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答疑|我的孩子愛「吃手」是什麼原因呢?

2021-01-19 教育戲劇

點擊上方「藍字」,開心一「夏」吧

小編說

微課《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在7月28日結束啦,家長們表示有哭花了妝容的,有收穫到滿滿感動的,有被深深療愈的,有鼓足勇氣接受「生命」挑戰的... ...我們最想看到的是:每一次學習,我們都能帶有意識的學習並有所收穫。

今日分享的是課後答疑篇,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家長哦~

1

「吃手」是錯誤嗎?

家長:王老師,我家孩子現在四周歲,女孩子,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有咬指甲的習慣,疫情期間在家轉好。現在上學了又開始了,一次聊天過程中,她和我分享,她說媽媽,學校規則太多了,我不喜歡。

王老師:從問題上看,孩子表達的很清楚,她是上幼兒園無聊所以吃手的。大部分孩子吃手的原因都是因為無聊,還有一個情緒就是焦慮,因為無聊會讓她產生焦慮。因為她不知道該做什麼,這個時候她可能會吃手,這個動作會使得她的心理得到慰寄。

一般情況下,我們要是有孩子感覺到無聊的時候,我們會給孩子找點事情做,你會發現她有事做,她就不會再吃手。另外,我們不去把「吃手」當成錯誤去糾正,這就好像我們傷心的時候會哭一樣,你不能覺得「哭」是個錯誤,或者是我們焦慮的時候會做一個下意識的動作,成人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我們不能說你做這個動作是個錯誤,我糾正你這個行為。

SUM MER

你想一想,假如你在一種焦慮或者是無聊的情緒下,你做了一個下意識的動作,這個下意識的動作使得你可以暫時逃離那種難以承受的無聊、焦慮的情緒,那麼,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我要調整你的這個下意識的動作上,你可想而知她一定是沒有效果的,所以我們不去調整她的這個動作,而是找事情讓她做或者是緩解她的焦慮情緒。

只有這樣,她下意識的動作才可能得到調整,除此之外,我認為「吃手」這個動作從原則上來講沒有太大的傷害,所以我們不要把這個事件放大,如果你要一開始指責這個孩子,那這個動作就會進入到她的潛意識部分,一旦進入她的潛意識部分的話,你越想改變它反而會更加的頑固。

所以我建議是不是可以跟學校溝通一下安排一些活動呢,或者是回來跟孩子聊一聊,讓孩子有事情可做。

SUM MER

2

建立寫作業的規則

家長:請問老師,寶貝開學三年級,陪寫作業與建立自主自律習慣的相互界限有點困惑請老師幫忙清晰一下!

王老師:孩子在這個階段學習寫作業應該是有自主性了,所以我建議你跟孩子坐在一起商量一個關於「寫作業的規則」。規則建立以後,你的任務就是跟他一起去執行,在執行的過程當中,你肯定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去調整的,調整包括規則的執行合理或者不合理,其次是你需要去調整他的情緒,再則你需要看他在學習中的困難在哪裡?寫作業的困難在哪裡?然後做出調整。

這讓我想到聞是寫作閱讀寫作的孩子,他們正好也是三年級開始來上我的課,他們又想自主,但是又不完全具備自發的意識,所以就會出現又不想讓你管,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又還沒有具備的情況。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也會出現對抗,我就不做,你越說我越不做。一個學期下來總有那麼幾次,有孩子就堅決不寫,那我們會在這個過程當中做出一些妥協,比如說有時候我就看到某個孩子絕對就是情緒是HOLD不住的,那老師就給你妥協,但是我的妥協是有底線的,在家庭中你可以嘗試去設置你的底線。

那對我來講,我的課堂就是你不想寫,可以,那你給我口述,你至少要說一段,在課堂上你不說,也可以,下課之後你單獨跟我說。我肯定會給他設置一個目標,把他原來的目標就降到最低。像有的孩子寫不了一篇完整的作文,那你可以先寫一段,寫不了一段,可以先寫一句,總之我是有一個底線。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都不會生氣,也不會發脾氣,因為我覺得這就是孩子當下的一個狀態,所以我不會跟他在情緒上較勁兒,在這個時候你會營造一個空間,一個場域,讓他感覺到他是被允許的,那他自己也會很快的做出調整。

文章整理自微課《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王瑞君老師直播課:

第一期:《如何幫助孩子有效地學習》

《愛和束縛一步之遙》

第二期:《教育,父母應該做什麼》

《傾聽孩子》

第三期:《如何透過孩子認識自己》

《愛孩子就是給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

第四期:《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

《尊重孩子的選擇意味著什麼》

點擊即可了解詳情!

新浪微博:@聞是教育

專注教育戲劇 讓思想成為行動

相關焦點

  • 品心軒微課公益答疑,為您在線排解困擾!
    從2月26日至今,我們已經舉辦了3場導師微課在線答疑活動,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在李中瑩老師直播期間的一個月時間,我們將會持續開展答疑活動。讓我們一起傳遞這份愛,叫上你的朋友,一起掃碼來群裡聽課吧!
  • 在線答疑|手寫答疑錄微課做直播,哪個工具更適合老師們?【附購買福利】
    後臺的小夥伴們發來許多私信,諮詢如果想要在直播錄課中手寫公式答疑,什麼工具最合適,最容易上手?主播支架?
  • 孩子見什麼就啃什麼?你受不了的嬰兒吃手問題,我終於知道原因了
    大家好,我是悅洋,自律的成長型媽媽。每天帶你:科學育兒,成就自我。上一篇我們分享了:孩子初來到這個世界,建立安 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孩子出生後的成長規律。1很多家長非常困擾:孩子什麼都吃,什麼都愛往嘴裡放,一天啃個不停。特別是有些特別愛乾淨的家長,簡直要瘋掉。其實,嬰兒吃手,是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10課《家人的愛》微課視頻輔導
    看看現在穿的衣服有什麼變化啊?(2)當學生拿出自己小時候的小手印時,教師提問:這是你幾歲的小手印出來的啊?教師發自內心感嘆道:好可愛的小手啊!現在請你伸出手,我們也來為它畫張像,好嗎?  操作:教師拿出白紙,讓學生把手放在白紙上,教師用筆沿著手的輪廓畫出手印。然後,學生把現在的手印和小時候的手印擺在一起,教師啟發:你們發現了什麼?
  • 一隻小手吃到晚!孩子吃手到底在吃什麼?
    幾乎每一個小寶寶,都經歷過一段瘋狂吃手的時期。老人們常開玩笑說:「小孩的手上有蜜,吃得香甜著呢。」前不久,即將為人母的表妹跟我分享喜悅:「做 B 超時,醫生說寶寶在吃手呢?」這兩天,跟好朋友視頻聊天時,她 6 個月的女兒也是吃手吃得一臉沉醉。為什麼孩子對吃手有這麼大的「癮」呢?
  • 2021年漫畫微課 | 開始報名
    這就好像你問我:「如果從現在開始,我想做一個人,可以嗎?……是不是,太晚了?」或者,不是要做一個人這麼簡單,而是要做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更接近於真實的自己的人……那麼,從現在開始,晚嗎?又或許,這個朋友會繼續問了:「我都這麼大年紀了,能畫到什麼程度?畫成什麼樣兒?我又沒上過美院……」如此,我會反過來問:那快樂呢,你嫌晚嗎?
  • 網絡繪畫微課深受青少年歡迎
    在目前疫情現狀下,教育主管部門推遲2020春季開學時間,並下文嚴禁校外培訓機構集訓行為,大部分地區已採用網絡微課方式進行學生授課。為豐富青少年的業餘生活,由山東畫協聯盟在網絡開展的繪畫微課課程在近日啟動,課程設置不同的繪畫課程,分為山水、花鳥、人物,以油畫和水墨畫兩種表現方式,通過名師在線輔導,採用在線直播和在線答疑的形式為公眾免費授課,微課形式深受青少年歡迎。
  • 關注第2期《水愛•周三微課》,共建親子成長樂園!
    孩子們是家庭未來的希望,是早上升起的太陽,家長們看著孩子稚嫩的雙肩已背起書包,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方向,這成長的一路陪伴,家長們錯失多少良好陪伴的機會呢
  • 微課視頻展播丨我想和你好好的
    優秀微課視頻,ATP組作品團隊聲音:我們選擇以宿舍生活為主題有兩個原因。一是宿舍問題最為貼近離家千裡,與三位有緣人在異鄉共處一室的童鞋們。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簡單啊哈哈哈哈(我才不會說這是最重要的!)我們發現,有60%左右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會感到自卑,原因通常是對自己的現狀感到不滿意或者是覺得在感情中付出與回報不對等。而40%不會感到自卑的人是因為有著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對彼此的信任。另外,我們還發現,越是年齡大的人感到自卑的機率越小。一段親密關係的維持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愛與被愛是相互的,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能被稱為「親密關係」。
  • 為何孩子總是愛「吃手」?可能不是因為餓了,背後原因家長要注意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為了自身的身體發育,總是會保持很長時間的睡眠,所以一天除去睡覺和喝奶進食的時間所剩無幾,但在這短短的清醒時間裡,孩子總會用各種各樣的小動作來填補空白,比如把手放在空中晃來晃去,或者用腳亂蹬用臉去蹭大人的手等,但有些孩子可能會把自己的手往嘴裡塞,感覺像在「吃手」,家長往往會認為是餓了的表現
  • 「家·課堂」微課第38期 | 小遊戲大作用——讓孩子在遊戲中療愈
    親愛的朋友們,歡迎大家收聽德州市婦聯主辦的「家·課堂」微課,今天的微課主題是家庭教育:小遊戲大作用——讓孩子在遊戲中療愈。
  • 愛吃手的孩子更聰明?真的是這樣!孩子愛吃手的4個原因要了解
    一般來說,大部分孩子的吃手習慣到2歲左右都會自然消失,美國口腔學會給出的邊界時間是4歲,建議在孩子4歲戒除非營養性吸吮。寶寶愛吃手,家長到底要不要幹預呢?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寶寶愛吃手的原因。2、出牙期的寶寶為了緩解不適這是寶寶愛吃手的另外一個生理原因。出牙期的寶寶會有牙齦腫脹酸痛的感覺,吃手是寶寶緩解不適的好方式,也有利於寶寶消除煩躁的情緒。
  • 口愛如何見床品?口愛常見問題答疑
    PART 1 口男篇答疑 1、深喉時有很強烈的嘔吐感怎麼辦?深喉時是一定會有嘔吐感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嘔吐感極限,極點到了就會把茵·莖吐出來。所以如果你或你的伴侶真的感到不適,那你們可以停止,並明確告訴對方,「我不舒服」。
  • 為什麼寶寶愛「吃手」,不單單是餓了,還有這3種原因
    唯一讓小麗苦惱的就是孩子老是有一個壞習慣,喜歡把手放進嘴巴裡,即便她不斷地把孩子的手拿出來,孩子還是能接著放進去。寶寶常常因此把自己的手搞得都是口水,既無奈,又擔心孩子因為手上的細菌吃進去而生病。實在是管不住了,小麗不得不請教有經驗的帶娃人士,了解孩子吃手的原因。一、為什麼寶寶愛吃手?
  • 孩子愛吃手,家長也著急,3個辦法幫助孩子改掉孩子吃手的毛病
    在寶寶出生1—2周歲的時候會出現愛吃手的習慣。對待寶寶愛吃手,家長們該如何對待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寶寶吃手這點事。這個時候的寶寶吃手的原因,首先是通過吃手這種行為消除內心不安和緊張的情緒給自己的一種安慰,也是通過吃手這個過程得到滿足感。其次寶寶在這個時候除了吃奶和睡覺其他的事情都不會,所以吮吸這個動作對寶寶來說是一個習慣性動作。
  • 孩子愛吃手,咬指甲,父母了解背後的原因,從這3方面糾正
    要知道兒子咬手指甲咬到什麼程度呢,他的手指甲從來都不用我們剪的,全部被他咬得乾乾淨淨的。每當看到這種情況,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那種心情真的是一言難盡。曾經也想過很多辦法,一看到兒子將手指放在嘴裡,我就會很嚴肅地批評他,並嚇唬道:「你要是再咬手指頭,手指甲,我就把你的手給綁起來。」
  • 愛的正確法則--我們應該怎樣愛孩子?
    先回想幾個生活中的場景:孩子七八個月的時候,開始在地上爬,我們怕孩子累,就總是抱著,而就這樣抱著抱著,孩子爬行的敏感期錯過了,運動能力最佳的訓練時期也錯過了。孩子一哭就滿足,指什麼就給什麼,摔倒了責怪地太滑,絆倒了打椅子,錯都是別人的,自己永遠是對的。這樣給予孩子的無底線的愛,讓孩子覺得所有人都應該滿足我。
  • 超實用的自我保護繪本,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還有家長微課!
    這事就被我閨蜜大娟給碰上了。大娟給我描述了當時的情況:她家2歲楷寶和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追泡泡,有個孩子因為搶泡泡推了一下楷寶,楷寶當下尖叫了一聲,那孩子作為反擊,向楷寶臉上吐口水。站在遠處的大娟密切關注著兩個孩子的舉動,楷寶並未還手,只是一味尖叫,別人家的孩子繼續吐口水。大娟看著自己的心肝寶貝這樣被欺負可不淡定了,衝過去護住楷寶,向熊孩子大聲吼道:「不可以這樣!」
  • 壯觀課堂全新推出「名師助學」微課助力答疑解惑
    據清大知好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俊健介紹:「空中課堂」與名師助學微課的區別在於:「空中課堂」是老師以日常課堂教學的教材內容來進行完整的備課、上課;而名師助學微課可以說是對於「空中課堂」的一個補充、擴展,它主要針對某個知識點,或者一個題目、題型,由名師著重講解重點、難點,大概在3—10分鐘左右。
  • 專家答疑|蜜雪兒——寶寶不順心就哭、生氣? 如何標明和接納孩子的...
    再比如:洗澡的時候水不小心噴到眼睛的時候她有時候會說:「媽媽,水弄到我眼睛了,拿毛巾我要擦。」有時候就什麼也不說就開始哭,我就問她:「你怎麼了,你在哭什麼?」她就說:「沒有,沒哭什麼。」然後又一直哭,什麼也不肯說,我就站旁邊看,看她難受的一直揉眼睛,看她在那一直哭,過了好幾分鐘了我才問她:「你是不是眼睛碰到水了?因為這樣才哭」她就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