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卻又經常上火,身體「上熱下寒」是怎麼回事?怎樣調理?

2021-01-07 中醫科趙曉峰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接觸到這樣一類人,他們平日裡比較怕冷,比如才剛進入11月份,每晚睡覺就已經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了,比起旁人,他們更容易因氣溫驟降而感冒,看上去是典型的寒性體質,然而,如果讓他們吃一些熱性去寒氣的食物滋補身體,他們又很容易上火,這是什麼原因?其實,人的體質和膚質一樣,有時候並不是單一性質的,就拿我們面部的皮膚來說,有些人屬於乾性皮膚,有些人屬於油性皮膚,這些都可以通過單純的補水或者去油來改善,但混合型膚質的護理就顯得困難許多,採用單一的方法進行護理,則會加重其中的一種症狀。

從中醫角度來分析,我們將既怕冷又容易上火的體質稱為外熱內寒體質或者上熱下寒的體質,很難想像體寒和火熱這兩種體質會出現在同一個人的身上,那麼,這種「上熱下寒」的體質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上熱」又稱為外熱,這是一種身體虛熱的表現,上熱帶來的主要症狀包括容易長痘、眼睛乾澀眼屎較多、容易流鼻血、容易出現口腔潰瘍以及牙齦出血等症狀。而「下寒」又稱為內寒,主要是因陽氣不足,體內寒溼過重導致,下寒帶來的主要症狀有,手腳冰涼、腰酸腿疼、大便稀、痛經等。人體講求陰陽平衡,心火向下,才能夠驅散寒冷,腎氣向上,才能滋養全身,真正達到陰陽兩相和的效果。而上熱下寒的問題就出在中焦脾胃之處,脾胃位於人體正中部位,這裡不通暢,導致下肢陰盛,上肢虛陽,上下無法調和,這就造成了上熱下寒的體質。

上熱下寒體質表現較為複雜,常常難以準確判斷,大家可以通過觀察舌頭來檢查身體狀況是否出現了上熱下寒。伸出舌頭看一下,如果發現自己的舌頭舌尖很紅,但舌根發白,舌苔厚重,說明自己屬於上熱下寒的體質。

上熱下寒的體質該怎樣調理?

若想有效改善這種上熱下寒的複雜體質,保證身體血液循環通暢是非常重要的,血液循環能力差,寒熱無法進行交匯中和,那麼人體就會一直處在這樣失衡的狀態之中。在這裡,介紹3種方法,可以幫助調理上熱下寒的體質。

1. 堅持食用枸杞

枸杞是一種性質溫和的中藥材,堅持吃枸杞,既能夠起到滋陰養腎,補陰虛,又能夠避免上火,補充陽氣不足,尤其在冬季氣溫較低的時候,每天泡一杯枸杞茶喝,堅持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手腳冰涼的症狀有了顯著改善,口腔上火的症狀也很少出現了。

2. 每天按摩腹部

堅持按摩腹部可以增強我們的脾胃功能,緩解脾胃失調造成的氣血淤積,中焦暢通了,則上下兩通,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

3. 泡腳水裡加花椒

泡腳是我一直推崇的簡單、有效的養生方式,堅持泡腳的人,血液循環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而針對上熱下寒體質的人,我建議大家在泡腳時加入一些花椒,這樣可以起到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效果,加快寒氣上升,以達到中和體內火氣的效果。

具有上熱下寒體質的人,日常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過多食用刺激腸胃的食物,比如冷飲、海鮮、特別辣的食物等,多吃一些溫補的東西,脾胃保養好了,體質就可以得到改善。

相關焦點

  • 經常屁股涼、愛上火,或不僅是上熱下寒那麼簡單,怎麼調理好?
    現在一天比一天冷了,但一到冬天,很多人是很怕冷但又特別容易上火,特別是自己的屁股好像一直都是冰涼的,有的人是手腳全身都涼,有的人是身體涼還愛上火,尤其是對很多女性來說,這種現象可能更常見。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如何改善,讓自己的屁股暖起來、身體暖起來呢?
  • 手腳冰涼,卻總是容易上火,針對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
    導讀:手腳冰涼,卻總是容易上火,針對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但是有些人的體質卻是陰晴不定的,本來自己的手腳冰涼,很多人都以為應該是陰性體質,但是卻總是容易出現上火的問題,針對這種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如果你也屬於這種體質,不妨花三分鐘看一下這篇文章或許能夠幫到你。
  • 嘴裡上火長瘡,腿腳卻像個冰疙瘩,上熱下寒體質到底如何調理?
    上半身在被熱折磨著,牙齒、嗓子不間斷地疼痛,時不時地還在長出潰瘍,臉上有痘痘。下肢又是比較寒涼的,一到冬季更是像冰疙瘩一樣沒有溫度,腿腳還會有點臃腫。上熱下寒,說的就是這一類的人。所謂的「上熱下寒」,也就是身體內的寒熱之氣得不到疏通,心火降不下來,腎水又送不上去,長此以往,一熱一寒就不斷折磨著身體。現在人表現出上熱下寒體質的人也比較多,多以女性為主,原因也非常簡單。人到中年後,可能會發現體質在不斷變差,經常便秘,睡不著覺之類的。於是就想到了上火等原因,每天吃些寒涼的食物進行調理,意圖受到去熱之效,結果就會適得其反。
  • 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 這樣做竟會造成上熱下寒
    你是不是常常聽說,上熱下寒,但是你又不明白什麼是上熱下寒,長痘痘、痛經等於上熱下寒,手腳冰涼、頭皮屑多屬於上熱下寒,可能上熱下寒說的就是你,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上熱下寒怎麼辦?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中醫常說上熱下寒體質,上熱下寒體質的人,雖然下身比較寒涼,冬天怕冷,並且手足冰涼,但是上身容易發熱上火,由於上焦虛火旺,不能吃熱性的食物或者是補性的食物,這樣會容易上火。像羊肉、辣椒等等都會引起上熱下寒者口腔潰瘍、或者牙痛,甚至有些還會出現面部和背部粉刺。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這種體質者對如何調理一籌莫展。
  •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是「上熱下寒」體質,該如何調理?
    現在的人多是上熱下寒的體質,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這是什麼樣的體質,就是說上半身是容易上火,下半身是有體寒的症狀,如手腳冰涼,這個是很多女性的一個身體現狀,出現這樣的體質跟平時的生活習慣是有很大的關係。下寒就是手腳冰涼,很多女性都會有這樣的情況,這個是因為平時不注意保暖,貪吃涼食,導致寒氣入體,堆積在體內,尤其是下半身的位置,因此這類女性是很容易出現痛經的情況,並且下半身也容易肥大。那對於這些情況的出現,在生活中就需要及時的調理。如何調理上熱下寒的體質?
  • 常見的「上熱下寒」體質,該如何調理
    其實人體很神奇,不同的人可能體質都各不相同,例如有些「上熱下寒」體質人,他們上半身怕熱,下半身怕冷,是不是很神奇。其實很多女性屬於這種體質,例如臉上容易長痘,但是經常手腳冰涼;脾氣急躁,但又經常腰腿酸痛等等,上半身容易上火,下半身體寒,那這種體質的人該如何去調理呢?
  • 體寒的女生為什麼總愛上火?這是因為上熱下寒,祛溼降火才是關鍵
    導語:現在大家都喜歡喝奶茶冷飲,水果也喜歡吃冰鎮過的,這樣就導致我們身體越來越寒涼。尤其是女生表現得會更加明顯,女生本身的新陳代謝就沒有男生高,再加上生理期等等原因,免疫力也要比男生低一些。而女生在體寒的同時還會容易上火,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那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呢?
  • 身體不僅怕冷,還容易上火,這是咋回事?該如何調理?
    當然天生不怕冷的人是熱性體質,他們一般活力四射身體內的陽氣比較充足,而天生怕冷的人是寒性體質,體內的陽氣比較少,陰氣比較重。但是在生活當中卻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不僅怕冷,而且平常都是四肢冰涼,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卻非常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該如何調理?醫生教您正確應對?
    日常很多人養生,總是會根據一些小藥方自己來服用,但是因為人的體質不同,所使用的藥物也是不同的,如果錯誤用藥調理,可能會適得其反,加重疾病的發生。很多女性是上熱下寒的體質,例如小莉,她是一名文員,每次月經的時候,痛經很嚴重,經血顏色較暗,有時還會發黑,伴隨少量血塊脫落。
  • 夏季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熱下寒體質都有這些症狀表現
    一邊上火一邊怕冷,其實這是上熱下寒的表現如果你有甲狀腺腫大的問題,並且氣鬱的指數挺高,但又容易拉肚子,小腹摸起來也常常是涼的……如果你臉上容易長痘,但其實你還常常手腳冰涼……如果你是個容易急躁焦慮的人,同時還會腰膝酸冷……
  • 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上熱下寒體質,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如何補得進,不上火?(附3個實用調理方)一到冬季,各大養生號都建議大家在冬令進補,溫陽補養,於是很多人入冬後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然而,總有人說,為什麼每次我補了以後:口腔長潰瘍、臉上冒痘痘、喉嚨腫痛、嗓子幹癢沙啞。明明覺得自己上火了,可是卻大便洩下清稀便溏、雙腳發冷、腰膝酸冷。
  • 上火吃什麼水果 如何調理上火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就會導致上火的現象,那麼上火吃什麼水果好呢?老上火怎麼回事?總是上火的原因有哪些呢?上火了怎麼調理,有哪些方法可以調理?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上火吃什麼水果1. 葡萄能滋補肝腎之陰分。
  • 上熱下寒的根本原因,或是中焦不通!調理方法,已經列出來了
    上熱下寒,是一種寒熱交雜在一起的病症,從字面意思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身體的上半部分熱,下半部分寒冷。如果這個時候有外在的病菌入侵人體,就會導致很容易腹瀉不止,而腹瀉就是拉肚子,次數過多就會導致我們的腸道脫水,而我們上半部分的熱就會上造成喉嚨疼或者是鼻子上火,容易咳痰。而造成這個病症的主要原因就是中焦不通,什麼叫中焦不通呢?
  • 天氣越冷身體越不通,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在家就能做
    上熱下寒是現代人的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熱症候群和冷綜合症的共存:常年上火,總是口腔潰瘍、舌頭生瘡, 慢性咽炎、失眠,同時又表現出很多體寒症狀,如舌體胖大、大魚際發青、下肢冰涼等。特別是現代白領在集中精力工作幾個小時後,往往會感到四肢冷、頭熱、眼乾等情況,這也是「上熱下寒」。
  • 手腳冰涼,卻總是愛上火,是咋回事?這種體質該如何調理?了解下
    對於經常減肥的人來說,可能聽說過易胖體質和易瘦體質,這兩者有很大的差別,有的人狂吃不胖,有的人吃一點就長肉,這就是體質不同所造成的,要想改善,就要改善自己的體質。當然在中醫上,要想緩解一些問題,首先中醫也需要先判斷一下,你到底是什麼體質的人,這樣才能給你開一些合理的藥物來進行調理,否則只會使症狀加重。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明明覺得自己上火了,可是卻大便洩下清稀便溏、雙腳發冷、腰膝酸冷。整個身體完全是冰火兩重天。其實這種就是我們中醫裡面常見的寒熱錯雜,上熱下寒。人體內的陰陽總是平衡的,當平衡狀態被打破時,就變成了病理狀態,上熱下寒就是其中一種平衡被破壞的狀態。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455) 為什麼寒重的人反而愛上火? 為什麼溼重的人怕冷又怕熱? 作者:曾樂
    很多博友說,自己身體小毛病總是不斷,身體虛,可一吃點兒補品補藥什麼的,就會上火,問這是為什麼?也有博友問自己總是便秘上火,為什麼用配方陳艾絨泡腳反而治好了多年的頑疾?還有博友說自己既怕冷更怕熱,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體質,還有博友說,自己本來是寒性體質,但卻經常上火,等等等等。
  • 經常上火、口腔潰瘍,如何調理?
    我們經常會把口腔潰瘍與上火聯繫在一起,確實,從醫學角度,口腔潰瘍是機體免疫力低下導致的疾病,而人體上火的時候,抵抗力較差,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亂的現象,這也容易誘發口腔潰瘍。
  • 上實下虛」「上火下寒」
    中醫講的「上實下虛」「上火下寒」是病證,而不是具體的症狀表現,具體到腎來說,可以見有腎氣虛腎不納氣,則表現出氣喘咳痰的肺中實證,這就是上實下虛;再比如腎陽虛,水溼內停上犯於脾,是邪困脾出現噁心欲嘔,飲食不佳的表現也是上實下虛證;再比如腎陽虛陰寒內盛,心火不能下交於腎水,而獨盛於上的口舌生瘡症就是上火下寒證的表現
  • 為什麼有人怕冷,有人怕熱,有人又怕熱又怕冷?老中醫說出了秘密
    如果甲狀腺功能亢進,身體代謝速度快,能量散發多,體內熱量就多,表現出怕熱。如果甲狀腺功能衰退,調節溫度的能力下降,體內產熱不足,就會怕冷。然而,生活中更多的人,並非是由於肥胖或者甲狀腺問題而怕冷怕熱,身體各方面也多是正常的。單純怕熱或怕冷的人,也極為少見,更多的人是又怕冷又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