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言
藝術的淋漓盡致的體現,如果是以失去人性作為代價,就意味著這種藝術的巔峰造級,僅僅只是黑暗而又驚悚的深淵。
電影《黑天鵝》正是講述追求完美的舞者,如何在一步一步在原生家庭與情緒壓抑下走向以「生命為藝術付出」的道路。
黑天鵝這部電影之中的女主人公妮娜,是一位芭蕾舞者,而從小在母親嚴格管教之下的他,生命的每一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練習芭蕾,進而芭蕾技術越加精湛。但也是在母親嚴厲的管教和自我要求極高的狀態之下,妮娜與無法放開自己去沉浸於芭蕾舞之中,也為他評選《天鵝湖》這一著名芭蕾舞劇的主角,增添了巨大的難度。在作為新出的芭蕾舞劇主演的時候,妮娜的競爭對手莉莉在黑天鵝的表演上,卻遠勝妮娜。心地純潔,善良的女孩,無法表演出黑天鵝所需要的性感和狡詐,雖然妮娜飾演的白天鵝幾盡完美,但是導演並不太滿意妮娜的飾演的黑天鵝。但最終導演依然選擇了妮娜作為飾演主演的人,但是為了讓妮娜成功的扮演黑天鵝,開始對他進行心理的疏導,在一次一次的矛盾中,妮娜卻走向了燃燒與毀滅的結局……
02母親的控制欲,是妮娜的性格扭曲的助推力
整部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妮娜一次又一次為了扮演黑天鵝,在心靈之中產生痛苦的掙扎。
作為單純而善良的妮娜,一步又一步的陷入了情緒和心理上的黑天鵝的道路,在這背後,不僅僅只是他自我內心掙扎和心的變化,更多的是外界對於他的壓力和逼迫。
首先,妮娜的母親,這位以前的舞者,因為年輕時候,為了愛情放棄了自己的舞者生涯,在生下尼娜之後,沒有一絲一毫的放鬆自己的管教,因而限制女兒的長大。
妮娜的成長,永遠的停留在了少女的單純之中,甚至禁止任何有關成人內容的出現。
在妮娜的內心之中,母親對於妮娜的管教,具有著扭曲式的控制欲,甚至將自己未完成和未達到的夢想直接寄托在女兒身上。
在母親的一系列的束縛和壓迫之下,妮娜的生活,只剩下了母親和單純的自己。
心靈沒有得到正常的成長,迎來一次又一次的心靈變化之下,妮娜在追尋藝術的道路上,逐漸迷失。
妮娜的毀滅,如果要尋找最根本的緣由,母親的管教和控制欲,是妮娜走向不可回頭的道路最根本的原因。
03父親的缺位,是妮娜「長不大」的原因
另一方面,對於妮娜的轉變,無法迴避的就是導演託馬斯的引導。
作為天鵝湖的導演,他的選擇直接決定每一個芭蕾舞演員的命運。
在這部新的「天鵝湖」之中,美麗的白天鵝只有通過真愛才能打破魔咒,王子的到來意味著白天鵝可以恢復到少女的軀體。
但是在王子表白愛意之前,她的雙胞胎姐妹黑天鵝卻誘惑了王子,絕望之際,美麗少女變化的白天鵝跳下懸崖結束生命,在死亡之中獲得了追求的自由。
而當妮娜要飾演的這一「黑天鵝」去尋求外在與內在的雙重轉變的時候,作為導演的託馬斯就作為領路人,使他一步又一步的認識到自己所具有的吸引力,和更為深入的誘惑。
在影片中,當妮娜第一次塗上鮮紅的唇膏,將頭髮攤開的時候,她的心中其實極為矛盾——對於一個內心純潔如少女般的女孩來說,第一次在鏡子面前看見自己成熟的身體和自己無法控制的魅力的時候,甚至無法適應這樣的自己。
而當他面對導演託馬斯時,託馬斯告訴他,只有釋放自己內心最深刻的情感並突破自我,才能達到芭蕾舞者藝術的最高境界。
在託馬斯與妮娜的接觸之中,你那終於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女人的誘惑和最為深刻的女性魅力。
託馬斯作為妮娜的嚮導,具有藝術表達的深刻激情,在妮娜的一步又一步的轉變之中是作為缺失的父親和男性的引導兩重力量從而出現。
04妮娜的加速長大,來源於同是舞者的莉莉
而妮娜的競爭對手莉莉,在妮娜的變化和內心的彷徨之中,被當做了假想敵。
但是,真實的莉莉和妮娜心中映出的莉莉,卻有著巨大的不同和像少女般長大,甚至在已經成熟的年齡卻依舊留存著少女的活力。
莉莉所代表的,是活潑開朗並且外向的角色。莉莉人緣極好,也不會去掩飾自己所具有的喜怒哀樂,他對於情感的表達明顯高於初期的妮娜。
在莉莉看來,跳舞並沒有別的任何的蘊涵,而僅僅只是人生所具有的一種美妙的樂趣,是一種對於藝術的享受。
並非像妮娜一般,來自於外界的壓力和引導,不像妮娜如此的重視領舞的位置。
當然,莉莉也不會因為自己無法適應「白天鵝」,從而恨上妮娜,而且是真心誠意的祝福妮娜。
並且在妮娜受傷和孤獨的時候,去安慰和撫慰他,但是在妮娜的心中,有另一個「莉莉」的出現——那個莉莉每時每刻都在威脅妮娜的精神狀態。
甚至從未拒絕過母親任何要求的妮娜,在莉莉的影響之下,產生了抗拒的勇氣。
而也是莉莉的活力和外向,使得妮娜認識到一個人的生命並非僅僅只有內向的表達和少女般的青春,更多的是在逐漸長大和成長的過程中,去認識更多的人,去恢復一個成人的正常生活。
05在追求完美途中,妮娜的精神分裂傾向與臆想
一次又一次的極速的變化,使得妮娜的心理產生了扭曲和錯位。
由於妮娜的首演遲到,莉莉頂替了妮娜,但是最終還是有妮娜來擔任表演的主角,而在表演的過程當中,妮娜心事重重,從舞伴的手中跌落,甚至他認為這一跌落本身是舞伴和莉莉在一起謀害他。
而在回到化妝間之後,在嫉妒與恐懼之中,妮娜產生了幻覺,看見扮成「黑天鵝」的莉莉在等他,妮娜將麗麗推到鏡子之中,鏡面破碎,妮娜在幻境之中殺死了莉莉。
在這一刻,妮娜完成了與黑天鵝這一角色的徹底的合一。最終在知道之前的一切都是幻覺之後,妮娜用生命完成了黑天鵝與白天鵝之間的合為一體的完美的藝術形象。
在那一刻,妮娜真正的釋放了自己深埋著的情感的需求,而獲得了真正的心靈上的重生。
幻想當中的莉莉,是妮娜內心潛意識當中的黑暗人格的化身,是他另一層面的情感和被壓抑的欲望的體現。
真實莉莉的出現,使得妮娜潛藏著的被壓抑的欲望和情感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表面上的少女性格。
並且,在性感而狂放的力量面前,妮娜真正的認識到,欲望本身沒有錯誤甚至是美好的。因而他理解了黑天鵝,也留存了白天鵝。
妮娜一步又一步徹底的靠近完美的旅程,最為根本的動力,是來自於他對於完美的追尋和偏執的人格形象。
在母親的高壓生活與陪伴之中,那些潛藏著的欲望和情感與藝術的表現力合二為一,在與莉莉的交往和託馬斯的引導之下,妮娜最終用生命演繹了最為美麗的「天鵝湖」。
妮娜儘管最終獲得了藝術上的成功和情感上的迸發。但是,最終尼瑪的死去卻是一場悲劇,這場悲劇的始作俑者,是母親一次又一次的壓抑女兒的欲望和情感,內心瘋狂增長的欲望,和壓抑過久的人格,使妮娜產生了深度的幻覺,甚至走向了自我傷害的路途。
欲望的火焰在壓迫之下,最終將她的身體燃燒殆盡。
06善惡兩端和諧共存,每個人都需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從這部影視,我們也可以看出,對於子女的教育本身,更為深入的思索——如何才算是作為一位成功的母親?是培養了一位在藝術上具有巨大成就的孩子,更有一還是像莉莉一樣健康成長,進而在生命的不同階段獲得不同體驗更為美好?
這一問題的答案,影片並沒有給我們直接說出,但是每一個人的情感和欲望,永遠並非是邪惡的,而是以一種在不同年齡時期能夠獲得不同的意義的發展。
拔苗助長,或者是與世間一切脫離,都是不好的方向。
每一個人都試圖追求完美的生活,完美的子女,完美的父母,但是究竟什麼樣的才是完美的?
人性複雜的背景之下,完美何以時我們擁有一次又一次去尋求?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像妮娜一樣,擁有白天鵝和黑天鵝兩種角色的存在,僅僅為了完美的呈現,去壓抑另一部分,就意味著生命缺失了情感的存在。
倘若一個人的陰暗面總是被壓抑,就可能轉化成為毀滅自身的利刃,帶來悲劇的結果。人的成長永遠無法逃脫善惡兩端,就像植物的生長不僅需要白天的陽光,也需要夜晚的繁星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