際廣告節在鷺島廈門隆重舉行,雙匯發展營銷公關副總裁應邀出席。在廣告主年度盛典上,雙匯&浙江衛視《奔跑吧》案例,經激烈角逐脫穎而出,榮獲「中國國際廣告節·廣告主獎· 2020年度全案整合營銷案例」 。
  • 案例拆解丨3年估值40億 元氣森林憑什麼火了
    於此,本文通過元氣森林爆紅新消費品牌運作過程的案例拆解,試圖揭露爆火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以此希冀為眾多的新品牌崛起提供案例範本。數據顯示,便利店數量從 2016 年的 9.4 萬家增加到2018 年的12.2 萬家。新渠道的增長必然將帶來新的增量市場。 元氣森林很清楚市場對健康概念的關注程度和城市發展程度息息相關。
  • 【重要活動】第二期全省文化和旅遊創意設計營銷提升班在海東科技...
    【重要活動】第二期全省文化和旅遊創意設計營銷提升班在海東科技園開班啦!2020年12月至22日上午,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第二期省文化和旅遊創意設計營銷提升班」在海東科技園順利開班。省文化和旅遊廳產業發展處處長劉玉昆等出席開班儀式。本次培訓班邀請了來自全省各地80餘名文創產品企業負責人參加。
  • 9個案例,看2020的營銷轉變
    從疫情到抵制活動,可以說營銷領域在2020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且由於影響因素眾多,在這時去衡量今年的營銷趨勢會比以往更難判斷。 儘管如此,Marketing Dive方面依舊為人們盤點了上半年最有影響力的營銷活動(每年Marketing Dive都會進行案例盤點),這些活動案例不是收穫到一些特殊回報,就是體現了某種營銷趨勢。那麼在今年品牌營銷活動大幅下滑、重大現場活動遭受動蕩的時期,有哪些營銷活動會登上今年的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