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米飯主題專門店,設計得很「下飯」!

2021-02-17 餐飲視覺研究室

餐飲視覺研究室原創編輯 ID:cysjstudio

圖片來源:精緻生活、上海灘畫報及網絡

(轉載文章請添加:Jocelyn-Wan)

米飯是很多人每天都吃的東西

(至少南方人是哈,不接受反駁!)

正因為太過日常,漸漸在餐桌上淪為了配角

但自從之前日本「煮飯仙人」被大家所知道之後

大家似乎意識到,原來米飯也可以成為餐廳的主角

之前餐視君就寫過一家臺灣的米飯主題餐廳

而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

是一家前段時間新開在上海的米飯專門店


嗑米

它處在一棟具有歷史風貌的老石庫門建築裡面

紅磚牆和白色的歐式門頭很有味道

上面是原木材質、將店名鏤空處理的店招

這家店分上下兩層,以原木色為主色調,灰白色為點綴,整體呈現簡約的設計風格。

在大量原木材質的環境下,隱藏式的暖色調燈光增添了格調,同時賦予食客一個溫馨質樸的氛圍,和「米飯」主題相契合。


一層中央的高臺,其中一半是作展示用的吧檯,另一半是一個下沉式的多人卡座,巧妙地以高度和公共餐區錯開,形成一個獨立的半開放式小空間。

「稻草屋頂」給人一種回到農耕社會的感覺,也是一種稻米農耕文化的體現吧!

一層的一邊是一整面的玻璃酒櫃

包圍著走上二層的樓梯

二層相對而言是一個更加靜謐的用餐空間。

用長木條搭建的屋頂形狀分割各個餐區,同時作為大型裝飾充實整個空間。窗外的陽光投射進來,透過「屋頂」形成斑駁的陰影。



點綴在窗邊的琉璃檯燈很有老上海的特色

推開窗便能看到對面的小洋房

陽光傾灑進來,一片歲月靜好的感覺

隨處可見的飯鍋和稻草裝飾

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樸實感

既然是作為一家「米飯專門店」

店內設置了一個大米的展示區域

讓大家可以隨意「感受」來自各地的大米品種

對於店中提供的六種大米

則有更加詳細的說明

煮飯用的器具都有一定的講究

飯鍋是萬古燒雙層蓋黑陶釜

放入竹籃中燜煮

海報上的Slogan

「重現一碗好飯的素樸甘美」

傳遞品牌的終極理念

中國人從河姆渡時代便開始食用米飯,稻米農耕文化橫貫東西南北,卻一直被忽略。這家名叫「嗑米」的米飯專門店,設計上簡約質樸,始終用稻米點題,將人們的視線投向米飯本身,將延續了千百年的大米文化注入品牌的調性之中,讓食客在體會「吃飯的儀式感」的同時接收到品牌的理念。理念中所蘊含的匠人精神,可以說最為難能可貴的一點。

總監諮詢微信

原創案例:英雄火鍋店「塘門英雄」設計過程實錄

原創案例:「夏天裡的椰子雞」設計過程實錄

原創案例:加拿大網紅餐廳「楚漢先森」設計過程實錄

原創案例:湖南米粉品牌「一勺一粉」設計過程實錄

原創案例:西餐品牌「愛上義大利麵」設計過程實錄

原創案例:奢吃品「鷺小包」品牌設計過程實錄

原創案例:酸菜魚餐廳「魚時漁刻」品牌全案設計過程實錄

原創案例:烘焙品牌「正在司康」品牌設計過程實錄

原創案例: 中餐知名品牌「粥全粥到」定位設計升級實錄

想更多餐飲品牌設計案列,更多作品回復「案例」或點擊菜單欄「案例中心」

相關焦點

  • 米飯都能有主題店,又來騙你去吃飯了!
    現代人的一日三餐,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米飯麵食品類,但有一家店卻把我們傳統的主食——「米飯」玩出新花樣。這是一家以米飯為主題的餐廳,門頭處淺色木質材料和亞克力白結合,傳遞給人自然、純粹的感覺。這家店的設計一直在傳遞新日式的自然溫暖的用餐環境,簡約利落的設計確實可圈可點,但其實整體上看有點過於性冷淡,缺少食慾氛圍。
  • 這家店的上海老闆娘竟然如此得......不兇!?
    但是,這家小館子的阿姨們都非常溫柔又健談,總帶著真誠的笑臉。「真正的上海人會光顧的本幫餐廳」「上海弄堂菜的代表」「終於吃到了久違的上海本幫味道」「小時候媽媽就做這樣的菜」「這就是二十多年來記憶中的味道」「從90年代吃到現在」「作為70後,這家店一直是心頭寶
  • 搶購|這家店以一鍋米飯火遍鄭州,你想嘗嘗嗎?
    ,搶完為止,先到先得             4、明晚(7月22日)9:00準時開搶             5、搶購成功添加【吃貨君】微信(18537182256)並將搶購成功的截圖發給吃貨君,否則無效。
  • 空口吃也美味的白米飯,就在魔都第①家米飯專門店!
    這家米飯主題餐廳的創始人,一位是臺灣美食家高文麒,另一位是跨界餐飲的IT人陳雲鶴。2位也是上海人氣好店——「逐面人間」餐廳的聯合創始人。「中國人吃了上千年的米飯,但現在在餐廳卻很難吃到一碗好米飯,米飯只是可有可無的配角。那我們能不能開一家專注於米飯的主題餐廳?」
  • 帝都NO.1米飯主題店
    作為米飯可以說這是我們最司空見慣的主食,而之所以這裡以飯為主題,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吃到一碗像樣的米飯很難!聽我跟大家叨叨一下,什麼叫像樣的米飯!萬古燒陶鍋本身的保溫性就特別好,而這款特別設計了內外兩個蓋子。蓋上蓋子後,鍋內會自然形成一個循環系統,產生燜蒸效果,能夠更好地鎖住食物的香味和水分。值得注意的是,內蓋上有2個氣孔,外蓋有1個氣孔。蓋蓋子的時候,內外蓋的氣孔要錯開,對應成一個等腰三角形,這樣蒸汽就可以在裡面更好地循環。
  • 這家牛雜店,最火的竟是滑蛋飯?
    這家網紅牛雜店,不起眼地藏在城中村裡但卻總有很多人特意跑去打卡不僅為了他家的牛雜
  • 星廚坐鎮的滷水專門店,主角是一隻鵝.
    這家店憑藉一隻鵝在朋友圈橫行霸道數日了!初見的時候,我連店名都不會讀.餸[sòng],廣東話有菜有食的意思,就開在新區寶龍廣場對面。店不大,來頭可不小!專門從香港請來了最懂滷水的陳廚,他曾就職於香港尖沙咀東部的五星級帝苑酒店,能在無錫一嘗他出品的菜,這一趟沒白來。
  • 因為一碗米飯,這家快倒閉的米店,在日本火了
    ▬▬半年前,朋友去日本玩,因為沒吃到一家米店的第二碗米飯,她有空就又飛去了。八代目儀兵衛家,是她不甘心的原因。日本的米飯套餐,所有菜品都是標準化的。米飯都定在250克,豬軟骨,鰻魚,豬扒,天婦羅之類基本上都在100±10克。因此得名定食。
  • 魔都終於有米飯專門店了,S姓美食家一頓吃5碗!
    如今,魔都終於來了一家米飯專門店!這家店的創始人,一位是臺灣美食家,曾在北京朝陽區開過一家號稱北京數一數二的臺式麵館;另一位做了18年的IT人,還是一家全上海排名前30的銷魂麵館的老闆。「中國人吃了上千年的米飯,但是現在的餐廳很難吃到一碗好米飯。既然現在外面的飯店以賣菜品為主,米飯只是可有可無的配角。那我們也許可以自己做一家好的米飯店。」
  • 關東煮該不該配米飯吃?日本一對明星夫妻因為這個問題battle了24年!
    我覺得關東煮可以當配菜下飯吃,但丈夫卻說那是湯!每次做關東煮還要專門給他多做一道菜。 在專門生產關東煮與火鍋湯料的紀文食品株式會社——發表的市場調查報告「紀文·鍋白書2020」當中,就問過1456位家庭主婦會不會用關東煮配米飯吃。
  • 望你紅|最下飯!望城這家肥腸館湘味正濃,速來打卡!
    潤和堂下飯肥腸館花花腸子不做!豬婆腸子不做!不新鮮的腸子不做!沒洗乾淨的腸子不做!有 「湘」 氣 的 肥 腸 館 潤和堂下飯肥腸館一家主打特色湘菜餐飲品牌在正榮財富中心三樓盛大開業!熱愛美食的你們可千萬不要錯過了!
  • 蠟筆小新PK史努比主題店設計,回憶殺來襲!
    雖然現在開起主題店只能說是走懷舊情懷風 但還是讓人忍不住前去打卡! 這家主題店除了茶飲店的產品外
  • 超好吃又下飯
    說起成都,我想有樣美食是必吃的,它就是超級火爆的麻婆豆腐了,也是我最喜歡的豆腐吃法了,曾經為了能時不時的吃到麻婆豆腐,專門學了下怎麼做的,但最後的結果都不盡如意
  • 我在這家拌飯專門店吃到了「請回答1988」同款拌飯!
    然後儘可能的將拌飯醬和碗中的肉肉蔬菜米飯進行瘋狂攪拌,這一步非常重要,攪拌越均勻,神奇的味蕾效應會更好的呈現~大功告成啦~大口吃飯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差!所以現在,開始大口吃飯吧~~五花肉也是韓劇中主角吃韓料的料理之一,這款五花肉不會偏甜,而是煎得焦焦的,香氣太誘人了~炒雞下飯!
  • 從來不吃滷味的人居然被這家店給圈粉了?
    平常很少吃滷味的MIAn這次居然pick了一家滷味店!到底是哪家店得到了她的青睞呢!其實這家店也被能豆子推薦很多次了,他家的滷味,烤鴨都是一絕!店裡的風格也是獨樹一幟的,這麼說你們是不是都猜到了是哪家?
  • 鰻魚專門店,30種做法都打不住!
    只有烤鰻魚和鰻魚飯?這哪是一個【鰻魚專門店】該有的風骨!一大桌子都擺不下的鰻魚料理來咯~ 鰻魚柳川鍋鰻魚炒飯鰻魚手握鰻魚醋汁鰻魚雞蛋卷鰻魚豆腐鰻魚沙拉鰻魚壽司鰻魚天婦羅...這大型菜名報的我直咽口水...進店就看到一個大魚缸,裡面養著在會席、懷石料理中才能吃到的200-250g的日本小鰻!
  • 有風聲說,福州這家我吃不起的店,要打6.99折了...
    說到福州泰國菜「主流」那必須少不了這家看起來很貴的店——「上·泰」和火辣的泰國菜不符的是店內黑白分明的簡約設計未來感十足的半弧形罩頂這個由獲得香港和臺灣多個室內大獎的設計師>所打造出來的「藝術品」沒吃過的人說:「這家店看起來好貴!」
  • 這家專門搞「大鑊」的店,又要開新店了!
    看他們單靠這道菜的名字即毫不猶豫下單就知道了~怪不得它能成為店裡的當家花旦!羊肉選自內蒙古大草原放養的羊,事先去除了羶味,肉質細嫩、肥瘦相間,在清湯裡泡得軟爛,吸收了鮮甜的湯水。在廣州,說到鑊氣十足,肯定第一時間想起大嫂鑊仔的鑊仔菜。
  • 味道裡的故鄉 一鍋豆芽烤肉解得了鄉愁【BeanFire豆芽鍋·專門店】
    與崔永熙的故鄉全州相比,這裡的春夏無疑乾燥得多。天氣轉暖,在中國東北意味著許多新的店鋪賣場經過冬天的準備期之後就要開業了。做展示設計工作的崔永熙也到了最忙碌的季節。從早到晚的工作讓他不得不經常以泡麵來應付一日三餐。談說起他最懷念的故鄉食物,那必然是在首爾讀書時學校附近最常吃的豆芽烤肉了 。崔永熙是全州人,全州的黃豆芽是當地的名產。
  • 西安韋曲的這家葫蘆頭店,毫不亞於小南門裡面的眾多名店,種類多
    這家店以前來過好多次,位於長安區韋曲,在當地一帶的口碑挺好的。他們家除了傳統的葫蘆頭泡饃之外,還有三鮮煮饃和葫蘆頭小炒泡饃。還有十幾種涼菜供顧客挑選,也有不少的熱菜。蒜苗羊血。開發的新菜品,但是不經常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