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鬘夫人說故事:一朵青蓮花的因緣故事!( 上 )
在過去的佛教歷史中,曾經流傳著一個著名的愛情故事。同時這也是佛祖釋迦牟尼佛,和他的王妃耶蘇陀羅( Yasodhara )的動人愛情故事。
過去在久遠劫以前,在定光佛出世的時代中。這當然是非常遙遠以前的。那時候在缽摩國中,有一個修行人名叫做儒童。儒童是一個很虔誠善良,一心修佛,追求真理覺悟解脫的修行人。而且他知識淵博,相貌莊嚴俊朗,因此很多人都喜歡仰慕他。
過去在印度的古代裡,像儒童這樣修行人,通常會被稱為仙人,大概是具有仙風道骨吧!他們通常都是待在深山裡幽靜的地方的。但是偶爾仙人也會到紅塵中行腳走走的。
有一次儒童來到了城裡,發現城裡到處張燈結彩,香花淨水灑掃焚香,莊嚴布置,城裡似乎煥然一新。他就詢問別人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呢?
結果別人告訴他說,是因為定光佛要進城來接受國王的供養。所以國王下令要求,為了歡迎定光佛的來臨,城裡到處都要打掃布置乾淨的。
儒童聽了心裡非常的歡喜,因為逢遇如來佛祖出世,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緣的。所以佛教才會說:「 人身難得,佛法難逢!如來難遇,佛道難成!」因此儒童就想要購買蓮花來供養定光佛,來表達自己虔誠供養祈福的心願。
但是儒童跑遍了城裡的花店,卻買不到任何的供養蓮花,原來蓮花都已經被國王定購買下了,不允許其他人來購買擁有的。這當然是很不合理的方式,但是在過去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就在儒童心裡著急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高雅美麗的青衣女子,手中拿著七株青蓮花走了過來。儒童心裡就生起了希望,就招呼這位美麗的姑娘說:
「 姑娘,您這些蓮花可以賣給我嗎?」
這個美麗的姑娘名字叫做瞿夷。她在王宮裡面工作,她的工作也是很有詩情畫意的意味,就是在皇宮裡,為國王來採收美麗的鮮花來供佛。這當然是一份美好的工作。
所以今天瞿夷就為了國王要供養定光佛,就特別一早去了郊外,採摘了七朵青蓮花,要來供養定光佛的!
瞿夷看到了儒雅俊秀的儒童,心中生起了一份難言的好感。就問儒童說:
「 你要這些朵蓮花做什麼呢?」
儒童臉色誠懇的回答她說:
「 我是個修道人,立志追求人生真理和無上佛果。我是想要拿這些蓮花來供養定光佛的!」 ( 待續 )
勝鬘夫人說故事:一朵青蓮花的因緣故事!( 中 )
瞿夷心中似乎泛起了一些特殊的情愫想法。她沉思了一下。才又開口告訴儒童說:
「 這些是國王需要的青蓮花。我是不能夠給你的。但是如果你能夠答應我的條件的話,我就可以給你這些青蓮花,讓你來供佛!」
儒童聽到了瞿夷的話,心中生起了一份希望。就誠懇的詢問瞿夷說:
「 姑娘,你的條件是什麼?只要是我能力做得到的,我當然是不會拒絕推辭的!」
瞿夷說:
「 當然是您可以做的到的事情!我可以給您五株青蓮花來供佛。還有二株青蓮花,也請你幫我拿去供佛。因為我只是一個弱女子,很不方便的!」
儒童立刻就回答說:
「 姑娘,這請你放心,你的心願,我一定可以幫你完成的!」
瞿夷臉上泛起了開心的笑容。她又繼續說道:
「 請您幫忙我供佛之後,就為我回向功德發願說:「 願以此鮮花供佛的功德,願我能夠生生世世,和您成為幸福美滿的夫妻!」
姑娘勇敢的說出了內心的心願,但是說完之後,臉上也不免泛起了一絲羞澀的微笑。
這時儒童聽完了瞿夷的心願,突然之間變的沉默了。似乎在沉思考慮一些事情。過了一會,儒童才又開口回答說:
「 姑娘,我是一個修行人,您的心願我本來是不應該答應的。但是今天是一個特別的因緣。如果你能夠答應承諾我,和我成為一對菩提眷屬,互相扶持。彼此鼓勵修行,不會障礙我的修行成道,共同追求真理佛果!我就可以答應接受你的心願!」
瞿夷就點著頭羞澀的回答說:
「 這個請您放心。雖然我身為女人,但是我的內心,也是喜歡追求真理,嚮往清淨解脫大道的!我也很願意來向您學習!」
因此瞿夷就把七朵高雅清淨,帶有淡淡清香的青蓮花,送給了儒童。而儒童則接受了瞿夷姑娘的青蓮花,並且似乎也代表著,接受了瞿夷姑娘的心意吧!同時也成就了一場稀有少見的,菩提美滿眷屬的姻緣。( 待續 )
勝鬘夫人說故事:一朵青蓮花的因緣故事!( 下 )
儒童就和城裡的人民,共同歡喜盡力的來打掃布置城裡的街道,雖然這個工作沒有什麼勞力報酬,但是大家都非常開心賣力的工作。因為眾人都了解明白,這樣付出的功德果報是很不可思議的。
所以佛門中經常強調:如來佛是眾生最大的福田。對於如來佛所作的任何布施供養,能夠得到千萬倍不可思議的功德果報的!而儒童也是歡喜的來付出奉獻,因為他認為能夠逢遇如來出世,並且能夠為佛來服務,那是自己的福氣幸運的。所以在儒童的心裡,完全不覺得有任何艱苦的。
當大家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之後,在眾人的恭敬期待歡呼聲中,定光佛就在僧眾弟子們的環繞下,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到達降臨城裡。
從定光佛身上似乎散發出來,如同太陽光般的金色光芒,讓人目光仿佛無法直視。很多人自然的跪下來雙手合十。這時候定光佛走到了一灘馬路上的汙泥面前,如果定光佛走過去的話,可能腳就會踩進汙泥裡了。
這時候儒童毫不猶豫的,脫下了自己乾淨的衣服,鋪在汙泥的地面上,同時自己也躺下來,把自己的長髮鋪展在地上,讓定光佛從自己的衣服和頭髮上走過,以避免定光佛的雙腳沾染了汙泥。這當然是代表儒童以最謙卑的自己,以及最大的恭敬心,臣服在定光佛的腳下的。
同時儒童也把七株青蓮花,來供養獻給了定光佛。據說由於儒童仙人的虔誠恭敬的心意,這七朵青蓮花在佛如來的頭頂上,形成了一幅青蓮花的法幢,漂浮懸掛在空中。
而這時候定光佛慈悲的眼神中,流露出智慧大海般的深邃光芒。定光佛告訴儒童說:
「 善男子,你在過去無數劫生命中,堅持清淨的修行,不畏懼艱難困苦,不受到欲望貪婪的擺布,端正調伏自心。積德行善,施捨生命財富,發菩提心,利益眾生。終會得到圓滿殊勝的果報。」
定光佛慈悲安慰鼓勵的話語,對於儒童來說,當然具有無比鼓舞激勵的力量的,讓他的內心充滿了信心正能量的光芒。
定光佛充滿慈悲和智慧的眼神,注視著跪拜在地上的儒童,以無比慈悲堅定的聲音告訴他:
「 善男子,在91 劫以後,在一個名為賢劫的時代中,你將會圓滿成佛,名稱為釋迦牟尼佛!將得到十方的稱頌讚揚。」
聽到了定光佛的口中,說出來對於儒童這樣的肯定讚美,從周圍的群眾人民的口裡,同樣發出了驚嘆不已的讚美聲。因為這是很稀有難得的。這樣的祝福預言方式,在佛教中稱為得到佛的授記,是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都成熟之後,才有可能得到佛的授記的。這是無比殊勝的祝福加持,也是無上的光榮肯定的。
定光佛繼續的說著:
「 在那個時代,人心邪惡不善,邪見熾盛,欲望貪婪,天災人禍不斷,戰亂連年。你將會度化拯救無量眾生,脫離輪迴苦海,得到解脫!」
只見在儒童謙卑祥和的臉上,充滿了對於定光佛的仰慕崇敬和感恩。 在滿心歡喜雀躍中,儒童的身體上升到虛空中,又下降落到地面上。他再次向定光佛來禮拜感謝,感恩定光佛的慈悲授記祝福。
而就是因為這樣奇妙的因緣,儒童菩薩,也就是後來的悉達多太子。以及瞿夷,也就是後來的太子妃耶蘇陀羅,生生世世都成為夫妻眷屬,在一起共同生活修道,追求真理解脫。
雖然在紅塵人世間,對於一般人而言,特別是對於婦女來說,婚姻感情通常是不可靠的,是充滿無常痛苦的。而在修行人的眼中,感情婚姻更是虛幻不真實的,是充滿痛苦罪惡的淵藪,是讓人墮落沉淪的深淵。事實上這也是很多人的沉痛經驗教訓的。
但是如果能夠不忘記自己的初心夢想,不放棄對於真理夢想的追求,還是可以擁有人生的美好幸福的,甚至可以收穫未來的安樂解脫的。也許這就是儒童和瞿夷的愛情故事,給予一般人最好的啟發吧!(完)
【勝鬘夫人(月光詩人-Véronique )分享-寧夏的馬燕為何能感動整個世界?】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後,一位西方讀者想買一本莫言的書看,因為不太清楚具體書名,就按照作者名字在亞馬遜網站搜索。花15.99美元買回來一看,作者卻不是莫言,而是中國寧夏一個小姑娘馬燕。這也難怪,英語世界裡把莫言(Moyan)當成馬燕(Mayan)的人一定不少。這個讀者沒有大發雷霆,讀完全書後反而十分高興,認為自己犯了一個「幸運的錯誤」!
️奇特的來歷
寧夏西海固,1972年就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認定為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這裡有一個女孩,用稚嫩的肩頭承受著貧困的壓力,從小學四年級起就堅持不懈地寫日記,將自己對上學的渴望、對輟學的擔心都寫到了日記中,到小學畢業時已經攢了6本,其中3本還被粗心的父親捲菸抽了。這個女孩就是馬燕。
家裡供不起馬燕和兩個弟弟都上學。她考上初中,媽媽要她退學。為了打動母親堅硬的心,她把日記和一封「我要上學」的信塞給媽媽,讓弟弟讀給不識字的媽媽聽。當聽到「媽媽,如果我上不了學,我的眼淚一輩子都流不幹」時,母親白菊花終於決定借錢讓女兒上學。
️就在這時,馬燕的命運出現了轉機。法國《解放報》駐中國記者彼埃爾·阿斯基(中文名韓石)一行來到了小山村。白菊花將女兒的信和日記交到了他們手裡,彼埃爾被馬燕稚嫩的文字震撼了。2002年1月14日,《解放報》️以兩個整版發表了他撰寫的《我要上學》的長篇通訊。
馬燕的故事一經刊出,立即引起法國民眾的關注。3天後,曾出版《密特朗夫人回憶錄》的法國拉姆賽出版社打來越洋電話,表示願意出版馬燕的日記。
️馬燕轟動歐洲
一年後,定價為20.5歐元的法文版《馬燕日記》在巴黎出版,很快登上法國的暢銷書榜第一名,銷售超過了20萬冊。
「當我讀完馬燕的故事後,好幾個同學都哭了。一個學生問道:老師,我們應當怎麼做來幫助她?」巴黎一位中學老師說。「我覺得她很勇敢,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認識到,他們能去上學有多麼幸運。」一位14歲的法國中學生說。
️隨著法文版熱銷,荷蘭文版、西班牙文版、英文版等相繼推出。荷蘭文版名叫《一個中國女孩的日記》,️今天能在荷蘭58家各類圖書館中找到這本書,這在國土面積不大的荷蘭,傳播範圍已經十分廣泛了。英文版《馬燕日記——一個中國女學生的日常生活》,2004出版後2005年再版,好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