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豐收 迎小康】清豐縣:3萬畝辣椒「紅紅火火」 映紅農民幸福新...
清豐縣:萬畝辣椒「紅紅火火」 金秋季節,記者走進清豐縣仙莊鎮西陽町村辣椒種植基地,這裡連片種植的辣椒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炫耀奪目,田野裡散發著辣椒的芳香。
-
林州市橫水鎮:辣椒基地慶豐年 映紅全鎮脫貧路
本網訊:近年來,河南省林州市橫水鎮在「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程中,依託辣椒、紅薯兩大產業,擴大種植規模,拉長產業鏈條,帶動群眾增收,助力脫貧攻堅,帶領全鎮群眾過上了火辣辣的好日子。如今,辣椒產業已逐漸成為橫水鎮又一響亮的名片,火紅的小辣椒映紅了全鎮農民脫貧致富路。
-
奔向小康生活——納雍縣化作鄉大營村貧困戶黃登貴的務工自傳
在排好隊清點好人數後,縣政府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給每個農民工發一個愛心小包。包裡裝著口罩、消毒藥水、手套等防疫用品。發放完畢後,縣委書記彭華昌、縣長許曉鵬、副縣長宋兵華等縣領導慰問並叮囑大家:「由於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大家要用好防護用品、保護好自己,對自己負責同時也是對家人和社會負責」。
-
「脫貧攻堅·村村道」威寧青友村:做好「山」文章脫貧致富有保障
但在威寧自治縣龍場鎮青友村的花菜種植基地裡依舊熱鬧,一片片飽滿蒼翠的花菜呈板塊狀綿延鋪展,長勢喜人,萌發著勃勃生機。中午時分,前來收購的車輛早已在基地等候多時。採收、包裝、上車,務工群眾們忙得不亦樂乎,一車車新鮮的花菜將銷往四川、重慶等地。 青友村最高海拔2200米,最低海拔1700米,地理切割深,海拔落差大,可耕種土地多為25°以上的坡耕地,土層淺薄。
-
助農團團丨開陽宅吉鄉:辣椒鋪就幸福路 扶貧產業結新果
夏日時節,行走在開陽縣宅吉鄉潘桐村蒙子溝辣椒生產基地裡,一片片青椒長勢喜人,椒農們笑逐顏開,個個忙於採摘、搬運、分揀、裝車,扶貧幹部們也興高採烈地在田間助農採收,到處呈現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辣椒基地負責人梁全建開心地說:" 宅吉鄉今年辣椒種植面積 320 餘畝,發展農戶種植 1000 餘畝,目前基地每天生產 10 噸左右,帶動附近 46 名農戶就業,現在基地每天毛收入 2.6 萬元,利潤可達 1.8 萬元。"
-
道真自治縣忠信鎮:辣椒有「甜頭」 致富有盼頭
本報訊 (記者 李傑 通訊員 蔡娜)時下,正值道真自治縣忠信鎮石筍村辣椒採收季節,看著眼前一筐一筐的紅辣椒,村民心裡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馬時權是石筍村的蔬菜種植大戶,種植了100多畝。「今年我們這裡雖然氣候不好,病蟲害多,但好在農業服務中心技術指導到位,目前兩個品種產量都很好,已採摘2500斤。
-
石柱中益鄉:華溪「村官」譚衝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
譚衝於2017年被聘為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本土人才,現任該村綜合服務專幹,二年多來,他認真學習精準扶貧政策,充分利用自己在學校掌握的電腦技能,積極配合村支「兩委」幹部開展各項工作,幫助貧困戶尋找脫貧門路,發展種植養殖產業,讓一個個貧困戶摘掉了「貧困帽」。
-
你笑起來真好看|線上雲採訪 看重慶石柱「已脫貧62391人」背後的一...
改建後的中益小學 張瓊慧攝 華龍網發 去年下半年,學校裝上了智慧門禁,孩子刷臉就可以進出學校,孩子們的安全將更有保障。 51歲的劉瑞發有一兒一女,2013年,他在廣東打工時,因意外事故,導致左手摔斷,不能再從事原來的工作,只能回老家休養。家裡的「頂梁柱」倒下了,經濟來源極度缺乏,恰恰兩個孩子上學又需要不菲的開支,長時間的入不敷出,讓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苦。 「還好有政策幫助。」劉瑞發一家被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後,再加上自己也肯努力,生活漸漸有了好轉。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通過六年的經營,使20多戶困難家庭有了穩定收入,走上了致富路。 「農家樂」讓貧困戶樂開了花 「剛開始經營農家樂的時候,擔心沒人來,掙不到錢,沒想到後來遊客這麼多,我家的生意越來越火爆了。」
-
...儋州多形式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並落實外出務工獎勵補貼政策
■ 本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找到固定工作,每月有工資收入,家裡日子好多了,我也更有自信了。」12月8日,儋州市和慶鎮羅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林小麗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高興地說。
-
...我幫貧困戶找到了務工崗位丨興義市滄江鄉黨政辦工作人員徐淑媛
貧困戶脫貧,最重要的就是實現就業,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真正的落實了一個人的就業問題,才是真正脫貧走向小康致富的關鍵。 2019年4月,我參加工作後,開始了我的幫扶工作,我的幫扶對象是黔西南州興義市滄江鄉新寨村上灣組的王瓊戶,她家是我幫扶的其中一戶貧困戶。 王瓊的丈夫早年去世,她獨自撫養長大兩個孩子,由於生活上的困難,在2014年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長紅村第一書記陳小兵一心為民 貧困戶全部脫貧
兩年來,陳小兵帶著真情實感,感受農民艱辛,白天他在開展工作的同時入戶走訪貧困戶,與群眾拉家常,了解村情戶情,了解對黨的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脫貧致富等方面好的意見建議,將每一戶的情況詳細記錄,兩年來,他走遍了村上的每一條山溝,每一道山梁,與每家每戶進行面談,,做到了底子清情況明。
-
野菊花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中藥材種植基地發展起來了,村裡貧困戶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在前來採摘菊花的村民中,貧困戶唐華笑得格外燦爛。如今他已順利脫貧,走上了致富道路。據了解,為有效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塘埂村積極探索菊花種植產業「黨支部+公司+貧困戶」發展模式,對接收購企業籤訂協議解決銷路問題,優先選用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產業帶貧,讓貧困戶的笑臉綻放在田間地頭。
-
湖南脫貧記︱一人就業 全家脫貧 2020年務工貧困人口超230萬
「好美利」就業扶貧車間,共有10多名當地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家門口就業讓貧困戶既能照顧家庭,平均每月還可獲得3000多元的務工收入。在該車間就業的南江鎮昌江村王秀英,一家6口,家有老人患病治療,一女一子正在讀小學,家庭經濟狀況窘迫。她現在在扶貧車間的務工收入最高達4500元一月,大大緩解了家庭經濟壓力,全家已穩定脫貧。
-
外出務工受影響、自家門前謀福路
歇馬鎮合作村黨支部書記 黃佳國:我們合作村常年在外務工的是200多人,因為疫情的影響,60多人沒有出去務工,為此我們村支兩委對這60多人實行了包保,幫助他們發展菸葉120多畝、蔬菜200多畝,使他們產業有著落,收入有保障。
-
辣椒醬+「慧農幫」 國網巨野縣供電公司推動企業和辣椒種植貧困戶...
謝爍介紹辣椒醬 謝爍的公司在山東省巨野縣城東南26公裡的大謝集鎮,當地優越的水源、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十分適合辣椒生長,辣椒也作為傳統農作物一直延續至今,是遠近聞名的「辣椒之鄉」。 物以稀為貴,而大謝集鎮的辣椒種植戶特別多,幾乎每年都是大豐收,辣椒帶來的經濟效益卻不成正比。「辣椒的儲存條件要求高,碰上陰雨天氣容易腐爛,而且銷售渠道單一,賣不出好價錢!」國網巨野縣供電公司扶貧工作隊在開展扶貧調研時,辣椒種植戶普遍反映。因此,搭建辣椒供需鏈條,幫助拓展銷售市場,成了扶貧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