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erChen丨穿錯衣服有危險,看古人的「服妖」有哪些

2021-02-23 LangerChen朗格陳

現代人身穿「奇裝異服」,已經是一件很稀鬆平常的事。特別是一個平時穿得樸素的人,如果哪天突然換上皮衣、墨鏡和髒辮,可能更容易迎來喝彩聲。但如果這事發生在古代,輕則會被施以冷眼,重則還會受到懲罰。

古人專門發明了一個名詞,用來專指人們的奇裝異服行為,謂之曰「服妖」。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在古代,怎樣樣才算「服妖」,以及產生它的原因是什麼。

在《辭海》中,對「服妖」二字的解釋是「服妖,謂服飾奇異。」

籠統的理解,穿著一些有違禮制和風俗時尚的「奇怪之服」,就叫作「服妖」。

而實際上,在古代「服」的意思不光指穿衣,還包括了配飾、妝飾等方面。那麼,具體來說,怎樣才算是「服妖」呢?

在現代,人們穿衣可以自由選擇五顏六色,毫無禁忌。然而,在中國古代,顏色卻被賦予了許多特殊的等級含義。比如,有一些顏色,只有皇家才能夠使用。拿黃色來說,在隋朝,它就成為皇帝的御用顏色,官吏和百姓是不能隨意使用的。

因此,如果哪個人在古代穿一身大黃上街,不但會遭到周圍異樣的眼光,而且還會被抓起來。

再比如,在古代還有一種顏色具有象徵意義,那就是白色。因為喪服的顏色為白色,所以,如果有人穿著白色服飾上街,也會被認為是「服妖」。

從西周時代開始,古人對平時所穿服裝的款式、長短就有非常具體詳實的要求了。所以,如果有人身穿違背這些要求和當時審美標準的衣服,就會被認為是服妖。

在宋代,因為與契丹、党項等外族戰爭不斷,宋代皇帝認為「胡風」不利於統治,因此也把穿胡人的衣服作為「服妖」的一種。


而在南宋,都城臨安戲曲中曾流行胡舞、胡樂,也被南宋皇帝為是國土即將「胡化」的徵兆,於是便將其嚴令禁止。

除了顏色和款式,服裝上的配飾不合禮制,也會被認為是「服妖」。比較常見的,就是服飾上的紋樣「服妖」。比較典型的例子,發生在東漢時期:

當時,洛陽流行一種木屐,許多士大夫皆愛穿。這種時尚後來蔓延到了婦女身上,她們出嫁時往往也愛穿著繪製了五彩的木屐。

結果,後來發生「黨錮之禍」,二百多名士大夫受到牽連,家中九族皆被拘系,他們家中的婦女當然也在其中。於是,《後漢書》便認為這二者冥冥之中有某種聯繫,就說穿這種木屐為「服妖」。

婦女們因為穿與士大夫同款的木屐,成為了「黨錮之禍」的「背鍋俠」。

在古代,女性身上的一些新奇妝飾,也會被認為是「服妖」。

五代末期,後蜀國的婦女們流行起一種高高的髮髻,被稱為是「朝天髻」。結果,後來後蜀皇帝向北宋臣服,入朝京師。

有人把「朝天髻」和「入朝京師」這兩件事聯繫起來,就把留這種髮型稱之為「服妖」。

南宋年間,有婦女用「琉璃」作為首飾。而「琉璃」與「顛沛流離」的「琉璃」同音。


當時,南宋與金、蒙古進行了多年的戰爭,百姓流離失所,因此,許多人也把佩戴「琉璃」視為一種「服妖」。

由此來看,因為人為的「強行解釋」,使得身上穿戴妝飾之物甚至是髮型,都可以與當時的一些災厄能產生橫向聯繫,這樣也會產生「服妖」。

客觀來說,奇裝異服本來就是一種主觀上的認識,是人為產生的。只要見怪不怪,也就沒有所謂的奇裝異服了。

而王朝統治者們之所以要將許多服飾、妝飾視為「服妖」,也是出於下面這些目的。

儒家思想之所以成為自西漢以來的統治思想,與其講究「禮」不無關係。「禮」既是王朝統治的工具,也是區別人與人之間貴賤關係的指標。

在古代,常常可以用一個人的穿衣打扮去衡量他的身份地位,「天下見其服而知貴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如果有人穿衣打扮不符合社會規定的款式標準,敢於與正統服裝相對立,那就會影響以穿衣「明貴賤、辨尊卑」,就是另類的「服妖」。

我們前文提到的「胡服」就是維護統治的例子。「胡服」是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的服裝,從它的歷史變遷,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服妖」與否的界限,究竟在哪裡。

「胡服」在宋代不受待見,穿「胡服」被稱為是「服妖」,在南宋甚至連演奏胡樂、跳胡舞也不行。但是,在其他一些歷史時期,「胡服」卻是被推崇的。

比如,戰國時期,趙國國君趙武靈王首先引進了「胡服」。儘管這在當時他也受到了極大的非議,但因為是國君推動,所以「胡服」很快在趙國推廣開來,促進了趙國軍事力量的強盛。這也是歷史上「奇裝異服」少有的勝利故事。

「胡服」再一個輝煌時期,就是在唐朝。李唐王朝是個外向型的王朝,對外來文化兼容並包,不僅李唐皇帝愛穿「胡服」,甚至唐朝的女人也愛穿。

到了宋代,因為北方遊牧民族強大的武力威脅,兩宋都非常懼怕「胡風」的浸透和蔓延,所以才會千方百計抵制,將其納入「服妖」之列。

但從根本上說,無論是趙武靈王推廣「胡服」,還是兩宋抵制「胡服」,都是為了維護統治的需要。

在古代,「服妖」現象之所以產生,也與一些「奇裝異服」愛好者們不無關係。

他們可能是一朝天子,也可能只是平頭百姓,而產生這些行為的心理也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他們有的是個性使然,有的是審美觀念扭曲,有的是不甘禮制約束,而有的則純粹是為了彰顯高貴和奢華。比如:

1、上文提到的魏明帝曹睿,除了愛穿短袖衫開會,還「好婦人之飾,改以珊瑚珠。」(《晉書》);

2、同樣在三國時期,魏國尚書何晏有個奇怪的嗜好:「好服婦人之服」(《晉書》),用今天的話說,他是一位女裝大佬。

3、魏晉時期,竹林七賢放浪形骸,常常袒胸露腹,換種角度看,「不穿」也是一種「服妖」。

4、被許多人稱之為唐代最美公主的安樂公主,曾做「百鳥裙」,由許多種鳥類的羽毛精心縫製而成,不僅創意獨特,而且是極盡奢華之能事。

在古代,「服妖」雖然能一時展現個性,但其後果也相當嚴重,比如《禮記》中有記載「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將身穿奇裝異服列入到了死罪。現在喜歡奇裝異服的朋友,真要感謝這個開放文明的時代。

聲明:圖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內容來源於搜狐號「深夜聊齋」,若您發現圖文內容(包含文字、圖片、表格等)等對您的智慧財產權或者其他合法權益造成侵犯,請及時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古代「服妖」文化:衣服不是你想穿就能穿,穿不對就是「服妖」
    可在古代的封建社會體系下,人與人不僅在工作、生活中都有嚴格的等級分明,就連穿衣也要遵照統治者的規定。如果在古代膽敢根據自己的意願來穿著,則被視為「服妖」,其意思就是奇裝異服。別以為服妖只是社會上被人恥笑,在古代,身著奇裝異服可是要受到官府處罰的。今天我們就來理解古人的「服妖」文化,看看古人是如何界定「服妖」的?
  • 服妖,古人著裝不慎性命堪憂
    洪武年間,南京城中一幫公子哥穿著鮮豔衣服,腳蹬金線作飾的矮靴招搖過市,結果招來官府衙役緝拿,全被砍掉了腿,原因無他,「服妖」而已。 所謂「服妖」,是中國歷史上對身著奇裝異服的一種特定稱呼。古人講究陰陽五行,衣服穿著不得隨意,如果身穿特別顏色或者特別式樣的衣服,官方就會扣上一頂「服妖」的大帽子,輕則斥責,重則受刑。
  • 古代的「服妖」是怎麼一回事?
    由於愛美之心乃人之天性,所以從秦漢時代開始,服妖就出現了無數次。致力於維護統治秩序的文人士大夫常常被氣得半死。古人為什麼對「服妖」高度警惕?《尚書大傳》給了一段教科書式的解釋:「貌之不恭,是謂不肅,厥咎狂,厥罰恆雨,厥極惡,時則有服妖。」《漢書》則把服制和風俗扯上關係,它對服妖的解釋是:「風俗狂慢,變節易度,則為剽輕奇怪之服,故有服妖」。
  • 林瀟:亂世出「服妖」
    事出反常必有「妖」中國古人對「禮」的強調,貫穿到衣、食、住、行等生活各方面,並為此建立起各種繁複嚴密的典章制度,《周禮》即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中國古代冠服制度即濫觴於《周禮》,以後歷朝雖有變革,皆由此演化而來。
  • 官員帶頭僭越、女子喜好男裝,明朝子民哪來的膽子公然「服妖」?
    古代中國賦予顏色以地位的象徵意義,比如說明黃色是皇家專屬,任何人不得擅用,古代以五色:青、黃、赤、白、黑對應五行,而古人認為五行是構成世界一切事物的基礎,所以穿著「五行」之外顏色的衣服都被認為是一種破壞,是一種不能接受的「服妖」。
  • Haslanger: 選個立場吧!
    的影子,隨即下載下來看了一眼,我感覺還挺有意思的。然而在之後我又找了幾篇霍耐特來看,發現似乎好像我讀得這幾篇霍耐特和我讀的Haslanger這篇文章裡講得霍耐特又不太一樣。Anyway,無論Haslanger到底讀沒讀對霍耐特或者我讀沒讀對霍耐特和Haslanger讀得霍耐特都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Haslanger在本篇文章中呈現的實質性觀點,儘管這些觀點可能在我們看來確實過於激進甚至naive。
  • 夏天那麼熱,古人都穿些什麼衣服?可能古人比你想像的還要開放!
    而且古代穿衣和現在也不一樣,古代都是比較保守,尤其是女子,肌膚都不能露在外面,那麼古人究竟穿什麼衣服呢?對於這一點,很多人可能是從電視劇裡面了解的比較多,認為封建社會都比較保守,古人一般都是穿長袍和馬褂,到了夏天穿這種長衫不得熱死,其實大家都錯了,古人的穿衣風格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大膽開放的多。
  • 古人夏天穿什麼衣服?別以為古人保守,看千年前畫像就知有多大膽
    難道古人不熱嗎?即使現代有空調、風扇,可到夏天穿個短袖,那也會有些熱得受不了。真照電視劇裡的穿,那跟現代人夏天的穿著相比,簡直是生活在兩個世界。他們當然也會熱,不少詩人還留下了關於天熱的感慨,比如說楊萬裡就曾有詩云:夜熱依然午熱同, 開門小立月明中。意思是想不到夜晚還是和中午那麼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李白更狠: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 LangerChen丨影視劇裡的偵探和特工為啥都愛穿風衣?
    我們從小到大所看的中外影視劇或者漫畫裡面,大多數偵探都會穿著一件帥氣逼人的風衣,比如電影《唐人街探案》系列,主角一律風衣加身:電影《神探夏洛克》裡的夏洛克最具標示性的衣服,就是一款黑色長風衣。自此,偵探好像自然和風衣有了聯繫(像是刻板印象一般),它穿起來有種雷厲風行的酷勁兒,符合偵探或者警官的特點,而且非常神秘,大大的衣服下面可能藏著手槍,也可能裝著菸斗,利落硬朗的版型,又賦予風衣以力量感,顯得嚴肅有智慧,無形中使得它和偵探的神秘、果決,還有獨面黑暗的勇敢聯繫在了一起,還有一點,不得不說,穿著風衣確實很帥氣
  • LangerChen丨服裝70年大閱兵!列寧裝、布拉吉、的確良、解放鞋…
    現在,讓我們一起回顧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服裝演變史,一起來看服裝大閱兵!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百姓的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人們衣食住行的改變更為直觀,見證著我市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從這個角度說,服裝是一種記憶,也是穿在身上的一副歷史畫卷。
  • 她倆這是錯穿了對方的衣服?
    一上來, 眼尖的網友就發現,怎麼張雨綺和佟麗婭像錯穿了對方的衣服。張雨綺身上的馬卡龍色雪紡洋裝,風格小清新,卻跟她的御姐氣場格格不入。寬鬆的衣服版型,也未能將她凹凸有致的身形勾勒出來,反而襯託得她膀大腰圓。
  • 劉曉慶真會「作妖」!羽絨服當內搭棒球服做外套?00後都沒你敢穿
    事業成功,最重要的是實在是駐顏有術,讓人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的這個美麗動人的女人竟然已經67歲了!一件長款水藍色的晚禮服,水藍色本來就是很難駕馭的,因為一旦駕馭不了便會顯得格外的廉價,有些影樓風,而劉曉慶用自己的氣質駕馭了這套衣服。只見這套衣服上半身深V領的設計,讓劉曉慶胸前依舊春光無限。
  • 看他們夏天穿啥衣服,你就知道有多開放了
    但事實上,不同朝代的風氣不同,比如在唐朝時期,古人們的穿衣風格就比較大膽,給人一種豪放不羈的感覺。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記載古代民風的壁畫上,看出古人們夏天穿的衣服,就知道古人到底有多開放了,有些甚至比我們還大膽。由於夏季天氣炎熱,古代又沒有空調等降溫設備,所以為了讓身體感到舒爽,古人們在夏天的時候穿衣服相對會比較輕薄。
  • 有些衣服怎麼搭配都難看,這不怪你,是衣服的錯,看看你有沒有?
    其實有些衣服怎麼搭配都難看,這真的不怪你不會搭配,而是衣服的錯,衣服的自身設計就很醜,自身設計矛盾,買回去的人當然後悔。這篇文章Q姐總結一下,有哪些衣服怎麼搭配都是醜,哪些衣服值得入手,衣服太醜怎麼穿搭補救,怎麼鍛鍊自己買衣服不後悔的能力以及舊衣服還有哪些發光發熱的地方?
  • 你知道唐代的「服妖」到底是什麼嗎?
    「服妖」是中國古代主流社會對不符合禮制和常俗的服裝的一種蔑稱。「服妖」之說,最早見於《尚書·洪範·五行志》,其文云:「貌之不恭,是謂不肅,厥咎狂,厥罰恆雨,厥極惡,時則有服妖。」《漢書·五行志》亦云:「風俗狂慢,變節易度,則為剽輕奇怪之服,故有服妖。」
  •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必做衣服有哪些?MHW冰原實用衣服推薦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必做衣服有哪些?很多玩家對冰原的配裝方面還不是很有心得,想知道衣服類的裝備哪些值得做,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了怪物獵人世界冰原實用衣服推薦,感興趣的玩家快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必做衣服有哪些?
  • 【史論天地】古代中國的「服妖」傳奇 ——漢廢帝劉賀好作非常之冠
    不同於今時眼光,原始先民以為植物、動物、山川河流等自然界的存在,有生命或者無生命沒有太大差別。古人很認真地看待這些在今天的人們看來不可能存在的妖怪,對他們而言,這些都是自然世界的一分子,如同飛禽走獸一樣自然而然地存在著,甚至同人類一樣有思想和情感。
  • 吳宣儀趕行程有多著急?衣服袖子穿錯,看著都替她勒脖子
    吳宣儀趕行程有多著急?衣服袖子穿錯,看著都替她勒脖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趕行程太著急了,連袖子都穿錯,吊帶的兩根肩帶被穿到了一邊,如果說這是一種時髦和洋氣,也是大可不必的,有那麼多可以斜肩穿的衣服,為什麼非常選擇這種奇怪的衣服穿呢?而由於吳宣儀的兩個袖子穿在了一個胳膊上,作為網友總是忍不住的看向她的脖子,因為肩帶總是擋在那裡。
  • 《神奇女俠1984》的潰敗,從穿錯衣服開始!
    Z教授倒不甚意外,早在片方公布神奇女俠的金鷹戰衣的時候,我就從其並不明智的選擇與改裝中,聞到了潰敗的氣息,在絕對視覺系的超級英雄漫改大片裡,穿錯衣服,不是小錯誤,而是滅頂之災! 片方甚為得意的金鷹戰衣,從頭到腳捂得密不透風,連加朵女神的臉都給遮住了大半,只有硌得眼睛生疼的金塊的堆壘。整體造型,保守而粗笨。來對比一下漫畫原著裡的金鷹戰衣。
  • 穿對亮片衣服獨特又高級,穿錯了俗氣還廉價,可惜大多數人搭錯了
    這個blingbling的小東西可謂讓人又愛又恨,因為有的人穿它十分個性高級,而有的人卻穿出了地攤貨的廉價感,搭配得當和搭配失誤差別巨大,可惜的是,很多人都錯了。一.亮片的特點要想駕馭亮片這個元素,首先應該充分了解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