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三省吾身微周刊 推送的第 96 篇
感謝淄博私家車廣播《笑談江湖》主播老談友情語音播報
▲ 上圖這一大家子,就是空心面製作的傳承人。
(抱小孩者為第五代傳承人於貞子)
原創首發 █ 謝絕轉載
文 /圖 = 張維堂
●●● 你知道什麼食物作為貢品成為當年「老佛爺」祝壽的最愛嗎?你見過35斤面扯出一根細如髮絲的麵條嗎?你見過《舌尖上的中國》播出的空心面是怎麼做出來的嗎?三省吾身微周刊 帶你一睹這門在高青傳承了幾百年的手藝。
空心面,顧名思義就是空心的麵條,傳承至今大約有1500年的歷史。空心面細如髮絲怎麼會空心?是拿什麼做出來的呢?它是不是長得像通心粉一樣?其實,空心面所用的原材料就是麵粉、食鹽和水,與普通麵條做法不同的是工藝複雜、製作時間長。因為面在製作過程中不斷的醒面,不斷的發酵,形成了許多微孔,即成了空心面。這正應了那句老話:「難的不會、會的不難」。空心面由於純手工製作,長時間發酵,吃起來味道鮮美,光滑細膩,容易消化,很適合老年、產婦、幼兒等人群食用。
於貞子,今年38歲,她是家裡製作空心面的第五代傳承人。據她91歲去世的公爺爺說,這門手藝是他小時候在姥娘家學的,至於祖上怎麼掌握了這門手藝,誰也記不得,也說不清了。由此推斷到於貞子這代至少傳了150年。
空心手工掛麵的製作工序複雜,是一道十分幸苦的活兒。且每一道工序都得謹慎小心,格外精心才成。天氣、溫度、溼度用料搭配都是成敗的關鍵。其製作流程大致分為和面、醒面、開條、搓大條、搓小條、盤盆、上柱子、醒條、抻面、再醒面、再抻面、上大架、晾曬、包裝等十三、四個步驟,一批面需要一天一宿的時間才能完成。
▲ 和面。
頭天的晚上吃過晚飯大約8:00左右,於貞子開始和面了。需要的原料是85%以上精製小麥粉35斤;食鹽,每斤麵粉取3錢(夏天取6-7錢);清水,取清涼井水適量。這些都經過於貞子 一 過秤稱量,準確配比。和面時於貞子先將食鹽在水中溶化,然後倒入面盆,與面混合均勻和成麵團,再用力揣揉,一次和面大約30分鐘後才能完成,和好的面要細膩、光亮、無麵疙瘩。這時於貞子在面盆上敷一塊塑料布保溼,再敷一塊小棉被保溫,靜置在陰涼處醒面,這個過程是第一次醒面,也是發酵的過程。
▲ 醒面。
常溫下,面在食鹽的作用下經過3 — 4個小時的發酵,變得更加細膩、綿軟、有勁。於貞子將麵團從盆中取出放在面板上,揉成圓團,再用力摁成麵餅,加擀麵杖擀成4釐米厚薄,然後取來一隻圓碟,沿麵餅的外沿切割成4釐米麵塊,這道工序叫開條。用圓碟開條是於貞子的創造,原來的工藝是切成許多塊,這樣操作更容易操作。緊接著把面塊搓圓,邊搓邊抻,使面塊變成粗麵條,然後盤入面盆內,這個過程叫搓條。用同樣的方法反覆操作,大條搓成中條,中條搓成小條,邊搓邊順一個方向盤入盆中,每盤一層要用細籮在面上輕敷一層玉米撲面,直到將35斤面搓成直徑1釐米左右的麵條,這叫盤盆。盤盆完成後再蓋上薄膜,再發酵再醒面。
▲ 開條。
▲ 搓大條。
▲ 搓小條。
凌晨3:00,當人們還在睡夢當中的時候,於貞子就起床做面了。接下來的工序是上柱。柱子是用楊樹條子去皮後打磨成的,潔白光滑、輕便好用。將兩根柱子放置在逛床子固定,取來盤盆中的麵條,將麵條「8字形」繞在兩根柱子上,並適當間隔。每繞完一柱便放入「洞子」中,蓋上草蓆、棉被自然發酵。洞子是一個長3米寬1米的窖,溫度是常溫,溼度要達到85%左右。每隔一段時間,於貞子要挨個動一動,使麵條自然下垂。大約發酵2個小時後,第一次抻面開始,抻面用力要均勻,否則會斷條。抻面時要抖撒一次撲面,以免黏連,然後再次放入洞子發酵2個小時後,進行第二次抻面。
▲ 上柱子。
▲ 醒條。
▲ 上撲面。
▲ 一次抻面。
▲ 再醒條。
▲ 撐面。
▲ 二次抻面。
▲ 掛麵。
▲ 晾曬。
▲ 收面。
第二次抻面過後就要掛麵了,這時於貞子將麵條一頭掛在2米多高的架杆上,一頭自然下垂,然後一手一根柱子插入兩排掛麵中間,緩慢向外撐張,這樣反覆進行直至將麵條抻到一定程度。此後,還要在掛麵的底端適當加重,在晾曬一、兩個小時後,麵條隨著水分蒸發慢慢停止拉長成型,天氣好的日子晌午過後掛麵就曬好下架。這樣經過20個小時的掛麵終於做成,最後的工序就是分切包裝。包裝的時候於貞子也格外用心,紙張用較好的白紙,漿糊也是用麵粉熬成的,每3把一斤,只多不少。
▲ 分切。
空心面是純手工製作,每一批掛麵粗細都不完全相同,不像機制麵條那樣均勻好看,看起來表面也不光滑,似乎有些細小的毛刺,中間有細小的微空。空心面難做好吃,可有句話要值得一說,叫「吃掛麵不調鹽,有言(鹽)在先」,所以在煮掛麵時不用加鹽,因為在製作時已經加了鹽。
▲ 包裝。
▲ 經過20多個小時的發酵麵條出現細小微空。
於貞子從祖上繼承了空心掛麵製作工藝,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靠得是口手相傳、心領神會。如今,於貞子已經走出鄉村來到縣城,在新天地農貿市場租了攤位賣掛麵,並將這門古老的手藝傳承發揚。 3
『 與空心面有關 』
醬牛肉的料包包括:花椒、八角、香葉、肉蔻、白芷、桂皮、小茴香適量,根據以下做法進行製作:
1、浸泡兩小時以上,換水數次;
2、牛肉涼水下鍋,煮出血水、浮沫,換水;
3、涼水衝一下牛肉。換涼水下鍋,大火開鍋後打去浮沫,開成小火;
4、放下料包。姜拍扁,大蔥放一整根;
5、放入黃豆醬半斤,老抽、白糖、料酒以及大量鹽;
6、小火煮兩小時停火,牛肉在湯汁中浸泡半天;
7、撈出牛肉,晾乾;
8、保鮮膜纏繞包裹,每盤一包,吃時自然解凍即可。
三省吾身微周刊 出 品
微丨光丨照丨亮丨繽丨紛丨生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