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臺灣(下)——腳踏車踩出的風景

2021-02-17 去臺灣了啦

有一位名為Monica的粉絲看完昨天那篇之後激動地表示下周正要去花蓮騎車,坐等分享。是的,我今天就要說說去花蓮騎車,但你確定我這種風格的分享會對你有用嗎……

腳踏車這種小清新的交通工具,在我腦子裡簡直就等同於臺灣,如果問我在臺最推薦的交通工具,那就是火車和腳踏車,說起來腦子裡閃過所有最美的風景都與它們有關。

臺灣的每一個城市都有經典的腳踏車騎行路線,說來遺憾,在我想像中最適合騎車的目的地中,目前還有兩個地方沒有去到,分別是日月潭和綠島。這幾年我幾乎一到臺灣就泡在東海岸,雖然去了阿里山,日月潭卻還沒有去過;至於綠島,上次已經到了碼頭卻沒買到船票,和當天在島上的陳昇擦肩而過(懷疑就是丫搶了我的票),這兩個遺憾我爭取今年年內都要補上。

至於已經騎過的地方,有三條線路最值得推薦。首先就是昨天說過的七星潭,關於這裡的印象大多數人都停留在布滿鵝卵石的海灘,但其實從花蓮市區一路往返七星潭的路上,隱藏著更多風景。


今年騎行七星潭因為雨後還看到了彩虹

13年第一次到花蓮,本來是計劃從民宿騎車一路到七星潭的,當時的民宿提供免費的腳踏車,樣子很好看,我記得我的是一輛有點復古款的墨綠色淑女車,軲轆特別細。當然後來折也就折在軲轆細上了,我們騎了沒多遠大概也就剛兩條街,天上就下起了陣雨,於是只好匆忙往回趕,就在此時,我的車居然爆胎了……同去的小夥伴(來自北京市豐臺區的閆小姐)根本顧不上同情我,在一旁已經樂開了花,當天的情況非常狼狽,別說七星潭,我們後來大概連周邊一公裡是什麼情況都沒摸清就放棄了計劃。


七星潭海邊,友情提示這裡你可能會遇到一家很有名的咖啡店叫什麼忘了,總之羊奶咖啡不要輕易嘗試真的好可怕,身為神農我也敗了


再次騎車挑戰這條路線是一年半後,在租車行選了一輛車況良好的捷安特拿著地圖順利出發。如果我沒記錯,從市區到七星潭單程大概是26、7公裡的樣子,一路基本都是沿海風景。到達七星潭景區之後,會有一段專門的海邊步道,禁止汽車入內,如果騎車的話只需搬著車子走幾級臺階就可以進入了。如果因為怕麻煩轉身就走,可能會錯過非常多的風景。


七星潭景區裡的蜿蜒小路 

從七星潭回花蓮市區,可以沿路返回,也可以先繞道去花蓮港看看或者吃頓海鮮再說。七星潭到花蓮港沿路的海岸線非常美,以至於我當時一直在問自己,上一次來花蓮你到底都看到了什麼?確定是一個地方嗎?當然,今年當我第三次到花蓮住到鹽寮的時候,這個巨大的疑問再一次盤旋在了我的頭頂,事實證明臺灣的東海岸每一次都會給我驚喜,這也是我後來每次來臺灣都要一直泡在這裡的原因。


騎往花蓮港的路上看到了一個正在衝浪的男子

 

我一直覺得,旅伴的風格,會決定你們共同這段旅行的走向。上面提到的閆小姐,整個人的特點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特別不吝,因此我們共同的那次臺灣之旅簡直堪稱傳奇。此事先按住不表,重點部分以後會在其他篇幅裡單聊。今天只說一起騎車的故事,當年雖然我們在花蓮第一次試騎失敗了,但是後來在臺東還是成功了的。並且挑戰的是完全不同於花蓮海岸線的另一條經典路線——池上。

 



池上以米而著稱,而前幾年因為金城武的一條廣告走紅的伯朗大道,兩側便都是綠油油的麥田。其實我們去的那天,說不清是幸運還是不幸,總之早上出發的時候颳了點小風。到了池上感覺風力已經增加到了三級,騎上車加速之後感覺風力大概有十級吧……然而如果沒有風,我也不會看到此生迄今為止最美的麥浪。

在麥田周圍裝逼擺拍了各把小時期間還遇到兩位來自花蓮的少年前來用麻糬搭訕(我並不是來炫耀的,我只是想表達我和閆小姐在一起連遇到的搭訕工具都是如此離奇)。已經忘了是不是回程的路更逆風或者上坡更多,總之往池上火車站騎的時候已經是騎虎難下進退兩難,風大到只能硬著頭皮一路往前,我在前面騎,閆小姐在後面追。後來我實在騎不動了停下來的時候,她還怪我一直猛騎快要累死她了……

難道一切都是我的記憶出問題了嗎,總之昨天我在微信上想就一些細節和她確認一下,問起關於當年騎自行車的記憶,她有什麼印象的時候,她竟然說,無論是爆胎,還是頂風逆行,都感覺我雖然蹬得很賣力,但車其實一直沒動……說實在的我並沒有太明白她要表達什麼,我們一起經歷了這麼多風雨(是TM真的風和雨)竟然換來的只是她對我赤裸裸的誹謗,鑑於她最近有要向智障發展的趨勢,也只能對她進行這種小篇幅的描寫了。

 


本意是本著小清新去的,湊合看


有點跑題了,總之當天喝了五斤風總算回到了池上火車站。你問我那天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想的是安靜,池上是一個很小的小鎮,和臺灣其他很多小地方一樣,街上都靜靜的,很多商鋪都沒有開門,也看不到什麼行人,即使是遊客必到的打卡景點也一樣,只有風吹過麥田時的唰唰聲,以及我們倆互相跟對方說再給我拍一張的吆喝聲……

 

池上最有名的是米,前面說過的,還有什麼?池上包飯,也就是便當。於是最後上火車前,我們倆在包飯店各自掃蕩了一份便當,然後我買了一包五公斤的池上大米一路背回了北京。

 


蘇澳港

臺灣東海岸的宜蘭,其實是很多人會跳過的一部分,但我這幾年卻幾乎每次都要停留幾天。如果騎車一定要推薦一條線路的話,那就首選蘇澳。從火車站附近租車之後一路騎到蘇澳港,在海邊玩耍一會兒回到港口吃頓海鮮最後騎回蘇澳冷泉泡個世界獨二的冷水溫泉(另一個在義大利),關於泡冷泉,我也有個丟人事兒,不過我準備留到講臺灣溫泉那篇再說,畢竟我也不差這一件丟人事兒來撐場面的,呵呵。

 
當年泡冷泉太無聊了還有一張自拍,準備粉絲破五萬的時候發一下

其實在宜蘭我還騎過另一條線路——頭城,從火車站租車一路騎到藍陽博物館和海邊的伯朗咖啡館,再原路返回。


不過關於那天的記憶,全都停留在傍晚的火車站了,那天我們的那班火車晚點,車站外的小廣場上兩隻木馬閃著燈光,我在一遍一遍的聽著當時一直單曲循環的一首歌……是的,有些記憶是非常私人的,不願拿出來分享,主要是因為只記住了某幾秒的閃回,就忘了其他部分。


相關焦點

  • 【奶爸和布丁遊臺灣】臺灣最棒的4條親子騎行線路
    花上半個月去臺灣環島騎行,對於自行車騎行愛好者來說,是越來越火熱的一種時尚體驗。
  • 【騎行召集】2017年9.30-10.11騎行臺灣--臺灣大環線(第5季)
    喜歡臺灣和騎行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完成環島騎行的人並不多人的一生總要去幾件瘋狂的事情趁著年輕一起來挑戰自我
  • 一個壞蛋的臺灣騎行日記
    總想寫的好一點不去辜負朋友的囑託,從五月擱淺到六月,昨天在網上讀了一本臺灣的詩集,開始寫吧,有一些等待不能太漫長!在寫文字的時候音樂選擇是《悲情城市》還是《海角七號》呢?或許是因為臺灣只能生長在心裡吧,飄著雨的花蓮公路就會變得清晰。 2016年春天,我開始單車東臺灣北上騎行,清晨六點我從高雄出發。
  • 還不肯放棄騎行環島臺灣的蠢想法嗎?告訴你怎麼玩更爽!
    不過為了幫助各位朋友緩解一下小小地失落,建國在此有個建議,臺灣有一部分火車是可以帶著腳踏車乘坐的,雖然要額外支付一些費用,不過如果你有一定要騎車環行臺灣的夢想的話,利用火車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根據建國個人的體驗,如果你到臺灣想吃想玩想逛街,那麼請把騎單車逛城市當做主要行程。如果你一定想要感受臺灣的青山碧海,那麼臺北的貓空山和淡水基本可以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滿足你一切關於「小清新騎行」的想像。
  • 環臺灣 . 臺鐵+騎行 . 遊記(一)
    這裡,預示著我們的未來,臺灣!     這是一片怎樣的土地,與大陸隔海相望,一衣帶水,一邊是炎黃子孫一邊是毛利祖先,不同的民族,卻有著共同的文化傳承,被1949歷史車輪碾壓出不同政治的車轍,千絲萬縷的關聯,五彩繽紛的呈現在那裡,等著我,臺灣!          決定臺灣環島騎行,是很久遠以前的事情,種種原因擱置,2016年4月終於成行。
  • 臺灣環島騎行
    從臺北到墾丁,全程500多公裡,總共騎行360多公裡,避開兩段山路險路。有人問為什麼跑去臺灣騎行,我說因為臺灣安全、空氣乾淨,補給住宿不用擔心,還有風景優美…下圖是我們走過的路線——東線太平洋海岸線。到達臺灣的第一頓晚餐
  • 臺灣環島 騎行12天組隊計劃攻略
    如果你看過臺灣單車環島電影《練習曲》,那你一定會明白臺灣那難以描述的清新和自由來源於何處。蜿蜒的海岸線,噴薄的海浪,如翠的青山,流動的浮雲,起伏的麥田,高大的風車,沒有盡頭的公路……最美的臺灣,一定要環島騎行才能見識得到。
  • 單車·騎行10本書
    十餘位作者是來自國內外的單車愛好者,從事專業車手、教練、技師等行業,歷時數年精心撰稿。由於他們的熱情與專業,你不用擔心它太「學術」或「呆板」,這本書容易理解、方便運用。推薦給初涉單車領域的朋友作為入門參考書。騎行科普:《單車學校教你的52堂課》
  • 【騎行臺灣】臺灣的特色自行車道
    臺灣非常適合騎行,多地建有完整而特色的自行車道,周邊也不難租借自行車,可選一段體驗騎行。
  • 騎著腳踏車去臺灣環島1135km的孤獨美食家
    臺中-臺南,騎行175kmD05 11.13 臺南-高雄,騎行65kmD06 11.14 高雄-恆春,騎行120km D07 11.15 恆春,潛水體驗,租電動車D08 11.16 恆春-臺東,騎行145kmD09 11.17 臺東-花蓮,騎行165km,輕翔機飛行體驗D10 11.18 花蓮-瑞芳-九份,坐火車D11 11.19 九份-花蓮,坐火車D12 11.20 花蓮-嘉義羅東,騎行120km
  • 【乾貨】破風,騎行在臺灣
    (圖片來自電影《破風》)騎過山,騎向海,騎在陌生的小街上,騎在盛夏的田野中換一個視角,感受臺灣之心放棄那些「來臺灣一定要去的地方」吧因為從來就沒有哪裡順行大致是先難後易,先自然後人文;逆行則是先易後難、先人文後自然,具體的選擇就看個人的選擇了。另外,逆行在濱海道路時會更靠近右手邊的大海,尤其在蘇花公路段會享受更佳的視野。冬、春季臺灣全島常刮東北季風,逆風騎行會損耗更多體力,尤東北角的路段影響更大,風向因而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
  • 臺灣環島騎行,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在臺灣,騎行已成為一種風尚,它能讓你的奔波慢下來,讓海岸、綠樹、清風變得更美麗。你可以騎車環島遊,去嚮往的地方逗留,去發現未被開發的風景,去感受最真實的臺灣。最好的風景永遠在路上,16段臺灣最美騎行風光線,送給追風的你。
  • 腳踏車和我
    家裡第一輛是腳踏車是二六的,男式。我忘記車是什麼牌子了,那時女式的車似乎很稀少。起先是媽媽騎著它上下班的,後來搬家了,大姐就讀的中學離家比較遠,他們又想辦法買回了第二輛女式二六的車。       小學五年級的暑假裡,大姐騎的男式車暫時閒置。我開始醞釀著學騎車。家裡的他們差不多都已經會騎了,可誰也沒表示出願意教我的意思。我一咬牙一跺腳,決定自學成才。
  • 環臺騎行,被偷走的15天
    我是在臺灣租的,自己的車去年從學校騎到福州時廢了,再者我覺得帶這麼大個物件總是會很麻煩。這裡有個小插曲,我此次行程結束,從臺北港坐海峽號回時,碰到個60多的臺灣老爺子自己帶著滿載行李的腳踏車到大陸騎行川藏線。所以當你足夠想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再大的麻煩也不是麻煩。若執意帶車,飛機、火車和船都是可以帶上的。但其中任一個我都沒有帶過,所以細講不了。
  • 追風少年 環臺騎行 | 天元雅趣
    今天的騎行最感謝是同行的一位臺灣大哥,在下午逆風爬坡過程中,大哥一路為我領騎,在我前面為我擋風,給予我的不僅僅是擋風帶來的節省力氣,還因為兩人一起保持同樣的速度、同樣的騎行踏頻,我們的騎行越來越有默契,我對自行車變速的運用和自我節奏把握也更好,現在回想已不記得在那個下午路上見到的風景,卻有一個寬大的背影、我們路上準備爬坡、接近破頂、下坡而幾乎一致的變速換擋的聲音。
  • 跟著男神彭于晏騎行臺灣
    從美麗的山地騎行,高雄無停歇的城市競技、最後拍吻戲的是在墾丁,香港、上海都市背景的單車競賽到最後沙漠騎行的終極決戰,林超賢導演運用嫻熟的拍攝技巧,全方位地記錄下如真實賽場般的場景。第一站當然是臺灣!今天,小編就要介紹一下電影裡那些在臺灣的取景地! 花樣臺北——單車騎行城市半日遊 大稻埕迪化街商圈、五彩花卉博覽園區、最吸睛的河岸水景、古老風華的真面貌、在地人的休閒生活……花樣臺北,花樣年華,一切盡在臺北單車之旅!
  • 旅行丨寶島計劃,騎行臺灣不是夢!
    此外,對於騎行西藏這件事本身,也是要求非常苛刻的。即使經驗豐富的騎手,也需要經受西藏惡劣氣候的考驗!如果,冬季想去西藏騎行?還是好好考慮考慮吧!不過,除了西藏,還有一個非常適合騎行的地方,那就是臺灣!冬季的臺灣,沒有颱風的困擾,也不需要高海拔的適應,騎行線路中沿途補給的地方較多,飲食住宿都不是問題,即使是菜鳥也能從容應對,一輛單車,一個背囊,就能開始騎行臺灣!5條經典易行的騎行線路推薦給想要嘗試的小夥伴,騎行臺灣真的不是夢哦!福隆騎行段,指的是從臺灣福隆車站出發,經過舊草嶺隧道、臺2線,一直到大溪小學海邊。
  • 天路騎兵2020年臺灣環島 12天騎行組隊計劃
    如果你看過臺灣單車環島電影《練習曲》,那你一定會明白臺灣那難以描述的清新和自由來源於何處。蜿蜒的海岸線,噴薄的海浪,如翠的青山,流動的浮雲,起伏的麥田,高大的風車,沒有盡頭的公路……最美的臺灣,一定要環島騎行才能欣賞的到。
  • Screecher太陽能四輪電動腳踏車新款推出
    幾年前,我們曾報導過一款名為Screecher的雙座電動腳踏車,它在騎手上方搖晃著一個弧形的太陽能車篷,為電池充電。現在,下一代產品將進入限量生產。每次充電後,僅靠電機就可以行駛20英裡(32公裡),在腳踏輔助模式下可以行駛35英裡(56公裡),或者僅靠腳踏動力行駛。12.8-Ah/48-V鋰離子電池組由個人代步車的太陽能電池板充電約6小時(在理想條件下)或通過提供的交流充電器充電4小時。而且該電池組可以拆卸下來,在辦公室或家中進行充電。
  • 【奶爸和布丁遊臺灣】纜車、乘船、騎行、徒步、露營:帶娃遊日月潭的正確打開方式
    日月潭是熱愛戶外大自然的親子家庭完美去處,但如果只偏愛都市生活,那她不是您的菜~~找一個宿營地感受露營;坐船領略湖光山色;租輛自行車環潭騎行;乘坐纜車一覽日月潭最美的全景; 騎行:通常,遊人坐過遊船,參觀過潭邊幾處名勝古蹟之後,便會撤離趕去下一個景點(或者購物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