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風口已成往事,直播儼然成為巨頭的遊戲

2021-02-23 潛在價值

重工業燒烤,輕工業喊麥。網友都在調侃直播養活了一半東北人,實事求是的講,誇張的成分是有的,但是直播的的確確成為了一個熱門行業,並且拯救了無數待業青年。

如今,直播行業的風口期已過,行業迎來洗牌熱潮漸退,大批不具備競爭實力的小平臺關停。不過,直播巨大的用戶流量和變現紅利,仍然讓很多玩家堅守陣地。在這部分平臺當中,有自帶話題的「國民老公」王思聰的熊貓直播,讓周鴻禕著魔的花椒直播,也有依靠微博迅速成長的一直播等等。

再進一步觀察就會發現,現如今用戶規模較大的直播平臺背後,幾乎都能看到BAT等巨頭的身影。另外,傳統PC秀場時代的頭部玩家,如歡聚時代、9158等,也沒有落下這次直播盛宴。

這就反映出,在玩家眾多的直播行業中,彼此之間看似各自為戰,實際仍是「派系之爭」。就好像2014年的O2O行業,如今的直播江湖幕後,仍然是巨頭佔位。

退燒與狂歡

當時直播行業流行這樣一句話,「誰做了直播並不是新聞,誰還沒做直播才是新聞」,能夠反映出的是彼時直播市場的火熱程度。

事實也是如此,根據映客的觀察數據,去年3月全國共有直播平臺80多家,到了5月就有400多家,到12月竟達到上千家。雖然規模有大有小,但完全可以稱得上「千播大戰」。

眾多直播平臺的湧現,也刺激了大量用戶嘗鮮。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數據,2016年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佔網民總體的47.1%。也就是說,全國近半數的網民都在玩直播

然而,直播的火熱勢頭僅持續了不到一年時間。自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直播行業的熱情明顯降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就是直播領域的投融資次數驟減,艾瑞數據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泛娛樂直播平臺共計獲得4次融資。不僅低於全年平均水平,甚至還不及2014年移動直播剛剛興起的時候。資本的收縮,使得直播行業的前景變得不再如以前一樣樂觀。

另一方面,由於政策趨嚴,直播內容受到很大限制,加之內容同質化嚴重,很多平臺都出現了用戶流失的現象。根據QuestMobile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直播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從2017年1月的10409萬人,降至6月的9128萬人,同比增長為-10.8%。這是直播行業用戶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直播行業的退燒引發了一輪洗牌,洗掉了大部分沒有「背景」的中小平臺,資源因此開始向頭部平臺靠攏,使得直播行業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冰的是行業洗牌退出者眾多;火的是頭部平臺熱鬧如常。

雖然,目前的直播行業看起來風光不再,但金字塔頂端的平臺春風依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直播行業發生的數次投融資事件,幾乎都集中在頭部平臺。5月16日,YY旗下虎牙直播完成7500萬美元A輪融資;5月24日,360旗下花椒直播獲得1億元B輪融資,估值約50億元;5月25日,王思聰創辦的熊貓直播完成10億元B輪融資。

此外,還有很多直播平臺仍然在積極開展各種戰略,扶持主播產出特色內容。比如NOW直播,此前NOW直播公布了雙十億計劃,用10億元現金和10億資源,去打造獨特的直播內容。

由此可見,直播行業的頭部平臺,依然能夠受到資本的追捧。而有背景的直播平臺,還可以在行業退燒的時候享受狂歡。

巨頭之爭

2017年監管突然收緊,也讓直播行業面臨較大壓力,中小平臺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尤其是沒有「背景」獨立奮鬥的草根平臺,在資本退場、政策趨嚴的情況下,處境越發艱難,陸續出現關停現象,其中不乏曾估值5億的光圈直播。

觀察當下的直播行業發現,能夠為人熟知的平臺幾乎都是「出身名門」。要麼是獨立做大之後被名門拉攏,要麼就是名門內部孵化或投資。畢竟直播行業擁有數億的用戶規模,所能帶來的利潤足夠誘人。

在巨大流量的吸引之下,以BAT為代表的巨頭自然不會錯失機會,紛紛布局直播。而且,他們的布局往往都很廣泛,涵蓋多個細分領域。可以說是,把能佔的坑都佔了。

在BAT當中,騰訊的覆蓋範圍最廣泛,包括遊戲、體育、泛娛樂、教育、生活等多個維度。其中包括騰訊自家旗下的NOW直播、企鵝直播、花樣直播、騰訊直播、騰訊視頻,外部還投資了龍珠直播、鬥魚直播、B站等,今年3月又以3.5億美元領投了快手。可以說,騰訊的直播布局形成了相對全面的生態。

阿里巴巴也不甘落後,結合電商打造了淘寶直播、天貓直播,還有優酷視頻、來瘋直播。另外,還有與阿里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一直播、陌陌等平臺。泛娛樂能夠獲取大量用戶流量,而電商直播可以直接與主營業務相連。

然而,近兩年經常被推至輿論風口浪尖的百度,在直播領域的布局和投資稍顯弱勢。其旗下也有百秀直播、奇秀直播和ALa直播,以及愛奇藝、百度視頻。在直播領域較少的布局,可能跟百度重點發展人工智慧的大戰略有關。

此外,在直播行業有所布局的不只有BAT,還有360、YY、今日頭條等網際網路公司。

縱觀這些公司,無一例外都算得上巨頭。而巨頭佔位直播,與此前搶灘O2O類似。阿里打造口碑、投資餓了麼,百度獨立運營百度外賣,騰訊投資美團點評。

凡是用戶流量巨大的業務,巨頭都要參與其中分一杯羹。而布局直播,更像是其自有生態的一部分

正像易觀分析師王傳珍說的那樣,直播的幕後江湖,仍然是大佬的佔位。而映客「賣身」,就是孤身奮戰之後無奈的妥協。其實,主打全民直播的映客,可以在短時間內積累了最大的用戶量,並且曾經長時間盤踞在直播行業第一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映客還是行業內唯一一家公開表示已經盈利的平臺。

即便如此,高昂的運營成本和逐漸萎縮的行業,仍然擊垮了包括映客在內的眾多直播平臺。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說明,直播歸根結底還是巨頭的遊戲,那些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沒有流量的「三無」平臺,並不具備參與其中的籌碼。接下來,還將有更多直播平臺會在巨頭遊戲過程中被淘汰。

 

(點擊閱讀原文,開啟報名)

相關焦點

  • 電商直播站上風口這半年:全民參與成趨勢 行業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來源:上海證券報 風口上這半年:電商直播行業變局初顯端倪  1個月時間,空蕩蕩的工廠被分隔成數個大小各異的格子間。這是一家MCN機構的直播工廠,空氣中彌散著裝修材料的味道,夜裡9點,依舊一片繁忙。卜曉俊一邊查看直播間的情況,一邊回複合作方的信息,間隙回答採訪提問。今年的「618」購物節,直播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各大巨頭你方唱罷我登場。截至6月18日24時,天貓和京東期間累計下單金額均創下紀錄,分別為6982億元和2692億元。電商直播站上風口已有半年,儼然成發展數字經濟的新抓手。
  • 直播+X:網絡傳播又一新風口
    如果說,發跡於秀場、遊戲領域的直播是2015年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上的一匹「黑馬」,造就了「網紅」這一類特殊人群;那麼今天,在「玩法」上不斷推陳出新的直播,已經成為能夠撼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格局的「殺手鐧」業務,各種「直播+X」的探索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例如「直播+旅遊」「直播+電商」等,讓「網紅」們除了「靠臉吃飯」外還能不斷創造出更多更新的價值。
  • 「直播帶貨」紅利期已過?下一個紅利行業是它,未來將成大趨勢
    當一個人能夠抓住時代的風口、時代的紅利,那麼這個人不但能夠賺到很多錢,說不定也會成為富豪榜的常客,甚至成為富豪也不是難事。打個比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網際網路開始興起,張朝陽、丁磊等人抓到了風口,各自成為網際網路界的第一代大佬。
  • 直播「拯救」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巨頭|tech星球|questmobile|百度|微信
    但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至今,最為成熟的廣告變現手段,呈現出的增長曲線其實也並不陡峭,難以撐起網際網路巨頭的天花板。從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看,儘管網際網路廣告的同比增長率從2019年Q4的14.5%,增加到2020年Q4的25%。有疫情中線下廣告加速向線上轉型的因素,也有疫情期間起風的在線教育和直播帶貨等風口行業,為網際網路廣告帶來新的增量,後兩者與直播也息息相關。
  • 直播經濟開啟2.0時代
    伴隨著科技進步和消費者個人消費價值的覺醒,「直播經濟」一詞誕生後便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今年以來,在「信息網絡+疫情場景」之下,直播經濟在各個領域全面開花並飛速發展,遊戲直播、電商直播、教育直播等受到資本和消費者追捧,儼然成為2020年最熱的風口。
  • 新加坡「賣魚哥」爆紅,誰是直播風口上的豬?
    2020年有兩大關鍵詞,新冠疫情和直播帶貨,前者的出現意外給後者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會。而如今,直播帶貨也成為中國推動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 風投界有句話,站在直播的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如今,中國已經誕生了以李佳琪和薇婭為代表的一大批直播帶貨大V。
  • 鬥魚虎牙確認合併,騰訊成為遊戲直播業究極BOSS
    現在,都將隨著合併成為往事。早在去年,兩家之一就已經曝出,對遊戲主播進行了明顯的百分比降薪。可以預見,以後除了粉絲量龐大的少數頂流主播,中小主播都將淪為平臺苦力。騰訊化身遊戲界滅霸如果魚虎能夠順利合併,就將打造出一個擁有超過3億用戶、總市值達100億美元的直播巨頭。
  • 馬雲看好的這個行業,已成新的致富風口
    近十幾年來,我國電商行業可謂是發展迅猛,馬雲的淘寶、劉強東的京東、黃崢的拼多多,現在一個個都是電商巨頭,這幾個創始人現在也都成了身家不菲的大富豪。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馬雲和黃崢現在都是國內排名前三的頂級富豪。
  • 棄子YY:直播江湖紛爭十幾年,最終仍是巨頭戰場
    虎牙直播因遊戲版權問題一直受制於騰訊。李學凌曾公開表示,「遊戲直播行業離不開騰訊的遊戲版權資源,遲早是騰訊的主場」,「並不排斥出售虎牙的控股權」。YY秀場直播的模式弊端也在逐漸顯現。「用戶和主播之間有粘性,但不是直接和平臺產生聯繫。所以當主播轉移平臺,用戶也很容易隨之流失。」億歐智庫研究副總監薄純敏認為。
  • 巨頭正在收割,做語音直播的紅豆Live還有哪些機會?
    一個是周末的大事件,時隔六年,天后王菲宣布將於今年末再次開辦個人演唱會,發布會上她不止一次強調,演唱會的目的只是想單純嘗試網絡直播這種新形式,合作方是騰訊視頻;另一個是地鐵裡隨處可見的範冰冰為花椒直播代言的花式海報,看得出砸了不少錢;還有,同樣是上周,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繼一直播之後微博又和有信公司聯合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語音直播產品「紅豆Live」。
  • 直播「拯救」網際網路?終將成為誰的盛宴?
    這波直播熱潮與2015年的「千播大戰」不同,2015年鬥魚、虎牙、映客等新興企業群雄並起,無數創業者湧入直播的風口,周鴻禕也曾押寶移動直播。但是,蜂擁而起的直播平臺卻沒有充足的優質內容,流量也不夠平臺瓜分,提前看到直播大勢的周鴻禕,在將花椒直播命運交由六間房創始人劉巖,以及任由熊貓直播無奈倒閉後,退出戰場。2018年的社區團購與直播熱潮的興衰十分相似。
  • 雲哥兒:當愛已成往事
    不止阿里一家,此輪京東、騰訊、百度等科技巨頭成為監管重點,跟此前幾輪經濟浪潮沒有多少區別:國家需要發展能源的時候,煤老闆成為寵兒;城市化號角吹亮的時候,萬科和王石成為時代的偶像。以前總覺得雲哥兒站在雲端,臉更白衣領更硬挺,愛潮退去,才發現無一例外都是牆上的蚊子血,以及粘在前襟的飯粒子。
  • 王思聰一手打造的熊貓遊戲直播平臺,年底考慮香港或美國上市
    ,熊貓直播已被推至風口浪尖。在36氪對熊貓直播COO張菊元的最新採訪中,後者對外界關注的融資問題回應稱,熊貓直播年底將啟動上市計劃,並稱明年一季度熊貓直播將從巨頭手中拿到融資,超過上輪的50億元估值。7月,熊貓直播曾對外表示,將在2個月內確認融資,但並沒實現。
  • 現場 大咖齊聚把脈文娛投資大風口:如何走好娛樂巨頭的資本運作之路?
    經過六年的發展,藝恩文娛峰會已經成為聚焦行業熱點,探索未來趨勢的重要平臺,ENAwards也成為業內最權威的泛娛樂獎項。在11月29日在當天下午的「瞭望·未來資本」分會場上,藝恩和中國平安集團強強聯手,獨家聯合發布了《中國金融業泛娛樂融合白皮書》。
  • YY直播十年與網際網路的風口縮影
    作者| 鹹魚魚編輯| 吳懟懟在經歷了2020年的直播電商巨浪後,人們過往幾年裡積累下來的,對直播這個行業的所有想像,幾乎都被推倒重建。尤其在風口論的裹挾下,鮮花與掌聲都湧向了帶貨主播,以至於其他類型的直播,如遊戲、泛娛樂等,在巨大光環的輻射下,顯得有些黯然失色。
  • 2019年將成為互動劇遊戲元年?騰訊、愛奇藝、芒果互娛等多家巨頭已搶先布局!
    時值芒果互娛入局互動劇遊戲領域,並帶來多款重磅產品,國內市場已然是群雄林立。互動劇遊戲的藍海,在這些巨頭的勾勒之下,正在逐漸呈現出未來的模樣。一、2019年是互動劇遊戲的元年?多家巨頭已陸續布局儘管國內在互動劇遊戲領域的發展並未成熟,但縱觀過去這半年,卻已經湧現出了不少的入局者,甚至形成了三大「派別」,視頻平臺、內容平臺、遊戲製作三管齊下,這一市場可以說是今年的新風口及新焦點。首當其衝的是掌握強大流量和視頻資源經驗的視頻網站,以騰訊視頻、愛奇藝、B站等為首,它們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互動劇,把控影視內容端及平臺優勢。
  • 熱點 | 觸手直播「倒閉」背後:主播維權討薪困難,遊戲直播江湖已變
    截至目前,觸手直播所在公司已「就地解散」,內部員工所剩無幾,僅留下法務部門人員處理「仲裁後事」。儘管平臺已經倒下,但一切並未結束。等待著觸手的,將是員工及主播無盡的控訴及索賠。觸手直播平臺倒閉看似突然,但卻早有預兆。
  • 薇婭丈夫公司獲君聯資本注資,MCN成「風口上的豬」
    直播電商帶貨發展迅猛,正吸引資本市場的注意。據中商情報網統計, 2020 年1- 5 月,直播電商投融資事件 13 起,投融資金額11. 47 億元。進入到 6 月份,直播電商的火熱勢頭絲毫沒有減弱,資本仍在不斷湧入。最新獲得資本巨頭青睞的是直播界風雲人物薇婭背後公司——謙尋控股。
  • 觸手直播掉隊:被爆停服、欠薪,已20個月未獲融資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觸手直播與已經破產的熊貓直播類似,長期未獲新的融資注入,這或許將成為壓倒觸手的「最後一根稻草」。有業內人士指出,遊戲直播市場競爭激烈,虎牙、鬥魚兩強對峙下,留給其他平臺的機會已經很少,僅依靠遊戲直播的小平臺很難維持所需的現金流。隨著快手、B站等新的玩家入局,遊戲直播賽道已經徹底變成巨頭之間的遊戲。
  • 左手電競,右手體育,龍珠直播將成直播大戰收割者
    「直播的上半場是秀場時代和資本時代,這個時代已經過去,而下半場是內容和變現的時代。」當他拋出這一論斷時,這也標誌這家靠遊戲直播起家的直播平臺將調整戰略,迎接新時代的帶來。如今公眾對直播的概念認知從一個風口上的概念變成網際網路生活很主流的交互模式,這意味著直播已成為所有平臺的標配,不管是報紙、電臺、應用,都會提供直播內容。市場上有流量的玩家,都會想著要進入直播市場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