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今日 蕭紅:綻放於冰雪之中的北地紅蕊

2021-02-09 央廣網

1942年1月23日,聖誕節的前兩天,東北女作家蕭紅在熱鬧的節日氛圍中清冷離世,年僅31歲。1月25日,她的遺體被安葬於香港淺水灣。從2011年蕭紅誕辰百年開始,文藝圈就興起了一股「蕭紅熱」,使東北女作家蕭紅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許多改編自她真實經歷的影視作品也被製作出來。

她的性格,她的愛情,她的作品,都充滿了唯那個時代才有的傳奇色彩。那麼這朵北地紅蕊,是如何在北方的漫天風雪裡綻放出動人色彩的呢?

 

蕭紅,原名張乃瑩,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1911年,她出生,1942年,她辭世。在短暫的31年人生中,她特立獨行,倔強地反抗著。

1911年的夏天,蕭紅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早年和祖父生活在一起。可以說,她的童年並不幸福。1930年,她為了抗婚離家出走,卻又接受了未婚夫的接濟,之後結識蕭軍、端木蕻良等人。

1933年,她在魯迅的幫助下開始創作,1935年她出版了長篇小說《生死場》,並出版了小說集《牛車上》,自此走上了創作的道路。

  

湯唯和宋佳所演繹的熒幕上的蕭紅

蕭紅的一生都在疲於奔命和動蕩不安中掙扎著、反抗著,文學創作雖然成全了她,卻沒有徹底改變她的悲慘命運。最終,她寂寞地離開了這片寒冷的土地,年僅三十一歲,成為文學界一曲絕唱的悲歌。

生活的脫軌,讓蕭紅飽經憂患;而文字的脫軌,卻讓《呼蘭河傳》不朽。這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當年,蕭紅與老家的未婚夫汪恩甲同居於哈爾濱的旅店,欠了巨款,未婚夫落荒而逃,旅店老闆威脅要將已懷孕的蕭紅賣進妓院。危急中她給《國際協報》報社寫信求助,蕭軍前往探望,兩個文學青年一見鍾情,他奮力將她救出,自此,文學史上遂有珠聯璧合之「兩蕭」。

有關蕭紅的故事,總是這樣開場的。故事一開始,蕭紅便與傳統的束縛格格不入,她拒絕平庸落套,在探索欲和好奇心的催促下,也為了追尋自由,她就這樣走上了一條非常規的道路。雖然隔了九十年漫長的時光,蕭紅那番驚險的經歷,依然讓人覺得膽戰心驚。

1932年,蕭紅和蕭軍開始了同居生活。兩人共同度過了幸福卻艱辛的時光。寒冷和飢餓是真實的,熱戀也是真實的。她曾寫,「我拿什麼來餵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嗎?草褥子可以吃嗎?」,她還曾寫,「只有愛的踟躕美麗,三郎,我並不是殘忍,只喜歡看你立起來又坐下,坐下又立起,這其間,正有說不出的風月」,「當他愛我的時候,我沒有一點力量,連眼睛都張不開。」

她曾以為愛可以抵禦饑寒。有時,蕭軍拿著三角琴,蕭紅扎著短辮,兩人衣履隨意,在街頭且彈且唱,別有一番瀟灑。偶爾吵架了,兩人搶著喝酒,他又醉又氣,在地上打滾,讓蕭紅心痛也自責。


蕭紅與蕭軍

蕭軍帶著她接觸左翼文化人並開始寫作。兩蕭到上海後,在魯迅關懷下,慢慢在文壇站穩,不再憂心衣食。1935年,蕭紅出版了長篇小說《生死場》和小說集《牛車上》。


日子久了,性格的差異導致兩人的摩擦漸多,加之蕭軍是主張「愛便愛,不愛便丟開」的,兩人同居五年多,他在感情上的旁逸斜出,每次都讓蕭紅「流血、顫慄」。

1938年,蕭紅在懷有身孕的情況下,毅然和蕭軍分手。

 

1937年秋,兩蕭在武漢認識端木蕻良,後者因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頗受文壇矚目。他斯文秀氣,跟蕭軍的粗獷豪放迥異其趣。蕭紅和端木蕻良漸生好感。1938年春,他們回武漢就同居了,並於5月下旬舉辦婚禮——這又是一次不被祝福的婚姻。在此期間,蕭紅的長篇小說《馬伯樂》開始動筆,並於1939年秋完成長篇散文《回憶魯迅先生》。

他們「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但在蕭紅生命的最後時光,端木卻並未陪在她的身邊。


微笑的蕭紅

蕭紅的成名作《生死場》、作品合集《跋涉》、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中篇小說《馬伯樂》,以及最富勝譽的《呼蘭河傳》,正是她孤單人生旅程的真實寫照。

《呼蘭河傳》是蕭紅生命後期的創作,她偏離了政治軌道,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個人性、以及尋找自我化之路。她確實並非一個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女子,但是一個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女子,是絕不可能寫出天馬行空的《呼蘭河傳》的。

對於《呼蘭河傳》,茅盾評價說它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它於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蕭紅的小說特色鮮明。她打破了傳統小說單一的敘事模式,創造了一種介於小說、散文和詩之間的邊緣文體,它們是自敘性的,散文的,陌生的。不事雕琢,卻自然流暢,讀來讓人愛不釋手。

這朵花,用她自己的方式,怒放著。

 

蕭紅曾這樣解讀自己:「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蕭紅雕像:似在思索

1941年初,蕭紅的肺結核已很嚴重了,她邊治療邊寫《馬伯樂》第二部,出院後依舊虛弱。1941年12月,日軍進攻香港,炮火連天,全城驚慌失措。已臥床半年、不能走動的蕭紅,比健康人更多一層惶恐,擔心自己被丈夫拋棄。

端木蕻良沒法陪在她的身邊,於是,仰慕她的文學青年駱賓基留下來照顧她。幾經周折,蕭紅才住進醫院。誰料,主治醫生將她誤診為喉瘤,進行喉管開刀手術。蕭紅術後感染高燒,又接連遭受折騰,而藥品全部被日軍接管,藥店無藥可售,她又不能發聲,痛苦萬狀。

1月18日,蕭紅被轉送至瑪麗醫院,由於日寇佔領香港,一切醫療用具奇缺,蕭紅難以得到正常的治療。臨終前,她在紙上寫下「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


蕭紅畫像

1942年1月22日,蕭紅因肺炎及喉瘤炎去世,年僅三十一。這為她動蕩的人生旅程,畫上了一個終結的驚嘆號。

蕭紅死了,但她的作品卻流傳後世;北地紅蕊終究凋零,但芬芳還馥鬱著……

 

那年今日 | 梁羽生:想聽你講講江湖的故事

那年今日 | 最孤單的旅行:那些「非人類航天明星」

那年今日 | 柴田豐:92歲寫下第一首詩 一切都為時不晚

來源:綜合鳳凰網、搜狐網、共識網等整理

本期編輯:朱虹

實習編輯:胡昊

相關焦點

  • 蕭紅為什麼這樣紅?
  • 議峭巖長詩蕭紅詩傳《落紅》的悽婉沉鬱之美
    ——綠島無論是就長詩的命題還是詩歌本身的動態遞進形式而言,峭巖的長詩蕭紅詩傳《落紅》都將是一條流動的河流,況且這河流僅屬於同一個時代的兩個人——蕭紅和蕭軍。那麼,這部剛剛完成的蕭紅詩傳《落紅》又是什麼樣主旋律呢?我以為它是悽婉與芬芳的合奏,沉鬱與慢板的共鳴。全詩以一條河為意向的組合橫亙於詩歌的主題架構之中,時隱時現沉浮與共。那麼。這又是一條什麼樣的河流呢?他的表象(呼蘭河)與內涵(生命與愛河)的詩性呼應,還是激流(時光)間澎湃閃爍著的冥冥之中關於運命的定數與玄機。
  • 點燃冰雪激情 綻放冬奧夢想
    長城網記者 趙嬌瑩 馬寧 攝 冰雪盛會,如約而至,激情與夢想一起綻放。從這屆冰雪運動會的主題來看,「激情冰雪 如意之約」旨在號召各界群眾廣泛參與,體驗冰雪魅力,暢享運動激情,擁抱「冰雪之夢」。
  • 擅長畫牡丹的畫家蕭紅 蕭紅國畫牡丹圖欣賞
    蕭紅六尺橫幅牡丹綬帶鳥《富貴吉祥》蕭紅,齋號:梅香閣閣主。女,籍貫河南,現居北京朝陽區,易從字畫籤約畫家。蕭紅作為當代工筆牡丹的小傳人,更是被人譽為「牡丹國畫中的花中皇后」。其代表作品:《春華秋實》《國色天香》《冰清玉潔》《繁花似錦》《出水芙蓉》《富貴呈祥》。自幼就喜愛繪畫藝術的蕭紅,從13歲就師從中國美術百傑王素芬大師,開始學習繪畫。
  • 聚茵美,讓女人嬌美如花,健康從蕊綻放
    聚茵美,讓女人嬌美如花,健康從蕊綻放 來源:財訊網 • 2020-08-17 13:34:47 2020年6
  • 民國才女蕭紅:與張愛玲齊名,被魯迅盛讚,一生漂泊尋愛
    蕭紅當時被稱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在文學上她有著非常強的天賦惡,並且在24歲那年的時候,就已經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了她的成名作《生死場》,她是一個被大家低估的作家,也是一個流浪一生的一個人。
  • 蕭紅:愛情路上一錯再錯
    蕭紅聽了笑著說:「你完全錯了。我是《紅樓夢》裡的人,不是《鏡花緣》裡的人。我是《紅樓夢》裡的痴丫頭香菱。」香菱本名甄英蓮(諧音「真應憐」),是甄士隱的獨生女。3歲那年的元宵節,她在看社火花燈時因家奴看護不當而被人販子拐走,後來落到薛寶釵的哥哥「呆霸王」薛蟠手中。與香菱一樣,蕭紅的人生也是惹人憐惜的。
  • 揭秘蕭紅的三段情事:從此三郎皆路人
    這個無奈之舉,在我看來,是冥冥之中蕭紅的暗中訴求。因為蕭紅是一朵盛開了半世的玫瑰,她的靈骨是花泥,回歸花瓶,適得其所。香港淪陷,為安全計,端木蕻良將蕭紅的骨灰分裝在兩隻花瓶中,一隻埋在淺水灣,如戴望舒所言,臥聽著「海濤閒話」; 另一隻埋在戰時臨時醫院,也就是如今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一棵樹下,仰看著花開花落。我三月來到香港大學做駐校作家時,北國還是一片蒼茫。
  • 蕭紅的童年,是寂寞的
    花園裡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祖父一天都在後花園裡邊,我也跟著祖父在後園裡邊。祖父戴著一個大草帽,我戴一個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一個地溜平。哪裡會溜得準,東一腳的,西一腳的瞎鬧。有的把菜種不單沒被土蓋上,反而把菜籽踢飛了。
  • 蕭紅:臨終前盼前夫救命,去世55年,房中隱私曝光
    臨死之前,她除了寫下「半生盡遭白眼冷遇……不甘,不甘」外,陪伴他到最後的駱賓基回憶,蕭紅在昏迷甦醒後,曾喃喃說到:「要是蕭軍知道我這樣,一定會來救我。」彼時的她,已和蕭軍分開了近四年,而現任丈夫端木蕻良正坐在她的身邊。果然,在蕭紅的潛意識裡,蕭軍才是能拯救她於水火之中的第一人選。她與蕭軍的相遇,就是從「拯救」開始的。
  • 《蕭紅墓畔口佔》賞析
    蕭紅墓畔口佔戴望舒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臥聽著海濤閒話提到戴望舒,首先會想到他那首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的成名之作《雨巷》,正是這首《雨巷》為其贏得「雨巷詩人」的美稱,不過,在其「雨巷詩人」的皇冠之上除了鑲嵌有一顆又大又亮的明珠——《雨巷》,還鑲嵌有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芒,它就是上面這首《蕭紅墓畔口佔》,儘管這顆明珠小了許多。
  • 蕭紅:不要因為寂寞而錯愛
    畢竟是闊少出身,一開始汪給蕭紅提供了不錯的經濟條件,蕭紅有了好的衣食,並得以繼續讀書。二人在東興順旅館同居後,蕭紅懷孕。但不管是汪處心積慮的拋棄蕭紅,還是另有隱情身不得已的離開,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你,怎麼會連一句話都沒有,就將自己的女人與孩子棄之不顧,揚長而去?因著汪不負責任的失蹤,蕭紅被店家關進倉庫。孕中的女人本就情緒波動較不穩定,蕭紅卻只能是在幽閉狹小的空間中孤獨度日,沒體會過的人,怕是不會懂那是怎樣的孤立無援。而第一個看到蕭紅身處此景的人,是在蕭紅感情中佔據最大篇幅的蕭軍。
  • (內含福利)蕭紅:黃金時代,生死一場
    * 本書收錄了蕭紅的《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等多篇膾炙人口的作品,值得閱讀和收藏。蕭紅(1911—1942),原名張乃瑩,筆名蕭紅,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半生漂泊,足跡遍布北京、青島、上海、東京、武漢、香港等地。代表作有《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
  • 《冰雪奇緣2》時隔六年回歸,帶著愛與冒險,艾莎身世之謎被揭曉!
    冰雪奇緣2:時隔六年的沉澱,艾莎見到已故父母,魔法身世之謎被揭開!導讀:時隔六年時間,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重新登錄內地,艾莎與安娜姐妹情深的情節仍在繼續,並且在國內引起了觀眾們巨大的反響和熱議。而且在第二部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中,主要講述了艾莎魔法身世起源,以及艾莎、安娜父母出海遇難的真相!
  • 冰雪助力崇禮美麗蛻變,太子城靜待綻放!
    冰雪助力崇禮美麗蛻變,太子城靜待綻放!,崇禮冰雪旅遊度假區獲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成為河北省內首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乘冬奧東風 冰雪運動急速「升溫」「十三五」期間,我國標準滑冰場館從157家增加到388家,滑雪場從568座增加到770座,基礎設施不斷健全,人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也逐漸高漲。
  • 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也是一個悲劇人物,半生飄零是為何?
    民國才女她姓蕭 一部小說紅天下, 《生死場》裡看分曉。 今天咱們分享的就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
  • 蕭紅:哀其不幸,更怒其不爭
    而蕭紅,懷孕已有七個月了。愛情究竟能做什麼?或許就是引來一場持續無數天的暴雨。那年夏天,一場洪水襲來,淹沒了半個哈爾濱,蕭紅等不及報館主編老斐出手相救,自己挺著大肚子,從窗臺跨了出去,跳到了一艘木船上。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裡說,或許顛覆一座城池只為成就一個人的愛情。蕭紅和蕭軍的愛情初始,似乎也是這樣的奇妙。
  • 新刊 蕭紅:一個漂泊的靈魂
    隔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狂風驟雨般的愛情和烽火漫天的故國都蒙上了一層懷想的輕霧,而漂泊了那麼久,她奉為宗教的寫作在導師魯迅的提攜下日益自由,終於可以停下來感嘆一句:「自由和舒適,平靜和安閒,經濟一點也不壓迫,這真是黃金時代,是在籠子過的。」僅僅是在籠子裡的平安,她也是又愛又怕的。寫信的一個月前,魯迅逝世了,震驚和悲慟過後,蕭紅好像隱隱找到了一種悲痛化出來的力量,這是她微小的堅強。
  • 《冰雪奇緣2》影評:怪不得全世界的小女孩都喜歡艾莎
    文| Lori 如果看過2014年的迪士尼裡程碑動畫片《冰雪奇緣》,我們就大概知道艾莎的過去。艾莎小的時候她和妹妹安娜一起玩的時候,無意中發現自己擁有一種神秘的冰雪魔力,她甚至不知道怎樣去運用這份「上天的饋贈」,險些兩度傷害妹妹安娜的生命。
  • 冰雪奇緣:都是同一血脈的公主,為什麼艾莎會魔法,安娜卻不會?
    迪士尼動畫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一個童年系列,公主們善良勇敢獨立自信,也都幾乎都在遇到屬於自己的那個王子,而冰雪奇緣中的故事卻不同以往,曾經的動畫主題偏向於「真愛」,而現在動畫主題更趨向於「家人」,兩者之間有著微妙的變化,也有著不同的吸引力,這次盛夏想和大家共同來探討的就是冰雪奇緣中的小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