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咱天津人過生日,就是這麼講究!

2020-12-22 澎湃新聞

祝福 | 咱天津人過生日,就是這麼講究!

2020-12-21 1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天津

是中國唯一一個在史料中

可以查到明確建立時間的城市

天津之名始於明朝

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

別名「津沽」「津門」等

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1404年12月23日)

天津正式設衛

從此開始了六百多年的傳奇歷史

再過兩天

也就是12月23日

天津將迎來自己616歲的生日

當晚

鼓樓燈光秀

將如期上演

不過

今年

天津的生日有點不一樣

下面這些講究

您可得記好了

「鼓樓津聲」系列活動慶生場將於23日晚在鼓樓舉辦,為保障活動安全有序進行,現提示如下:

1、入場。請預約成功的市民朋友按照預約票要求,分別到對應的入口(南門在南城街與城廂中路東段交口、北門在北城街與城廂中路東段交口)排隊,提前準備好預約碼,按要求測溫,有序入場。入場後,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文明觀看演出。(天寒請注意保暖)

2、出場。演出結束後,為了不影響下一場觀眾入場,請配合現場工作人員指揮,就近從鼓樓南街或鼓樓北街迅速離場。

3、預約。「鼓樓津聲」系列活動還安排了12月31日晚跨年場、1月1日晚元旦場演出,預約通道將於12月25日零時重新開啟,請喜歡現場觀看的市民朋友及時關注。

4、溫馨提示:活動期間,鼓樓周邊區域將進行戒嚴管理,請預約成功的市民朋友及時關注交通管制和公交調整信息,建議乘坐地鐵等公用交通工具前往。未預約成功的市民朋友請不要前往現場,建議通過電視、網絡觀看演出,天津電視臺都市頻道、鳳凰網天津、抖音、津雲將於當晚8點準時進行電視及網絡直播,節目同樣精彩。

每場預約觀眾人數上限2000人

目前

12月23日活動已約滿

不過

除了天津616歲生日當天

2020年12月31日

2021年1月1日

在天津鼓樓商業街

還將上演多場「鼓樓津聲」系列活動

如果您沒有趕上這一次的預約

下一場的

炫彩燈光秀

津味演出

跨年鐘聲

仍在等你哦

▲此前鼓樓燈光秀視頻

限行提醒

從公安交管部門了解到,為確保活動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暢通,12月23日、31日、2021年1月1日19時至活動結束,城廂中路的南馬路至北馬路段、南城街的城廂中路至城廂東路段、北城街的城廂中路至城廂東路段將實施臨時交通管制,禁止機動車通行(活動保障車輛、界內車輛除外)。

公安交管部門提示,上述系列活動期間預計周邊交通流量較為集中,建議途經機動車繞行南馬路、城廂東路、城廂西路、東馬路、北馬路、西馬路等其他道路。

場次安排

2020年12月23日

20:00-21:00 第一場鼓樓燈光秀及情景演出

21:00-22:00 第二場鼓樓燈光秀及情景演出

2020年12月31日

20:00-21:00 第一場鼓樓燈光秀及情景演出

21:30-22:30 第二場鼓樓燈光秀及情景演出

23:00-24:00 第三場鼓樓燈光秀及情景演出

2021年1月1日

20:00-21:00 第一場鼓樓燈光秀及情景演出

21:00-22:00 第二場鼓樓燈光秀及情景演出

預約入口

��

天津地區在史書記載中最早出現的正式名稱,是唐朝《通典》中使用的「三會海口」。天津枕河瀕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隋朝(581-618年)京杭大運河開通後,天津成為運河北端連接漕運和海運的重要節點,自然成了水路運輸的重要樞紐,在中國南北方經濟的交流與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唐朝(618-907年)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1115-1234年)在直沽設「直沽寨」(今三岔河口一帶),元朝(1206-1368年)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年號永樂。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次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衛合一,歸併於天津衛。可以說,「築城設衛」是天津城市形成與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漕運的興盛則為這座城市奠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從1404年正式建衛到2020年,天津建城已有616周年。

從漕運繁盛的古代

到商賈雲集、風雲交匯的近代

再到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當代……

俗話說「百年中國看天津」

六百多年的天津悠久而年輕

她記錄著中國近現代的歷史與輝煌

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遊覽和探尋

600多年來

天津這座城市的面貌已數次更迭

歲月帶走了一些美好

留下了一些遺憾

影像是時間留給我們最直觀的印記

無論如何

海河兒女

對這座城市的熱愛卻從未改變

12月23日

別忘深情地說一聲

天津

生日快樂

記者 | 李姍 李葉

原標題:《祝福 | 咱天津人過生日,就是這麼講究!》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這就是天津人
    要說這天津好吃的餃子和麵條,那可是太多了,咱一樣樣兒的聊,今兒個單說麵條,這餃子咱改天再說~天津人愛吃麵,這大伙兒都知道。而且在種類上也是各式各樣,這麼說吧,連吃一禮拜,準沒重樣兒的!半碗面,半碗菜碼,這也就是咱天津的四碟撈麵那麼「甩派」!除了四碟撈麵,炸醬麵也是天津人喜歡的面,而且每家的媽媽們肯定都做過。圖片來源:豆果美食
  • 假期8天隨了9份禮,天津人結婚竟然有這麼多講究!
    天津也迎來一年當中婚禮最高峰根據市婚慶服務行業協會的統計8天的假期裡,全市有1萬多對新人舉辦婚禮佔9月、10月婚禮總量的40%為了體現紅火的氣氛和傳承中華文化超過半數的新人選擇了中式婚禮甭管西式還是中式咱天津人結婚的例兒還是要遵循的
  • 對不起,不要愛上天津人......
    天津人有責任心但沒什麼野心,不喜歡爾虞我詐的鬥心眼兒,就愛享受生活,如果您只是抱著某種目的才和天津人戀愛,大拿奉勸您還是放棄吧!和天津人談過戀愛後,您會發現,天津人一張嘴能侃,能逗,還能氣人,讓您又愛又無奈。在天津人的戀愛中,愛您就是損您。
  • 年俗 | 今兒個「姑爺節」,天津人有這麼多講究!
    大年初二,幽默的天津人創造了一個雅號:姑爺節。這是歲時民俗的當代收穫。新中國提倡男女平等,奶奶家、姥姥家都要拜年也是人之常情,那時沒有「黃金周」長假期,人們不約而同,形成夫妻倆帶著孩子初二回娘家的普遍習慣。民間老話,「姑爺是門前貴客」,「一個姑爺半拉兒」,既講待遇,也講義務和擔當。
  • 千萬別跟天津人吃飯
    煙火天津,眾多特色美食養成了天津人挑剔的味蕾,更蘊含了天津人的獨特性格。來到了天津衛,把美食嘗一嘗,煎餅果子好滋味,名氣響噹噹,豆麵攤成煎餅,雞蛋色金黃,抹上面醬紅辣醬,灑上蔥花撲鼻香,什麼牛排漢堡,什麼熱狗香腸,跟咱煎餅果子一比,差著實惠營養.
  • 天津人的撈麵情結
    天津人和面的緣分就十分深厚。常有老人戲言:「天津人未出娘胎就吃了幾頓撈麵了。」天津人逢喜事,娶媳婦、出門子、過生日、聘閨女、喬遷新居都會吃撈麵。在機器壓制麵條出現以前,天津的主婦還是自己擀麵條。天津人每逢喜壽大事就愛吃撈麵,特別是大年初二迎接姑爺款待女婿時,一定要擺上一桌配四碟菜的打滷面。「四碟」指的是一碟海鮮菜、一碟酸甜口的菜、一碟炒雞蛋和一碟菜碼。
  • 祝福| 今年不一般,親愛的天津,生日快樂!
    祝福 | 今年不一般,親愛的天津,生日快樂!其實,想弄清什麼是天津味有一個簡便的辦法你只需要和他們閒聊幾句就懂了他們就是天津人天津人是一種傳說中自帶笑點的生物說話跟說相聲似(sài)的只要張嘴就是包袱讓人覺得樂到不行因為能說會道天津人還獲得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稱號「衛嘴子」這樣的語言環境
  • 今天,讓我們一起為家鄉祝福:天津!616歲生日快樂~
    今天,讓我們一起為家鄉祝福:天津! 今天2020年12月23日天津迎來第616個生日 我們的政法幹警來送生日祝福啦
  • 天津人竟然有這麼多講究?
    此刻,最濃的是親情,最美的是笑臉,煩惱拋在腦後,祝福獻給新年!大年初一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春節,最講究的是全家大團圓,中國有句老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圖的就是在新年裡合家歡聚,幸福美滿。為有效降低因人員流動、聚集等導致的疫情傳播風險,今年有不少小夥伴選擇留在天津過年,品味一番不一樣的津味春節,相信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
  • 在天津能吃到的這100種老味兒吃食,沒吃過不算正宗天津人
    藥都可以做成糖,也只有咱天津人才有的奇思妙想!節後大家有沒有發現上火了,那趕快來幾顆藥糖。嗓子不舒服也可以吃。這絕對是一個檢驗你牙口是否還好的零食兒!也不知道咋就做的這麼硬,含多久都不化那種。小時候就愛和它較勁地咬,豆香濃鬱,口感微甜,越嚼越香。吃這個的時候,必須要甩甩甩,把沫沫甩下去。
  • 大年初三,天津人必須吃合子!
    作為地道的天津人,您絕對聽說過這句話。初一吃餃子,取的是「更歲交子」的意思,「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初二家家戶戶吃撈麵,麵條長長的,寓意這一年順順噹噹。許多老天津人一定有印象,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到大年初二,一大早就有挑水師傅肩上擔著筲,手裡拎著柴,高聲喊:「進財水了!」因為咱都知道,「柴」和「財」諧音,為嘛趙州橋上推車過的柴王爺會大受歡迎,關鍵就在這兒了,而且水也是主財的,由此形成了這個初二的標誌性口彩。
  • 天津人的命,全是撈麵給的!
    但這個事情在天津人身上,從來沒有發生過。一碗麵條下肚,天津人哪裡還知道「苦」是什麼滋味。無論天兒多熱,當那碗滿是滷子與菜碼的麵條,穿舌過喉在身體內長驅直入時,整個夏天就變得無比熨貼。畢竟,這一碗,別處難尋。也沒有什麼能比一碗麵條更讓人心情舒暢了。
  • 天津人真的不吃三絕?!
    外地朋友仿佛約定俗成了一般「天津三絕不不錯嘛,咱吃那個唄。」天津人對耳朵眼炸糕還是蠻喜歡的,只是不天天都吃。畢竟這種油炸黏食實在和現在推崇的健康飲食有衝突。關於現在狗不理好不好吃這個問題,我們賣個關子。先來說說老年間的狗不理是什麼樣的。那時候人窮,出外下館子講究得多吃點油水。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我自豪 我是天津人」(圖)
    」  張學友:「走遍世界各地我是天津人」  許麗麗:「願美麗天津天天春光美」  張碧晨:「天津我要為你歌唱」  昨天,天津這座美麗的城市迎來616歲生日,一場驚豔的燈光秀在津城地標——天津廣播電視塔上演,李光曦、於淑珍、關牧村等藝術家送上生日祝福,張學友、張碧晨、許麗麗也道出作為天津人的自豪。
  • 天津人的大餅裡,卷的到底都是嘛?
    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天津人對大餅的重視其實早就深入骨髓了。遠了不說,往天津人最愛的相聲裡找,煎餅果子再有名,我能想到的就是《糾紛》裡丁文元那句「您了受累給買兩套煎餅果子行嗎?」。老天津衛吃大餅,卷的東西更是花樣層出:炸河蝦,天津人從小到大就從沒吃膩過。可這炸蝦有一點不好,容易扎嘴。那怎麼辦?配大餅!大餅卷河蝦!
  • 正宗天津人到底都吃嘛!
    天津人,無外乎講究一個「吃」字。
  • 天津人的自來熟,其實就是「不要臉」!
    天津的自來熟很多,你出去遛個彎總會有陌生人跟你搭茬兒,而這種人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聊天,他非但不會害你,聊天時沒準還會順帶解決你的問題和困難,天津人的自來熟多是這一種。在這種自來熟體質的影響下,什麼叫認生,哪個叫社恐,天津人的字典裡就從沒出現過這倆詞。
  • 吃撈麵,天津人真的很嚴格
    大家都知道天津的煎餅果子、包子有名,但天津的撈麵,也是十分講究的!在很多人的觀念中,麵條屬於一種快餐;但天津人對撈麵,真的很嚴格!在天津,撈麵代表著吉祥喜慶,一般逢喜事,就要吃撈麵。撈麵可以成席,講究四碟炒菜、八種菜碼,面滷也是五花八門,各家都有自己的秘方,用料選材則講究與時令配合。
  • 說起吃麵食,我大天津人就沒輸過誰!
    天津的鍋巴菜,在口語中稱為"嘎巴菜",是天津人早點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綠豆面的鍋巴,配上澱粉滷子,活脫脫的就是面就著面吃的一道菜。但就這樣,天津人還得就著大餅卷果子吃,要麼總覺得這頓飯裡少了點啥。煎餅餜子在早上的早點攤,馬路邊或者社區裡才能見到,小攤主要就是製作和出售煎餅餜子的小推車,只需幾分鐘,一套帶著飄香熱氣的煎餅果子就出鍋了。天津人常說「煎餅果子,還是家門口的那家最好吃」,小編對這句話可是深信不疑的!
  • 天津人,哭了?
    要知道,天津人自帶幽默是與生俱來的,如果讓天津人哭,這可能是個世界性難題。對於天津人哭這事,絕對不是簡單的疼痛後的哭,就算情到深處也應該是到了極限才能掉兩滴噠眼淚。 01 沒羞哭……大壯以前在外地待過四年,一年才回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