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1毫米細!舌尖2怒推的張爺爺空心掛麵,等了3年終於吃上了!

2021-03-02 扯淡堂

舌尖3在播時,網上鋪天蓋地的叫罵聲。


大家都是頭天罵完,第二天接著看,不為別的,就因為舌尖系列,曾經帶給我們很多美味和感動。


2014年舌尖2播出時,其中有個掛麵的故事特別觸動我。

 


就是《心傳》裡的陝西手工空心掛麵,來自手藝人張爺爺。


張爺爺原名張世新,一輩子住在黃土高原上,一個沒什麼名氣的村裡,在樸素的窯洞裡,和老伴做了一輩子的空心掛麵


張爺爺和老伴兒

拍攝舌尖時,張爺爺已是骨癌晚期。如果沒有舌尖的探訪和熱播,張爺爺可能像中國大多數手藝人一樣,帶著遺憾走完一生。


但舌尖給了他希望。


播出後沒幾天,張爺爺就安然去世了。他最後說:「我沒啥念想咯,希望大家能吃到這掛麵,千萬別讓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斷了根啊。」

 

 

好在,張爺爺的願望實現了。他的孫女接過了衣缽,成為空心掛麵繼承人。2014年,某餐飲品牌還買下了張爺爺家3年產出的全部掛麵,生計有了出路。


舌尖的熱播,也成功地向全國推廣了陝西空心掛麵。


孫女張濤梅

  

不過,2014年張爺爺掛麵被買斷後,從此江湖只聞張爺爺空心掛麵的傳說,卻從沒有流出過一把掛麵。

  

終於,到2017年底,張爺爺空心掛麵重出江湖了。我念了3年的面,也終於可以捧進廚房,推薦給你們了。



 

掛麵也不是什麼稀罕食物,全國各地都有,那張爺爺的手工空心掛麵又有什麼特別呢?

2014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張爺爺」在鏡頭前展示了空心掛麵的手藝。

 這項傳承千年的手藝,2011年被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經《舌尖上的中國2心傳》特別報導,而享譽國內外,更是獲得了「天下第一掛麵」的美譽。

在陝北榆林市的吳堡縣,「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代代相傳了近千年,至今仍傳承得很完整。

「一生只做一把面」的老爺爺張世新,是手工空心掛麵技藝繼承人。從15歲起,就開始學習父輩口耳相傳的空心掛麵手工技藝,這神奇的空心掛麵是不可錯的美食。

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選用上乘的春小麥麵粉和飽含礦物質的天然山泉水精工為原料,製作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劑和防腐劑,品質優良,筋道可口!

 

切莫小瞧這掛麵,這手工空心掛麵的製作工藝極其複雜,每一根手工空心掛麵都要經過和面、醒面、搓條、盤條等十幾道工序繁多而嚴謹且所有步驟均為手工製作。

和面鹽和水,幾十年的經驗使配比精確無誤,白面加入鹽水,使蛋白分子的陣列變得緊密,和面成團。

揉面:  反覆揉壓,增加彈性,張奶奶需要一次完揉面35公斤,使鹽和麵粉充分融合靜置餳發使麵團松馳。

繞面:  盤面完成二次發酵,到了施展拳腳的時候,繞面的速度是成敗的關鍵。

上架掛麵:   撐面杆從中間精準分開,面的柔韌與重力的合作恰到好處,160根一掛,能拉長到3米,銀絲傾瀉,接受陽光和空氣最後的塑造。

製作過程需經歷20個小時左右才能大功告成,一個熟手師傅一天也只頂多能做出25斤掛麵。

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平均每根都有1mm粗細,且都有銀絲般的小細孔和市面上的普通掛麵比起來,最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它是「空心」的。

因為特殊的「空心」,麵條清香、纖細、綿軟,能吸收更多的湯汁,因此也更耐煮,更入味。吃過的人都說,再吃其他的面都是將就。

傳承,所謂心傳,除了時代相傳的手藝,

 還有生產的信念

以及流淌在血脈裡的勤勞和堅守!

在張爺爺眼裡,這些掛著的面,其實是生活,是日子,是期盼,是美好。

張爺爺走了,卻給日益破落的村子種下了希望,原本只有老人婦孺留守的村子,從此多了幾縷炊煙,多了份安心。

 

為了看看張爺爺家的手工掛麵究竟有多棒,好味道特意挑選了一款同是手工掛麵的同胞進行對比。

相互比較後你會發現張爺爺家的面平均每根都有1mm粗細,且都有銀絲般的小細孔,像是擁有會呼吸的能力。


掛麵很細,煮1~2分鐘就熟了,和一般細面比起來,它不粘鍋,不渾湯,更耐煮

煮了5分鐘,麵條依舊晶瑩剔透,根根分明。而某寶的空心面卻早已不忍直視,糊成了麵團。

不得不說,用張爺爺的面製成的無論是清湯麵、蔥油麵還是蓋澆面,得益於空心掛麵獨特的製作工藝。

每一根麵條都蓄滿湯汁,入口綿柔,光滑柔韌,比普通掛麵更富有嚼勁與張力,即便是回味,也是口有餘香。


《舌尖》總顧問沈宏非吃了張爺爺掛麵後說:「絕對稱得上中國第一面」。知名主持人華少也是讚不絕口,「只有純手工製作,才會有這種特別的味道」。


吃過的人都特別驚豔、特別喜歡呢↓

張爺爺空心掛麵採用定製氣泡柱包裹,確保能把新鮮的手工掛麵完整無缺送到你手上。

精心包裝,避免麵條在途中破損,只為給大家更好的傳遞這一份美味~

你會發現原本愛挑食的熊孩子,

一攪一拌,嗦溜一口

麵條麵湯在嘴裡吧唧吧唧

吃了還想來一碗!

這麼好吃的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

你難道不想來一碗麼?



「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

會呼吸的麵條

傳承千年 舌尖上的美味

相關焦點

  • 舌尖怒推張爺爺空心掛麵,等了3年終於吃上,而張爺爺已經不在了
    張爺爺原名張世新,是舌尖上2《心做陝西手工空心掛麵的手藝人。一輩子住在黃土高原上,一個沒什麼名氣的村裡,在樸素的窯洞裡,和老伴做了一輩子的空心掛麵。掛麵並不是什麼稀罕的食物,全國有很多地方都有,為何大家如此熱衷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呢?央視和《舌尖上的中國》評價其為「純樸味道,一生只做一面」,各大媒體也對此做了報導。老爺子說,這空心掛麵是村裡祖輩傳下來的主食,可有上千年歷史咯,他15歲就跟父輩學做掛麵,後來娶了媳婦,生了兒女,又有了兒孫。一家四代,在窯洞裡認認真真的做掛麵。
  • 苦苦等了3年,我終於買到了正宗的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
    張爺爺的手工空心掛麵《舌尖2》播出後,張爺爺家掛麵已經火遍全國。2014年7月,某餐飲品牌買斷了張爺爺家未來三年內生產的所有手工掛麵。小朋友最愛的酸湯掛麵以往想要吃張爺爺的空心掛麵,附近需要有門店,而且受營業時間限制,雖然無需去陝北,但也不是隨時想吃就能吃到。
  • 買3送1!張爺爺空心掛麵,晶瑩剔透,勁道彈牙,非遺手工傳承!
    舌尖上2《心傳》裡面,那笑容溫暖整個中國的「掛麵爺爺」?掛麵並不是什麼稀罕的食物,全國有很多地方都有,為何大家如此熱衷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呢?央視和《舌尖上的中國》評價其為「純樸味道,一生只做一面」。近期人民日報也對它進行相應的報導,上百個大v號推薦,各大博主在直播中力推它,爽滑筋道,口感好。
  • 《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手工空心掛麵」,一口入魂
    在張家山鎮高家塄村,有一位張世新「張爺爺」。他15歲就跟著父輩學做空心掛麵,一做就是一輩子,被大家稱為「掛麵爺爺」。《舌尖上的中國||·心傳》 對張爺爺的故事進行了拍攝,他「一生只做一面」的堅守,感動了很多觀眾。張爺爺說:「我沒啥念想,只想大家都能吃到這掛麵,千萬別讓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斷了根。」
  • 舌尖上的空心面,張爺爺空心面開店啦!
    2014年,全國熱播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了一檔《心傳》的節目,手工空心掛麵引起了他的注意,主人公張世新老人從15歲開始做掛麵,一輩子、一心、只做這一件事,再加上了解到手工空心掛麵歷史悠久,有800多年的歷史,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十幾道工藝,耗時24小時以上才能製作出一碗麵,這和他「匠心」和「良心」的理念不謀而合。
  • 金龍魚活性發酵空心掛麵創新面世
    至今民間保存著很多類似的習俗,考前吃麵,寓意金榜題名;生日吃麵,寓意福壽綿長;添丁吃麵,寓意長命百歲;新婚吃麵,寓意著長久好合……有學者曾總結到,麵條的發展過程,幾乎就是一部活色生香的中華飲食文明幾千年的發展歷程。
  • 一口氣吃10碗,《舌尖上的中國》力薦!
    通過這傳承千年的工藝製作出來的掛麵,更是獲得了「天下第一掛麵」的美譽。後經《舌尖上的中國2心傳》特別報導而享譽國內外。沒錯,它就是純手工製作的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無添加劑,無防腐劑。真正優質好吃的掛麵,市面上非常少。而能做到像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如此匠心的掛麵更是寥寥無幾。
  • 五代傳承的空心掛麵丨絕活
    你見過《舌尖上的中國》播出的空心面是怎麼做出來的嗎?三省吾身微周刊 帶你一睹這門在高青傳承了幾百年的手藝。空心面,顧名思義就是空心的麵條,傳承至今大約有1500年的歷史。空心面細如髮絲怎麼會空心?是拿什麼做出來的呢?它是不是長得像通心粉一樣?其實,空心面所用的原材料就是麵粉、食鹽和水,與普通麵條做法不同的是工藝複雜、製作時間長。
  • 南陽家鄉味兒 鎮平手工空心掛麵:空心沒那麼玄乎,面是真的好吃……
    企業負責人趙傑從父輩開始製作空心掛麵,他自己也已經有了14年的製作經驗。趙傑在進行網絡直播,向廣大吃貨們推薦自家的掛麵趙傑製作的手工掛麵,不僅細如銀針且是空心的。因為面太細很難看到橫斷面的「空心」,我們不得不用相機微距來細細觀察:果然部分掛麵的橫截面上有空洞!為什麼不是所有面都是空心?
  • 盒馬助推陝西眉縣手工空心掛麵轉型升級
    眉縣空心掛麵成上海阿姨的「搶手貨」但是,近日在盒馬上架的空心手工掛麵,成了上海阿姨的「搶手貨」,阿姨們紛紛表示,麵條煮個一兩分鐘就熟了,口感也不錯,試吃過後都沒有空手走的。記者了解到,這麼搶手的掛麵,來自眉縣老秦人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建從小就看著舅舅做掛麵,然後拿著在村上賣,空心掛麵的製作流程和工藝,他耳濡目染幾十年。
  • 張爺爺空心面品牌升級為「張立新牛肉空心面」,已完成千萬級融資
    10月27日,張爺爺空心面品牌2.0升級暨融資媒體發布會在上海舉行。張爺爺空心面的品牌所有方、書呈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陸志剛在發布會上宣布升級版「張立新牛肉空心面」獲得衝鋒號基金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 中江空心掛麵,煮在鍋裡不稠湯,真的很好吃
    中江空心掛麵,相信好多老朋友都非常熟悉了,介於新朋友,也許不知道中江是個什麼地方,給大家說兩個人物吧,一個是特級英雄黃繼光,還有一個就是現在的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謝娜,他們的家鄉都是中江的。小編也是中江的,小編為他們感到驕傲,更為中江的地質特產:中江空心掛麵而感到自豪。
  • 你肚子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
    生活很難,有時候確實不能萬事盡如人意,可是當家人端一碗冒著熱氣兒的面上桌時,你就會覺得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呢…在榆林市吳堡縣張家山鎮,有種麵條製作技藝自明朝便開始出現時至今日,已然相傳了幾千年,那就是——手工空心掛麵。在2011年它被評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舌尖》力推的空心掛麵,到底有多好吃?沈宏非稱其為中國第一面
    不過吃貨朋友們聽過之後卻笑出聲,有些人每天不吃不舒服,大多數人隔三差五不吃就念叨的食物,你們怎麼就不往麵條上面想呢?無論在我國的那個地方,一天兩天沒啥問題,要是十天半個月不讓你吃兩口麵條,涼的熱的都行,你沒意見還真是厲害了。
  • 愛吃麵的人千萬別錯過,這掛麵自帶發酵香氣,根根都帶著「藕孔」
    但也正因為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食物,很細小的變化也能帶來截然不同的口感,所以千百年來,國人追求麵條不同口感的努力從未停歇過。2005年,考古學家們在被稱為「中國龐貝」的青海喇家村裡,發現了裸露在巖層中長約50釐米、寬約3毫米的麵條,據調查這些麵條已經有4000年歷史了,這個發現讓中國成為人類現存至今最早麵條的發現地。
  • 你想吃的舌尖美食就在這兒
    最近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新年》登陸大熒幕了,據說電影院裡都是流口水的聲音。不禁讓人想起得那些晚上準時追《舌尖上的中國》自虐的日子:越看越餓,越餓越想看!你是否在某個時候曾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舌尖上的美味一一嘗遍?
  • 廣西最細鋼絲在柳州面世!直徑0.3毫米,只有普通人5根頭髮絲粗細
    你能想到的最細的鋼絲有多細?筷子?米粉?粉絲?告訴你,最細的鋼絲簡直和頭髮絲差不多!日前,由柳鋼自主研發的,單絲直徑0.3毫米,只有普通人5根頭髮粗的簾線鋼盤條在柳鋼實業公司桂龍金屬製品廠拉拔成功!該產品是廣西目前生產出的最細鋼絲,更是廣西在精品工業線材產品生產方面的一次歷史性重大突破。
  • CCTV《舌尖上的中國》來文一·一品宴肥東賓館拍攝啦!
    精品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1月19日來肥東賓館取景拍攝啦,攝製組現場拍攝了肥東名菜「泥鰍掛麵」,賓館的大廚現場演繹了這道菜的製作全程
  • 掛麵怎麼做好吃?掛麵的20種家常做法,只要10分鐘,每天不重樣
    (4).然後,麵湯舀到碗裡,倒入醬油、醋、鹽和雞精,然後,把面加進去,開吃咯!三、陽春麵1、食材掛麵(細掛麵),豬油,生抽,鹽,蔥,雞精2、做法步驟(1).往鍋裡加入清水,燒開。開胃酸湯掛麵圖片1、食材掛麵(細),香菜、蒜苗、鹽、生抽、雞精、香醋和香油。
  • 泉州昨晚登上《舌尖上的中國3》,這5家上榜小店你吃過嗎?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泉州終於等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