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聖誕節,交戰國士兵走出戰壕,踢了一場足球賽

2021-01-18 喵喵次元

聖誕節是西方人紀念耶穌基督誕辰設立的節日,在他們心中,聖誕節的地位就相當於我們中國人的農曆新年一樣,因此,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跟這一天有關。

1914年8月,塞爾維亞拒絕了奧匈帝國的最後戰爭通牒,數十萬奧匈帝國軍湧向小小的塞爾維亞,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法國,英國等很快在軍事同盟條約下,互相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戰爭開始的數個月間,德國快速的攻勢使得英法都進入全面防守,由於德軍施麗芬計劃的順利進行,協約國疲於應付,付出了重大代價。最終在巴黎城下利用德軍的戰術失誤擋住了德軍並且穩定了戰線。

12月24日晚上,這場大戰才剛剛進行了百天,但是當時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都沒有料到戰事會持續如此之長的時間,他們還想著能回家過聖誕節。但殘酷的事實是:他們必須在戰壕裡度過1914年的聖誕節了。

西線戰場的夜晚,零星的炮彈爆炸和射擊的聲音不時響起,但與以往的戰地之夜不同,24日的夜裡,對峙的英德兩軍的戰壕裡不約而同的傳出那一首聖誕歌合唱。唯一的不同就是一邊用英語唱,一邊用德語唱。

這是數千年戰爭史從未發生過的奇觀。很快,一名膽子大的英國士兵雙手高舉從戰壕裡走出來,用崴腳的德語向對面戰壕的德國人祝福聖誕快樂。這邊的德國人也積極回應,很快,兩邊的軍官達成協議,25日停火一天,兩軍互不開戰,並且舉辦了戰地足球賽,共同慶祝這次不一樣的聖誕節。

作者:小黃雞

相關焦點

  •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壕裡老鼠成災,看戰士們如何上演捕鼠記
    【圖1】一戰期間,法國士兵正在戰壕裡展示他們抓到的老鼠,這只是他們「奮戰」了15分鐘的成果。左邊一名戰士抱著的小獵犬也加入了捕鼠大賽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的士兵不僅要對付敵人,還要面對一個來自動物界的敵人——它就是老鼠。
  • 打仗保命要挖好戰壕,挖戰壕有什麼講究?二戰士兵挖戰壕有多快?
    這些坑裡的士兵不用參加列陣槍斃,他們可能是炮兵觀察手或者裝備手榴彈的"擲彈兵"。當時的散兵坑大多並不用挖掘,而是戰場上被炮擊後炸出的深坑,能容納一兩人蜷縮。隨著熱兵器的進化,19世紀中後期全世界進行了熱兵器革新,來福槍的出現,讓單兵的殺傷力大大提高。美國南北戰爭後期的彼得斯堡戰役中,就出現了人類史上第一次的"塹壕戰",自此戰壕成為陸上戰爭的主要形式。
  • 聖誕節足球,英國曾經的「春晚」
    聖誕節足球在「一戰」中給人們帶來安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正在無情的吞噬生命,沒有人知道自己能否看到第二天的來臨 但在聖誕節這一天,發生了一戰史上的最重要的一次事件,西部戰線上的英國部隊與德國部隊突然停止了交火。 英德兩國大約有10萬名士兵在戰線上交換禮物,唱聖誕頌歌,踢足球。
  • 《指環王》導演全彩修復真實影像,一戰中的英德士兵竟如此惺惺相惜,百年前膠片道出真相
    曾執導《指環王》三部曲的導演彼得·傑克遜帶領製作團隊,將百年前的真實影像進行全彩修復,以英國老兵口述史為旁白,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日常復活在大銀幕上。歷史題材的紀錄片,通常是以影像資料加親歷者採訪製作而成。但在彼得·傑克遜的電影「魔法」下,《他們已不再變老》用技術和情懷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顛覆,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紀錄片製作方式。
  • 那些「戰壕中的人」,還原一戰期間普通士兵的戰地日常
    遺憾的是,通常我們讀到的軍事史、戰爭史,乃至描述某一場戰爭的書籍,往往著墨於戰役的成敗、戰事的進展以及軍事技術之類的問題,對參與戰爭的主人公——普通士兵的生活與心態鮮有描述,即便有也多是作為襯託。這些著作中,政治家、軍事家是主角,廣大士兵往往只作為參戰或傷亡的統計數字記載在史冊上,至於他們在一場戰爭,甚至數年連續作戰期間的生活經歷、心理感受,以及面對隨時死亡的勇氣和恐懼、在戰爭中激發出的人性和戰友情誼等,遺憾地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歷史遺忘。法國學者雅克·梅耶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士兵的日常生活》,僅書名就足以昭示這是一部立意新穎的史學著作。
  • 10部經典影視佳作,帶你徹底看懂第一次世界大戰
    每年的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紀念日。戰爭片迷恐怕都知道,關於一戰的電影遠不及二戰多。一些來自德、英、法三國的士兵放下武器、走出戰壕,相聚於無人地帶。連片中的德國男高音也有原型可循,當年確有位名叫Walter Kirchhoff的歌唱家在德軍戰壕裡獻唱(雖然不是聖誕節這天),引得對面的法國人也忍不住喝彩,於是他大膽地爬出去,只為見見「聽眾」。
  • 聖誕節休戰——史上最溫暖的平安夜
    儘管雙方沒有正式休戰,但當時德軍已經開始裝飾起他們的戰壕。他們給戰壕掛上象徵聖誕的小彩球,擺出聖誕樹,還點起了蠟燭。深夜,他們坐在戰壕裡,望著星空,用德語唱起了聖誕頌歌。歌聲飄到了英國陣地的戰壕,英國的士兵聽到熟悉的旋律,也用自己的語言唱起聖誕頌歌做為回禮。接著兩邊開始隔空向對方喊著聖誕祝福的話語。雙方的士兵就這麼隔著百米的距離,度過了平安夜。
  • 愛的勝利——聖誕節,讓我們休戰.
    全文1298字,閱讀需要5分鐘那時是「一戰」開始後的第一個冬天,眼看聖誕節快到了。戰壕裡的每個人都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和家人再過一個聖誕節。當時,世界各地開始出現一些和平倡議,卻遭到各國官方的果斷回絕。直到 1914 年 12 月 7 日,英國大主教建議,為前線作戰的官兵提供一個臨時間隙,以慶祝聖誕節。
  • 戰壕中的大提琴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trench cello,戰壕大提琴,一種常規大提琴的便攜旅行版本。來自上個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遺物。其共鳴體琴身是一個長方形盒子,裡面中空,打開後,就相當於琴盒,可以把琴馬、指板、弓弦、腳撐全部收納進去,非常輕便。
  • 盤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各種奇葩武器
    #老照片#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海陸空三維戰爭一,1917年,一位法國士兵手持帶潛望鏡的步槍在戰壕中進行射擊。二,一戰中各國使用的監聽設備。(一戰期間德國發明的視聽設備,增強視力和放大炮火的聲音,用以發現火力點的位置。)(這設備可以在戰場上聽得很遠。)三,一戰中的象騎兵,在象背上架上機槍進行射擊,在熱武器戰場應該不是一個好主意。四,一戰中的板甲。
  • 「1917」:世界大戰中發生的一件小事
    「1917」的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7年4月6日,在歐洲西線戰場,兩個英國士兵接到任務,穿越陣地,給前線的兵團送一份情報,阻止他們落入德軍的陷阱。這雖是世界大戰中的一件小事,卻被影片演繹的波瀾壯闊,盪氣迴腸,引人遐思。
  • 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7月28日,對應我國歷史時間就是民國三年,當時袁世凱是民國總統。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跟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的電影大盤點
    1、《西線無戰事》 改編自德國作家埃裡希瑪利亞雷馬克1929 年出版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戰小說,而與其他五個法國軍人被判處死刑,被押到德法兩軍戰火交界處的戰壕。
  • 戰壕小調——電影《他們不再變老》中的詩與歌(一)
    戰壕小調——電影《他們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中的詩與歌(一)嘉嘉1984經公眾號「嘉言1984」授權轉載承蒙諸君厚愛,上一篇文章竟有上千名朋友閱讀,從現在的這篇文章開始,給大家聊一聊電影They Shall Not Grow Old(《他們不再變老》)中的配樂,聽一聽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裡飄蕩出的普通士兵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