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潛意識,原生家庭,精神分析角度,深度解析電影《黑天鵝》

2020-12-24 微光人文

01導言

藝術的淋漓盡致的體現,如果是以失去人性作為代價,就意味著這種藝術的巔峰造級,僅僅只是黑暗而又驚悚的深淵。

電影《黑天鵝》正是講述追求完美的舞者,如何在一步一步在原生家庭與情緒壓抑下走向以「生命為藝術付出」的道路。

《天鵝湖》

黑天鵝這部電影之中的女主人公妮娜,是一位芭蕾舞者,而從小在母親嚴格管教之下的他,生命的每一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練習芭蕾,進而芭蕾技術越加精湛。但也是在母親嚴厲的管教和自我要求極高的狀態之下,妮娜與無法放開自己去沉浸於芭蕾舞之中,也為他評選《天鵝湖》這一著名芭蕾舞劇的主角,增添了巨大的難度。在作為新出的芭蕾舞劇主演的時候,妮娜的競爭對手莉莉在黑天鵝的表演上,卻遠勝妮娜。心地純潔,善良的女孩,無法表演出黑天鵝所需要的性感和狡詐,雖然妮娜飾演的白天鵝幾盡完美,但是導演並不太滿意妮娜的飾演的黑天鵝。但最終導演依然選擇了妮娜作為飾演主演的人,但是為了讓妮娜成功的扮演黑天鵝,開始對他進行心理的疏導,在一次一次的矛盾中,妮娜卻走向了燃燒與毀滅的結局……

妮娜

02母親的控制欲,是妮娜的性格扭曲的助推力

整部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妮娜一次又一次為了扮演黑天鵝,在心靈之中產生痛苦的掙扎。

作為單純而善良的妮娜,一步又一步的陷入了情緒和心理上的黑天鵝的道路,在這背後,不僅僅只是他自我內心掙扎和心的變化,更多的是外界對於他的壓力和逼迫。

首先,妮娜的母親,這位以前的舞者,因為年輕時候,為了愛情放棄了自己的舞者生涯,在生下尼娜之後,沒有一絲一毫的放鬆自己的管教,因而限制女兒的長大。

妮娜的成長,永遠的停留在了少女的單純之中,甚至禁止任何有關成人內容的出現。

在妮娜的內心之中,母親對於妮娜的管教,具有著扭曲式的控制欲,甚至將自己未完成和未達到的夢想直接寄托在女兒身上。

在母親的一系列的束縛和壓迫之下,妮娜的生活,只剩下了母親和單純的自己。

心靈沒有得到正常的成長,迎來一次又一次的心靈變化之下,妮娜在追尋藝術的道路上,逐漸迷失。

妮娜的毀滅,如果要尋找最根本的緣由,母親的管教和控制欲,是妮娜走向不可回頭的道路最根本的原因。

託馬斯

03父親的缺位,是妮娜「長不大」的原因

另一方面,對於妮娜的轉變,無法迴避的就是導演託馬斯的引導。

作為天鵝湖的導演,他的選擇直接決定每一個芭蕾舞演員的命運。

在這部新的「天鵝湖」之中,美麗的白天鵝只有通過真愛才能打破魔咒,王子的到來意味著白天鵝可以恢復到少女的軀體。

但是在王子表白愛意之前,她的雙胞胎姐妹黑天鵝卻誘惑了王子,絕望之際,美麗少女變化的白天鵝跳下懸崖結束生命,在死亡之中獲得了追求的自由。

而當妮娜要飾演的這一「黑天鵝」去尋求外在與內在的雙重轉變的時候,作為導演的託馬斯就作為領路人,使他一步又一步的認識到自己所具有的吸引力,和更為深入的誘惑。

在影片中,當妮娜第一次塗上鮮紅的唇膏,將頭髮攤開的時候,她的心中其實極為矛盾——對於一個內心純潔如少女般的女孩來說,第一次在鏡子面前看見自己成熟的身體和自己無法控制的魅力的時候,甚至無法適應這樣的自己。

而當他面對導演託馬斯時,託馬斯告訴他,只有釋放自己內心最深刻的情感並突破自我,才能達到芭蕾舞者藝術的最高境界。

在託馬斯與妮娜的接觸之中,你那終於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女人的誘惑和最為深刻的女性魅力。

託馬斯作為妮娜的嚮導,具有藝術表達的深刻激情,在妮娜的一步又一步的轉變之中是作為缺失的父親和男性的引導兩重力量從而出現。

迥然不同的性格

04妮娜的加速長大,來源於同是舞者的莉莉

而妮娜的競爭對手莉莉,在妮娜的變化和內心的彷徨之中,被當做了假想敵。

但是,真實的莉莉和妮娜心中映出的莉莉,卻有著巨大的不同和像少女般長大,甚至在已經成熟的年齡卻依舊留存著少女的活力。

莉莉所代表的,是活潑開朗並且外向的角色。莉莉人緣極好,也不會去掩飾自己所具有的喜怒哀樂,他對於情感的表達明顯高於初期的妮娜。

在莉莉看來,跳舞並沒有別的任何的蘊涵,而僅僅只是人生所具有的一種美妙的樂趣,是一種對於藝術的享受。

並非像妮娜一般,來自於外界的壓力和引導,不像妮娜如此的重視領舞的位置。

當然,莉莉也不會因為自己無法適應「白天鵝」,從而恨上妮娜,而且是真心誠意的祝福妮娜。

並且在妮娜受傷和孤獨的時候,去安慰和撫慰他,但是在妮娜的心中,有另一個「莉莉」的出現——那個莉莉每時每刻都在威脅妮娜的精神狀態。

甚至從未拒絕過母親任何要求的妮娜,在莉莉的影響之下,產生了抗拒的勇氣。

而也是莉莉的活力和外向,使得妮娜認識到一個人的生命並非僅僅只有內向的表達和少女般的青春,更多的是在逐漸長大和成長的過程中,去認識更多的人,去恢復一個成人的正常生活。

猶豫與矛盾

05在追求完美途中,妮娜的精神分裂傾向與臆想

一次又一次的極速的變化,使得妮娜的心理產生了扭曲和錯位。

由於妮娜的首演遲到,莉莉頂替了妮娜,但是最終還是有妮娜來擔任表演的主角,而在表演的過程當中,妮娜心事重重,從舞伴的手中跌落,甚至他認為這一跌落本身是舞伴和莉莉在一起謀害他。

而在回到化妝間之後,在嫉妒與恐懼之中,妮娜產生了幻覺,看見扮成「黑天鵝」的莉莉在等他,妮娜將麗麗推到鏡子之中,鏡面破碎,妮娜在幻境之中殺死了莉莉。

在這一刻,妮娜完成了與黑天鵝這一角色的徹底的合一。最終在知道之前的一切都是幻覺之後,妮娜用生命完成了黑天鵝與白天鵝之間的合為一體的完美的藝術形象。

在那一刻,妮娜真正的釋放了自己深埋著的情感的需求,而獲得了真正的心靈上的重生。

幻想當中的莉莉,是妮娜內心潛意識當中的黑暗人格的化身,是他另一層面的情感和被壓抑的欲望的體現。

真實莉莉的出現,使得妮娜潛藏著的被壓抑的欲望和情感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表面上的少女性格。

並且,在性感而狂放的力量面前,妮娜真正的認識到,欲望本身沒有錯誤甚至是美好的。因而他理解了黑天鵝,也留存了白天鵝。

妮娜一步又一步徹底的靠近完美的旅程,最為根本的動力,是來自於他對於完美的追尋和偏執的人格形象。

在母親的高壓生活與陪伴之中,那些潛藏著的欲望和情感與藝術的表現力合二為一,在與莉莉的交往和託馬斯的引導之下,妮娜最終用生命演繹了最為美麗的「天鵝湖」。

妮娜儘管最終獲得了藝術上的成功和情感上的迸發。但是,最終尼瑪的死去卻是一場悲劇,這場悲劇的始作俑者,是母親一次又一次的壓抑女兒的欲望和情感,內心瘋狂增長的欲望,和壓抑過久的人格,使妮娜產生了深度的幻覺,甚至走向了自我傷害的路途。

欲望的火焰在壓迫之下,最終將她的身體燃燒殆盡。

「黑天鵝」

06善惡兩端和諧共存,每個人都需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從這部影視,我們也可以看出,對於子女的教育本身,更為深入的思索——如何才算是作為一位成功的母親?是培養了一位在藝術上具有巨大成就的孩子,更有一還是像莉莉一樣健康成長,進而在生命的不同階段獲得不同體驗更為美好?

這一問題的答案,影片並沒有給我們直接說出,但是每一個人的情感和欲望,永遠並非是邪惡的,而是以一種在不同年齡時期能夠獲得不同的意義的發展。

拔苗助長,或者是與世間一切脫離,都是不好的方向。

每一個人都試圖追求完美的生活,完美的子女,完美的父母,但是究竟什麼樣的才是完美的?

人性複雜的背景之下,完美何以時我們擁有一次又一次去尋求?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像妮娜一樣,擁有白天鵝和黑天鵝兩種角色的存在,僅僅為了完美的呈現,去壓抑另一部分,就意味著生命缺失了情感的存在。

倘若一個人的陰暗面總是被壓抑,就可能轉化成為毀滅自身的利刃,帶來悲劇的結果。人的成長永遠無法逃脫善惡兩端,就像植物的生長不僅需要白天的陽光,也需要夜晚的繁星點點。

相關焦點

  • 從心理學角度解析,我們該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之前答應給大家分享一期,關於治癒原生家庭創傷的文章,這就是原生家庭治癒系列的第一期。但是當我開始準備之後才發現,工作量遠比想像中要大。因為原生家庭問題,是一個很龐大的命題,創傷的定義也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學習心理學之後我有一個感受,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認知是不清晰的,是壓抑的,甚至歪曲和扭曲的。因為很多時候,決定人的所思所想和行為準則的是我們的潛意識,而我們大多數人對自己的潛意識一無所知。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我們被一個個標題黨刷屏,「原生家庭的傷害」、「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等等,於是原生家庭很自然地成為了「原罪」,個人的所有不幸以及失敗都一股腦的被歸結到原生家庭上。再加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更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將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繼續升溫,就像炸彈一樣,只要一點火就著。
  • 從意識與潛意識的角度評析電影《恐怖遊輪》
    主要是源於電影中傑西安慰兒子「你只是做了個噩夢而已」。弗洛伊德最出名的成就就是對夢進行了解析及提出了意識與潛意識的理論。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傑西的輪迴只是一個夢境。現實中她對兒子態度不是很好,在帶兒子離開家的時候,又因自閉症的兒子哭鬧導致開車分神出車禍,兒子喪生。這對傑西來說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很難以令她接受,為了逃避這種現實,傑西墮入了夢中。
  • 阿蘇:25部精神分析主題電影推薦
  • 原生家庭理論深度解析比爾·蓋茨的推薦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接下來我會運用原生家庭的理論來深度解析這本連續80周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的年度圖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Educated)。書的中文譯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編輯部從《聖經》中找到的靈感,據編輯介紹,這句話包含了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是「逃離」,第二重含義是「找到新的信仰」。比起英文書名Educated(受教育),中文書名更加形象化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歷程。
  • 14部精神分析電影在這裡
    精神分析便是直面人性的藝術:欲望的真實、情感的真實、人性的複雜矛盾衝突……在精神分析中,人們得以直面潛意識如同直視驕陽,從不自知的狀態下看清自己,不再受潛意識所控制。我們在這裡推薦14 部精神分析主題電影,希望大家喜歡。一、 弗洛伊德 Freud (1962)
  • 潛意識裡的真實世界——《入侵腦細胞》電影心理解析
    這是一部進入精神分裂患者潛意識的影片,帶我們領略了人性被壓抑的陰暗領域,非常深刻形象。同時,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格的影響過程,也用藝術的手法清晰呈現。每個人都有一個只屬於她自己的心理世界,心理學家通過你潛意識裡的心理景象來判斷你的人格特徵。影片呈現了三個人的內心:女主心理醫生凱薩琳,11歲精神分裂兒童艾華,變態殺手卡爾。1、精神分裂兒童艾華
  • 從精神分析角度看《小丑》
    電影中墮落的高譚市,甚至和電影之外的世界產生了奇妙的互文。筆者試圖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尋找影片中小丑亞瑟的行為動因,並探討影片熱映背後的深層觀影心理。鏡像理論弗洛伊德曾提出著名的性本能理論,並以此為基礎進一步闡釋了男孩成長過程中的俄狄浦斯情結,即依戀母親而仇視父親的心理傾向。
  • 弗洛伊德的精神層次理論:潛意識決定性格,決定你能走多遠
    心理學的三項使命:治療精神疾病,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充實,發現並培養有天賦的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奧地利心理醫生與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他的精神層次理論影響了全球,大家或多或少都能接觸到潛意識這個詞,下面,就來介紹下他的完整理論觀點:精神層次理論意識:可察覺的心理活動意識,這個不用多說
  • 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解讀這部電影《小丑》
    關注電影的同學可能都知道,《小丑》(Joker)這部由託德·菲利普斯執導的電影在近來異常火爆,不僅打破了全球多項觀影記錄,還榮獲了金獅獎最佳影片;在國內也是受到了不少關注,從評分人數便可見一斑。相應的,網上也應運而生了大量優質影評,一些從影片的政治隱喻出發,還有一些著重欣賞它的藝術風格,而下文我們將另闢蹊徑,基於精神病學家Arash Javanbakht的一篇評論,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解讀這部電影。人物肖像:一個迷失在混亂中的男人故事的主人公亞瑟·弗萊克(Arthur Fleck)感到十分悲傷和困惑。
  • 《黑天鵝》電影賞析
    Thoms的角色,從精神分析學上講,部分起到一個精神分析師的功能,代表著「父親」,引導著Nina一步一步離開母親,雖然過程是殘酷的,但是確實使Nina成長了起來。首先是女主的母親,女主生活的是一個單親家庭,生活中沒有父親的角色。前任天鵝皇后退役,使女主聯想到將來的自己,然而要演繹好黑天鵝,女主就必須要改變自己,發掘自己本來沒有表現出來的一面。母親一直暗示Nina是個乖女孩,壓抑了她本來真實的自己。劇中還出現了很多自殘行為的幻覺,女主因為壓力過大,幻想與Lily搏鬥,放下過往的自己。
  • 【閱讀電影】電影《黑天鵝》分析
    女主角尼娜(娜塔莉波特曼飾)是一位資深舞蹈演員,自幼習舞,渴望成功。在被提升為女主角後,她發現自己被困在與另一個舞者——莉莉(米拉庫妮絲飾)的競爭之中。隨著演出日子的臨近,尼娜的壓力越來越大,並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精神問題。 電影結構緊湊,故事敘事有條不紊,現實與虛幻相互交織,多種意象的使用,更是作品顯得連貫,扣人心弦。
  • 《黑天鵝》電影賞析:母權下的自我覺醒,瘋魔成性,活之亦難
    (這一點後面會說到)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影片對於女主角妮娜的雙重人格的表現都是巧妙的,既充滿抽象的象徵色彩,又創造出鮮明的影像對比,如此具有藝術氣質的《黑天鵝》已經早早地具備了成為經典的潛質。芭蕾舞演員妮娜在權威母親的長期壓制之下,形成了溫婉恭順的外表,當然這只是表象。
  • 電影推薦|解密精神分析第一彈
    在這樣氛圍中,給大家推薦幾部有關於精神分析的心理學影片。強烈建議結伴觀看!!!「兩個女人呆在一起,就像在兩隻同一個籃子裡的貓一樣。」紐約劇團要重排《天鵝湖》,因前領舞Beth離去,總監Thomas決定海選新領舞,且要求領舞要分飾黑天鵝與白天鵝。Nina自幼練習芭蕾舞,在母親的細心關照下,技藝出眾。
  • 心理學:潛意識的暗力量,正在操控你成為一個骨子裡自卑的人
    而正是這股俗稱為「潛意識的暗力量」的力量,正在操控你成為一個骨子裡自卑的人。一般自卑到骨子裡的人,通常與他的原生家庭,以及因原生家庭問題而造成的心理創傷有直接關聯。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自卑是什麼。
  • 原生家庭問題之——安迪
    今天我們就先來聊聊安迪,其實安迪這個人物我覺得從編劇的角度來講,編的部分太多了。這個人物身上給的元素太多了。非常離奇悲慘的一個身世、高學歷的海歸、高智商、高能力、高顏值、有潔癖、不願意跟別人有身體接觸、很孤獨、但是又嚮往溫情。你再去仔細分析這些元素,它們裡面有一些東西是相斥的。所以我覺得這個人物編劇臆想的成分更多一些,他不是特別落地的一個人物。
  • 《旺達幻視》的精神分析學解析:創傷與補償
    文丨老直啊編輯丨雷伊斯精神分析學長期滋養著文藝創作,《旺達幻視》中大量的細節彩蛋,其實並非毫無根據天馬行空,而是都對應著旺達的深層意識。本文試著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析《旺達幻視》詭異的劇情、彩蛋、細節、線索,更好地去看懂旺達這個角色,相信上面的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1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1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一、生平事略弗洛伊德是人格心理學的鼻祖,也是精神分析的創始人,他根據自己臨床治療的實踐經驗,系統地論述了人格的結構、動力、發展、治療和改變。二、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具有決定論的論調,人的行為受控於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
  • 2016文化產業深度報告發布 點評文化「黑天鵝」
    發布篇    旨在幫助行業認清本質    在發布會上,信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馬莉彬發布《2016文化產業深度報告——文化市場「黑天鵝」降臨》。他以演出行業從業者的身份,談到了對去年文化市場「黑天鵝」事件的見解。張海君認為,信報報告中對文藝演出市場的分析,準確抓住了市場的核心點。    他以報告中的案例解釋說,音樂劇《劇院魅影》在國內票房大賣7000多萬,該劇雖然帶動了國內音樂劇市場的發展,但其實也反映出音樂劇市場不好的一面,凸顯出國內原創音樂劇的低迷。
  • 《精英律師》:「原生家庭」≠「原罪家庭」,2招劈開成長的雲翳
    今天,我想從原生家庭的角度入手,談談自己對劇中慄娜這一角色的思考。慄娜是一個頗具路人緣的角色,一出場就被觀眾冠以「職場白骨精」和「金牌秘書」的稱號。人情練達、風情萬種的慄娜,外表是一個完美的存在。然而,如沐春風式的女神也有弱點,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她內心受過傷害,並且很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