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攜手臺觀光學院推廣生活講座 守護長者樂活人生

2021-01-18 佛教在線


慈濟基金會與臺灣觀光學院合作設計一系列養生生活講座,邀請花蓮慈院醫師走入社區樂齡大學作講座


認真做筆記


首堂課由慈濟醫院中醫師顏慶仁主講,幽默風趣的「食補」及「穴位」課程,逗得現場學員笑呵呵

佛教在線臺灣訊 「敬老三好,長青正好!」為守護銀髮族的樂活人生,慈濟基金會與臺灣觀光學院合作,設計一系列養生生活講座,邀請花蓮慈院醫師走入社區樂齡大學。2014年3月3日是開學日,首堂課由慈濟醫院中醫師顏慶仁主講,幽默風趣的「食補」及「穴位」課程,逗得現場學員笑呵呵,樂向「三高」說拜拜!

平均年齡高達70歲的銀髮族,認真做筆記,現場更有長者用智慧型手機錄下講師顏慶仁的精採分享。花蓮慈院中醫師顏慶仁3日受邀前往臺觀樂齡大學進行首堂生活講座,主要以改變飲食習慣及穴位按摩為內容,協助長者遠離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

顏慶仁表示,三高一向是銀髮族的健康隱憂,為讓長者遠離威脅,除了要定期運動外,更要從改變飲食習慣著手,認識食材本質,慎選吃進口中的食物,同時透過穴位按摩,養成保健身心的習慣。

近日寒流報到,顏慶仁更在課程中提醒長者「食補」的重要,藉由正確的烹煮方式,減低食材燥熱性。他說,冬天進補許多人會食用麻油及姜,如果在烹調過程中,讓麻油的溫度低於150度,並把姜連皮一起煮,就能降低部分民眾因太過燥熱導致鎖喉的可能性。

活到老、學到老,活潑生動的中醫生活講座,讓長者們捲起袖口一起跟著顏慶仁在穴位上又壓又捏,現場不時低頭勤作筆記及充滿活力歡笑的銀髮族,令人見證長青樂活的典範。家住北埔、現年71歲的學員林照子分享,受到子女支持,今年開始走入樂齡大學,因為多學習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更能讓心胸打開,享受快樂的銀髮新世代。

臺觀進修部主任邱展謙表示,臺觀樂齡大學主要以終身學習、健康快樂、自主尊嚴及社會參與等四大課程為願景,保障銀髮族的學習權益,讓長者皆能享有終身學習的機會。

慈濟基金會表示,本次與臺觀樂齡大學合作四堂課,分別邀請花蓮慈院中醫師顏慶仁、衛教師王懿萱及家醫師高聖倫,到臺灣觀光學院進修部分享健康保健訊息,藉由醫療資訊與生活講座的結合,讓長者擁有展新的學習體驗,協助銀髮族優遊樂活,感受充實豐富的退休生活。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呼籲大家加快腳步,匯聚善與愛的力量,人人力行克己復禮,回歸簡樸生活。因此,在慈濟邁向第四十一年之始,上人提出「回歸竹筒歲月」的叮嚀,呼籲人間菩薩大招生,加快淨化人心的腳步,起救苦救難之行,予樂拔苦;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萬蕊心蓮,同造愛的社會。祈願為達到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共同努力。
  • 因愛改變 轉念看見新世界-慈濟文發處主任何日生分享
    (照片提供:鄭亞華,地點:天津)一位曾經屢獲大獎的電視主播,與慈濟二十多年的緣分,特別是在回到慈濟的發源地花蓮,近距離的聆聽證嚴上人的教導,通過自己在慈濟多年的體悟而寫了這本書《一念間》,在書中分享了他所理解的慈濟思維和生命態度。12月7日慈濟天津寬敞的會所座無虛席,《一念間》的作者何日生主任和大家分享「轉念看見新世界」。
  • 守護星球 · 守護未來 | 2018樂活水公益項目頒獎典禮暨慈善晚宴回顧
    >「 守護星球,守護未來 」樂活水公益項目頒獎典禮暨慈善晚宴在北京中國大飯店隆重舉辦,與2018樂活水公益大使海清等眾多明星及愛心品牌一起,用公益的力量傳遞愛。《LOHAS 樂活》雜誌「LOHAS Earth」計劃的一部分,旨在中國本土推動「共生永續、樂享生活」的願景,設計環保、公益以及生產者和消費者教育,到今年已經是第九年。
  • 慈濟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 全球"高手"誓言守護地球
    慈濟基金會於2014年3月21日至23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全球「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志工分享環保經驗研習會現場佛教在線臺灣訊 「清淨在源頭,為後代留下乾淨的地球!」慈濟基金會於2014年3月21日至23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全球「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來自各地784位環保幹事分享環保救地球的經驗,人人發願,返國後將帶動更多環保「高手」。慈濟基金會自1991年推動環保工作,目前全球已有6557個環保據點,每天近10萬名環保志工投入。
  • 不可思議的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人間竟然還有這樣的組織!47張圖帶你領略慈濟的偉大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大林分院「追隨良醫 守護生命的磐石」資深志工與讀者分享閱讀經驗以及他們在生活中踐行慈善理念的一則則小故事佛教慈濟技術學院畢業典禮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事跡,要是細細說來那真是說不完,也道不盡。這裡用圖片所呈現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作為一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佛弟子真是為慈濟而感到驕傲,感到光榮。
  • 慈濟新加坡首辦臺灣以外的「國際慈濟人醫論壇」
    林文豪醫師(右)帶領著慈濟人醫會夥伴,前往百匯護理學院(Parkway College)進行說明和邀約。(攝影者:吳佳翰) (攝影者:吳佳翰) 慈濟新加坡分會2015年3月6日至8日於啟奧生物醫藥研究園(Matrix@ Biopolis),首次舉辦臺灣以外的「國際慈濟人醫論壇」。負責此次活動的新加坡慈濟人醫會(國際慈濟人醫會簡稱人醫會)成員,自2013年4月起便開始展開策劃與籌備工作,並成功邀約四百六十名本地和海外醫護人員報名參加。 「今天我們是要來邀請您參與下個月的人醫論壇。
  • 臺灣慈濟——人間的慈善奇蹟
    法師向麥格賽賽基金會致感恩與謝忱的信函中仍謙和地表示:「天下事不是一個人做的,而是大家一起共同成就的;天下事不是一時做的,而是一人接一人,一代接一代,相繼完成的。如說佛教慈濟功德會27年有成,那是所有佛教徒、慈濟委員、會員與社會愛心人士聯手胝足,共同創造出來的。」
  • 【慈濟月刊633期】人生如戲
    在遼寧省瀋陽市,有一對二十五歲的雙胞胎兄弟,哥哥重度腦性麻痺癱瘓,有嚴重自閉症,弟弟則是中度腦性麻痺癱瘓與輕度自閉症,兄弟倆都有肥胖症,尤其哥哥有兩百五十多公斤,生活無法自理,只能靠單親媽媽馬女士照料;弟弟則是一百二十多公斤,很有藝術細胞,鋼琴彈得好、歌也唱得好,但生活諸事還是需要媽媽看顧著。馬女士兩年前確診罹患「重症肌無力」,更加難以照顧兒子們。
  • 慈濟訊息:環保事 與每個人都有關
    為了響應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所倡導的「低碳生活進小區」活動,慈濟志工受夷陵區政府之邀,前往平湖廣場進行環保倡導活動,這是繼去年(2013年)宜昌小區愛灑活動之後,慈濟志工第二次前往宜昌開展環保愛灑活動。 這次的環保愛灑活動,慈濟武漢志工在廣場上設置了知足站(環保分類)、感恩站(環保孝素)、善解站(大愛感恩科技介紹)。
  • 【慈濟月刊651期】種好因得好果
    尤其聽到臺北、臺中慈濟醫院的大醫王們談述醫療個案,都覺得很慶幸,幸好有慈濟醫院,醫師們對生命都很尊重,很真誠地面對生命,用生命走入生命去搶救生命。聽著醫師們的報告,就如身歷其境,他們在救人的過程,我好像與他們同在,說得緊張,我也會緊張;說得歡喜,我也跟著歡喜。雖然大家報告的內容不離人生之苦,讓人很感慨,但是在苦難的世間,總能看見人與人之間的誠意,這就讓人感到安慰與喜悅。」
  • 【靜思妙蓮華】長者驚怖慈悲憂念
    在生、老、病、死這四大苦以外,還有人的心態,相愛的人無法時時在一起,【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不愛的人偏偏常在一起,光是聽到聲音,心就起煩惱;還有【求不得苦】,以及【五陰熾盛苦】。這身心的八苦,在人間衍生出無邊無際的苦難。人生不離憎愛取捨。就是這樣,憎啊、愛啊,我要取卻取不到,我要舍卻舍不掉。憎就是不愛,憎恨,光是看到就生氣,聽到就不歡喜。到底人是怎麼了?
  • 【大陸慈濟】佛事展 邀集一起做公益
    本次展會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品範圍包含佛像、佛具、香品、佛珠、素食、僧衣禪服、禪茶以及佛文化工藝品等,吸引了全球超過三百家廠商參展。靜思書軒期許通過此次設展,希望借著一系的列展示與講座,將慈濟人文、淨思產品、健康素食與環保理念,呈現給每一位與會的民眾。
  • 不可思議的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人間竟然還有這樣的組織!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臺北分院慈濟的志工繞道香港及時為西安陸軍醫院送來了救命的配型骨髓。作為亞洲目前最大的骨髓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臺灣花蓮市佛教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捐贈骨髓已超過八百五十例,其中向大陸捐贈三百一十八例為最多。
  • 慈濟視頻:慈濟援建小學 雅安地震中愛的守護
    這是她在就讀四年級以前不曾有過的經驗,因為她是茶農的小孩,家裡離學校很遠,以前為了趕路上學天天得摸黑出門,直到2010年,慈濟援建的校舍落成後她才開始住校。前進慈濟小學學生韓姜琴:「喜不喜歡你的課桌,喜歡。抱一下,我們一走進教室,那裡的課桌,比我們之前的要好許多,它是單人桌嘛還有椅子,可以聽課,然後我們以前那兒,只是一根獨凳子,坐著不注意還會摔倒。」
  • 【舊法新知】慈濟人物誌_邵麗卿
    邵麗卿虛弱地躺在病床上,一邊看著大愛新聞報導、一邊望向窗外的夜空,嘆起這冷颼颼的天氣,餐風露宿和獨居長者該怎麼度過,也想起平常關心的照顧戶們,不知近來過得如何?⊙吃苦當吃補病榻中,心繫的不是自己的病痛,卻是他人的生活,這般悲憫情懷,是邵麗卿一生吃盡苦頭,所磨練出來的助人心志。
  • 【慈濟人物誌】能做慈濟 天下最有福報
    但這個舉動遭到先生強力反對,翁美琴只好解釋,這筆款項是要來協助證嚴上人蓋醫院救人;但先生還是認為勸募太辛苦而不同意。後來翁美琴一改溝通模式,不再像以前一樣盲目地發脾氣了,改用柔軟態度來央求先生:「我還是要做慈濟,你讓我做啦!」後來先生慢慢認同,顯然「以柔克剛」相當有效。
  •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一線保障生活的五味人生」講座順利開展
    西工大新聞網11月2日電(謝東霖吳宇田薇王思清)10月30日晚上19:00,西北工業大學民航學院「民航大講堂」系列講座第二講「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一線保障生活的五味人生」主題報告在長安校區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學術報告廳順利舉辦。
  • 圃美多樂活首家樂活小屋重慶區盛大開張
    隨著PML樂活(中國)品牌戰略的不斷推進,公司轉型為一家全新的、系統化的、國際化的優質企業。洛哈斯小屋是公司各種戰略的支點。為代理商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幫助市場快速發展,也是展示PML樂活(中國)文化和品牌的重要窗口!上午11點58分,領導們為樂活農舍的開業剪彩,祝它前程似錦。重慶首家樂活屋的開業,不僅揭開了西南市場的新篇章,也預示著公司市場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文化育人茂陵書香,山東政法學院圖書館閱讀推廣之名家講堂
    山東政法學院圖書館館長 張建波教授以法育人,以文化人,創新平臺建設,致力閱讀推廣,倡導文化育人,營造校園書香,山東政法學院圖書館近幾年不斷踐行開放式創新,切實深化高質量服務,圍繞學校 「六個山政」發展戰略目標,落實《「書香校園」建設工作方案》,創新打造了名家講堂、讀者俱樂部、志願者聯盟三大平臺,統籌策劃並推出包括《校長推薦閱讀書目
  • 煥新城市發展 | 樂活在復星星堡 精細化運營關愛中國長者
    這不僅可以豐富長者的日常生活,還會使長者的心態更加年輕有活力,讓他們再體驗一回「青春期」的生活模式。由此形成這樣的良性循環,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幫助長者建立對老年生活的熱愛。這樣的星堡顛覆了中國傳統養老院的模式,引進國際化養老理念,不只是為住戶提供生活起居上的照護和專業、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幫助他們避免疾病與殘疾,維持機體和認知功能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