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事物,你獲取它的信息,除了看與觀察,還有腦補,最後是推理

2020-12-25 認知框架

看及觀察,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真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對一個事物,你心智中對它的認知,可以加速對它的看及觀察,真是直接替代看及觀察了,人腦就是一個不愛開動-轉動的機器,一開動-轉動,就要消耗能量,用大腦裡已知替代「對事物的看及觀察」,這是省能量的,這是大腦默認的工作機制啊。

看一個事物,很多時候,事物的信息是在自己的長時記憶之中的,直接從長時記憶提取出事物的相關信息,再加上透過看及觀察從「事物」獲取的部分信息,就可以快速地整合出事物信息的全貌。

但這個全貌,不是全部基於對事物的看及觀察,有些信息是來自大腦裡對事物的印像,總之我們要意識到對「事物」所獲取的信息並不是純粹地來自看及觀察,還來自大腦裡對事物的印像,當然你知道印像這東西,雖然說也來自事物,但它已不是事物,只是對事物大概的印像,你從對事物大概的印像之中去提取信息,有時就難免有出入。

就像閱讀一篇文章,大腦裡看到一個詞語會自動腦補下一個詞語,有些看到的詞語是來自大腦所腦補出來的詞語而不是來自一篇文章,這也是為何自己很難找出自己文章的錯別字,你再快速閱讀一遍之時,還是腦補在作崇,讓可能被自己發現的錯別字,就被腦補給替代了。只有你慢讀下來,做到一字一字了了分明地讀,這樣子純淨地看去觀察,那些錯別字就沒有地方隱形了。

一個人看及觀察事物,去獲取信息,你以為你獲取到的信息是來自你所看及所觀察的事物,你卻不曾料到你的獲取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你大腦裡對事物的印像。

相關焦點

  • 一個例子來貫穿聯繫:看、觀察、關注點、感覺、知覺、表象、思維...
    溫馨提醒,初步涉及認知的兩個階段感覺-->知覺-->表象,認知的初級階段表象--->思維,認知的高級階段整合起來感覺-->知覺-->表象--->思維之前的文章,探討了看與觀察,探討了關注區域與還原法,探討了「看、觀察、關注區域、還原法」之間的關係,如何把「看
  • 四年級上,習作《觀察日記》:學會觀察事物,學會寫觀察日記
    四年級上,習作《觀察日記》:學會觀察事物,學會寫觀察日記一、學習目標學會觀察事物的不同內容和不同角度。掌握的方法:細緻、觀察連續、多種感官參與、邊觀察邊思考。3.指導觀察方法(1)如是水果類,在全面細緻觀察的基礎上,先觀察什麼,再觀察什麼,最後觀察什麼,每步觀察的結果要確定。同時,啟發調動各種感官去認識事物、感知事物,可以聞,可以吃,可以發揮想像等。
  • 小說中靠腦補掰成蚊香的主角,四捨五入式表白,不討厭非我不可?
    尤其是那些靠腦補把自己掰成蚊香(蚊香夠彎吧)的主角,常常被他們的腦洞而深深折服,而帶來源源不斷的快樂。不過今天不聽祁醉講故事,聽聽貓寧給大家講講小說中那些「靠自己腦補找對象的」主角,畢竟整個宇宙都難以填補他們的腦洞,你想到了誰?
  • 看與被看,從另一個角度審視《紳士們》
    影片講述的是毒梟頭子Mickey打算退出江湖而將手中的事業轉賣給猶太商人Matthew,但卻被同樣覬覦他手下龐大集團的中國黑幫Dry eye橫插一槓加以幹預,並且被暗中窺探了全程的私家偵探Fletcher加以威脅,索要必要的「報酬」,殊不知到最後主客顛倒,Fletcher的所作所為事實上都在Mickey的視線之內。這是一個完美的看與被看的模式,也是窺伺者與被窺伺者的故事。
  • 數學,一個充滿演繹論證的學科,也需要觀察和實驗嗎?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個充滿推理演繹的學科,雖然通過演繹方法可以建立數學系統和結構,但它卻不是發現和創新的主要手段。對於數學新問題的探索,更多的是依賴於實驗、觀察、歸納、類比和聯想等思想方法。尤其實驗和觀察,也是數學獲取第一手經驗知識的主要途徑。
  • 除了夏洛克,還有這些不能錯過的英國推理劇!
    但其實除了《神探夏洛克》,英劇還有很多好看的推理劇。英劇儘管有時沉悶,不一定會有大驚喜,但在智商和殘忍度上,絕對盡職盡責。但它的牛逼就在於儘管知道了結局,過程卻依舊讓人看的驚心動魄,欲罷不能。或許這有點像是如果你知道自己24小時之後就會死,但這24小時中會發生什麼?這答案難道不令人好奇嗎?它提出的依舊是所有推理小說永恆的命題:哪怕親眼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相嗎?真相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誰又有資格審判誰?
  • 目光交匯之處:視覺文化中的看與被看
    觀看的目光作為一種與世界聯結的媒介,不再僅僅只作為一個讀取信息的動作出現,其背後嵌套著一整套等級序列與權力秩序的排列與身份社群的歸屬和認同,且隱秘地夾雜著各種類型塑造公共領域的意識形態。而觀看對象也被有意識地賦予了多重含義,觀看的動作是觀看者與觀看對象對話、對抗或者博弈的動態過程。
  • 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如何讓自己更有說服力?
    編者按:在如今被泛濫信息所包圍的時代,邏輯推理能力對個人綜合能力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提到邏輯推理,就不得不提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這兩個經典的推理方法。所以,一個英國的軍醫,在熱帶地區歷盡艱辛,手臂還受過傷,那他到底去了哪裡呢?很明顯是阿富汗。』這一連串的思想,歷時不到一秒鐘,然後我便脫口而出,說你是阿富汗回來的,然後你就非常吃驚。」 ——《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阿瑟·柯南·道爾 歸納推理的過程需要結合事實,同時需要利用邏輯來得出結論。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使用歸納推理。
  • 這幾部推理類動漫,喜歡懸疑推理的你可不要錯過哦
    推理破案總是少不了有人委託,這是一部以一個神秘的委託開始的動漫,依舊也少不了感情戲,雖然女主角我不是很喜歡吧,就是她最開始尋找正在睡覺的八雲委託神秘案件。 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 除了《輪到你了》,日劇還有這5部推理佳作
    劇評:推理警匪類的電視劇很考驗編劇的功底,《BOSS》劇本的完成度就相當高,基本上是一集一個案件,隨著案件的發展,那些「廢柴」警員也各有成長,人設也越來越豐滿。愛遲到又無交際能力的木元實際上專業技術能力很強,對工作毫無熱情的片桐實際上經驗豐富,槍法一流,健忘的山村實際上親和力滿分。配上天海佑希,戶田惠梨香等眾多日本優秀演員的加持,這部劇不想好看都難。
  • 《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觀察、分析、推理的成功演繹
    《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具有典型的美劇犯罪片的特點,以單元劇的方式帶出一集一個主案件,引入一個與劇中人物相關的情感小糾紛。通過偵探以及警察的視覺展開,以「福爾摩斯&華生CP的個人情感線以及與大BOSS的最大較量」貫穿整季,節奏很快但值得推敲細味。
  • 看與被看 (下)
    可是照片停留在了它被拍攝的那個過去的瞬間,那個瞬間被保留了下來,卻與後來的瞬間失去了聯繫,成了孤立的瞬間。然而,意義只有「在互相聯繫的事物中被發現。如果沒有事物的發展,意義就無法存在。沒有故事,沒有揭示,便沒有意義」。那個孤立瞬間的事實和信息本身並不構成意義。
  • 一個認知,教你洞察事物的本質
    哪怕是事實擺在她面前(你買的菜比她在超市買的更新鮮),她的觀點也不會改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所認為的一切「事實」都是建立在我們的假設基礎上的。假設就是我們認知事物的一個個框架。當事實與框架不符時,人們就會歪曲事實,把它硬塞在框架中。
  • 推理小說的秘密!真相只有一個?海貓鳴泣之時·引——什麼才是真正的真相!
    但你可知就連這說只有一個的「真相」它自己都可以有多種完全不同的解釋它可以指本來面目和真實情況也可以指實任丞相還可以指佛的畫像或塑像甚至還可以指照片聽到這,你可能覺得我在這裡玩語言遊戲但是就像那誰說的一樣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哲學問題,哲學問題都是語言問題這推理作品也一樣,就又像那誰說的一樣
  • 演繹推理你知道幾種形式?——選言推理
    說起演繹推理,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著名的三段論。但是演繹推理,除了三段論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三種形式:假言推理,選言推理,關係推理。昨天跟大家介紹了什麼是假言推理,今天給大家簡單說一下,什麼是選言推理。所謂的選言推理,就是以選言命題作為邏輯性質進行的推理。其中選言命題,是反映事物的若干種情況或性質至少有一種存在的命題。根據選言支之間是否具有並存關係,選言命題可分為相容選言命題和不相容選言命題。
  • 大偵探皮卡丘:你除了萌還有啥?!
    說到這裡,就要聊聊寶可夢是一個怎樣的IP?論吸金能力,它可是傲視群雄的全球TOP1!時至今日,米奇、星戰,即使火得不要不要的漫威,都比不過它!就連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精靈寶可夢都已經上過N次了。由此可見它的影響力早已超出了亞洲,突破了二次元。如此重量級IP的第一次真人電影化,怎麼能不讓千萬粉絲引頸期盼。
  • 情景推理,請聽題——
    情景推理再適合不過。「是否與此無關」情景推理遊戲也叫「海龜湯」,其玩法系由出題者提出一個難以理解的事件,參與猜題者可以提出任何問題最妙的地方,在於猜題過程中,參與者往往浮想聯翩,腦補出很多情節與細節。最後揭曉答案的一霎那,恍然大悟之際又細思極恐。
  • 演繹推理vs歸納推理:領導者如何做出更明智 更有力的決策
    「觀察能力是我的第二天性。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就告訴過你,你從阿富汗回來,你當時似乎很驚訝。」「一定有人告訴你了,毫無疑問。」「不可能的。我一眼就知道你剛從阿富汗回來。由於長期習慣,一連串的想法會在一瞬間閃過我的腦海,我似乎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出結論,但中間有嚴謹的推理步驟。
  • 推理小說,一個嚴肅的異類?
    事實上,近幾年國產推理類劇集迎來了一個爆發期。除了《隱秘的角落》,《法醫秦明》《無證之罪》等熱播劇,其核心要素也是推理與偵探元素。而其中不少推理影視作品都改編自推理小說。比如,《隱秘的角落》就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 。為什麼推理故事總是能抓住人心?
  • 【專欄·推理筆記】除了雙胞胎,懸疑劇中還有這兩種經典詭計
    今天是第六篇,由懸疑推理愛好者小熊星,聊一聊本格推理中經典的兩種詭計。今天,我們聊一聊懸疑推理作品中經典詭計的玩法。在《白夜追兇》中,雙胞胎兄弟關宏峰、關宏宇共用一個身份迷惑眾人的手段,無疑是劇集中最精彩的一筆,令無數網友為其瘋狂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