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登對談李安: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永遠溫文爾雅的李安,臉上流露出的喜悅神色依然是適度的、克制的,但我想,他內心已經風起雲湧了。畢竟,這部耗時4年的影片,在他即將步入花甲的知天命之年,完成的是常人所無法想像的奇蹟。該書根據李安的訪談編寫,編寫者張靚蓓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失去了自我」,讓讀者仿佛聽李安本人娓娓道來。
-
李安不「安」:我心裡永遠有一個關於電影的夢
雖然新一代導演正在不斷湧現,但迄今為止,我們依然無法在華語電影界找到可以替代李安的人。在因《臥虎藏龍》而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獎之後,他真摯而誠懇地在訪談中說道,「可以有地方與我的同行們分享建議和經驗,這樣很不錯」。之後,李安又憑藉著《斷背山》等多部影片斬獲大獎無數,而在面對他人對自己才華的肯定時,李安也只是將輕描淡寫地將自己稱為「一個蠻喜歡拍電影的人」。
-
華人導演的驕傲 李安
但是,總是有天才的,李安就是,他用一己之力為中國人在全球電影界爭得了一席之地,雖然國人不怎麼會欣賞,也許李安就是為了迎合西方口味去隨意拍了這幾部片子,你們不是要這種破電影麼?那我拍,奧斯卡!很簡單!只要我想拿就能拿。不過說回來,奧斯卡片子也不是一無是處,只是不完全能夠指點到中國人的藝術追求,就像什麼馬蒂斯、梵谷、畢卡索之流,要是在中國,他們的畫和傳單何異。
-
李安給40歲導演的建議:永遠不要放掉心中最可貴的「惑」
李安導演通過視頻連線與觀眾溝通。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8月25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李安導演大師班在懷柔雁棲湖舉行,李安導演通過視頻連線與觀眾探討「東方表達與數位技術」。青年導演楊子(《寵愛》)在論壇上提出自己作為導演在40歲的職業生涯所面臨的困惑,李安導演則表示,「惑」其實很重要,「電影中最迷人的就是這個『惑』字,如果你把它放掉,覺得自己不惑的時候,電影就乏味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看得出來。
-
【北美同步】終於等到李安導演新作
論壇現場,李安傾情講述了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拍攝故事,同時分享了自己作為一名電影導演從業二十餘年的思考與體悟。自認為是「電影系永遠的學生」的大師李安在活動現場坦言:「每一次拍電影,都像是第一次。」
-
論一個網紅導演的自我修養
沒錯,他就是四年來一直陪大家看《遇見王瀝川》的網紅導演陳銘章。雙子座,AB型血,雙重性格。生在臺灣,現工作在大陸,只因為深深愛上一部劇,所以開啟了波瀾壯闊微博網紅的一生。作為一個網紅導演,粉絲量一舉超過了小秋(現已升級為酷帥的炮哥)。
-
3次獲奧斯卡的導演,李安曾在家待業6年,和妻子為何差點離婚?
李安是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亞洲人,也是獲得奧斯卡最多次數的華人導演。他導演的電影《臥虎藏龍》讓全世界觀眾再次感受到武俠片給大家的強烈震撼,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新科技運用讓觀眾耳目一新。一定沒有人想到這樣一位出色的導演,曾經2次經歷高考落榜,曾有6年時間待業在家靠妻子掙錢。
-
2次高考落榜、6年待業在家,3次獲奧斯卡的導演李安竟是妻管嚴
從曾經2次高考落榜,到成為華人導演第一位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人,他把自己的功勞歸功為妻子的默默支持,可是他自己的堅持才是決定性的。、新聞、外文等科目都沒意思,他告訴父親:「我都不喜歡,我想當導演。」在這段時間,李安自己覺得心碎無數,卻一直抱著希望,偶爾也會去幫人家拍片,幫剪輯師做點事,當劇務之類,可都做得不甚理想,「我真的只會當導演,做其他事都不靈光。
-
如何評價導演李安?
入行十年,我個人的經驗卻與兒時的聽聞迥異,我覺得人生裡亂七八糟的事似乎更多。「——李安《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又遇到了一件糟心事,不過這一次,是在電影界。第55屆金馬獎典禮,因為某人的不當言論,鬧了個不歡而散。而作為執委會主席的李安,面對鏡頭,只能尷尬地表示:大家對電影人尊重一下。大家對電影人尊重一下。
-
令人尊敬的李安導演,這次對你電影的感受是:超一流導演拍攝了一部二流影片!
神奇新技術——120幀!國際大導演——李安!各種隆重造勢!《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片子還未上映,單是——李安!單是——120幀!已經造勢成滿城爭相看大片的期待盛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最後很想對李安導演說:你是我一直以來很尊敬的導演,曾經在我的心目之中,你是電影創作之神!
-
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到底怎麼了???
在探討這個話題之前,倒是可以先聊聊我自己的感受。是的,李安導演在3D、4K、120幀影像上面的堅持與努力,是始終讓人尊重與佩服的,我們也特別希望他可以在這個領域,真正找到適合的路,去證明自己。其實在華語導演裡,甚至是整個電影圈,李安導演都是一位非常有勇氣、且有探索精神的導演。
-
最佳導演和最佳夫人李安&林惠嘉: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世界著名華裔電影導演李安的背後也有個非凡的女性。他曾說過:「老婆是我事業迷航時的燈塔,我之所以能有今天,惠嘉功不可沒。"林慧嘉,同李安一樣,臺灣人,家中老么,也是最出色的一個,打小出色。臺大畢業後,她以優異成績考取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學位。因為都喜歡棒球,而跟同在美國留學的李安認識了。
-
論一個資深狗奴的自我修養,看到最後我哭了……
今天咱來談談作為一個資深的狗奴,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自我修養?
-
【重磅】華語電影第一人:李安導演電影大全集!
前言 如果要選擇一位導演來代表華語影壇,李安會是眾望所歸的第一人。你很難想像這位永遠笑臉迎人,氣質溫文儒雅的中年男子,榮獲過多少驚人的榮耀。也因此,在李安的前期創作中,都是以中國家庭為主要場景構建故事的,「父權」為中心的東方家庭關係是其刻畫的重點,也就是後來使李安揚名立萬的「家庭三部曲」。這一段時間的創作,也是李安導演生涯中最為純粹,以自我情感表達為內核的藝術至上的時期。
-
李安對話青年導演:導演/在框架與寫意之間,提煉戲劇的心魂
人的本能跟力量就這麼多,只能把自己當作一個靈體,電影通過你跟大家交流,如果你相信這個東西,片子本身會有點靈氣,跟你工作的人就有信仰的力量,什麼打擊也禁得起;沒有這個東西就很辛苦,大家跟你工作就會覺得你怎麼這麼搞怪,把自己放小,可以走比較久一點。程偉豪:李安導演說過三幕劇中最需要花時間是第一幕,而不是第二幕,這真的是你創作故事的原則嗎?
-
「我做不了明星,只能做個演員。」張譯——論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論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其實,我是一個演員,最早接觸到這些臺詞,都免不了會笑,因為這是周星馳電影裡的精髓所在,搞笑所在,又是淚點所在。我個人認為,一個明星不一定是一個好的演員,但一個被大眾廣泛認可的好演員,則可以稱之為明星。張譯的一言一行,其實一直都是在實踐著那句話,我做不了明星,只能做個演員。當一個演員踏踏實實用演技徵服觀眾之後,那麼他自然而然就成為明星了。當然這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套用《師說》的一句話就是流量明星常有,而好演員不常有,即使好演員不乏,伯樂導演也不是隨處可見。
-
從影30+,李安如何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遊走於多元文化的同時也始終堅守著自己,在偌大的話語體系中巧妙地找尋著只屬於自己的位置。 毫無疑問,他是成功的。雖然新一代導演正在不斷湧現,但迄今為止,我們依然無法在華語電影界找到可以替代李安的人。 但是,為什麼是李安? 到底是什麼讓這個看似溫和敦實的人變成了華語電影無法被複製的一張名片?
-
李安對話青年導演丨導師說
李安:今天很難得跟一群新銳導演坐在一起,剛剛在後臺跟他們四位導演碰面,他們想要問我一些問題,我要給一些答案,其實「電影」沒有答案,都是自己摸索,我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經驗、我的困難,但每個人的經歷、追尋與工作團隊都不同,都是Organic有機體的活動,所以聽聽參考就好。
-
《雙子殺手》票房慘澹:一直遵循自我,這才是真實的李安
但比起其他大起大落,有巨片也有爛片的導演,李安的發揮始終維持著上佳的水準,這是他珍惜自己羽毛的地方。作家潔塵在《找到了自我的人》中,如此評價李安:「他就是那種很早就確立了自我並遵循這種自我的人……確立自我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確立之後的維護乃至於修正,同樣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自我這東西,不加以維護的話,是會變形甚至丟失的。」
-
華語影壇第一導演李安:不被父親認可,始終不快樂
作為臺南一中校長的父親看他這幅「沒出息」的樣子,積攢的所有怨氣和怒氣都爆發,拍著桌,指著李安,大發脾氣。李安因此深深受傷,只是也沒想過因此放棄電影,他在1975年,更是執意要前往美國,要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學習戲劇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