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滿頭大汗像下雨,下寒:腰以下冰涼,中焦不通,2招改善

2021-02-22 健康我先行

最近有朋友留言說:自己上面是滿頭大汗像下雨,而且腰以下冰涼,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這種情況。上面這位朋友是典型的上熱下寒狀況。

有人就問,什麼是上熱下寒呢?

上面動的太多,血不足,氣有餘便是火,這火本來可以引到下面,溫暖我們的手腳,但由於久坐與飲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擋了,咋辦?只好反彈上去唄,於是出現了上熱下寒。

具體一般火往上表現是:動不動就上火,臉上長痘痘、口腔潰瘍、喉嚨痛、眼乾眼澀是常有的事,有時還牙齦出血,流鼻血,甚至是滿頭大汗。

而對於寒如果是往下的話,一般表現在: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冷,手腳冰涼,尿頻,還有宮寒痛經,甚至是腰以下冰涼一片。

火往上: 滿頭大汗, 寒往下:腰以下冰涼,中焦為何不通

一旦中焦堵了,出現胃氣不降,脾氣不升,腎氣不藏,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人體最好的狀態就是陽氣在下部,陰在上部,因為陰是液體,液體是從上而下灌溉全身的;陽氣是火,火自下而上溫全身。但上熱下寒的你顛倒過來了,成了陽在上,陰在下。

該怎麼治療呢?直接補陽的話,但是上熱很容易顯出來。用清熱是浪費能源的,因為你清掉了上面的火,下面只會更虛。使用寒涼物質清火(寒性的物質會傷害脾胃),會進一步使得脾胃能力下降,中焦加重堵塞。

火往上: 滿頭大汗, 寒往下:腰下冰涼,中焦不通疾病生,咋改善

所以只要打通我們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這樣上下對流,自然就上不熱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氣內存邪不可幹,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雙管齊下,既治標又治本,豈不妙哉?

1、中焦不通

治則:疏肝理氣,要想保持中軸脾胃的正常升降,最關鍵就得保證肝氣舒暢。

改善方法:逍遙丸,以柴胡疏肝解鬱,使肝氣條達為君藥。白芍酸苦微寒,養血斂陰,柔肝緩急;當歸甘辛苦溫,養血和血,且氣香可理氣,為血中之氣藥;歸、芍與柴胡相同,補肝體而助肝用,使血和則肝和,血充則肝柔,共為臣藥。

木鬱則土衰,肝病易於傳脾,故以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非但實土以抑木,且使營血生化有源,共為佐藥。方中加薄荷,疏散鬱遏之氣,透達肝經鬱熱;生薑降逆和中,且能辛散達鬱,亦為佐藥。

柴胡為肝經引經藥,又兼使藥用。炙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為佐使藥。諸藥合而成方,可使肝鬱得疏,血虛得養,脾弱得復,氣血兼顧,肝脾同調,立法周全,組方嚴謹,故為調肝養血之名方。

2、打通中焦

甘草瀉心湯,要想打通中焦,首先要建中,要固住脾胃的正氣,其中用了炙甘草、乾薑、大棗。小夥伴們是不是對這三味藥很熟悉呢。對了,這是張仲景健脾養胃藥中的三味,還有一味人參。如果食欲不振,脾胃非常虛寒,又不缺銀子的可以加入人參。

中焦有邪氣怎麼辦?比如溼氣比如積食比如有痞塊,這時候半夏就派上用場了,半夏的作用就是降逆的,比如嘔吐,比如打嗝,它都可以搞定。胃氣以降為主嘛。

上面有虛火又咋整?不怕,咱有幹將黃連、黃芩呢,這兩味藥可以把上焦的火清掉,還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塊啊結節啊等一切絆腳石掃除。

相關焦點

  • 上熱下寒的根本原因,或是中焦不通!調理方法,已經列出來了
    上熱下寒,是一種寒熱交雜在一起的病症,從字面意思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身體的上半部分熱,下半部分寒冷。如果這個時候有外在的病菌入侵人體,就會導致很容易腹瀉不止,而腹瀉就是拉肚子,次數過多就會導致我們的腸道脫水,而我們上半部分的熱就會上造成喉嚨疼或者是鼻子上火,容易咳痰。而造成這個病症的主要原因就是中焦不通,什麼叫中焦不通呢?
  • 天氣越冷身體越不通,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在家就能做
    上熱下寒是現代人的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熱症候群和冷綜合症的共存:常年上火,總是口腔潰瘍、舌頭生瘡, 慢性咽炎、失眠,同時又表現出很多體寒症狀,如舌體胖大、大魚際發青、下肢冰涼等。特別是現代白領在集中精力工作幾個小時後,往往會感到四肢冷、頭熱、眼乾等情況,這也是「上熱下寒」。
  • 手腳冰涼,卻總是容易上火,針對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
    導讀:手腳冰涼,卻總是容易上火,針對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但是有些人的體質卻是陰晴不定的,本來自己的手腳冰涼,很多人都以為應該是陰性體質,但是卻總是容易出現上火的問題,針對這種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如果你也屬於這種體質,不妨花三分鐘看一下這篇文章或許能夠幫到你。
  • 上熱下寒體質都有這些症狀表現
    一邊上火一邊怕冷,其實這是上熱下寒的表現如果你有甲狀腺腫大的問題,並且氣鬱的指數挺高,但又容易拉肚子,小腹摸起來也常常是涼的……如果你臉上容易長痘,但其實你還常常手腳冰涼……如果你是個容易急躁焦慮的人,同時還會腰膝酸冷……
  • 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 這樣做竟會造成上熱下寒
    你是不是常常聽說,上熱下寒,但是你又不明白什麼是上熱下寒,長痘痘、痛經等於上熱下寒,手腳冰涼、頭皮屑多屬於上熱下寒,可能上熱下寒說的就是你,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上熱下寒怎麼辦?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中醫常說上熱下寒體質,上熱下寒體質的人,雖然下身比較寒涼,冬天怕冷,並且手足冰涼,但是上身容易發熱上火,由於上焦虛火旺,不能吃熱性的食物或者是補性的食物,這樣會容易上火。像羊肉、辣椒等等都會引起上熱下寒者口腔潰瘍、或者牙痛,甚至有些還會出現面部和背部粉刺。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這種體質者對如何調理一籌莫展。
  • 怕冷卻又經常上火,身體「上熱下寒」是怎麼回事?怎樣調理?
    而「下寒」又稱為內寒,主要是因陽氣不足,體內寒溼過重導致,下寒帶來的主要症狀有,手腳冰涼、腰酸腿疼、大便稀、痛經等。人體講求陰陽平衡,心火向下,才能夠驅散寒冷,腎氣向上,才能滋養全身,真正達到陰陽兩相和的效果。而上熱下寒的問題就出在中焦脾胃之處,脾胃位於人體正中部位,這裡不通暢,導致下肢陰盛,上肢虛陽,上下無法調和,這就造成了上熱下寒的體質。
  •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讓順芝堂艾熱灸來幫你!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於周身灌體,和調內外,營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也」(《中藏經》)。2、疏通水道:「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 手腳冰涼,怎麼都捂不熱?醫生告訴你2招,輕鬆改善,遠離寒涼
    隨著天氣的逐漸變冷,很多女性朋友開始疑惑了,「我經常感覺到手腳很冰涼,怎麼捂都捂不熱,晚上睡都睡不著,早上起來臉色粗糙暗黃,不知道怎麼辦,這是不是宮寒呢?」實際上,絕大多數的都不是病。所以冬天手腳特別冰涼,夏天手腳發熱出汗的情況,都是屬於陽氣虛的表現。因為陽氣浮於表,當表現非常「虛」的時候,就會覺得特別熱。到了冬天陽氣該斂於內,這個時候,有些人的陽氣不足,就會浮現在表面。而浮現在表面的陽氣也抵抗不了外界溫度特別低的環境。有很多現代年輕人,壓力大,心理素質不好,心理過度敏感,也會出現這種手腳冰冷的現象。
  • 嘴裡上火長瘡,腿腳卻像個冰疙瘩,上熱下寒體質到底如何調理?
    上半身在被熱折磨著,牙齒、嗓子不間斷地疼痛,時不時地還在長出潰瘍,臉上有痘痘。下肢又是比較寒涼的,一到冬季更是像冰疙瘩一樣沒有溫度,腿腳還會有點臃腫。上熱下寒,說的就是這一類的人。所謂的「上熱下寒」,也就是身體內的寒熱之氣得不到疏通,心火降不下來,腎水又送不上去,長此以往,一熱一寒就不斷折磨著身體。現在人表現出上熱下寒體質的人也比較多,多以女性為主,原因也非常簡單。人到中年後,可能會發現體質在不斷變差,經常便秘,睡不著覺之類的。於是就想到了上火等原因,每天吃些寒涼的食物進行調理,意圖受到去熱之效,結果就會適得其反。
  • 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該如何調理?醫生教您正確應對?
    很多女性是上熱下寒的體質,例如小莉,她是一名文員,每次月經的時候,痛經很嚴重,經血顏色較暗,有時還會發黑,伴隨少量血塊脫落。小莉聽別將這個是寒氣較重造成的,她就在網上購買了一些驅寒的中藥服用,但是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不僅痛經的情況沒有緩解,臉上的痘痘反而越來越多,嘴巴裡還總是長潰瘍,總是感覺口乾口渴,去當地的中醫院諮詢,醫生說她這是屬於上熱下寒的體質,因為藥物的原因,造成上熱的情況更加明顯。
  • 常見的「上熱下寒」體質,該如何調理
    其實人體很神奇,不同的人可能體質都各不相同,例如有些「上熱下寒」體質人,他們上半身怕熱,下半身怕冷,是不是很神奇。其實很多女性屬於這種體質,例如臉上容易長痘,但是經常手腳冰涼;脾氣急躁,但又經常腰腿酸痛等等,上半身容易上火,下半身體寒,那這種體質的人該如何去調理呢?
  • 經常屁股涼、愛上火,或不僅是上熱下寒那麼簡單,怎麼調理好?
    現在一天比一天冷了,但一到冬天,很多人是很怕冷但又特別容易上火,特別是自己的屁股好像一直都是冰涼的,有的人是手腳全身都涼,有的人是身體涼還愛上火,尤其是對很多女性來說,這種現象可能更常見。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如何改善,讓自己的屁股暖起來、身體暖起來呢?
  •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是「上熱下寒」體質,該如何調理?
    現在的人多是上熱下寒的體質,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這是什麼樣的體質,就是說上半身是容易上火,下半身是有體寒的症狀,如手腳冰涼,這個是很多女性的一個身體現狀,出現這樣的體質跟平時的生活習慣是有很大的關係。上熱是因為平時的飲食以及作息非常的不好,偏重口味,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這些都是屬於熱性,食用之後是互使得非常多的熱毒進入身體,加重身體的負擔,這些熱毒在體內是難以排出的,就會在體內造成淤堵,使得代謝能力下降,那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異常,特別是皮膚,會出現長痘、長斑、面色暗沉等情況。
  • 一到冬天手腳冰涼?幾個小動作幫你改善
    冬天手腳冰涼 可能是因為…… 1. 體重較輕、體型較瘦:因為脂肪、血管相對較少,熱度容易散失; 2. 貧血:血色素和紅血球偏低,較易出現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 3.
  • 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圖源:攝圖網人體內的陰陽總是平衡的,當平衡狀態被打破時,就變成了病理狀態,上熱下寒就是其中一種平衡被破壞的狀態。位於上面的心肺之火下不來,或者火過於旺盛;中焦脾胃受淤堵,道路不通行,位於下部的腎水無法上行循環或者腎水過少無法壓制上部之火,人體體內的循環之路受阻,自然寒熱狀態就出現錯誤了。冬天哪些人群容易出現「上熱下寒」?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改變,這三類人是最常見的上熱下寒困擾者。
  • 手腳冰涼,卻總是愛上火,是咋回事?這種體質該如何調理?了解下
    對於經常減肥的人來說,可能聽說過易胖體質和易瘦體質,這兩者有很大的差別,有的人狂吃不胖,有的人吃一點就長肉,這就是體質不同所造成的,要想改善,就要改善自己的體質。當然在中醫上,要想緩解一些問題,首先中醫也需要先判斷一下,你到底是什麼體質的人,這樣才能給你開一些合理的藥物來進行調理,否則只會使症狀加重。
  • 冬天手腳冰冰涼?針灸科主任教你這幾招,簡單好用!
    天冷時,皮膚上的血管會收縮,讓更多的血液流向內臟,以達到保護內臟供血,這樣一來,流向手腳的血就大大減少,所以人們會感到手腳冰涼,甚至是凍傷。通常情況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手腳冰涼。相比於男性,女性對於溫度的變化更為敏感,這導致女性手腳在寒冷情況下更容易冰涼。《柳葉刀》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女性的體表溫度比男性低 2.8 華氏度,但女性的體核溫度比男人高 0.4 華氏度,加上女性血壓低,因此女人的手腳普遍比男人冷。
  • 上熱下寒太痛苦,教您幾招引火歸元法,把火引下來!
    新版《原始點醫學》(2020年第16版)與2020年澳門講座及最新手法光碟已正式發行,免費獲得《原始點醫學》手冊和光碟及原始點示意圖的方法請看本文的最底部現如今,大部分人上火是上熱下寒
  • 經常手腳冰涼,該如何改善?
    經常手腳冰涼,該如何改善?出現手腳冰涼的根本原因,就是末梢血液循環變差。我們想要改善手腳冰涼的情況,除了熱療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出,導致末梢血液循環變差的原因,然後才能採取對應的措施。一、熱療這是最基本的對症方法,既然手腳冰涼,那我們就是採用熱療來改善。比如:增加衣物保暖,戴手套、穿厚襪子;用熱水泡手腳……這裡有一點要注意,就是熱水泡手腳的時候,要留意水溫;以及自身的溫度覺,是否正常。熱療雖好,但千萬要避免燙傷。
  • 為啥你冬天手腳易冰涼!這篇漫畫說明白了……
    又到了手腳冰涼 怎麼都捂不熱的季節了 「我有人肉暖腳器!嗯,也叫男朋友」 要知道 身體的熱量來源於以下幾種渠道 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