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接觸到這樣一類人,他們平日裡比較怕冷,比如才剛進入11月份,每晚睡覺就已經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了,比起旁人,他們更容易因氣溫驟降而感冒,看上去是典型的寒性體質,然而,如果讓他們吃一些熱性去寒氣的食物滋補身體,他們又很容易上火,這是什麼原因?其實,人的體質和膚質一樣,有時候並不是單一性質的,就拿我們面部的皮膚來說,有些人屬於乾性皮膚,有些人屬於油性皮膚,這些都可以通過單純的補水或者去油來改善,但混合型膚質的護理就顯得困難許多,採用單一的方法進行護理,則會加重其中的一種症狀。
從中醫角度來分析,我們將既怕冷又容易上火的體質稱為外熱內寒體質或者上熱下寒的體質,很難想像體寒和火熱這兩種體質會出現在同一個人的身上,那麼,這種「上熱下寒」的體質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上熱」又稱為外熱,這是一種身體虛熱的表現,上熱帶來的主要症狀包括容易長痘、眼睛乾澀眼屎較多、容易流鼻血、容易出現口腔潰瘍以及牙齦出血等症狀。而「下寒」又稱為內寒,主要是因陽氣不足,體內寒溼過重導致,下寒帶來的主要症狀有,手腳冰涼、腰酸腿疼、大便稀、痛經等。人體講求陰陽平衡,心火向下,才能夠驅散寒冷,腎氣向上,才能滋養全身,真正達到陰陽兩相和的效果。而上熱下寒的問題就出在中焦脾胃之處,脾胃位於人體正中部位,這裡不通暢,導致下肢陰盛,上肢虛陽,上下無法調和,這就造成了上熱下寒的體質。
上熱下寒體質表現較為複雜,常常難以準確判斷,大家可以通過觀察舌頭來檢查身體狀況是否出現了上熱下寒。伸出舌頭看一下,如果發現自己的舌頭舌尖很紅,但舌根發白,舌苔厚重,說明自己屬於上熱下寒的體質。
上熱下寒的體質該怎樣調理?
若想有效改善這種上熱下寒的複雜體質,保證身體血液循環通暢是非常重要的,血液循環能力差,寒熱無法進行交匯中和,那麼人體就會一直處在這樣失衡的狀態之中。在這裡,介紹3種方法,可以幫助調理上熱下寒的體質。
1. 堅持食用枸杞
枸杞是一種性質溫和的中藥材,堅持吃枸杞,既能夠起到滋陰養腎,補陰虛,又能夠避免上火,補充陽氣不足,尤其在冬季氣溫較低的時候,每天泡一杯枸杞茶喝,堅持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手腳冰涼的症狀有了顯著改善,口腔上火的症狀也很少出現了。
2. 每天按摩腹部
堅持按摩腹部可以增強我們的脾胃功能,緩解脾胃失調造成的氣血淤積,中焦暢通了,則上下兩通,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
3. 泡腳水裡加花椒
泡腳是我一直推崇的簡單、有效的養生方式,堅持泡腳的人,血液循環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而針對上熱下寒體質的人,我建議大家在泡腳時加入一些花椒,這樣可以起到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效果,加快寒氣上升,以達到中和體內火氣的效果。
具有上熱下寒體質的人,日常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過多食用刺激腸胃的食物,比如冷飲、海鮮、特別辣的食物等,多吃一些溫補的東西,脾胃保養好了,體質就可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