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家鄉味兒 鎮平手工空心掛麵:空心沒那麼玄乎,面是真的好吃……

2021-01-18 南陽發布

活動背景

為助推南陽農產品銷售,促進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增收,在新媒體平臺講好南陽故事、傳播南陽聲音、樹好南陽形象,南陽市委網信辦、市扶貧辦、市商務局、南陽日報社聯合推出尋找「南陽家鄉味兒」活動。南陽日報政務新媒臺記者將深入南陽各縣市區,用視頻、文字、圖片、漫畫等新媒體手段,全方位包裝、推介南陽人獨特的「家鄉味兒」,敬請關注!

(文末有上期社旗三粉中獎名單哦!)

『鎮平手工掛麵』

鎮平縣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上遊,水中所含對人身體有益微量元素及礦物質非常豐富。這裡種植的小麥顆粒飽滿,磨出的高筋小麥粉麵筋質含量在30%以上,非常適合製作手工掛麵。因此面既細且長,柔而且韌,耐煮不斷,鮮香可口,因此民間請客待友,婚嫁添子,老人壽辰,孩童生日等都很講究食用此面,以取福壽延年之意。

你,有多久沒吃過掛麵了?

向周圍人提出這個問題時,

答案很是出乎意料:經常吃!孩子喜歡吃!

麵條的種類如此之多,

一把看似枯燥的掛麵,

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擁躉?

一個炎熱的夏日,

我們去手工掛麵的故鄉——鎮平尋找答案。

在導航上輸入此行的目的地:鎮平縣侯集鎮大趙營村,村名還沒輸完,一溜煙就冒出八九個和掛麵有關的目的地來。真不愧是掛麵之鄉!

這個距離南陽城區不到30公裡的村子裡,有近40戶人家會製作手工掛麵。村莊坐落在大片農田中間,農田不久前的滾滾麥浪已經化作細膩的麵粉,即將與我們相遇在「聞名不如見面」的大趙營村。

村口就是一家名為古韻面業有限公司的手工空心掛麵廠。這是一對年輕夫妻操持的企業,規模不大,卻也是手工掛麵的傳承者之一。企業負責人趙傑從父輩開始製作空心掛麵,他自己也已經有了14年的製作經驗。

趙傑在進行網絡直播,向廣大吃貨們推薦自家的掛麵

趙傑製作的手工掛麵,不僅細如銀針且是空心的。因為面太細很難看到橫斷面的「空心」,我們不得不用相機微距來細細觀察:果然部分掛麵的橫截面上有空洞!

為什麼不是所有面都是空心?

趙傑解釋,其實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麵條都有空心,但因為空心不是貫通整根麵條的,所以在橫截面上就有的能看到,有的看不到。

趙傑在展示掛麵穿針

手工製作這麼細的掛麵已經不易,空心是怎麼做出來的?

我們迅速腦補了無數種可能:風吹的?針扎的?充氣的?

接下來,趙傑為我們演示了神秘的超細空心掛麵製作過程……這這這簡直就是,中華有神功啊!

說起做麵條,大部分河南人都知道基本流程:和面、餳面、揉面、擀麵、切面(或扯麵)。趙傑說,想要作出細點的麵條,和面時就要添加一定量的食鹽,這樣不僅能縮短發酵時間,還能讓成品更鬆軟。

餳面一個多小時後,用擀麵杖將麵團擀成一寸厚的麵餅,再用圓盤把麵餅切成大條,均勻塗抹小磨香油,盤成大盤繼續餳面。

讓大條「休眠」半小時後,趙傑和助手將其一點點拉開、抻搓,粗粗的大條變細後,再次盤起餳面,如此反覆3次後以螺旋狀盤進盆中「臥盆」。潔白光潤的大條在盆中要睡上長長的一覺(夏天3小時,冬天一整夜),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

接下來又是一頓眼花繚亂的操作。上杆、分交、入槽、餳面,終於來到了激動人心的掛麵環節!

助手登上兩米多高的梯子,將穿著麵條的橫杆掛上3米高的鐵架。趙傑雙手握住橫杆下方,上下抖動,麵條如同賦予了靈魂一般,凌空起舞,銀絲翻飛,很快從一米變成兩米、三米……

原本一米多長的麵條,經過一雙巧手的舞動,居然拉抻到了6米長!

此時再看掛麵,一縷縷,一根根,細如髮絲,纖薄透亮,似乎呼口氣都能吹斷。太神奇了!

那麼,空心從何而來?

趙傑說,因為掛麵經過多次發酵,麵團已經像麵包一樣形成了蜂窩狀。晾乾後的掛麵,每一根裡都密布著無數氣泡,切開就是空心了。

原來如此!

圍觀了半天的掛麵製作,大家早已是飢腸轆轆。這麼漫長時間和複雜程序作出來的空心掛麵,怎麼做最好吃?

當地人的說法是:清水煮!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趙傑往鍋裡接了清水,開火煮上。另一邊,細細的青蔥切碎,用香油和一點鹽醃著。

「煮掛麵,一斤水下一兩面就夠了。」果然是傳說中的清湯掛麵啊。

水沸,入面。略略翻滾,即盛進放有香蔥的碗內。清澈的麵湯裡,漂浮絲絲銀線,點點翠綠,滴滴螢光,煞是好看。

「先別吃,再等等!」趙傑說。這吃麵還有講究?

原來,優質手工掛麵講究細、筋、光、稀、汪、香。

細:面細如絲,細能穿針;筋:古時稱連綿數裡而不斷,一根掛麵繞長安;光:入口細膩,口感光滑;稀:此面入鍋水宜寬;汪:出鍋後的掛麵,放置七八成溫,面香味更濃;香:湯香面鮮,透著原始的面香味。

耐心等候湯麵略略降溫,端起一碗細細品嘗。

一筷子面入口,幾乎不用咀嚼,舌尖一抿就碎,卻依然能感到細軟綿密的彈性。

沒有過多調料,湯麵依然保持著清爽的麥香。混合著香油、香蔥的淡淡清香,讓平素吃多了小龍蝦、麻辣火鍋、水煮魚、麻辣燙等等各種濃烈調料味道的我們,久已麻木的味蕾慢慢甦醒過來。

在樸素的農家院落裡

端一碗再素淨不過的清湯掛麵

任喧囂遠去 煩擾雲散

品時光清淺 歲月流香

如同那些年少的浮躁

會在生命進行過程中

蛻變得平和而深遠

生命的美

就在於經歷人生起起落落後的安然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

南陽家鄉味兒① 堅強的他用一隻手飼養了近2000隻土雞,如今卻面臨滯銷困境……

南陽家鄉味兒②五一好去處!抓住甜香「草莓季」的尾巴

南陽家鄉味兒③「運動健將」雞,沒人攆得上?反正我是不服氣的.......

南陽家鄉味兒④界中米醋,一口井釀出300多年美味故事

南陽家鄉味兒⑤劉集黃酒,千年蘊佳釀 歲月染微醺

南陽家鄉味兒⑥宛城有「彩蛋」,美名揚四方!

南陽家鄉味兒⑦鄧州小磨油,舌尖上的鄉愁

南陽家鄉味兒⑧社旗丹陽孔雀蛋,別樣風味惹人愛!

南陽家鄉味兒⑨周莊「香布袋兒」:沒有它的端午節,不香!

南陽家鄉味兒 ⑩ 社旗三粉,屬於母親的鄉情味道......

來源:南陽日報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手工空心掛麵」,一口入魂
    煮碗面給你吃吧。」印象中,深夜家人的關心總來自一碗麵,呲溜一口就著湯汁吸進去,暖胃、暖心。麵條,如此治癒,或是因為它帶著濃濃心意。在陝西省榆林市吳堡縣張家山鎮,有種麵條製作技藝自明朝就出現,如今已代代相傳了幾千年,那就是——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與很多掛麵不同,這種掛麵每個步驟都是純手工製作,且每根都是空心的。
  • 苦苦等了3年,我終於買到了正宗的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
    這項手藝就是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享有「天下第一掛麵」的美譽。張爺爺的手工空心掛麵《舌尖2》播出後,張爺爺家掛麵已經火遍全國。2014年7月,某餐飲品牌買斷了張爺爺家未來三年內生產的所有手工掛麵。小朋友最愛的酸湯掛麵以往想要吃張爺爺的空心掛麵,附近需要有門店,而且受營業時間限制,雖然無需去陝北,但也不是隨時想吃就能吃到。苦苦等了3年張爺爺的掛麵,終於開放在其他渠道的購買。經吃了3年張爺爺掛麵的小朋友鑑定,買到的空心掛麵是一樣滴好吃!
  • 中江空心掛麵,煮在鍋裡不稠湯,真的很好吃
    中江空心掛麵,相信好多老朋友都非常熟悉了,介於新朋友,也許不知道中江是個什麼地方,給大家說兩個人物吧,一個是特級英雄黃繼光,還有一個就是現在的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謝娜,他們的家鄉都是中江的。小編也是中江的,小編為他們感到驕傲,更為中江的地質特產:中江空心掛麵而感到自豪。
  • 盒馬助推陝西眉縣手工空心掛麵轉型升級
    眉縣空心掛麵成上海阿姨的「搶手貨」但是,近日在盒馬上架的空心手工掛麵,成了上海阿姨的「搶手貨」,阿姨們紛紛表示,麵條煮個一兩分鐘就熟了,口感也不錯,試吃過後都沒有空手走的。記者了解到,這麼搶手的掛麵,來自眉縣老秦人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建從小就看著舅舅做掛麵,然後拿著在村上賣,空心掛麵的製作流程和工藝,他耳濡目染幾十年。
  • 張爺爺空心掛麵,晶瑩剔透,勁道彈牙,非遺手工傳承!
    老爺子說,這空心掛麵是村裡祖輩傳下來的主食,可有上千年歷史咯,他15歲就跟父輩學做掛麵,後來娶了媳婦,生了兒女,又有了兒孫。一家四代,在窯洞裡認認真真的做掛麵。張爺爺的離去,卻給日益破落的村子種下了希望,在孫女張濤梅繼承了爺爺空心掛麵。在她的發起下,更多的年青人回到家鄉,與父輩一同做面,並帶來城裡的經驗來改進掛麵。
  • 五代傳承的空心掛麵丨絕活
    你見過35斤面扯出一根細如髮絲的麵條嗎?你見過《舌尖上的中國》播出的空心面是怎麼做出來的嗎?三省吾身微周刊 帶你一睹這門在高青傳承了幾百年的手藝。空心面,顧名思義就是空心的麵條,傳承至今大約有1500年的歷史。空心面細如髮絲怎麼會空心?是拿什麼做出來的呢?它是不是長得像通心粉一樣?
  • 舌尖上的空心面,張爺爺空心面開店啦!
    2014年,全國熱播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了一檔《心傳》的節目,手工空心掛麵引起了他的注意,主人公張世新老人從15歲開始做掛麵,一輩子、一心、只做這一件事,再加上了解到手工空心掛麵歷史悠久,有800多年的歷史,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十幾道工藝,耗時24小時以上才能製作出一碗麵,這和他「匠心」和「良心」的理念不謀而合。
  • 金龍魚活性發酵空心掛麵創新面世
    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出現了一種民間藝人手工製作的空心掛麵,又名「藕面」,採用鹽水和面,在工藝和發酵的多方作用下,條細心空、耐煮不糟、湯清面秀、嚼有口勁,相對普通生面掛麵,這種空心掛麵更易消化,也更易入味,大受宮廷皇室青睞,被列為宮廷御膳佳品。此後雖然朝代更迭,空心掛麵卻依然能在不同皇室的御膳內佔據一席之地,一直傳承了近兩千年。
  • 舌尖怒推張爺爺空心掛麵,等了3年終於吃上,而張爺爺已經不在了
    掛麵並不是什麼稀罕的食物,全國有很多地方都有,為何大家如此熱衷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呢?央視和《舌尖上的中國》評價其為「純樸味道,一生只做一面」,各大媒體也對此做了報導。老爺子說,這空心掛麵是村裡祖輩傳下來的主食,可有上千年歷史咯,他15歲就跟父輩學做掛麵,後來娶了媳婦,生了兒女,又有了兒孫。一家四代,在窯洞裡認認真真的做掛麵。
  • 舌尖2怒推的張爺爺空心掛麵,等了3年終於吃上了!
    好在,張爺爺的願望實現了。他的孫女接過了衣缽,成為空心掛麵繼承人。「一生只做一把面」的老爺爺張世新,是手工空心掛麵技藝繼承人。從15歲起,就開始學習父輩口耳相傳的空心掛麵手工技藝,這神奇的空心掛麵是不可錯的美食。
  • 【雲賞鎮平 相約玉都】主播帶你看鎮平—美食篇
    趙氏手工掛麵是由鎮平優質的小麥精製而成,最大的優勢就是手工製作。(解說):趙氏手工掛麵有細、筋、光、稀、汪、香等六大特點12道工序。細:面細如絲,細能穿針。筋:古時稱連綿數裡而不斷,一根掛麵繞長安。來說明此面的筋韌度。光:指面入鍋後盛出食用,入口細膩,口感光滑。稀:此面入鍋水宜寬,達到一兩面一斤水為宜。
  • 視頻 | 主播帶你看鎮平—美食篇!這些鎮平美食絕對能勾起你的很多回憶!
    趙氏手工掛麵是由鎮平優質的小麥精製而成,最大的優勢就是手工製作。(解說):趙氏手工掛麵有細、筋、光、稀、汪、香等六大特點12道工序。細:面細如絲,細能穿針。筋:古時稱連綿數裡而不斷,一根掛麵繞長安。來說明此面的筋韌度。光:指面入鍋後盛出食用,入口細膩,口感光滑。稀:此面入鍋水宜寬,達到一兩面一斤水為宜。汪:指出鍋後的掛麵,不要立即食用,要放置七八成溫,此時食用,面香味更濃。
  • 「南陽家鄉味兒」鎮平燒雞:舔完手指,再來一隻!
    活動背景為助推南陽農產品銷售,促進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增收,在新媒體平臺講好南陽故事、傳播南陽聲音、樹好南陽形象,南陽市委網信辦、市扶貧辦、南陽日報社聯合推出尋找「南陽家鄉味兒」活動。南陽日報政務新媒臺記者深入南陽各縣市區,用視頻、文字、圖片、漫畫等新媒體手段,全方位包裝、推介南陽人獨特的「家鄉味兒」,敬請關注!
  • 《舌尖》力推的空心掛麵,到底有多好吃?沈宏非稱其為中國第一面
    無論在我國的那個地方,一天兩天沒啥問題,要是十天半個月不讓你吃兩口麵條,涼的熱的都行,你沒意見還真是厲害了。舌尖這檔節目的作用真的很多,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一遍,頓時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希望,原來還有這麼多好吃的等待自己品嘗;上班族和學生黨們更是活學活用,既然做的機會不是太多,食堂飯菜大多不可口,一邊看一邊吃套餐盒飯,真的別有一番滋味。
  • 張爺爺空心面品牌升級為「張立新牛肉空心面」,已完成千萬級融資
    10月27日,張爺爺空心面品牌2.0升級暨融資媒體發布會在上海舉行。張爺爺空心面的品牌所有方、書呈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陸志剛在發布會上宣布升級版「張立新牛肉空心面」獲得衝鋒號基金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 麵條這樣做太好吃了!一口氣吃10碗,《舌尖上的中國》力薦!
    「你餓不餓,我下碗面給你吃」,一句簡單的話語,卻洋溢著一種簡單的幸福。說到麵條,瞬間勾起了皮皮媽無限的遐想,四川擔擔麵、北方炸醬麵、岐山臊子麵...Em...聽起來就好好吃。麵條早在中國東漢年間已存記載,至今超過一千九百年歷史。很多面的傳統製作技藝散落民間各處,少為人知。
  • 你肚子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
    生活很難,有時候確實不能萬事盡如人意,可是當家人端一碗冒著熱氣兒的面上桌時,你就會覺得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呢…在榆林市吳堡縣張家山鎮,有種麵條製作技藝自明朝便開始出現時至今日,已然相傳了幾千年,那就是——手工空心掛麵。在2011年它被評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手工製作の「流水空心面」!1:1復刻日劇同款!
    復刻日劇同款の「流水空心面」!
  • 愛吃麵的人千萬別錯過,這掛麵自帶發酵香氣,根根都帶著「藕孔」
    笑完我仔細想了想,告訴她:吃麵。大碗寬湯的熱面,切菜剁肉、翻炒出汁、燒水下面、滾入高湯、蔥花碎碼、寬湯端上,一口口吃麵、一口口喝湯,面吃光了,湯喝乾了,淚也收住了。姑娘回去乖乖做了面,告訴我說,真好吃,好吃到被前男友寒了的心都暖了起來。
  • 教學視頻 | 神奇脆爽的空心菜梗炒辣椒!
    這不論是素炒、蒜烹,還是腐乳醬燒,都好吃爽口的不得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在令子的老家江西,空心菜又叫蓊菜。最家常傳統的做法卻是只取用空心菜梗來烹製。今天令子的食譜呀,就是這超級夏天又家常的一道空心菜梗炒辣椒。開始之前再囉嗦兩句哈。一直想多多做一些家鄉菜來分享,便求教於媽媽,了不起的媽媽果然不負眾望的立馬給出了建議好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