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桃花源記》,竟然是鬼故事……

2021-01-20 騰訊網

人們固有的印象中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展示的是對「世外桃源」的嚮往

然而現下卻有人提出

根據文中多處提示

《桃花源記》實際是個鬼故事

《桃花源記》卷

清,朱耷書,紙本

行草書,縱26釐米,橫211釐米

1

漁人如何進入「桃花源」的

陶淵明稱該漁人

沿著桃花林的溪水走到盡頭

遇一山洞後舍船步入

這個山洞「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東晉時期

為了防止盜墓賊進入墓室

墓道往往就是前窄後寬

大體上呈「凸」字形

而真正的村落

則會將路修成一樣寬的形態

以求圖個吉利

這也伏筆漁人可能去的是「墓穴」

而非什麼村莊

2

文中提到

桃源的人因為避秦時亂來到此地後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但漁人見到他們時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既然是與世隔絕,為何到了東晉

衣著打扮與外人無異?

秦朝的服飾與東晉時期

是差異很大的

而且村民們更是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說明這些村民處於完全隔絕的狀態

根本不知外界情況

更談不上衣著的「更新換代」

所以能夠解釋這一點的

就是村民的衣著都是後人給燒過去的

3

後文提及

在一番交談後

這裡的村民拿出酒肉款待漁民

東晉處於南北朝的戰亂時期

外界普通百姓食不果腹常有之

而桃花源裡能夠豐衣足食

尚有酒有肉

這就不免讓人

聯想到封建社會的祭祀活動

後人總會拿出酒肉祭祀死去的先人

漁人在桃花源裡吃的

很可能乃是祭品

4

漁人回到家後

向當地太守稟報了此事

可太守帶人尋找時

再無法找到

後來南陽劉子驥追尋此景

未果病逝

可以想像一下

漁人誤入「鬼界」受到「禮遇」

但人鬼終究殊途

村民特意交代他不要對外說此事

但漁人卻言而無信出賣了他們

不斷有人找尋的行為

激怒了「鬼界」村民

於是後來過去的人都沒好結果

《桃花源記》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高清大圖

對於《桃花源記》是

鬼故事的說法

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桃花源記》真的是個鬼故事嗎?
    但是在網上,卻有著另一個版本,認為《桃花源記》就是一個鬼故事。而原因就是原文中存在很多「細思極恐」的描寫。「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 桃花源記描寫詭異,很可能陶淵明給我們說了一個鬼故事
    而今天我們正要說到陶淵明所留下來的著作桃花源記,可以說我們第一次在讀到桃花源記的時候,就會被其中的桃花源給吸引。畢竟像這樣完美的一個理想世界,又怎麼可能會不讓大家喜歡呢?然而大家卻並不知道,桃花源似乎沒我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很有可能桃花源記講的是一個令人恐懼的故事。
  • 《桃花源記》,原來竟是一個鬼故事
    喜歡看小說的人,有沒有遇到過小說裡有時會出現一些情節,作者對我們很熟悉的故事,電視劇進行不同的解讀,並且猛地一看,發現,哇哦,好有道理呀!今天,小編帶來一本網絡小說的片段,看看書中的主角是怎麼講述另一個版本的《桃花源記》!
  • 《桃花源記》講的是個鬼故事?
    雖然說借鑑了皮影戲,可做成這樣,整體就是給人帶來很強的不適感。太守鞭子還沒抽完,南陽的劉子驥來了。他聽說了桃花源的故事,很感興趣,專程趕來。這些當時的墓地標配,在《桃花源記》全齊活了。陶淵明和郭璞的活躍時間,只相差短短幾十年。這種違反當時社會風俗的大bug,陶淵明這種大文人會注意不到嗎?當然,僅憑這點,可能還不夠信服,有過度解讀的嫌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線索,說明那個漁夫誤入的就是陰間,還遇到鬼了。課文中說,桃花源村民的祖先是秦朝人。
  • 有人說《桃花源記》是一個鬼故事,是真的嗎?
    一、《桃花源記》早被列入鬼故事陰謀論也不是現代人搞得呀,古代人就覺得這是鬼故事呀。大名鼎鼎的《桃花源記》,被收錄進了《搜神後記》。前段時間我一直在篝火裡面發搜神記的內容來著,比較有意思的有張福與揚子鱷一度春宵,王某與母豬一度春宵,宋定伯五千塊把鬼給賣了,秦巨伯被鬼所迷殺了親孫子……《搜神後記》延續了《搜神記》的風格,講的也是稀奇古怪的靈異傳奇事件,第一卷的第五個故事,就是《桃花源記》。更有意思的是,《搜神後記》的作者,竟直接掛著陶潛的名字。
  • 《桃花源記》竟是一篇真實的「盜墓筆記」?
    當毒蛇近日正在追熱映中的《盜墓筆記之終極筆記》時,我看到吳邪一行人經過蛇沼鬼城到達西王母陵入口的情形時,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了這篇《桃花源記》,發現兩者竟然如此相似,無論怎麼看這篇隨筆的字裡行間都象是古人誤入一個大型古墓的經歷。細思極恐。首先,「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 東晉《桃花源記》講了啥?網友:鬼鬼鬼故事
    1600多年前,東晉陶淵明寫下了一個武陵 「漁人」誤入 「桃花源」的故事。忘了原文的朋友,就讓小編給你大概提醒下: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 《桃花源記》的另一個打開方式!
    我們都學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中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那裡的人遠離戰亂,生活富足,因此世外桃源一直是中國從古至今的理想國。相信很多人在學這篇課文的時候就注意到了結尾,這個世外桃源後來再也沒有被找到,甚至去找的人還因此生病。那麼桃花源到底在哪裡?這個謎題好像只留下一個玄幻的疑問號。首先,雖然這個故事現實中並不存在,但是應該也會有原型,畢竟馬克思老爺子說過:「任何想像都基於現實的土壤」。
  • 背誦《桃花源記》全文
    但原來,想像的人不止是我們,古人們也會腦補,比如仇英筆下的《桃花源圖》。背誦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最好的方式便是「跟著」武陵人的腳步,置身其中,最後把一路上的故事分享給太守。好奇心讓他來到了桃花林的盡頭,然後,故事要開始了。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傳說」中,穿越可能是車禍、九星連線,也可能是生病等等原因。但是武陵人都沒有,只是莫名地「漂」到這裡。
  • 閱讀賞析——《桃花源記》
    這些人不知道秦以後有過漢朝,漢朝以後又有晉朝。漁人在這桃花源裡住了好幾天,想家了,就與他們告別。出了桃花源,以後再去尋找,就找不到了。實際上,陶淵明是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桃花源記》塑造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寄託了作者的社會理想,即遠離戰亂,社會平等,人民安居樂業。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 國產皮影動畫《桃花源記》,到底講述了什麼故事?劇情透露著詭異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我們中學課本裡面的必背文言文,幾乎人人都會背,我們對這個故事耳熟能詳。正是因為陶淵明這篇課文,才讓「世外桃源」變成了人人嚮往的世界,頻繁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文裡。小時候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想必我們也懷疑過,故事的桃花源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 貝爾講「鬼故事」|貝爾野外求生記
    那些恐怖的夜行動物開始活躍起來,四處遊走,讓人難以安心入睡。在月黑風高的夜晚,結束了一天緊張刺激的探險行程,貝爺會躺在他自己搭建的「被窩」裡,饒有興致地對著鏡頭講「鬼故事」。這應該是貝爾在野外求生中最喜歡的環節。這些鬼故事大多是他從朋友那聽說的,貝爾相信它們都是真實發生過的野外驚險事故。
  • 作家地理 汪曾祺:桃花源記
    這四五朵紅花似乎想努力地證明:這裡確實是桃花源。 有一位原來也想和我們一同來看看桃花源的同志,聽說這個桃花源是假的,就沒有多大興趣,不來了。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桃花源怎麼可能是真的呢?《桃花源記》是一篇寓言。中國有幾處桃花源,都是後人根據《桃花源詩並記》附會出來的。先有《桃花源記》,然後有桃花源。不過如果要在中國選舉出一個桃花源,這一個應該有優先權。
  • 《桃花源記》注釋、譯文及原文填空
    《桃花源記》朗讀(建議WiFi狀態下觀看)桃花源記                            陶淵明
  • 《桃花源記》的怪談真相:這竟是個死後世界?
    這麼一個寧靜平和的現實和精神世界,真是讓人羨慕了。不過,相信大家對他印象最深的,還是課本上的那篇散文——《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人在江湖,陶淵明也沒忘了關注時事,他歸隱田野,自然也和普通百姓來往的近了些,近距離地接觸到他們在繁重的賦稅徭役下非人的日子,他對這種剝削和壓榨十分不滿,因此才創造出了《桃花源記》。一般來說,這篇文章的解說也就到此為止了,不過還是有腦洞大開的人,覺得這事不一般。
  • 世外桃源何處覓:《桃花源記》極可能是廣告軟文
    《桃花源記》意境圖雖然被權威工具書認定為「世外桃源」真跡地,可那遁世離群的生活場景,除了陶淵明筆下的漁人之外,再也沒有別的人見過。陶淵明寫作《桃花源記》,意在通過描繪桃花源安居樂業、自由平等的生活,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還有人認為,「世外桃源」只是漁人做了一個夢而已。其實,想弄清「世外桃源」是否真的存在也不難。考察常德道教史和陶淵明寫作《桃花源記》的真實動機,就能發現一些端倪。史料記載,早在東漢時期,道教就傳入了常德。
  • 《桃花源記2》主題曲歌詞徵集今日啟動
    這回合,放開玩,大型回合制2DMMORPG《桃花源記2》終極內測即將盛大開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桃花源,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麼樣的呢?以我筆墨,直抒胸臆,《桃花源記2》主題曲歌詞徵集現已啟動,快來譜寫你心中的桃源樂章!
  • 為什麼說《桃花源記》是鬼故事,深扒下去竟細思恐極
    《桃花源記》是中學時代必學的一篇文章,文章描繪了一幅美好自然的景象,但是卻有人說這是一篇鬼故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桃花源記》出自《陶淵明集》,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這篇文章被選入八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陶淵明生活在東晉,名潛,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
  • 桃花源記的暗黑解讀之瓊斯鎮!
    前兩篇為大家分享了關於桃花源記的另外兩個解讀,分別是太守去桃花源之後的另外一個真相和桃花源的真實性問題,那麼這篇我將與大家分享的是發生在美國七十年代末一件真實的故事
  • 八大山人畫蔬果,筆墨滋味耐人品!
    八大山人《月光餅子圖》1689年作 題識:眼光餅子一面,月圓西瓜上時,個個指月餅子,驢年瓜熟為期。己巳閏之八月十五夜畫所得,八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