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頭,不同的人在做不同的事,其實是非常漂亮的一個藝術品,他們不知道其實自己已經創作了一個藝術品,我只是把這個記錄下來。
攝影師王身敦說,照片也由心生,真正出自內心的照片,是有力量的。點開視頻,看看少年時代的他,因為看到一張照片而選擇做一生的職業。
▼ ▼
王身敦(Andrew S.T. Wong),獨立攝影師。
高中時候,因在《生活》雜誌上看到了王小亭所拍的《上海南站日軍空襲下的兒童》照片,覺得自己要當一個新聞攝影師。1983年,他從任美國合眾社(UPI)攝影記者起,開始了24年的攝影記者生涯。王身敦先後在路透社任助理編輯、攝影記者、新聞圖片副主編、首席攝影記者,2004年,他加入蓋帝圖片社(Getty Images)。2008年,北京奧運結束之後,他不想再替其他人打工,因為在打工的這幾十年裡,他對自己所拍的照片是沒有版權的,他想做獨立攝影師。坐下來,他把所有的照片重新看了一遍,從第一天開始拍照時的照片,全部拿出來,尋找是什麼風格貫穿了他30年的攝影生涯。
看了幾萬張以後,他認為,從一開始的時候,自己的風格就已經形成了,而且根本就沒有改變過。然後,他特別看了1983年在中國漫遊時候的照片,他覺得那個就是自己真正的個人的風格:發自內心、沒有商業性、沒有任何目的。於是,他重新背起背包,拿起照相機,用最平常心和真正的個人風格,去拍中國老百姓過日子的生活照片。這就是他的漫遊中國計劃。他想把整個中國走一遍,用黑白膠捲,用自己喜歡的風格把中國拍一遍,沒有什麼特別的主題,看到什麼就拍什麼。他不指望每次出門達到什麼目的,拍不到也不要緊,更多的是安靜地觀看、感受、記錄。他喜歡拍人,拍真實的生活,關注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攝影師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和感情。有感情地拍一張照片,跟沒有感情地拍一張照片是完全看得出來的。他很享受在拍黑白膠片時候的那種感覺,可以在現場很安靜地看著整個時空裡的所有元素、所有環境,感受那個氣氛,在所有東西都在最完美的瞬間,按下快門。他相信,真正拍照片的人不會跳來跳去,就好像釣魚的人不會跑來跑去。
他說,攝影像一個汪洋大海,每一個人拍照片只是一點點,很小的一點點,要是在這段歷史裡面,自己能有一兩張照片,能真的記錄下來,能讓後人拿來,說你看中國那個時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這樣的,他就覺得已經很成功了。很多人喜歡把攝影講得很偉大,王身敦從來不這樣想,但他覺得攝影是一個很好的職業,能記錄很多人類的歷史。
- fin -
點擊觀看往期視頻
吃掉小說|《殺人回憶》|《白鯨記》雜燴|蘆筍湯配麵包|雞肉煎蛋美式早餐|川味小面|瘦身Brunch|「姨媽」早餐
攝影師高遠|攝影師孫彥初|陳天灼|葉甫納|北鷗|詩人西川|孫遜|小野哲平|舞者王亞彬
柑橘森林|Rose三姐妹|拙樸金工|日日之器|住在鄉下|立夏說茶
養24隻貓|文身|小動畫-貓|脫口秀|搖擺爵士舞|動畫-川普
School酒吧|黑膠|衡山和集|松庵文庫|蒸汽朋克|古典音樂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