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理論中有種現象叫作「情緒綁架」,是指已經形成的情緒模式阻礙了大腦的理智思考,強制啟動應激行為作為對情緒的反應。
這也是為什麼常有人說「我不知道當時為什麼會做出那樣的傻事」,「我那時就是忍不住想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原因。「情緒綁架」對情緒當事人是弊大於利的。
小麗跟前男友一直保持著聯絡,因為和平分手,沒有第三者插足,所以還能心平氣和當朋友相處。
自從前男友找了新女朋友,這種平和就打破了,聊天時只要男生提起他的女友,小麗就容易暴躁,語言瞬間變得犀利,如此反覆幾次,前男友終於把她拉黑了。
小麗說她控制不了自己,一聽到男生提新女朋友,雖然已經分手了,但是她還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大腦瞬間被嫉妒和不甘填滿,以至於說出過激的言辭。這種「情緒的綁架」讓她變得很痛苦。
擺脫「情緒綁架」,關鍵在於識別自身的情緒模式,找到病因,對症下藥。
像小麗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分手時,小麗還心有不甘,沒有從兩人的關係中真正走出來,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前男友最親密的人,所以一旦出現了新的「敵人」,便會出現過激的行為。
情緒模式經過日積月累已經成為我們潛意識的一部分,自己很難站在客觀角度將其識別出來。
所以每次情緒爆發後要讓別人對當時自己的行為進行客觀的描述,及時記錄自己的情緒變化,反思自己,消除不良情緒的滋長,慢慢走出「情緒綁架」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