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丨這套風靡日本的國民教育漫畫裡有學校裡沒有教過的事

2020-12-27 新京報書評周刊

又到了星期五,書評君的福利派來啦。

今天將要推薦給大家的,是來自日本教育界的「老大哥」——株式會社旺文社的《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全8冊,定價260元)。《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系列作品自2015年出版以來,在日本的發行量已突破200萬冊,成為廣受學生、家長與老師歡迎的國民教育漫畫。

那麼,這套書裡都有什麼呢?有什麼是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呢?

本周福利

《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全8冊)

前方預警,福利來襲

「這套《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最大的亮點在於,不僅討孩子喜歡,還乾貨滿滿,善於用輕快有趣的漫畫,把解決問題的方法條理清晰地呈現出來,這對於不愛看文字書的孩子來說,真是一大福音啊!」

——凱叔講故事

「生日禮物的話,我想收到鮮花!」「我想收到書!」誰的答案是正確的?

爬山的時候,同學扭傷了腳。緊要關頭,自己是選擇用指南針摸索著下山,尋找救援,還是在原地等待救援呢?哪個答案是正確的?

在社交媒體上如何和人聊天才不會打擾到別人呢?

無時無刻都握著手機,一離開手機就焦躁不安,要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控」?

網絡上龐雜的信息資源,如何篩選,如何下載?

在人際交往中,要怎麼做,才能讓別人願意傾聽你的話?

如何成為高效學習者?

……

對於這些1到6年級小學生日常生活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這些「學校裡沒有教過的事」,在這套《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書中選取的內容,全都來自於孩子們的實際需求,關乎孩子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於幫助孩子認識真實世界。

無論是整理規劃、自信自愛、人格魅力、人際交往,還是安全上網、時間管理、健康教育、職業規劃,在這套書中都可以找到對應的主題。更重要的是,書中針對孩子們遇到的問題和煩惱,提出了可行的辦法和指導,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具體應該怎麼做,讀完之後,收穫的不僅是幽默的故事,成長中的煩惱也有了妥善的解答。

書中的主人公和孩子年齡相仿,也都有著各自的小缺陷和成長中的困惑,他們在家人、未來的自己、守護神等人的幫助下,與自己的不良習慣和缺點鬥智鬥勇,最終完成蛻變,獲得成長。

此外,日本是世界公認的漫畫大國,出版過許多孩子們喜歡的漫畫類作品。因此,將教育內涵融入有趣好玩的情節,也是《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的一大特點。

【精彩試讀】

亂七八糟的房間,應該從哪兒開始收拾呢?

似曾相識的房間……

升級整理技能,有什麼好處呢?

整理所需要的三個技能是——

決定的能力、整理的能力、堅持的能力!

那麼,應該什麼時候整理呢?

需要?不需要?分類和學習相關的資料

分類書籍

分類衣服

分類喜歡的東西和不喜歡的東西

整理老師的金點子

不需要的東西如何處理?

整理好的東西如何收納呢?

現在,這些整理房間的技巧,你學到了嗎?

——(《小學生也要學的整理術》)

《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全8冊)

(《我要做個受歡迎的女生》《我要做個受歡迎的男生》

《小學生也要學的整理術》《這樣才能交到好朋友》

《從零開始接觸網際網路》《我要變成時間管理超人》

《我要變成健康小達人》《我的人生夢想啟蒙書》)

作者:〔日〕株式會社旺文社

版本:磨鐵星球丨廣東新世紀出版社

2020年2月

如何

參加

1

想要書的朋友請在下方留言區直接留言,給我們發來你想要《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全8冊)的理由!你給出的理由越真切,你距離收到贈書也就越近。

2

相關焦點

  • 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這套漫畫教給你~
    我還記得我家橙子姐當初入學的時候,以為她在幼兒園的幾年順順利利地過來了,上小學也就不需要太過操心。誰知道她入學後遇到了一個跟她合不來的小朋友,她又特別在意別的小朋友對她的評價,各種合不來。從那之後就覺得上學很痛苦,甚至有一次到了學校門口非要鬧著回家去。我們當時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只能壓著她,讓她自己挺過去。
  • 伊能靜女兒遭人欺負惹秦昊掉淚:孩子在學校裡被排擠了怎麼辦?
    《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來自漫畫大國日本。一套讀下來就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收穫寶貴的情緒管理、情感教育、社交技能,幫助孩子們更好應對地學習和生活。在日本,這套書取得了銷量200萬冊的好成績,是「最受日本小學生喜愛的系列漫畫之一」。
  • 日本教育為啥那麼牛?看看它們的漫畫書就知道了,小學生很喜歡
    漫畫書為何被家長打入「冷宮」?真的有那麼不堪嗎?提起漫畫書,不少家長皆嗤之以鼻,覺得漫畫書沒有營養,然而卻難以阻止孩子偷偷看漫畫書。尤其是小學生,大都很迷漫畫書,在書店或圖書館,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書架上的漫畫書幾乎租借一空,比其它書籍更受歡迎。
  • 日本國民漫畫主題街上的知名烘焙店:兩款熱銷產品免費學啦!
    在日本,漫畫家長谷川町子1946年4月開始在報紙《福日新聞》上連載四格漫畫——《サザエさん》,被稱為國民漫畫(中文名為:海螺小姐),已連載70餘年,1969年改編為動漫,至今已有51年,2013年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世界上最長壽的動漫作為日本的國民動漫,《海螺小姐》動畫版在本土1997-2006年的平均收視率為20.67%,收視率領先了當時眾多大熱的動漫,如《海賊王》《
  • 福利有罪,賣肉可恥?一場JUMP漫畫引起的風波
    支持JUMP的漫畫家與讀者,與討厭這種福利漫畫的人對立了起來。一場圍繞著「少年JUMP是否應該刊登純福利漫畫」的爭論,在網際網路上蔓延開來。以往這種爭議,經常是不讀漫畫的人,看到作品後大呼下流無恥,並引起漫畫迷抗議。但這次,推特上支持與反對JUMP的雙方都有不少漫畫愛好者。同時批判JUMP也沒有只是覺得《幽奈同學》「太黃」,還認為這部漫畫「只有福利,沒有內容」。
  • 人人都能畫漫畫!賈策進老師教你創造漫畫角色,搭建漫畫故事
    他的「創造個性鮮明的角色」和「發散性思維的引導創設情節」等方法非常實用,也特別容易讓孩子理解並愛上創作漫畫。我突然覺得,這,才叫創作漫畫,才是真正的漫畫教學。今年暑假,童言童畫嘗試著開設了一個漫畫班,針對的是機構中8-12歲有繪畫基礎但未學過漫畫的孩子,共15個課時,每個課時兩小時。
  • 說怪日語的美少女,日本漫畫裡中國角色那些門道
    原標題:談資丨說怪日語的美少女,日本漫畫裡中國角色那些門道 【轉身「美少女」,多虧一部「殭屍片」?】 這些與「美麗」、「可愛」等字眼八竿子打不著的大叔又因何蛻變成旗袍美少女?
  • 日本馬拉松崛起的秘密,藏在校園賽事與體育教育裡
    全球馬拉松都在停滯中,我們不妨把眼光投向別處,看看鄰國日本在馬拉松方面文化與成績,是什麼樣的跑步教育,能讓他們擁有前赴後繼的馬拉松後輩人才。當今日本馬拉松領域裡,90後人才佔據半壁江山,例如大迫傑、小椋裕介、設樂悠太等,都是當今佼佼者,源源不斷的人才輸送,是與全社會的跑步文化與教育相關。
  • 探店丨在成都,小眾新鮮的兒童戲劇教育,到底教啥?
    「是教娃娃怎麼演戲嗎?」「是排兒童劇嗎?」團長隨機採訪了一些家長,對兒童戲劇教育存在這樣誤解的不在少數。位於凱德天府4樓的自由戲劇被稱為商場裡隱藏的「網紅打卡地」,很多人一開始並不知道自由戲劇是幹什麼的,純粹是被簡約又活潑的環境和有溫度又有態度的氛圍先吸引,走進去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有兒童劇可以看,還有戲劇課可以上。
  • 柏邦妮:很多人不會熱愛,但我會,這是漫畫教給我的最重要的事
    更確定是,漫畫是我的一種情結,回想起它就會覺得有很多朋友,大把青春時光。」她最早看漫畫是在小學二三年級,那時連租書店都沒有,只能去書店買,她還記得《聖鬥士星矢》最開始一卷有五本,賣4塊9,風靡整個小學,為了省錢,大家買不同的卷,互相交換看,在學校裡,一本漫畫從第一排傳到最後一排。
  • 十九年裡19個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日本做好了這四點,完成科學變現
    貨幣是存在於每個國民的日常生活中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日本讓這些為日本的崛起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刻印在國民的日常活動中,給國民一種時刻表達懷念和崇敬的方式!我們經常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偉大的科學家存在,這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因為這些科學家們才是真正讓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強大的原因所在!
  • 11歲日本男孩的早晨,羨慕了無數中國父母,網友:學不來的
    但這些習慣,學校裡的功課是教不出來的,家長們要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幫助孩子塑造優良品格。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套很實用的書籍——《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這是培養孩子走向社會的「軟實力」以及人格魅力的一套漫畫。
  • 清朝海軍學校教《左傳》,日本海軍學校教《艦隊運動指南》
    這些沒有接受過體能訓練學生,畢業後成了北洋海軍的管駕、大副、二副、管理輪機和炮位人員,但他們並不是合格的軍人。 但這些水師學堂的課程,仍存在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著重於傳授外語、數學等基礎知識,和培養學員航海、駕駛的技術能力(這是應有之義),卻忽視了軍事課程,鮮少向學生傳授近代軍事理論與軍事戰術——這些學校也並非完全不教軍事理論與軍事戰術,但其所教往往已與時代脫節。
  • 抗「疫」裡的教育春風,一位校長鏡頭裡的「俊影」
    日本友好團體捐贈的防疫物資的包裝箱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是因為雋永的古詩穿越千年依舊透著溫情的人性光輝。沒有溫情的教育只是冰冷的機器。我們老師克服自身困難,很快成功轉型,化身「網紅」。線上教學面對面,答疑解惑點對點,困難幫扶一對一。
  • 童話裡的跨年旅行丨不憂鬱的藍色讓你活在夢幻裡(內含福利)
    還是盯著電視裡的各種跨年晚會直播?港真,這些統統No fashion!都快2018了,咱換種姿勢投入新一年的懷抱OK嗎?所以你還記得去年自己是怎麼跨的年嗎?我的印象就比較深刻了,因為去年跨年的時候我在日本旅行。是這麼巧時間趕上了?也不是,是特意計劃用旅行來跨年,順便感受一下日本的新年氣氛。當我1月1日一大早站在京都鴨川橋上的時候,真的有一種世界煥然一新的感覺。
  • 日本第一的漫畫雜誌,與日本第一的國民品牌將會有何化學反應?
    很多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龍珠》的孫悟空和貝吉塔,《海賊王》中的路飛和索隆,《火影忍者》裡的鳴人和佐助,當然還有阿銀,神樂和眼鏡這三個萬事屋活寶。這些熱血或搞笑漫畫主人公們在中國的影響力,絲毫不亞於蜘蛛俠、鋼鐵俠和綠巨人等漫威超級英雄。
  • 福利漫畫新套路,漫畫《家有女友》宣布改編官能小說
    少年漫畫雜誌上連載的不一定都是王道少年漫畫,還有一些是專門做給青少年讀者看的福利漫畫,這類在少年漫畫雜誌上連載的福利漫畫雖然主線劇情說是有戀愛要素,但畫面中會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福利,還有 To Love 這種官方逼死同人的作品
  • 漫畫裡的平民史詩
    周圍的中國人納悶了,不認識這是誰。大使也納悶了,這個人不是挺有名嗎,在法國,人們靠看他的故事了解中國。    找了一圈才知道,原來李昆武是位漫畫家,在法國出了一套書,就叫《一個中國人的一生》。    老李是地道昆明人,每天經過的地方來來回回就那麼幾條街。他把自己在這片小天地裡50多年的生活,一五一十地畫進了漫畫,在法國成了暢銷書。
  • 遊戲裡的伊藤潤二:恐怖漫畫和改編遊戲丨觸樂
    更別說這款不上心的小製作,插圖全部來自於原作漫畫,沒有任何新增畫面,新加的文字描寫也如同往豬肉裡注的水,既無益於增加恐怖感,還讓熟知劇情的玩家覺得拖沓累贅。可單純作為電子漫畫看,遊戲又對原作進行了大量的刪減,開篇的《旋渦狂》以開飛機般的速度寥寥幾筆帶過,後面只保留了《傷痕》《捲髮》《驚奇盒》《颱風》這四個故事,整個遊戲流程只有可憐的兩小時。
  • 日本教育的精髓都藏在這5部科教片裡,有娃必追!
    日本人給孩子這樣的硬核教育,真是拼了!《畢達哥拉斯裝置》:日本家長每天5分鐘硬核雞娃:看完,我徹底淪陷了再亂入一部《啊!設計》:豆瓣9.4分的日本兒童教育節目,真有那麼好嗎?教孩子成為一個學習者,可比學到了什麼,重要多了!《TEXICO》這個節目,在設計上跟《像烏鴉一樣思考》差不多。每集10分鐘,對孩子來說很友好,適合5-99歲的所有大朋友小朋友。每次一集,對小朋友來說,沒有什麼用眼壓力;對大朋友來說,內容密度非常大,腦洞大開,又花不了太長時間,像米粒,上個廁所的功夫就看了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