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

2021-02-13 每日羽毛球俱樂部

閱讀本文前,請先點上面"藍字",再點"關注公眾號",就可繼續收到這樣的文章了!完全免費哦!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

《三國演義》在寫關羽威震華夏到敗走麥城這段故事,用了整整五個回合,而且是扎紮實實、一氣呵成的五個回合。這筆墨,初看不覺稀奇,思索卻頗驚異,畢竟,羅貫中在官渡之戰和諸葛北伐上的著墨,統共也就幾個回合,羅貫中的字是來自民間說書的底本,可見他那個年代,坊間崇奉關公到了怎樣的地步。

關公之死,羅貫中描述頗細,說他在麥城與周倉和王甫道別,又雲他如何自將三百餘騎突圍而出,央視三國演義對這一段的刻畫入骨三分,尤其他被活捉那一幕,英雄的末路絕望,老將的心力交瘁,都出來了。讓淡薄了近百年的關公崇拜,又重上案幾。多虧了羅先生豐富而準確的想像,因為正史對關公之死的描述,實際非常凝練。

孫權遣將逆擊關羽,斬關羽及子關平於臨沮。

簡簡單單,孫權派出將領,截住關羽,殺掉,完事。陳壽記事之凝練,堪比上古《春秋》。然而這麼簡單的結果,過程卻未必簡單。漢末三國時期,有一部古書,叫做《蜀記》,這部書在古代已經失傳,但書中一些內容,曾被當時人引用出來,放在別的書裡,故而得以殘留了片段。《蜀記》中有這樣一句記載,足顯關羽當年死時的悽慘。

孫權遣將軍擊關羽,獲關羽及子關平。孫權欲活關羽以敵劉備、曹操。

從這段記載看,孫權捉住關羽後,在是否殺他上面,並不如陳壽所言那樣,非常果決。相反,孫權經歷過躊躇和疑慮。這只是古書的簡潔記載,實際情況一定遠遠比之複雜。可見,關羽被擒後,並不是立刻被殺,而是經歷了一段時間,一個過程。這段時間內,江東很可能在權衡殺與不殺的各種利弊。

可以想見,此時的關羽,心理有多麼悽愴和悲涼。關羽被擒前,正是他人生的巔峰,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當時天下都圍著他轉。然而這麼勢不可擋的氣魄,卻因後院起火,而瞬間墜入深淵,成了那被他深深鄙視到無可附加地步的「江東貉子」孫權的階下囚。熟悉正史的朋友們知道,孫權是忌恨關羽的,因為關羽對他極其不敬。很難想像,孫權關押關羽期間,沒有對關羽傲慢到極致的內心,澆上一盆盆羞辱的髒水。

但關羽終究還是死了,是被東吳殺掉的,這個確定無疑。但這是孫權本人的意思嗎?恐怕也不是,《蜀記》中還有一句記載,承接上一句:

孫權左右曰:「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曹操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乃斬之。

說明孫權可能是在手下勸諫後,才對關羽起的殺心。當然,也可能是孫權早已鐵了心要殺關羽,但故作姿態,讓此言從左右口裡出來。這些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諸位可以有自己的思考。我個人認為,孫權即便忌恨關羽,但他作為江東之主,而且是一位明主,不太可能因私仇除掉關羽這樣一位當時的紅人和樞紐人物,畢竟,荊州都到手了嘛,殺不殺關羽,又有何區別。

但這事可以輻射到另一個問題:關羽敗績時,如果劉封和孟達去救,能否來得及。

通常認為,關羽之敗,根本還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傲慢,目中無人,得罪了周圍一圈人——無論自己人,還是敵人,最後被糜芳和士仁,端掉老巢,敗績。但關羽之敗,並不等於關羽要死,關羽敗績,到他被擒,中間還過了數日。

要回答上面的問題,我們要討論兩個方面:孫權對擒拿關羽的部署,以及救援是否來得及。

孫權的部署

為了解孫權部署,我們先看《呂蒙傳》記載。

後關羽討樊,留兵將備公安、南郡。呂蒙上疏曰:「關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呂蒙圖其後故也。呂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關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關羽可禽也。」

關羽還,在道路,數使人與呂蒙相聞,呂蒙輒厚遇其使,週遊城中,家家致問,或手書示信。關羽人還,私相參訊,鹹知家門無恙,見待過於平時,故關羽吏士無鬥心。會孫權尋至,關羽自知孤窮,乃走麥城,西至漳鄉,眾皆委關羽而降。孫權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即父子俱獲,荊州遂定。

從上述兩則記載中,我們可以獲取以下信息:首先,呂蒙對孫權上疏時,明確說「而關羽可擒也」,這說明江東在出兵奪取荊州之前,就有了擒拿關羽的計劃。第二,關羽敗軍後的時間表如下:關羽從襄陽和樊城撤往南郡(江陵),在撤軍的過程中,關羽得知荊州被襲。接著,關羽數次派遣使者去江陵詢問呂蒙,自己的家屬是否無恙這類問題。關羽接近南郡後,得知自己家屬無恙。接著,孫權親自到江陵,關羽才決定撤離,去了麥城,又到漳鄉,身邊人走散殆盡。此時,孫權才下命朱然和潘璋出發,去截斷關羽歸路,擒拿關羽。

所以,關羽從戰敗到被擒,大致是這樣:戰敗,向南郡退軍,得知荊州失守,繼續向南郡退軍,得知孫權親臨,轉向西北方麥城,孫權派潘璋等截殺,關羽在夾石被擒。

如果救援會怎樣

《三國志·劉封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劉封、孟達,令發兵自助。劉封、孟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關羽命。會關羽覆敗,先主恨之。

說明關羽戰敗後,必然立即派人往房陵求援助,但劉封和孟達沒有發兵。

從關羽敗退到被擒,他先後從襄樊到江陵,從江陵到麥城,從麥城到漳鄉,從漳鄉到夾石,在夾石被擒。關羽的行軍距離,共約500裡。考慮到各種因素,如數萬大軍行進等等,則從關羽敗退到被擒,前後最多一周時間。

從房陵到夾石,共約400裡。房陵到夾石,是秦川以東入江漢平原的必經之路,一路皆為崇山峻岭。古時良馬行軍,日行約190裡左右。考慮到各種因素,如劉封等接到敗報,整軍出發,行軍等因素,則從關羽發出戰敗消息,到劉封孟達軍到夾石,則至少也要四日。

因此,如果劉封孟達在接到關羽求救後,立即出兵去救,雖然時間非常緊張,但還是有可能救下關羽的。這就是後來劉備忌恨劉封的原因。

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來源網絡,全部轉載,內容未經核實,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史事摘要

點擊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不是馬忠殺的,原本可以不死
    有關關羽之死,通常有兩點認識:關羽是被馬忠殺的,以及,關羽當時必須死。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寫
    這筆墨,初看不覺稀奇,思索卻頗驚異,畢竟,羅貫中在官渡之戰和諸葛北伐上的著墨,統共也就幾個回合,羅貫中的字是來自民間說書的底本,可見他那個年代,坊間崇奉關公到了怎樣的地步。關公之死,羅貫中描述頗細,說他在麥城與周倉和王甫道別,又雲他如何自將三百餘騎突圍而出,央視三國演義對這一段的刻畫入骨三分,尤其他被活捉那一幕,英雄的末路絕望,老將的心力交瘁,都出來了。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學者: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寫
    這筆墨,初看不覺稀奇,思索卻頗驚異,畢竟,羅貫中在官渡之戰和諸葛北伐上的著墨,統共也就幾個回合,羅貫中的字是來自民間說書的底本,可見他那個年代,坊間崇奉關公到了怎樣的地步。關公之死,羅貫中描述頗細,說他在麥城與周倉和王甫道別,又雲他如何自將三百餘騎突圍而出,央視三國演義對這一段的刻畫入骨三分,尤其他被活捉那一幕,英雄的末路絕望,老將的心力交瘁,都出來了。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顛覆歷史,學者:不是馬忠殺的,原本可以不死
    有關關羽之死,通常有兩點認識:關羽是被馬忠殺的,以及,關羽當時必須死
  • 馬超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史書怎麼可能寫
    他不像關羽、張飛和趙雲那樣,讓人覺得很熟悉,甚至不像黃忠那樣——儘管老來才效命劉皇叔——但人們依舊覺得他清晰可見,非常具體。馬超,就不太一樣了。人們熟悉馬超,知道他在羅貫中筆下曾與許仲康和張翼德分別大戰幾百回合,為貪饕的讀者奉上了難得的曠世古獸的單挑表現;人們熟悉馬超,知道他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甚至,人們還知道,歷史上真正的馬超,是前將軍,官階在張飛之右。
  • 呂布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慘了,難怪史書不敢寫
    呂布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慘了,難怪史書不敢寫       《三國演義》在寫到呂布為曹操所擒後,說曹操望著呂布,沉默不語,劉備在一旁,耷拉著大耳錘子,雙手叉在袖口中,兩個眼皮微微下垂,儼然一副活佛模樣。
  • 關羽怎麼死的?解密關羽之死的歷史真相
    史料中,並沒有關羽死後,劉備哭關羽的記載。相反,龐統死後,「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法正死後,「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就是劉備對法正的死也傷心得不得了,居然痛哭了好幾天。而結拜兄弟死了之後,居然沒有劉備痛哭的記載,難道不奇怪嗎?劉備與關羽生死之交的關係雖然從來沒有人去懷疑,但那只是文學作品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事實並非如此。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學者: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關公之死,羅貫中描述頗細,說他在麥城與周倉和王甫道別,又雲他如何自將三百餘騎突圍而出,央視三國演義對這一段的刻畫入骨三分,尤其他被活捉那一幕,英雄的末路絕望,老將的心力交瘁,都出來了。讓淡薄了近百年的關公崇拜,又重上案幾。多虧了羅先生豐富而準確的想像,因為正史對關公之死的描述,實際非常凝練。  孫權遣將逆擊關羽,斬關羽及子關平於臨沮。
  • 郭嘉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正史怎麼可能寫
    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 未知用人之機。 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私以為,郭嘉恐怕是曹操一生最能相知之人了,故而曹操到死都非常懷念郭嘉。然而郭嘉,還是死了,而且死得很早。正史對郭嘉之死,記載非常簡練。年三十八,自柳城還,疾篤。——《三國志》如陳壽一貫對當時人之死的描述一樣,除了病篤,就是病篤,以至於病死儼然已成為當時人之死的唯一原因。甚至有人認為,「病篤」一詞,只是陳壽敘述時人之死的一種慣常方法。
  • 關羽之死
    關羽以死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劉備、曹操、孫權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關羽之死稱得上是皆大歡喜,四方多贏。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去世,於是曹丕、劉備、孫權紛紛稱帝。從小看三國,看到關羽之死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蹊蹺。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孤軍北上,身後沒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麼?
  • 劉備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太慘了,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每天為您分享歷史知識和野史秘聞。新朋友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可以免費關注本平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關羽是怎麼死的?關羽怎麼死的揭秘
    說到一個人歷史人物是怎麼死的,我們當然是要從兩個方面去看這個問題,第一個方面就是從正史上,還有就是從野史和演義小說評書去看。(關羽女性藝術畫)在歷史上關羽是怎麼死的?(關羽藝術畫)看到這想必大家也清楚了,這就是關羽在歷史上記載是死的,只說到了被潘璋和馬忠生擒,具體的被殺的是沒有具體說明的,那麼在演義中關羽又是怎麼死的呢?
  • 赤壁之戰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
    然而,演義是精彩了,合著歷史上這事,到底如何呢。曹操至赤壁,與劉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武帝紀》曹操在赤壁和劉備有過一戰,戰鬥情況不太順利。當時發生了瘟疫,士卒死傷眾多,於是曹操退軍了。
  • 歷史上真實的關羽身高堪比姚明 關羽身高多少?
    但在近期的藝術創作中,有越來越多的人想顛覆關羽在世人眼中那根深蒂固的完美形象。在電影《關雲長》中,甄子丹飾演關羽不再紅臉綠衣,不再手託長髯,甚至談起了感情。對於這種現代化和所謂人性化的全新解讀,似乎更多的人都不太領情。到底歷史上的關羽是怎樣的?他的形象容不容得後人的更改?記者就此問題採訪到瀋陽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民俗專家齊守成。
  • 揭秘關羽怎麼死的,關羽之死的真相
    那麼關羽怎麼死的呢?身為一代名將又為何而死?接下來為你揭秘關羽怎麼死的。1、關羽孫權奪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稱漢中王,認命關羽為前將軍,七月,關羽不顧來自東吳的威脅,率軍攻打樊城的曹仁。並派人深入曹魏的佔領地區策反,擾亂敵人後方。曹操派大將于禁助戰,關羽借漢水淹曹魏七軍,生擒于禁,威震華夏,曹操打算遷都以避關羽之銳。
  • 關羽之死到底是誰造成
    關於關羽之死,死在一個「驕」字上,驕者必敗,他看不起屢建功勳的老將黃忠,聲稱「不與老兵同列」。
  • 太慘了,呂布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難怪史書不敢寫
    劉備聽了曹操的問,思忖了片刻,道:「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一句輕描淡寫的疑問句,實際是在陳述一個斬釘截鐵的事實:如果曹公免死呂布,那自己就要火燒眉毛了。如何?劉備的陰險狡詐,是否躍然紙上?只是太隱晦,如果不細細咂摸,真的很難體會。接著,呂布罵出了他人生最後一句,他這話,是罵給劉備聽的,但決策者,還是一旁曹操。呂布罵劉備:「大耳賊!汝不見轅門射戟之事乎!」
  • 關羽死後,曹丕、劉備稱帝孫權稱王,可謂「關羽之死,皆大歡喜」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可謂是神一般的存在,雖許多事跡來源於歷史,卻又「高」於歷史。尤其是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有個非常醒目的標記:身後那杆上書「漢壽亭侯」的大旗,走到哪跟到哪。按理說這個封號,是關羽降曹後,曹操假託漢獻帝之口,封賞給關羽的。
  • 關羽之死的真相
    關羽之死的真相發文者: kukumusic 最近看過許多帖子,大意都是揣測關羽是被劉備、諸葛亮謀害的,本人實在是看不下去,所以發這篇文表達一下自己 的看法。首先,持這種觀點人的最大一條依據就是,關羽在攻襄樊之戰的半年中,劉備與諸葛亮始終未派兵援助,那麼我用自 己的分折來告訴你,沒有援兵的真實原因。
  • 讀史|關羽之死,蜀漢君臣難辭其咎
    、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在劉備和曹操長達兩年的漢中之戰中,曹操一方損兵折將,大將夏侯淵被黃忠陣斬,曹軍撤退,劉備佔領漢中全境,並乘勝攻取了東三郡(魏興、上庸、新城)。可以說,此戰以劉備完勝、曹操完敗而宣告結束。為了策應劉備的漢中之戰,鎮守荊州的大將關羽也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發動了襄樊之戰,戰爭態勢更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