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上市公司800餘家、舉牌20餘次 哪些股票是保險資金的心頭好?

2020-12-23 騰訊網

今年以來,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表現活躍,既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更多長期資金,也保險資金提高投資收益提供了堅實保障。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10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0.8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其中,投資銀行存款2.5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0.70%;投資債券7.6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0.11%;投資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7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74%;其他類投資7.8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81%。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保險資金應適當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應在保持總體規模穩定的基礎上,抓住A股波動向上的結構性機會進行配置,並高度關注高分紅股票的長期價值;繼續挖掘大市值、業績優、高ROE、低估值的藍籌股的長期投資機會,為保險資金帶來較好的投資回報。

險資今年舉牌20餘次

今年以來,保險資金調研了800餘家上市公司。其中,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化工、機械設備、輕工製造、公用事業、傳媒、食品飲料、電氣設備等行業的上市公司居於前列,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險資金的投資取向。

具體而言,邁瑞醫療、海康威視、德賽西威、一心堂、歌爾股份、洽洽食品、珠江啤酒、利亞德、新產業、博雅生物、宏發股份、周大生、中科創達、匯川技術等上市公司,獲得了超過50家保險資金調研。

可以說,這些都是保險資金關注的方向。「中國市場蘊含著豐富的投資機會,比如龐大的內需市場、消費升級驅動的機會,比如人口老齡化趨勢下醫療行業需求的增加,比如方興未艾的技術進步、科技創新的投資機會等。」某保險資管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

進一步看,今年以來,保險資金已經舉牌上市公司20餘次 ,中國人壽集團及壽險公司、中國太保集團及壽險公司、泰康人壽及養老公司、平安人壽、太平人壽、華泰資產、中信保誠人壽、百年人壽等,都是舉牌上市公司的主力軍。

在被舉牌上市公司中,金融、地產、公用事業、計算機等行業的上市公司居於前列,金融、地產更是保險資金一如既往的「重倉股」。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金融、房地股低估值、高股息等特色對於保險等長期資金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

例如,今年以來,中國人壽集團及壽險公司多次舉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泰康人壽及養老公司大手筆舉牌陽光城。

今年9月,陽光城第二大股東上海嘉聞與泰康人壽、泰康養老籤訂《股份轉讓協議》,上海嘉聞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上市公司13.53%股份(計5.54億股),其中泰康人壽受讓8.53%股份、泰康養老受讓5.00%股份。

川財證券研報顯示,從歷年經驗看,保險資金長期重點關注業績和股價表現比較突出的板塊。整體來看,保險資金投資會偏愛金融、地產等業績確定性突出且能提供穩定現金流板塊,但是對於被重倉上市公司而言,從綜合持倉市值與入股資本數看,今年投資範圍逐步擴展到業績和股價表現比較突出的生物醫藥、電子、高端消費等行業。這些重倉行業雖然與保險主業的協同作用並不強,但是基於投資收益來考慮,醫藥製造、電子通訊設備及製造、高端消費等領域股票的成長性較好。

保險資金也愈發重視所選標的與主業的協同性。自2018年12月以紓困資金的形式首次進入萬達信息以來,中國人壽集團及壽險公司多次增持萬達信息。今年11月,萬達信息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人壽通知,前期中國人壽與萬達信息籤署了《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中國人壽20億元獨家參與萬達信息定向增發事宜),現經銀保監會批准,協議生效條件中涉及的需取得銀保監會批准事項已滿足。本次增持完成後,中國人壽持有萬達信息的股權比例將升至24%。

華西證券研報顯示,保險資金舉牌對象個股集中度增加,H股的佔比大幅增加。舉牌的成本是保險資金考慮的重點,H股頻遭舉牌可能與估值較低有關。舉牌A股的方式並非二級市場買入,而是通過協議轉讓或定增,降低了買入的衝擊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市場因舉牌而帶來的波動。

投資股票、基金增長12.74%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10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0.5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其中,投資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7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74%。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保險資金投資A股佔總市值的3.44%,投資債券規模佔我國債券市場總規模的6.49%。截至2020年10月末,保險資金通過債券、股票和非公開市場投資,為實體經濟融資18萬億元。

儘管我國資本市場整體波動更為顯著,但從過去十多年來看,通過趨勢把握、結構機會、交易策略調整等方法,保險資金在權益市場取得了總體不錯的收益,成為應對低利率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2019年,我國保險業原保費收入達到4.26萬億元,同比增長12.17%,較2018年同期增長近9個百分點。與之相應,截至2019年末,保險資金實現投資收益8824.13億元,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約6.85%;其中權益類投資實現投資收益2790.13億元,年化投資收益率13.16%,成為保險資金提高投資收益的重要渠道。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今年10月末,保險資金股票投資餘額1.75萬億元,佔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8.41%。今年前10個月,保險資金股票投資收益1468.40億元,股票投資收益率8.74%。

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中強調,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深入開展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堅決打擊挪用、套取、侵佔保險公司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

對於「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比例最高可升至45%」,此前的政策已有明確。今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設置差異化的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及風險狀況等指標,明確八檔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最高可到佔上季末總資產的45%。

對於銀保監會在推動保險資金運用的高質量發展,在12月16日國務院政策例行發布會上,銀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銀保監會支持資本市場發揮更廣泛作用。完善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規則,設置差異化的監管比例,支持投資能力強的公司增加權益投資。鼓勵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加大設立專項產品的力度,為優質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長期資金。

12月20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黨委委員曹宇指出,銀保監會促進保險公司發揮自身優勢,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制定發布監管規則,促進保險公司優化權益類資產配置,實施差異化投資監管比例,最高可達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45%。銀保監會正在持續推進養老金融發展,著力完善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圍繞養老金融長期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特徵,採取多種措施,豐富、優化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產品體系,積極推動長期資金供給,契合資本市場穩健持續發展。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調研公司800餘家、舉牌20餘次 哪些股票是保險資金的心頭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調研上市公司800餘家、舉牌20餘次 哪些股票是保險資金的心頭好?今年以來,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表現活躍,既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更多長期資金,也保險資金提高投資收益提供了堅實保障。
  • 險資料加碼股票投資:頻頻舉牌 密集調研
    今年以來,險資已先後5次舉牌上市公司。此外,保險機構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的熱情也非常高,截至3月6日,2020年以來已有87家保險公司累計調研上市公司498次。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近期完成的投資者信心調查顯示,半數高管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險公司將調整今年的資產配置計劃,股票和另類投資成為多數保險資管機構的熱門選項。高管們普遍關注短期內疫情造成的可投資資產減少以及中長期投資收益下降。
  • 險資舉牌全年達20次 增量資金入市仍可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不斷「掃貨」加倉,掀起「舉牌」潮。截至目前,險資全年舉牌次數已達20次(以交易日為基準),涉及13隻股票,創2016年以來險資舉牌次數新高。舉牌次數創新高 2020年,險資在二級市場上動作頻頻,舉牌的險資包括中國人壽、太保人壽、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泰康人壽、百年人壽、和諧健康保險等,大多是龍頭險企。 從被舉牌公司來看,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
  • 險資今年以來舉牌20次 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
    截至目前,險資舉牌次數已達20次,創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隻。  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2021年各險企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  舉牌次數創近五年新高  2020年,險資動作頻頻。公司來看,共有13隻股票被舉牌,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不過,H股較A股更受險資青睞。
  • 今年以來舉牌20次,創近五年新高!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
    截至目前,險資舉牌次數已達20次,創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隻。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2021年各險企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舉牌次數創近五年新高2020年,險資動作頻頻。舉牌的險資包括華泰資產、中國人壽、太保人壽、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泰康人壽、百年人壽、和諧健康保險等,大多是龍頭險企。
  • 險資年內21次舉牌創近五年新高 險資青睞金融股年內多次舉牌
    其中,金融、地產企業是險資舉牌的重中之重,年內有7次被險資舉牌標的是金融企業、4次為地產企業。愛心人壽資管部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險公司普遍重倉並繼續加倉銀行、地產等板塊,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估值較低,盈利確定性強,尤其是相關行業的龍頭企業;二是分紅比例高,股息率優於債券;三是盈利能力強,資產回報率與市淨率匹配度高,適合作為股權投資長期持有。」
  • 險資舉牌潮強勢歸來!年內21次創近5年新高,金融、地產股備受青睞
    近日,和諧健康舉牌萬達信息,躍至其第二大股東一事,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而這只是年內險資舉牌熱潮的一個縮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創下近五年新高。2016年至2019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分別為11次、10次、10次和9次。
  • 泰康人壽鍾情地產動作頻頻 今年已兩次舉牌上市公司
    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泰康人壽」)作為泰康保險集團的子公司,專業從事人身險業務。作為泰康系的重要一員,公司在集團投資版圖中表現搶眼,今年已兩次舉牌上市公司。參與物業股IPO12月1日,泰康人壽通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公司決定通過IPO的方式參與投資金科智慧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科服務」,股票代碼:09666.HK),據悉,公司共出資7500萬美元(約5.02億元人民幣),與金科服務籤署《基石投資協議》,獲得9.78%的H股股份。本次出資額約佔公司上季度末總資產的0.062%。
  • 保險公司調研337家上市公司,最看重五大行業
    2、保險公司調研337家上市公司四季度以來,截至12月11日收盤,保險公司累計調研337家A股上市公司。從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被保險公司調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五大行業。分別是電子行業(49家)、醫藥生物行業(45家)、計算機行業(37家)、機械設備行業(25家)、化工行業(24家),在被保險公司調研的337家上市公司中,合計佔比超五成。從被保險公司調研的次數來看,四季度以來,保險公司累計調研1556次。
  • 提高上市公司發展質量 新華保險在行動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有關資料顯示,2020年9月,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量超過40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79萬億元。作為國內首家通過A+H方式上市的保險公司,新華保險上市以來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連續多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福布斯全球500強等權威榜單。 戰略引領。
  • 「舉牌潮」幕後玄機: 機構各有算盤 自然人打法詭異
    作為三峽集團的兩家子公司,長江環保集團和三峽資本今年以來在A股市場一路「攻城拔寨」,成為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6月下旬,長江環保集團和三峽資本攜手實施了對興蓉環境的二次舉牌;5月中旬,這對同門兄弟還通過持續增持,將合計持有納川股份的股權比例增至15%,成為後者的第二大股東。此外,上海環境今年以來也獲得了兩家公司的持續買入。從投資標的選擇上可以看出,相關標的公司主營業務都涉及水務或環保產業。
  • 今年以來險資頻頻舉牌傳遞什麼...
    今年來險資動作不斷,已多次公告舉牌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鍾情港股銀行股3月3日,國壽集團以每股均價3.2176港元增持農業銀行H股3000萬股,合計9652.8萬港元。2月24日,中國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披露,在2月17日至19日連續三日通過滬港通分別從港股二級市場增持農業銀行620萬股、3000萬股、4500萬股,共計8120萬股。中國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份升至5.0018%,該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升至5.2470%,觸發舉牌。公司此次增持農業銀行股票的資金來源為保險責任準備金。
  • 中國人壽之後,和諧健康保險為何斥資23億入股萬達信息?
    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是今年保險業熱點話題。臨近2020年末,和諧健康保險斥資23.34億元拿下上市公司萬達信息(300168.SZ)9.89%股權,又在歲尾添了一把火。前有中國人壽不斷增持成為萬達信息第一大股東,現在又有和諧健康保險通過競拍成為萬達信息第二大股東。
  • 河南13家上市公司
    數據來源:Wind,已四捨五入  製圖\鄭萌  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雙11」剛過,「剁手族」在忙著收快遞,上市公司則在忙著買自家「白菜價」的股票。  最近3個月河南上市公司有13家已經或準備出手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回購力度最大的公司已斥資超過5億元,而A股市場今年以來回購公司的數量、回購股票數量以及金額也創下了紀錄。
  • 春節後200餘上市公司披露減持計劃 個別公司操作很「奇葩」
    據中證君不完全統計,自2月3日以來,A股已經有200餘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重要股東或高管計劃減持的公告,大部分公司在披露減持計劃前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在市場人士看來,只要合法合規操作,逢高減持無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公司涉嫌一手「導演」股價上漲,一手趁機減持。對於這樣的「奇葩」操作,投資者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
  • 金評天下|有那多好公司,被舉牌的為什麼是鉑力特
    金融投資報評論員 劉柯周一科創板在低迷了很久以後整體再度走強,究其原因有幾個:一是周末高層對科技創新的肯定,二是新的科創50ETF基金成立,三是有科創板公司被資金舉牌。但比起這個中長期利好來說,科創板公司鉑力特被舉牌卻是一個突發性事件,它似乎更有指導意義。9月11日,鉑力特公告表示,朱雀基金旗下私募資管產品及一致行動人平安信託持有400萬股公司股票,佔公司總股本的5%,這也意味著鉑力特獲朱雀基金舉牌。
  • 仙壇股份:方正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
    二、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履行的相關程序 (一)本次發行履行的內部決策程序 2019年1月20日,發行人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符合非公開發行股票條件的議案》《關於公司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的議案》《關於公司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的議案》《關於公司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運用的可行性分析報告的議案
  • 深入萬億市值上市公司 「雪球調研團」走進中國平安
    現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越發注重與投資者溝通,分享成長紅利。為了直接連接投資者和上市公司,雪球成立官方調研組織「雪球調研團」,與近百位來自各個行業的專家級調研團成員以及雪球人氣用戶,深入知名上市公司,發掘投資價值。截至目前,雪球調研團已走進伊利、復星國際、百度、碧桂園等數十家行業龍頭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股票的保全與執行|辦案手記
    參照深圳中院《關於強制執行上市公司股票的工作指引(試行)》,應當查明的情況包括:(一)權屬狀況、股份性質及股票數量、持股比例;(二)質押登記、信用交易、限售條件等權利負擔及司法凍結情況;(三)託管的證券公司及被執行人的證券帳戶、資金帳戶等。
  • 80後清華博士後「內幕交易」,10天「淨賺」800餘萬元
    來源:證券時報旗下 中國基金報記者 王建薔一名博士後,曾從事上市公司併購研究,卻因上市公司內幕交易,獲刑。裁判文書網顯示,這位當事人操縱多達7個帳戶炒股,且不惜「割肉」買入,短短十天內交易金額接近億元,「淨賺」800餘萬元。法院最終判決其有期徒5年半,並罰款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