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而在此國情下,養老服務當如何迅速完善?在適老空間和設計優化上我們又該如何給予銀髮一族更多的人文和社會關懷?臨渭區從政策規劃、業態服務、人才引進、內容打造、後期運營等方面提出了發展新思路。
經濟+愛的傳承,助力臨渭銀髮友好城市IP打造
「銀髮經濟不光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產生的一個朝陽經濟,更是一個傳承愛的社會事業。」在臨渭區區長李曙升看來,發展銀髮產業是臨渭著眼長遠、立足當下,直面社會痛點發力的戰略部署,力求匯聚各方資源聚焦銀髮經濟產業鏈,讓身處這裡的人們勞有厚得與老有頤養可以兼得而不是兌換,將臨渭打造成為一個友愛感恩的傳承地。
在2020博鰲文創周銀髮友好城市高峰論壇中,臨渭區區長李曙升做了《臨渭——一個銀髮友好的地方》主旨演講,他表示:銀髮經濟是針對老年人的一種經濟形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指針對老年人的經濟,包括設施、服務、消費品等。另一部分是指老年人參與的經濟,在老年人退休之後,讓他們參與社會生活與建設,找回銀髮族群的自尊、自信、社會存在感和認同感。臨渭區希望打造的銀髮產業生態也是基於這兩部分。
臨渭區區長李曙升2020博鰲文創周銀髮友好城市高峰論壇中做主旨演講
臨渭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又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關天經濟區、陝甘寧革命老區、關中平原城市群等政策優勢疊加。2019年,臨渭提出美好生活示範區的發展規劃,希望結合臨渭區豐富的資源與發展機遇,以「銀髮經濟」產業為突破口,發展老年康養產業,並細分老年市場,引入老年服飾、老年食品、老年健康產業的生產加工,積極對接臨渭區及周邊地區現有優勢產業,進行一二三產業融合升級,鑄造新的產業鏈條,推動臨渭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
銀髮友好城市IP打造樣板,亞洲文化高地發出渭南聲音
11月14日,在2020博鰲文創國際論壇暨首屆文創周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作為城市主理方舉辦銀髮友好城市高峰論壇。作為全國首個提出打造「銀髮友好型城市IP」的城市,渭南市臨渭區將銀髮產業帶入此次全國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前沿性最強的泛文創領域盛會,在博鰲這片亞洲文化高地上發出了關注銀髮產業生態的最強音。
臨渭區人民政府區長李曙升、渭南市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局四級調研員肖立功、臨渭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雷曉萍,副區長曾彩萍,副區長李少博,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院長柳斌杰,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黃石松,MCM國際集團中國區總裁張樂,日本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康語軒老年公寓投資管理公司CEO金恩京,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陝西分行資深信貸經理、貸審委副主任梁志平,藍城集團執行總裁翁建江,老郎中中醫館董事長呂小薇、清華大學周燕珉教授工作室建築師王春彧等康養界專家、學者、操盤手齊聚於此。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黃石松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黃石松認為,當下對銀髮產業的需求包括:對精神文化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對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需求和對老年友好宜居環境的需求。針對以上三點需求,我們需要解決的是:一是房地產和人力資本的問題;二是健康養老服務中共享經濟的問題,即把有限的衛生資源和個性化的需求有效對接;三是解決服務中信用的問題,這時候就要提到智慧互聯的重要性。總之,銀髮產業生態的構建需要實現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共建專業分工合作共贏的生態鏈,同時也要優化法人的治理結構,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平臺。
MCM國際集團中國區總裁張樂
在MCM國際集團中國區總裁張樂看來,以銀髮經濟為始可以輻射到整個康養行業,包括年輕人群。所有體驗性產品的適老化改善,不要一提到康養項目就一定是老人,康養也包括健康養生、健康生活方式、傳統的中醫或西醫療法等。
清華大學周燕珉教授工作室建築師王春彧
清華大學周燕珉教授工作室建築師王春彧在回答「什麼樣的城市才是老年友好型城市?」時表示:除了硬體如公共設施以外,還有一些軟體的要求,比如說對於老人的社會尊重、包容和健康,比如怎麼樣鼓勵老人參與社會,參與創業,讓老人之間有足夠的資訊溝通和彼此交流,我覺得這些是獨立於戶外空間、城市交通之外更重要的事情。「我們提到適老化改造、老年友好城市時,第一反應想到的都是安全無障礙,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老年人的的社交需求和飲食需求等,要支持老幼代際的活動。」
此次論壇還進行了4個項目的集中簽約。與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戰略合作備忘錄》;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渭南分行《支持「渭南市美好生活示範區」建設合作協議》;與藍城集團籤署《渭南花卉苗木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老郎中中醫館籤署「中醫產業鏈開發項目」合作協議。同時,為黃石松、胡鈺、周燕珉三位教授頒發了渭南市美好生活示範區建設顧問聘書。
目前,臨渭區確立了以銀髮經濟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並以此作為培育經濟增長的戰略舉措,以南塬創新創業基地為基礎,根據完成美好生活示範區建設發展規劃,以老年人用品研發製造、食品醫藥、醫養康養為重點通盤布局產業發展,狠抓生態撬動,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營造公園+開放舒適的生活街區和工作場所。
內容+人才引進,打造臨渭特色銀髮友好城市
除了政策、規劃、硬體、技術之外,臨渭區還注重內容打造和人才引進,聯合SMART度假產業智慧平臺和AIM國際設計競賽於今年5月底發布渭南市臨渭區銀色浪漫設計大賽,以「銀髮經濟」為聚焦點,通過適老空間設計改造、老年銀髮產品設計、老年運營IP招募三大賽道,集聚創新設計力量,為渭南臨渭打造「美好生活示範區」注入新動力、新思路、新能量。
SMART度假產業專委會秘書長、AIM國際設計競賽組委會主席王旭
在11月14日的博鰲文創周銀髮友好城市高峰論壇中,適老空間設計改造和老年銀髮產品設計兩個賽道的優秀作品也進行了獲獎公布。據悉,本次大賽的獲獎團隊將於12月份齊聚臨渭,舉行設計沙龍討論和頒獎典禮。同時,在會場外的家鄉好物市集中,臨渭區也帶來了極具在地特色的農產品和文創產品,部分競賽獲獎作品進行了打樣展示,深受大眾歡迎與喜愛。
未來,SMART度假產業智慧平臺也將聚焦美好生活,重點打造臨渭地域IP品牌,邀請專家為臨渭發展建言獻策,將設計人才帶到渭南,進一步擴大臨渭區打造美好生活示範區影響力,助推臨渭經濟發展。與臨渭政府一同,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人居樣板區、大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引領區、城鄉民生幸福的標杆項目,打造大西安城市群的重要節點,爭當陝西、全國高質量發展的美好生活示範區,為推動臨渭區更好地實現推動創建美好生活示範區與大健康產業格局等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責編:賈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