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3送1!張爺爺空心掛麵,晶瑩剔透,勁道彈牙,非遺手工傳承!

2021-02-18 農道大叔

你是否還記得?舌尖上2《心傳》裡面,那笑容溫暖整個中國的「掛麵爺爺」?

掛麵並不是什麼稀罕的食物,全國有很多地方都有,為何大家如此熱衷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呢?央視和《舌尖上的中國》評價其為「純樸味道,一生只做一面」。

近期人民日報也對它進行相應的報導,上百個大v號推薦,各大博主在直播中力推它,爽滑筋道,口感好。

陝北吳堡縣張家山鎮,一直享有「天下第一掛麵」的美譽,在這裡有許多人像張爺爺一樣,傳承著祖輩的手工空心掛麵技藝,一生只做一面。

▲點擊圖片立即嘗鮮

張爺爺原名張世新,是舌尖上2《心傳》中,做陝西手工空心掛麵的手藝人。一輩子住在黃土高原上,一個沒什麼名氣的村裡,在樸素的窯洞裡,和老伴做了一輩子的空心掛麵。

老爺子說,這空心掛麵是村裡祖輩傳下來的主食,可有上千年歷史咯,他15歲就跟父輩學做掛麵,後來娶了媳婦,生了兒女,又有了兒孫。一家四代,在窯洞裡認認真真的做掛麵。

在拍攝的時候,劇組都不知張爺爺已是骨癌晚期。《舌尖》導演陳磊回憶:我問他會不會做掛麵,他突然眼睛放光,嗓門不自覺地提高了八度,一條條車轍似的皺紋也跟著生動起來。爺爺用濃重的陝北口音擲地有聲說:會,我吃得苦才學的會啊。老祖宗的手藝,就是這樣一代傳一代,傳下去的!

2014年4月25日晚上,適逢《舌尖的中國2—心傳》播出,這之前他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也沒說話了。但那天晚上,他卻堅持要看。

一大家人擠在窯洞裡,爺爺看完自己做掛麵的那段,他特別開心,動了動腳,聽到自己的那句對白說「這天做掛麵行了」,扭過頭,望向窗外說:天氣好著呢,明天還可以做掛麵。 

對廝守一生的老伴和親友,他說:我沒啥念想咯,只想大家都能吃到這掛麵,千萬別讓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斷了根啊。希望在節目播出後,全村的掛麵能夠賣一個好價錢,家裡也可以多掙點錢用來還治我欠下的錢哎。

▲張爺爺:我怎麼都舍不下這門手藝,哪天手裡不摸上麵條,就像是吃飯缺了油鹽,沒味兒啊。

張爺爺的離去,卻給日益破落的村子種下了希望,在孫女張濤梅繼承了爺爺空心掛麵。

在她的發起下,更多的年青人回到家鄉,與父輩一同做面,並帶來城裡的經驗來改進掛麵。

▲點擊圖片立即嘗鮮


為何大家這麼愛吃

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


因為

一是它夠純夠天然,

只用白面加鹽水,純手工製作而成,

無添加劑,無防腐劑。

因為若要用機器加工,

勢必要添加各種添加劑才行。

熟手師傅一天頂多只能做出25斤掛麵,

二是純手工的空心掛麵

清香、纖細、綿軟,

因為特殊的「空心」,

麵條很容易入味,也耐煮。

吃過的人都說,

三是張爺爺空心掛麵因疫情影響

我們做了包裝上升級盒裝密封過塑

衛生健康,吃著放心安心,也方便儲存

除了自吃還可以送家人朋友,把這份非遺傳承傳遞給更多中國人!

▲點擊圖片立即嘗鮮


武林高手般的做面手藝

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

只用產自內蒙古河套平原的

雪花麵粉

這喝黃河水長大的

硬質紅麥麵粉

晶瑩細膩有香氣,

加上天然山泉水,

前後總計10幾道工序,

4次發酵,

每根麵條都拉伸至3米長,

繁多而嚴謹,

歷時20個小時才完工

一個熟手師傅一天

最多也只能做出25公斤掛麵

1.手工和面

2.搓面盤面

定時撒入麵粉,麵條搓勻

3.手工繞面

黃土高原空氣乾燥

4.二次醒面

繞好麵條置於內坯中

5.上架掛麵

6.自然晾曬

所有步驟均為全手工

沒有任何添加劑

除了麵粉,只有鹽和山泉水

掛麵在酵母的作用下

會自然發酵並產生氣泡

▲張爺爺掛麵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它是空心的,能充分吸蓄麵湯,每根掛麵平均僅1mm粗細,細而柔韌,潔白如玉。

▲某寶上的空心面煮了5分鐘就糊掉了,而張爺爺掛麵煮1-2分鐘就熟了,不粘鍋,不渾湯,口感更佳。

1掛麵要耗時20小時,花費的是普通掛麵4倍多的時間,還有無法計量的精力和心意,再熟練的師傅,1整天也只能做25公斤。

這是機器根本做不出的空心掛麵,更是非物質文化的傳承

天氣逐漸炎熱,沒有胃口吃米飯,煮碗爽口的麵條,配上些辣椒,吸溜一口面,再喝上一口湯,整個人都舒坦了!

麵條晶瑩爽滑,吃起來勁道,而且沒有添加劑,就連嘴刁的朋友也直呼,「這也太好吃了吧,滑溜溜的,一點也不糟不粘,感覺我一次能吃兩碗!」

一攪一拌,嗦溜一口,麵條麵湯在嘴裡吧唧吧唧把湯都喝見底了!愛挑食的孩子都愛吃。

張爺爺純手工空心掛麵 舌尖上的中國報導

限時活動:買三盒送一盒 支持傳承手藝人

歡迎大家加入農道大叔扶貧志願者群,群內定期有拼團活動以及紅包福利。有什麼問題都可以聯繫大叔處理溝通~加入方式:長按下方二維碼或搜索13119569836,添加管理員微信:(備註「進群」),管理員會在第一時間通過並邀請大家進群~

添加大叔客服微信

相關焦點

  • 苦苦等了3年,我終於買到了正宗的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
    張爺爺的手工空心掛麵《舌尖2》播出後,張爺爺家掛麵已經火遍全國。2014年7月,某餐飲品牌買斷了張爺爺家未來三年內生產的所有手工掛麵。小朋友最愛的酸湯掛麵以往想要吃張爺爺的空心掛麵,附近需要有門店,而且受營業時間限制,雖然無需去陝北,但也不是隨時想吃就能吃到。
  • 只有1毫米細!舌尖2怒推的張爺爺空心掛麵,等了3年終於吃上了!
    好在,張爺爺的願望實現了。他的孫女接過了衣缽,成為空心掛麵繼承人。2014年,某餐飲品牌還買下了張爺爺家3年產出的全部掛麵,生計有了出路。  終於,到2017年底,張爺爺空心掛麵重出江湖了。我念了3年的面,也終於可以捧進廚房,推薦給你們了。
  • 舌尖怒推張爺爺空心掛麵,等了3年終於吃上,而張爺爺已經不在了
    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只用產自內蒙古河套平原的雪花麵粉這喝黃河水長大的硬質紅麥麵粉晶瑩細膩有香氣,加上天然山泉水,製成的麵條有勁道不怕散。▲某寶上的空心面煮了5分鐘就糊掉了,而張爺爺掛麵煮1-2分鐘就熟了,不粘鍋,不渾湯,口感更佳。在拍攝的時候,劇組都不知張爺爺已是骨癌晚期。
  • 《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手工空心掛麵」,一口入魂
    在張家山鎮高家塄村,有一位張世新「張爺爺」。他15歲就跟著父輩學做空心掛麵,一做就是一輩子,被大家稱為「掛麵爺爺」。《舌尖上的中國||·心傳》 對張爺爺的故事進行了拍攝,他「一生只做一面」的堅守,感動了很多觀眾。張爺爺說:「我沒啥念想,只想大家都能吃到這掛麵,千萬別讓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斷了根。」
  • 盒馬助推陝西眉縣手工空心掛麵轉型升級
    眉縣空心掛麵成上海阿姨的「搶手貨」但是,近日在盒馬上架的空心手工掛麵,成了上海阿姨的「搶手貨」,阿姨們紛紛表示,麵條煮個一兩分鐘就熟了,口感也不錯,試吃過後都沒有空手走的。記者了解到,這麼搶手的掛麵,來自眉縣老秦人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建從小就看著舅舅做掛麵,然後拿著在村上賣,空心掛麵的製作流程和工藝,他耳濡目染幾十年。
  • 五代傳承的空心掛麵丨絕活
    你見過《舌尖上的中國》播出的空心面是怎麼做出來的嗎?三省吾身微周刊 帶你一睹這門在高青傳承了幾百年的手藝。空心面,顧名思義就是空心的麵條,傳承至今大約有1500年的歷史。空心面細如髮絲怎麼會空心?是拿什麼做出來的呢?它是不是長得像通心粉一樣?其實,空心面所用的原材料就是麵粉、食鹽和水,與普通麵條做法不同的是工藝複雜、製作時間長。
  • 舌尖上的空心面,張爺爺空心面開店啦!
    2014年,全國熱播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了一檔《心傳》的節目,手工空心掛麵引起了他的注意,主人公張世新老人從15歲開始做掛麵,一輩子、一心、只做這一件事,再加上了解到手工空心掛麵歷史悠久,有800多年的歷史,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十幾道工藝,耗時24小時以上才能製作出一碗麵,這和他「匠心」和「良心」的理念不謀而合。
  • 金龍魚活性發酵空心掛麵創新面世
    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出現了一種民間藝人手工製作的空心掛麵,又名「藕面」,採用鹽水和面,在工藝和發酵的多方作用下,條細心空、耐煮不糟、湯清面秀、嚼有口勁,相對普通生面掛麵,這種空心掛麵更易消化,也更易入味,大受宮廷皇室青睞,被列為宮廷御膳佳品。此後雖然朝代更迭,空心掛麵卻依然能在不同皇室的御膳內佔據一席之地,一直傳承了近兩千年。
  • 南陽家鄉味兒 鎮平手工空心掛麵:空心沒那麼玄乎,面是真的好吃……
    「這個距離南陽城區不到30公裡的村子裡,有近40戶人家會製作手工掛麵。村莊坐落在大片農田中間,農田不久前的滾滾麥浪已經化作細膩的麵粉,即將與我們相遇在「聞名不如見面」的大趙營村。村口就是一家名為古韻面業有限公司的手工空心掛麵廠。這是一對年輕夫妻操持的企業,規模不大,卻也是手工掛麵的傳承者之一。
  • 張爺爺空心面品牌升級為「張立新牛肉空心面」,已完成千萬級融資
    10月27日,張爺爺空心面品牌2.0升級暨融資媒體發布會在上海舉行。張爺爺空心面的品牌所有方、書呈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陸志剛在發布會上宣布升級版「張立新牛肉空心面」獲得衝鋒號基金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 石橋掛麵:八百多年歷史造就精湛技藝
    今天,小陽就帶大家走進 石橋明清貢面手工面作坊 探尋擁有八百多年歷史 傳承傳統手工製作技藝的 石橋掛麵
  • 《舌尖》力推的空心掛麵,到底有多好吃?沈宏非稱其為中國第一面
    要說裡面最火的,也是吃過朋友讚不絕口的是哪種,估計就非沈宏非連連稱道的空心麵條莫屬了。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不妨來看看。製作麵條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和面,麵粉在加水之前必須放入適量的鹽粒,這樣做出來的麵條才會勁道有嚼勁,盤揉的時候放入適量的玉米澱粉,經過反覆的揉搓之後才能製成空心麵條,搓和纏繞的速度都有要求,手速必須要快,三分鐘內完成環繞工作,這樣做出來的麵條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煮的時候才更入味;良好的天氣是決定成敗的關鍵,自然地下垂保證吃的時候口感更好。
  • 中江空心掛麵,煮在鍋裡不稠湯,真的很好吃
    中江本地產的正宗空心掛麵吃在口裡會感覺到非常的柔滑,一股清香的味道雖然沒有吃大魚大肉的感覺,但也不會讓感到口味生疏。正宗的中江本地產的空心掛麵適合老年人吃,易消化。,要是送些養生之類的飲品,又怕人家不敢喝。
  • 愛吃麵的人千萬別錯過,這掛麵自帶發酵香氣,根根都帶著「藕孔」
    不僅如此,而麵團在發酵過程中,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會讓麵團裡的麵筋網絡發生溫和的延展,使麵條中出現孔洞,這種「會呼吸」的發酵空心掛麵,比普通掛麵更為筋道。所以,金龍魚發酵空心掛麵不僅僅是有「會呼吸」的孔洞,而且獨具發酵香氣,麵條更筋道、也更易於消化。
  • 買掛麵時,這5種掛麵,即使再便宜也不要買,員工自己都不吃
    掛麵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很多家庭都會備一些,第一是因為比較耐儲存,第二製作起來比較容易,幾分鐘就可以煮好一碗麵。如今市面上的掛麵種類多樣,味道也不同,很容易讓人挑花眼,不知道買什麼好,估計很多人就從品牌和價格入手,認為大牌或者是貴的一定就是好的,其實也未必。
  • 西安網紅美食的誕生地,濃縮了108種非遺美食,用食物傳承文化
    捶好的滋粑柔若無骨,放在砧板上,用刀使勁一切,一整塊柔而不散,很有勁道,放入調料鍋裡煮熟後,香氣逼人,十分誘人,這樣的味道飄了整整一條街。曾經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陝西掛麵,也可以在永興坊裡找到,瞧這面掛得太有氣勢,如瀑布傾瀉而下。
  • 授牌發布的37項西安非遺代表性項目,個個身懷絕技!
    在西安這片文化傳承的熱土上,因時光悠悠,文明迭代淬鍊出了無數引以為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去,它們經歷了失落與蛻變,今天,它們將迎來守護與發展。11月28日,在「非遺同行全運 匠心共築長安」非遺主題展演暨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授牌發布活動中,37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共7大類在鏡頭前亮相,在更廣闊的天地尋找到了文化傳承的沃土。
  • 夫妻製作手工掛麵20年 「曬」出真幸福
    「20年來,每年冬天我們都做掛麵,使用的面是自己磨的,做買賣嘛,產品的質量最重要。」說這話的是南華鎮信號村村民王英。這些年來,她和丈夫夏季打工,冬季做手工掛麵,日子過得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