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手的原因及危害?!1歲前2次糾正機會,錯過妨礙大腦發育

2021-01-18 可馨育兒

一歲之內的寶寶,正處於「口欲期」,嬰幼兒期的寶寶完全不能獨立,必須依靠父母來生活,基本沒有自主行動能力。寶寶的嘴巴是嬰幼兒興趣和行為的核心。很多時候他需要用口來「表達」和滿足所需,比如餓了就會哭泣,不舒適了也會哭鬧,憤怒了還會用嘴巴咬人,感興趣的東西或吃奶時也用到口,這一時期內嘴巴成了他識別外界事物的重要手段。

寶寶吃手的原因

嬰幼兒強烈的吮吸欲望,他在吮吸奶嘴或乳頭時,除了可以得到心理上的養分,受益也是多方面的,還可以感受溫暖的乳汁、媽媽的體味、心跳和氣息等,心理上得到了安全感,尤其在睡覺前這種欲望更為明顯。寶寶心理壓力大、緊張或處於長牙的階段感到不舒服時,會通過吮吸手指來緩解不安情緒,很多父母會認為這樣寶寶的雙手經常接觸外界不衛生的東西,對他的健康不利,雙手會把細菌、病毒從口腔帶入身體內,並持反對態度,使用替代品安撫奶嘴。

寶寶吃手的危害

寶寶非常想吸吮手指時,這時父母又不能通過摟抱、撫觸、玩具等方式使寶寶獲得滿足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安撫奶嘴來幫助寶寶轉移吸吮手指的習慣。我們在這裡需要重點指出的是,安撫奶嘴永遠也代替不了父母的愛。我們這裡講到有些情況可以用安撫奶嘴去緩解寶寶吮指的習慣,並不是說只要遇到寶寶吮指,就毫不客氣地把安撫奶嘴塞到寶寶嘴裡,這種做法可能起到反作用,因為你並沒有了解寶寶真正的需求是什麼?一旦寶寶遇到就會藉助安撫奶嘴來安慰和調節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反而妨礙了寶寶的健康成長。

如果寶寶已經養成吃手指的不良習慣,父母一定要想法通過轉移寶寶注意力,把他的行為拉回到看鮮豔的畫冊和有趣的玩具上,讓他了解更多的新事物,這樣有助於寶寶大腦的發育成長。嬰幼兒玩耍的過程中出現哭鬧、煩躁不安時,父母要及時抱起寶寶,用手輕輕對他的後背進行撫摸,並小聲和他說話,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感到親切和愉悅。

1歲前2次糾正機會,錯過妨礙大腦發育

從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方面來說,要在10-12個月這個時間段內戒掉安撫奶嘴。事實上,1周歲之內的寶寶,有兩個自然時期可以戒掉它,分別是3-4個月和6-9個月。

1、嬰幼兒3-4個月時,是先天吮吸反射自然減弱的階段,如果父母在此時期逐漸減少使用安撫奶嘴,給寶寶更多愛撫,易戒掉安撫奶嘴。

2、寶寶在6-9個月是坐起、爬行和站立的發展階段,寶寶開始學習「運動本領」了,他通過自己的行動證明可以拿到想要的東西。寶寶的精力過多的放在了通過自身運動和控制兩項技能,達到自己所需來獲得滿足。這個時期是戒除安撫奶嘴的不錯的機會。

總之,如果以上兩個機會父母都沒有抓住,那麼很遺憾,你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想想別的辦法吧。

相關焦點

  • 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三種反應,恭喜,大腦發育達標了
    另外,家長們在寶寶們睡著時,也別忘了觀察他們的反應,以免錯過大腦發育的信息。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選擇了一萬多名7歲及以下的兒童,進行跟蹤調查,主題就是大腦發育與睡眠的聯繫。結果顯示,作息規律、睡眠質量佳的孩子,大腦發育得更好,尤其在3-6歲的孩子中,差別愈加突顯。
  • 寶寶愛「吃手」,爸爸媽媽要糾正TA嗎?
    寶寶吸手指,是對,是錯?有家長視之為洪水猛獸,大傷腦筋;有家長認為這本是天性,無可厚非。吸手指這一行為,在正確的時間發生就是對,在錯誤的時間發生就是錯。下面我們針對寶寶不同年齡段的吃手問題進行回答。0~12個月的寶寶吮吸手指不用糾正0~12個月的寶寶,吸手指是智力發展的信號,是寶寶必經的生長階段。
  • 孩子「吃手」是智力發育的表現?父母別高興太早,超過年齡要幹預
    晚上幫他蓋被子的時候,發現他依舊還有吃手的習慣,試了往手指上塗苦瓜水等方法依舊沒有用。有一種說法是:孩子「吃手」將來會變聰明。但實際上,我的小表弟大腦發育比較遲鈍,成績總是墊底。其實很明顯,表弟是因為從小父母不在身邊,缺乏安全感才習慣吃手的。小時候家長沒有及時進行幹預,才導致這個壞習慣改不掉。
  • 寶寶「討人嫌」的2個動作,家長先別生氣,這是大腦在發育的表現
    用來形容孩子的俗話,有很多,例如孩子七歲八歲狗也嫌,還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等等。其實,孩子並不只是七歲八歲狗也嫌,當孩子還是嬰兒時,就會表現出討人嫌的特點。原因是寶寶發育到一個時期,小動作就會頻繁出現,父母這時就不好帶了。特別是有些小動作,更可以讓父母頭都大了。但是,此時的小動作並不是孩子喜歡去做,卻是孩子大腦發育正常的表現。
  • 專家說夜奶可以催眠嬰兒,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一位寶媽說,寶寶出生後我一直堅持母乳,15個月大時輕鬆斷了白天的奶,適應良好。寶寶目前19個月了,每天晚上要醒來2-3次,母乳之後馬上入睡。我現在想給他斷夜奶,讓寶寶晚上能夠睡整覺,但是寶寶不奶睡的話,會哭鬧不止、難以哄睡。
  • 寶寶慣用手不是右手怎麼辦?
    前幾天有寶媽說發現寶寶總喜歡用左手拿東西,因為自己是左撇子生活當中有很多不方便,想趁現在給寶寶糾正。但又聽說左撇子比較聰明,因此不知道該怎麼辦。左撇子寶寶真的更聰明嗎?寶寶的慣用手媽媽有必要糾正嗎?因為這時候寶寶的左右腦的功能還沒有分化,所以左右手還沒開始分工。等到9-12月時,隨著大腦發育的完善,很多寶寶就會漸漸出現習慣用的手。絕大多數寶寶慣用手的習慣是家族遺傳。如果寶爸寶媽中有人是左撇子,寶寶習慣使用左手的機會也就相對提高。
  • 寶寶吃手吃腳撕紙敏感期,家長學會引導,讓孩子更聰明
    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鍛鍊自己大腦的動作和行為,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可能會錯過孩子這些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甚至加以阻攔,妨礙孩子的大腦發育。 三個月開始,孩子會慢慢出現喜歡吃手指的行為,在無聊的時候吃手指,在高興的時候吃手指,在不高興的時候也吃手指,好像除了睡覺和吃奶,吃手指變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非常平常的事情。
  • 寶寶咬手指很可愛?咬手指有危害!
    咬手指的危害一般來說,當寶寶超過3歲仍有咬手指的習慣,則屬於口腔不良習慣,也稱作吮指習慣,會對牙頜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導致錯牙合畸形的發生:1、導致前牙開合咬手指會阻礙牙齒的萌出和頜骨的發育,造成上下前牙不能相互接觸,形成開合。有些孩子還會繼發伸舌習慣,又會進一步加重開合程度。
  • 哈佛研究:寶寶3歲前,多接受以下「刺激」,有助於促進大腦發育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對大腦研究將近二十年,得出一個結論: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甚至會決定他一生的智力水平!在此階段,多接受外部的刺激,可以促進他的大腦發育。 0-3歲,寶寶的腦重會從成人標準腦重的25%增長到85%左右。
  • 愛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寶寶吃手那些事,你知道多少?要不要糾正?
    寶寶吃手的好處? 1、智力發育 吃手的嬰兒可能更聰明。嬰兒大腦的發育需要很多感覺刺激信息輸入,所以經常被撫摸、擁抱、有父母陪著說話的嬰兒可能會更加的聰明,長大後會更自信。而吃手會給嬰兒帶來自我滿足後的成就感。 2、鍛鍊感統協調能力 寶寶可以準確把手指頭送到嘴裡,其實是依靠了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對出生嬰兒來說每次的嘗試都會給她帶來更多的驚喜。
  • 孩子這樣睡午覺,往往易加重疲憊感,大腦和身高發育都可能受幹擾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孩子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充足的睡眠,除了夜間的休息之外,我國普遍都還存在睡午覺的習慣,但是,一旦睡眠方式掌握不當,不僅不能起到「充電」的作用,還會對其健康產生危害。
  • 6歲前,孩子有3次大腦發育「關鍵期」,父母要及時抓住重點培養
    如今,每一個家庭的孩子都比較少,大家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從孕媽懷孕開始,再到寶寶出生,逐漸長大,孩子父母對於孩子的智力提升都是頗為重視的。其實,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就有大腦發育的三次黃金期,如果父母這個階段抓住,重視孩子的基礎教育,這對於孩子的智力提升都是大有幫助的。
  • 長期抱娃睡覺危害多?沒錯!最容易孩子影響脊柱發育!
    「乖寶寶,睡覺覺……」很多媽媽都喜歡把寶寶抱在懷裡,一邊哼著搖籃曲,一邊看著寶寶香甜的睡去。而寶寶們也格外喜歡在媽媽溫暖的臂彎裡睡覺。但是你知道嗎?長期總是抱著孩子睡覺,對孩子的身體發育並不利。「啊?真的嗎?可是我們家寶寶,只要媽媽一放下TA,立馬就會哭鬧不停,必須得抱睡啊!」
  •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在初中前就定型了
    所以,只要我們充分利用這三次機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變的更加聰明。說到變聰明,很多家長就會猜測,在初中階段。其實孩子的大腦發育在初中之前就已經大致定型了。根據研究人員對大腦的分析與研究,孩子大腦的三次發育高峰主要集中在11歲之前。
  • 寶媽秘籍|還在圖省事抱睡寶寶?長期抱娃是會影響寶寶脊柱發育的!
    在醫生的詢問下,終於找到了原因。原來小伊伊睡覺有困難,老是不能乖乖入睡。媽媽就喜歡把小伊伊抱在懷裡入睡,如果媽媽發現小伊伊睡著之後,就會把孩子抱到床上,但是她又開始哭起來。媽媽索性就把小伊伊一直抱在懷裡睡覺,長時間如此,這也就導致了孩子輕微脊椎變形。寶寶們總喜歡在媽媽的懷抱裡睡覺,一旦放下便會哭鬧不停。
  • 「米其林」寶寶1歲走紅網絡,轉眼寶寶已經7歲了,現狀更讓人揪心
    「米其林」寶寶1歲時體重就高達45斤,如今7歲了,現狀更讓人揪心六年前,印度一位寶寶因為體重走紅,當時寶寶只有1歲,可他的體重已經超過了45斤,渾身上下對著一層層肥肉,就像「米其林」商標一樣,所以大家都叫他
  • 超過這個年齡,寶寶還總吃手?當心會有2個危害
    通常,3至4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吮吸手指,在7至8個月大時達到高峰,並在2歲後逐漸減少和消失。因此,當寶寶在2歲前吃手時,大人們不需要太多的焦慮或強迫幹預。可以幫助寶寶清潔他們粉嫩的小手,減少細菌的傳播,這樣他們可以放心地吃手。寶寶吃手不需要管嗎?
  • 「貴人語遲」是騙局,寶寶這個時候還不開口,說明大腦發育滯後
    孩子本來挺伶俐的,可到了1歲半還不會開口說話,和小區裡的孩子們玩,經常用刺耳的叫聲代替溝通,因而也沒有孩子願意跟他一起玩。奶奶一開始總說,我們寶寶肯定聰明,老話說的好,「貴人語遲」嘛!但孩子2歲了還只能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奶奶終於著急了。
  • 2歲娃吃手吃到要動手術!超齡不戒!很!危!險
    最近,科大大在後臺留言中看到不少媽媽在為寶寶吃手的問題發愁。 雖然很多文章都在告訴爸媽: 0~1歲寶寶處在口欲期,吃手是正常的! 4~10個月寶寶吃手是因為長牙,是正常的!
  • 寶寶5歲還在吃手,寶媽瘋狂咆哮都不管用,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管
    5歲寶寶還在吃手,寶媽用盡方法都不管用,寶寶吃手是否要幹預西西是一個5歲男孩,最近西西媽媽十分苦惱,因為西西一直都有吃手的習慣,之前西西媽媽並沒有刻意糾正。但是我們也經常看見過了口欲期的寶寶,或者已經十幾歲的孩子還在吃手咬指甲,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過了口欲期孩子還在吃手的原因1. 幼時用嘴探索世界沒有被充分滿足,導致現在仍然需要吃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