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蛋撻」,很多人應該都會想起KFC家的蛋撻,因為口感香脆,奶香十足,隔山差五就會買上幾個嘗嘗。從吃著4元一個到現在8元一個的蛋撻,價格讓我省著點,每次都不能吃到滿足。於是乎,方法總比困難多。弄個烤箱,自己做,最重要是4步就能復刻出KFC蛋撻的味道,成本核算一下,簡直太便宜。終於能實現吃到滿足的快樂。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做,10分鐘輕鬆做蛋撻,香酥可口,奶香十足,做法簡單,一看就能學會!
材料準備:蛋撻皮15個(成品)、4個雞蛋、白糖40g、純牛奶250ml、淡奶油100g
製作步驟:
1.提前解凍蛋撻皮(大概20-30分鐘),蛋撻液製作前,烤箱上下200度提前預熱10分鐘
2.蛋撻液製作:4個雞蛋黃(不要蛋清)打入盆中加白糖40g攪拌均勻再加純牛奶250ml、淡奶油100g,一起攪拌均勻
3.用細篩過濾2遍蛋液,口感更細膩
4.將蛋撻液倒入解凍好的蛋撻皮中,8分滿即可
5.放入烤箱,上下200度25分鐘(喜歡蛋撻液面有點焦黃的,再加5分鐘)
製作要點:
1、為什麼蛋撻液要加淡奶油或是煉乳呢?在哪裡可以買到?
淡奶油或是煉乳的加入都是為了增加奶香味。淡奶油必須冷藏且保質期短,如果用得少就用煉乳代替,煉乳都有甜味,砂糖的量可以適當減少。大超市或專業的烘培材料店都可以買到。
2、為什麼蛋撻液只加蛋黃?
全蛋蛋撻液有蛋清的加入,具有很好的起泡和凝固性能,製作出來的蛋撻像雞蛋糕一樣,雖然蛋撻皮比較酥脆,但是口感帶有腥味,吃起來更硬實一些,而用蛋黃製作的蛋撻液,吃起來口感更滑更軟嫩,像蒸雞蛋。
蛋黃顏色為深黃色的,正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來源,如果用蛋黃做蛋撻液其顏色更深,烤出來的蛋撻也更加金黃好看,而全蛋由於有蛋白的參與,其蛋撻液做出來顏色稍淡一些,烤出來的蛋撻也偏淡黃色。
3、為什麼往蛋撻皮內加入牛奶蛋液只能加到8分滿?
因為牛奶蛋液在烘烤的過程中會脹大,如果加入超過8分滿,過多的蛋液就會直接溢出流到烤盤內,材料浪費又影響整體的美觀。
4、成本核算:15個蛋撻皮(成品)12.5元、雞蛋4個 4元、淡奶油100g 5元 純牛奶250ml 4元、白砂糖1元,合計26.5元,平均約1.8元/個。
嘿嘿,初冬的第一盤蛋撻就做好啦!外酥裡嫩、奶香四溢,吃在嘴裡、甜在心上。在家就能吃到滿足,真是幸福感飆升。
所謂好馬配好鞍,蛋撻好吃的魅力就是一口酥脆的皮夾著奶香十足的餡,但蛋撻皮製作材料和工具都多,製作步驟我覺得很繁瑣。對於迫切想吃又不想動手的我們,真是太難了。好在有冷凍成品的蛋皮,想吃的時候拿出解凍後放入調好的蛋撻液,送入烤箱即可,簡直就是懶人福利。
店員推薦這款元寶蛋撻皮是手工的,我買的簡易裝,開袋就能聞到濃濃的奶酥味。口感酥脆,烤的時候能看見皮一層層發起來滋滋地冒著小油泡,真是好吃不貴。都說烘烤的過程特別治癒,只有自己動手才能體會其中美妙。大梅已經幫你們找到了這款購買的連結比店裡還便宜,需要就下單吧!做一份屬於自己的暖心蛋撻,送給自己愛的人。#百度雙十一購物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