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愛約翰·列儂

2021-02-08 良倉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當那首最令人感動的旋律響起,你是否還記得34年前的今天,離開地球的約翰·列儂,那個「死在幸福的槍下」的他,其實依然收穫著無限多與濃烈的愛。

1.小野洋子(列儂第二任妻子)

「我的丈夫約翰·列儂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一個出身低微,卻用他的話和音樂給整個世界帶來光明和希望的人。」、「約翰非常聰明,反應很快。我不需要解釋,我們也不需要談論發生的事情,我們知道彼此心意相通。」

2.保羅·麥卡特尼(披頭四樂隊成員)

「我在利物浦伍爾頓的鄉村遊園會上遇見約翰·列儂,那時的我才15歲。」


3.艾裡奧特·敏茲(列儂的密友)

艾裡奧特·敏茲這樣描述不為人知的列儂:「他雖然有近乎一米八的身高,但他的外形看上去很小。他在某些方面又是很精緻的。他總是仔細地泡茶,他很挑剔,又很愛乾淨。他不喜歡廚房的餐桌上有麵包渣或是沙發上散落著報紙。」


4.米克·賈格爾(滾石樂隊主唱)

Mick Jagger每次去美國都會想起列儂。和列儂一樣,Jagger也曾因在英國私藏大麻而被定罪,很難申請到進入美國的籤證。他說,列儂贏得法庭大戰也推翻了美國拒絕給他籤證的理由。「在我的護照中有一個表示護照已合格的符號,這都要歸功於列儂的先例。因此每次我進入美國時,都會想到列儂。」

5.馬克·大衛·查普曼(槍殺列儂者)

據查理曼後來的供述,他槍殺列儂的原因之一是:「我不想讓別人跟我一起分享我對他的崇拜」。

6.喬治·哈裡森(披頭四樂隊成員)

「就我而言,列儂不在,永遠不會有披頭四的重聚。」

7.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的後記中,村上春樹明確寫道:「這部小說是在南歐寫的。我每天鑽進吵得要死的小酒館,一邊用微型放唱機反覆播放——放了120遍——《佩珀軍士寂寞的心俱樂部樂隊》,一邊不停筆地寫這部小說。在這個意義上,這部作品得到列儂和麥卡特尼的a little help。」

8.列儂牆

位於捷克布拉格的這面牆,原本最普通不過。而1980年約翰·列儂被槍殺後,人們開始在牆上塗畫列儂的肖像及披頭四的歌詞,並將其命名為列儂牆,如今它已成為捷克年輕人們表達和平祈願的象徵。

9.鮑勃·迪倫(著名美國唱作人)

在鮑勃·迪倫的第35張專輯 《Tempest》 中,最讓人感興趣的歌不是那首長達14分鐘,講訴沉沒的鐵達尼號的同名歌曲。而是專輯中最後的那首 Roll on John,這首歌表達了迪倫對約翰·列儂的敬意。歌詞中反覆唱道:「閃耀你的光芒/前行吧/盡情的燃燒/前行吧/約翰」。

10.埃爾頓·約翰(英國流行音樂創作歌手)

英國樂壇傳奇人物埃爾頓·約翰回憶了他與列儂見面時被他的才智和音樂天賦「嚇壞」的情景。但他不必擔心。他在書中寫道:「沒有態度、沒有狂妄———只有幽默和熱情。」

11.《我是山姆》

這部電影共採用了17首披頭四樂隊代表作的翻唱版本作為背景音樂。主人公山姆的養女露西的名字也來源於披頭四的名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山姆反覆教給女兒的一句話「All you need is love」同樣是披頭四的一首代表作。

12.柯特·科本(美國著名搖滾歌手)

「我想擁有眾人對約翰·列儂的愛慕.我不想成為一名樂隊主唱,我僅僅是想回到那兒,做一個搖滾明星。」


13.安妮·萊博維茨(美國著名女攝影師)

「我在拍攝時並不知道以後會出現什麼結果,我只想表現的是,他是那麼地愛著她。」在安妮拍攝約翰·列儂擁吻小野洋子的照片五小時後,列儂遇刺身亡。而回憶當時拍攝的場景,這位著名的明星攝影師說:「那張照片後來成為了當期《Rolling Stone》的封面,也成為我為名流拍攝肖像的一個先例。列儂教會了我如何找到自己的狀態來拍攝,這對我以後的拍攝影響深遠。」

相關焦點

  • 約翰・列儂與《想像》
    世界最著名的夢想者約翰・列儂死於1980年12月8日,是被一名狂熱過頭的歌迷開槍打死的。他的死驚動了世界,不亞於甘迺迪遇刺,那些擁有無數歌迷鮮花和金唱片的人們,有誰能奢望這樣的死亡呢?約翰・列儂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搖滾樂隊「甲売蟲」的靈魂人物,在認識來自日本的藝術家大野洋子後,他不但離婚、娶了她,而且還眼瞅著樂隊在輝煌的巔峰解散。
  • 約翰·列儂:四顆子彈帶走一代巨星|約翰·溫斯頓·列儂|約翰·列儂...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漫像主題人物約翰·溫斯頓·列儂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英國搖滾樂隊The Beatles「披頭四」成員,搖滾音樂家——約翰·列儂約翰·溫斯頓·列儂,1940年10月9日下午6點30分出生於英國利物浦一個工人階層家庭裡。邵丹 作品列儂的父親在小列儂只有三歲時就拋棄了妻子和兒子,因此,列儂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寄宿在位於沃爾頓郊區的姨母家裡。
  • 約翰-列儂前妻病逝 第三者小野洋子悼念
    約翰-列儂前妻病逝 第三者小野洋子悼念2015-04-03 09:15:22 來源:  新浪娛樂肖恩-列儂、小野洋子、辛西婭-列儂、朱利安-列儂    著名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已故成員約翰-列儂(John Lennon),其前妻辛西婭
  • 披頭四樂隊的成員:約翰·列儂
    著名的歌手兼作曲家約翰·列儂創立了披頭四樂隊,這支樂隊對流行音樂界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約翰·列儂是誰?約翰·列儂1940年10月9日,德國二戰空襲英國默西塞德郡利物浦市,著名創作型歌手約翰·列儂出生。當他四歲的時候,列儂的父母分居了,最後他和他的阿姨住在一起。列儂的父親是一名商船船員。
  • 約翰·列儂夫婦「愛與和平」的起點
    國家記者+語言大師 現場描述約翰·列儂夫婦「愛與和平」的起點約翰·列儂的生命終結在1980年12月8日晚上的五聲巨響中。他一生都在倡導和宣傳和平,兩次著名的「床上和平運動」獲得了巨大的反響,藉此我們找到兩位曾經採訪過約翰·列儂夫婦的記者為我們講述當時的「第一現場」。
  • 40年前的今天,約翰·列儂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是約翰 · 列儂(John Lennon)。作為 The Beatles 樂隊一員及靈魂人物,列儂一生創作出眾多改寫音樂史的經典。1960年披頭四樂隊成立,1970年解散,1980年列儂不幸遇害。2020年是列儂遇害40周年,披頭四成立60周年。
  • 約翰·列儂與辛西婭的校園戀愛
    約翰確信自己已經真正地,瘋狂地,深深地陷入愛河。我們能見到的第一封約翰給辛西婭的信件其實不是一封信,而是一張自製的聖誕卡,一共八頁,封面和封底都有圖畫,裡面有很多字句,主要內容是一遍又一遍的「我愛你,辛西婭」,用詞恰當,符合辛西婭的口味,沒有一絲下流暗示或汙言穢語,而是彬彬有禮,甜蜜動人:「我對聖誕全部的渴望就是你,早點出現吧。」
  • 音樂人物|約翰·列儂:愛與和平的夢想者
    【再見列儂】他自幼個性反叛,經常逃學,但熱衷藝術和閱讀;他15歲組建樂隊,23歲率「披頭四」轟動全球;他主張愛與和平,曾因反戰行為頗受爭議。藝術價值 縱橫宇宙 有評論表示,列儂與披頭四樂隊所創造的音樂,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種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年齡、任何心情、任何性別、任何種族、任何身份聽起來都不討厭的音樂。
  • 小野洋子:不再和約翰.列儂有關,她是一個女權主義者
    ·列儂,小野洋子也許直到今天都只是個小圈子裡知名的前衛藝術家而已。而男人們卻不愛聽那樣的聲音,他們喜歡聽女人說話非常溫柔,『你好啊』。而實際上女人才是創造人類的,她們在生出下一代時,聲音非常強壯。當聽到女人強壯聲音的時候,男人們才會被嚇著。」作為一個著名的女權主義者,洋子始終都以東方式的智慧對待男性和這個男權社會。
  • 約翰·列儂:如果我們一起做夢 | 紀念
    《你所需要的只是愛》(All You Need Is Love)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視為《想像》(Imagine)的前奏。列儂告訴他的聽眾們:「沒有什麼事情是你想做而做不成的。」此外,做起來是很容易的。如果《永遠的草莓地》表現了列儂的矛盾心理——「對我來說這不算什麼」,《你所需要的只是愛》則傳遞出一種積極的信息,告訴人們認識自身的潛力,為一個將愛與和平置於戰爭和破壞之上的世界而奮鬥。
  • 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床上和平」行動50周年紀念幣亮相 | 美通社
    1969年,塑膠小野樂隊(Plastic Ono Band)(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錄製了《給和平一個機會》(Give Peace A Chance),這是一首為世界各地的幾代和平主義者和音樂愛好者所唱的反戰歌曲。
  • 白日夢 約翰·列儂
    愛是承諾,愛是紀念一旦賦予永不被遺忘,莫讓愛消失,近一年時間都沒音樂創作在這期間,列儂與艾頓·約翰相識成為好朋友創作了多首歌曲。12月9日,小野洋子宣布「 列儂不會有葬禮他愛著大家,愛著人類希望你們也愛他
  • 約翰·列儂:沒有真相,就不會有世界和平
    《你所需要的只是愛》(All You Need Is Love)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視為《想像》(Imagine)的前奏。列儂告訴他的聽眾們:「沒有什麼事情是你想做而做不成的。」此外,做起來是很容易的。如果《永遠的草莓地》表現了列儂的矛盾心理——「對我來說這不算什麼」,《你所需要的只是愛》則傳遞出一種積極的信息,告訴人們認識自身的潛力,為一個將愛與和平置於戰爭和破壞之上的世界而奮鬥。
  • 小野洋子,終於明白列儂為什麼愛你如此痴狂···
    只有一顆蘋果,人們會花200英鎊,來看它一點點腐爛,有趣的是,約翰•列儂看後,直接把它吃掉了,洋子當時很詫異,他怎麼就能把蘋果吃掉了?當時的洋子還不知道眼前這個有緣人就是Beatles的主唱約翰•列儂,不久之後,列儂與洋子陷入瘋狂的愛戀。
  • 《回憶約翰·列儂》,71個人的記憶
    她回憶了列儂在他們公寓大樓入口被殺當天的情景,以及當他與家人吃飯時,她是如何向他的公寓窺視的。顯然最重要的時刻也是最世俗的。  《回憶約翰·列儂》裡有相當多的英雄崇拜色彩:美國影星保羅·雷塞爾和某樂隊吉他彈唱歌手奈爾斯·洛夫格林都稱列儂為「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朋友」,B-52s主唱凱特·皮爾森承認實際上將列儂看成是「一個神話人物」。而且這些名人是按照可預料的模式來追憶列儂的。
  • 約翰.列儂遺孀小野洋子86歲了還在出新專輯,了解一下她的傳奇
    雖然我用一種好像人人都認識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的態度寫了前面幾段,但不要急,我知道,說不定這倆人你都不認識——這世界變化快。其實你們都不懂,她肩負著的壓力與否定遠遠比我的大,她這一生所做的成就光芒甚至可以掩蓋過我。
  • 黑檔案上的約翰·列儂
    1980年的冬天,約翰·列儂完成了《如履薄冰》的吉他曲配樂,走在回家的路上。這是12月份裡最暖和的一個夜晚。
  • 櫻花樹下,沒有陌生人 約翰·列儂逝世35周年
    據約翰·列儂所說,他與保羅·麥卡特尼分別創作了一半歌詞。「吉他會輕輕抽泣,因為愛會昏昏睡去。」人們常常犯下一個顯而易見的錯誤:因為事物轉瞬即逝,就不再愛他們。可是12月8 日,每年的這一天,全世界會有很多人想起約翰·列儂,唱起他的歌。
  • 約翰·列儂:致妻子和情人
    :致妻子和情人——該書是披頭四主創約翰·列儂所有書信的首度結集,囊括列儂一生中所寫的近三百封信件和明信片。每一封信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揭示了列儂寫信時所處的人生階段。書中還收錄了約翰·列儂不同時期的照片、書信及明信片的手跡,其中不乏列儂的親筆插畫、塗鴉和玩笑之語。——作者亨特·戴維斯是披頭四唯一授權的傳記作者。
  • 八卦 約翰·列儂不為人知的影子情人
    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想必大家都知道,無疑是上世紀最有影響的樂隊。而今天故事的男主角,就是披頭四最知名的成員約翰·列儂(John Lennon) 。當時的洋子對列儂經常喝得酩酊大醉、不知所為無法容忍;但另一方面,她又很想儘快提升自己的事業。列儂的行為對她的事業發展形成了阻礙。他(列儂)在紐約時感情上非常壓抑,這也是他們感情破裂的部分原因。他每天喝酒、生氣、鬱悶不堪,洋子一點都不希望他這樣。她想繼續她自己的事業……她甚至想對約翰說:『我不想和一個總是生氣的酒鬼一起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