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她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女性,還是現代西方文化界最為重要的女知識分子之一,名氣可與西蒙·波伏娃、漢娜·阿倫特旗鼓相當。蘇珊·桑塔格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作家,她的小說,她的評論深深地影響著文化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她筆下十句格言,體會文字背後的獨特魅力。
在美國,蘇珊·桑塔格影響力巨大,她不僅創作小說,善寫評論文章,而且涉獵各行各業,還偶爾寫劇本,做導演,受人羨慕。蘇珊·桑塔格出生在美國紐約一個猶太族家庭,她的童年不快樂,孤獨沒有朋友,只能與讀書作伴。由於聰明伶俐,她的求學階段順風順水,在諸多名校留有印記。
蘇珊·桑塔格以小說家的身份聞名世界,在她的作品中不乏影響力巨大的作品,其中《火山情人》、《人在美國》更是成為當時的暢銷書。除了小說,她的文化評論文章有獨到之處,在各個領域中的評論文章令人深思。這是因為蘇珊·桑塔格性格倔強,卓爾不群,特立獨行,經常以個人的感受發表見解,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發表個人觀點便記錄筆下,為此人們稱她為「美國公眾的良心」。
由於涉獵太過廣泛,有部分學者把蘇珊·桑塔格定為「雜家」,但能從側面上可以體現她博學,對作品精益求精。蘇珊·桑塔格的小說可以界定為早期及晚期,早期小說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反對闡釋,也就是說反對傳統理念中將形式當做內容的附屬品;第二,小說展現出一種沉默的美學,即:用陌生的情景挫敗讀者,促使讀者進入沉默狀態;用無聲勝有聲的表達方式將無法直接表達的內容更好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在晚期的作品中,顯示出與大眾文化漸行漸遠的特徵,將創作回歸自我,更加注重作者內心感受以及精神的回歸,作者尋找著超越自我的創作激情。另外,蘇珊·桑塔格晚期的作品體現著濃濃的後現代主義特點,她可望打破雅俗文化的隔閡,讓自己的作品最終實現雅俗共賞的境界。
在學術方面,蘇珊·桑塔格同樣有不俗的建樹。她提出經典的、精華的、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性的學術理論——「新感受力」,對世界文化界做出正確的引導。可以說,蘇珊·桑塔格逾越了國界限制,引導人們該如何欣賞真正的文化與真正的藝術,這一貢獻堪稱非凡。
不論小說還是批評文章乃至隨筆,蘇珊·桑塔格的寫作風格極為奇特。她行文很少做注釋,也不會註明參考文獻,只管隨心所寫,但輕而易舉的將筆下事物煥發新意,所以不得不佩服她筆下文字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蘇珊·桑塔格喜歡用格言的形式表達自我,也許是受到尼採、羅蘭·巴特等名家的影響所致吧。
2004年12月28日,蘇珊·桑塔格逝世,享年71歲,這位美國著名女作家逝世16周年了,我們就用她筆下10句名言來感受其筆下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