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王大爺身上發生了一件怪事:他的右腳會不斷「長大」。早在兩年前,王大爺就發現自己的左右腳不一樣大,但是聽說人生來就是兩隻腳不完全一樣的,而且兩隻腳也沒有差很多,王大爺也就沒有放在心上,但是這兩年內,王大爺發現,右腳不斷變大,最近一段時間,走路也感到困難了,王大爺才意識到不對勁,到醫院就診後,醫生告訴他得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經過一周的治療,王大爺右腳腫脹慢慢消退,走路也輕鬆不少。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使得動脈出現了狹窄,血液不通暢,下肢缺血,繼而引發了下肢的各種疾病,是全身動脈硬化疾病在下肢的表現,簡單的說就是下肢血管堵了。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多見於老年人,但是近幾年,隨著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逐漸增多和年輕化發展,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也正逐漸年輕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是很危險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血管會越來越狹窄或閉塞,甚至是完全堵死,下肢會出現潰瘍、壞疽等症狀,嚴重的需要截肢。如果斑塊發生破裂,還會繼發血栓形成。
腳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稱,腳上有數條經脈,保持腳部血液的流通,對人體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旦血管堵了,腳部就會出現異常,出現這些信號,暗示血管可能已經堵塞!
1.腳部感覺異常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的患者早期會出現無緣無故的腳部畏寒、發涼、腳麻、腳抽筋等輕微不適,由於症狀較輕且容易與其它原因混淆,往往會被忽略,如果上述幾個症狀頻繁出現,尤其是夜晚躺平睡覺時,就要提高警惕了。
2.間歇性跛行
間歇性跛行是指走了一段路後,出現單側或雙側腰酸腿痛,休息後症狀可完全緩解,但再次行走後症狀又會出現,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在休息時也會感覺到疼痛。
3.腳面水腫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還會引起下肢水腫的問題,水腫常常還會伴隨刺痛的症狀,由於腎病或者是服用某些藥物也會引起水腫的問題,因此出現腳部水腫要及時檢查,確認病因。
4.腳部脈搏缺失
一般情況下,血管沒有任何堵塞的健康的人,在觸摸腳背時,會明顯感覺到腳背動脈有節律的跳動,但如果血管發生了堵塞,那麼腳背的脈搏跳動是很微弱的,嚴重時甚至感覺不到脈搏跳動。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越早發現,越早進行治療,療效越好,如果老人下肢出現不適,最好還是去醫院做個檢查。此外,中老年人要積極預防下肢動脈硬化閉塞,主要是通過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同時需要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菸、健康飲食、適當運動等,必要時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凝或是抗血栓的藥物,定期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