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記得?舌尖上2《心傳》裡面,那笑容溫暖整個中國的「掛麵爺爺」?
掛麵並不是什麼稀罕的食物,全國有很多地方都有,為何大家如此熱衷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呢?央視和《舌尖上的中國》評價其為「純樸味道,一生只做一面」。
近期人民日報也對它進行相應的報導,上百個大v號推薦,各大博主在直播中力推它,爽滑筋道,口感好。
陝北吳堡縣張家山鎮,一直享有「天下第一掛麵」的美譽,在這裡有許多人像張爺爺一樣,傳承著祖輩的手工空心掛麵技藝,一生只做一面。
▲點擊圖片立即嘗鮮
張爺爺原名張世新,是舌尖上2《心傳》中,做陝西手工空心掛麵的手藝人。一輩子住在黃土高原上,一個沒什麼名氣的村裡,在樸素的窯洞裡,和老伴做了一輩子的空心掛麵。
老爺子說,這空心掛麵是村裡祖輩傳下來的主食,可有上千年歷史咯,他15歲就跟父輩學做掛麵,後來娶了媳婦,生了兒女,又有了兒孫。一家四代,在窯洞裡認認真真的做掛麵。
在拍攝的時候,劇組都不知張爺爺已是骨癌晚期。《舌尖》導演陳磊回憶:我問他會不會做掛麵,他突然眼睛放光,嗓門不自覺地提高了八度,一條條車轍似的皺紋也跟著生動起來。爺爺用濃重的陝北口音擲地有聲說:會,我吃得苦才學的會啊。老祖宗的手藝,就是這樣一代傳一代,傳下去的!
2014年4月25日晚上,適逢《舌尖的中國2—心傳》播出,這之前他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也沒說話了。但那天晚上,他卻堅持要看。
一大家人擠在窯洞裡,爺爺看完自己做掛麵的那段,他特別開心,動了動腳,聽到自己的那句對白說「這天做掛麵行了」,扭過頭,望向窗外說:天氣好著呢,明天還可以做掛麵。
對廝守一生的老伴和親友,他說:我沒啥念想咯,只想大家都能吃到這掛麵,千萬別讓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斷了根啊。希望在節目播出後,全村的掛麵能夠賣一個好價錢,家裡也可以多掙點錢用來還治我欠下的錢哎。
▲張爺爺:我怎麼都舍不下這門手藝,哪天手裡不摸上麵條,就像是吃飯缺了油鹽,沒味兒啊。
張爺爺的離去,卻給日益破落的村子種下了希望,在孫女張濤梅繼承了爺爺空心掛麵。
在她的發起下,更多的年青人回到家鄉,與父輩一同做面,並帶來城裡的經驗來改進掛麵。
▲點擊圖片立即嘗鮮
為何大家這麼愛吃
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
因為
一是它夠純夠天然,
只用白面加鹽水,純手工製作而成,
無添加劑,無防腐劑。
因為若要用機器加工,
勢必要添加各種添加劑才行。
熟手師傅一天頂多只能做出25斤掛麵,
二是純手工的空心掛麵
清香、纖細、綿軟,
因為特殊的「空心」,
麵條很容易入味,也耐煮。
吃過的人都說,
三是張爺爺空心掛麵因疫情影響
我們做了包裝上升級盒裝密封過塑
衛生健康,吃著放心安心,也方便儲存
除了自吃還可以送家人朋友,把這份非遺傳承傳遞給更多中國人!
▲點擊圖片立即嘗鮮
武林高手般的做面手藝
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
只用產自內蒙古河套平原的
雪花麵粉
這喝黃河水長大的
硬質紅麥麵粉
晶瑩細膩有香氣,
加上天然山泉水,
前後總計10幾道工序,
4次發酵,
每根麵條都拉伸至3米長,
繁多而嚴謹,
歷時20個小時才完工
一個熟手師傅一天
最多也只能做出25公斤掛麵
1.手工和面
2.搓面盤面
定時撒入麵粉,麵條搓勻
3.手工繞面
黃土高原空氣乾燥
4.二次醒面
繞好麵條置於內坯中
5.上架掛麵
6.自然晾曬
所有步驟均為全手工
沒有任何添加劑
除了麵粉,只有鹽和山泉水
掛麵在酵母的作用下
會自然發酵並產生氣泡
▲張爺爺掛麵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它是空心的,能充分吸蓄麵湯,每根掛麵平均僅1mm粗細,細而柔韌,潔白如玉。▲某寶上的空心面煮了5分鐘就糊掉了,而張爺爺掛麵煮1-2分鐘就熟了,不粘鍋,不渾湯,口感更佳。
1掛麵要耗時20小時,花費的是普通掛麵4倍多的時間,還有無法計量的精力和心意,再熟練的師傅,1整天也只能做25公斤。
這是機器根本做不出的空心掛麵,更是非物質文化的傳承。
天氣逐漸炎熱,沒有胃口吃米飯,煮碗爽口的麵條,配上些辣椒,吸溜一口面,再喝上一口湯,整個人都舒坦了!
麵條晶瑩爽滑,吃起來勁道,而且沒有添加劑,就連嘴刁的朋友也直呼,「這也太好吃了吧,滑溜溜的,一點也不糟不粘,感覺我一次能吃兩碗!」
一攪一拌,嗦溜一口,麵條麵湯在嘴裡吧唧吧唧把湯都喝見底了!愛挑食的孩子都愛吃。
張爺爺純手工空心掛麵 舌尖上的中國報導限時活動:買三盒送一盒 支持傳承手藝人
歡迎大家加入農道大叔扶貧志願者群,群內定期有拼團活動以及紅包福利。有什麼問題都可以聯繫大叔處理溝通~加入方式:長按下方二維碼或搜索13119569836,添加管理員微信:(備註「進群」),管理員會在第一時間通過並邀請大家進群~添加大叔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