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兒童戲劇教育家葛琦霞:有「戲」的課堂,讓孩子更愛學習

2021-02-18 星教師

多年前,葛琦霞老師還在擔任小學老師時,發現很多學生只會聽,不會問,課堂死氣沉沉,難以激起一絲波瀾。為此她感到困惑,孩子們一個個都處在活潑好思的年紀,這種情形不應該啊!

但她知道,這不能全怪孩子。一個沒有熱情、沒有溫度的課堂,如何才能全方位地調動孩子的感官和思考,讓他們真正地愛上閱讀?

她給自己設立了三個教學目標——要讓孩子們能獨立思考,學會聽說讀寫,還能自信表達。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得先讓課堂活躍起來。

終於,豐厚的戲劇經歷讓她找到了靈感。早年,她在學校就參加了戲劇社,後來又進入主打兒童劇的臺灣魔奇劇團、紙風車劇團,曾經跟朋友們一起玩出很創造性的戲劇遊戲。那種輕鬆快樂、創意十足的氛圍完全不同於沉悶的小學課堂。

能不能把戲劇引入課堂呢?起初,這個大膽的想法把她自己也嚇了一大跳。

她試著以繪本為載體,戲劇為方式,把傳統的課文講解變成好玩的戲劇遊戲,透過聲音與肢體的模仿,帶著孩子們走進故事中,和故事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

果然,一個「有戲」的課堂,仿佛有磁力般,牢牢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著他們看著、聽著、想著、演著、回味著,孩子們開始喜歡看書,喜歡回味。

這種可喜的變化,讓葛琦霞決定專心推廣兒童戲劇,要設計更棒的教學活動,用戲劇幫助孩子打開學習的大門。為此,她辭去教師職位,成立「悅讀學堂」,並受邀擔任臺灣教育局與教育部閱讀推廣講師,在推廣兒童戲劇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她看來,戲劇活動是有趣又有效的學習方式,能讓孩子馬上提高興趣,專心學習,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激發內在的潛能,實在是一門利器。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以為那只是「過家家」的小兒科。

其實,這裡的教育戲劇並非教兒童演戲,而是經由戲劇的各種元素,如模仿、想像、情景再現、角色扮演等,實施教育行為。那麼具體要怎樣操作呢?

看一下葛琦霞老師說到的幾個課堂可複製的場景:

你的身體會說話

(鍛鍊觀察力、細節描述能力)

有時候,你的身體就是幫助你講故事的絕妙道具。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先來認識頭髮。

「請你摸一摸你的頭髮,告訴我是什麼感覺?再摸一摸你旁邊人的頭髮,感覺一樣嗎?」伴隨著大笑,現場的老師們不好意思地伸出手,摸了摸旁邊人的頭髮。

「現在請看一下,在座的這麼多人,誰的頭髮最特別,把他請到臺上來!」

「現在,假設我是一個瞎子,看不到,又不認識這位老師。麻煩你們用語言敘述,讓我的腦海裡能夠出現他的頭髮的畫面。來,開始吧!」

先說顏色。有老師說「花白」,葛老師立即回應:太抽象了,要具體些。有人說「一半灰一半白」,似乎平實了很多,但產生了歧義,葛老師用手比了個八卦的樣子。終於,有人說出了「灰白相間」,詞義準確,過關。

然後說形態、長度和卷度,這樣的描述並不輕鬆,老師們腦洞大開、七拼八湊,終於有了以下一段形容:「老師的頭髮黑白相間,一直長到肩膀。一頭頭髮往後梳,露出光亮的額頭。從髮根往下三分之一就是大波浪的卷,在他的頭上,顯得特別灑脫、飄逸。」

你瞧,由具體到抽象,是不是真的很有畫面感?這種觀察訓練,不僅是演員的日常功課,也是語文、科學等學科的必備技能。

接著,大家又用類似的方法認識了自己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眼睛和嘴巴可以開合,所以,就努力地把它們張大最大,再縮到最小,感受肌肉的變化,想一想:什麼時候眼睛會瞪大,什麼時候會眯眯眼,什麼時候會張大嘴,什麼時候又會撅起嘴?可以想像,如果我們一邊講故事,一邊做出相應的表情,學生的印象該有多深! 

讓學生迅速安靜的「閉氣30秒」

(讓課堂迅速安靜,鍛鍊感知能力)

課堂很吵的時候很適合玩「閉氣30秒」:老師向學生提出挑戰,你們能夠閉氣30秒嗎?

在學生答應時,他們就上當了。

於是老師發令,吸氣——閉氣——老師計數。這個遊戲,瞬間就讓坐滿觀眾的千人會場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斂息垂目,把注意力集中到跟自己較勁上。

也可以考考學生在安靜的30秒內能聽出多少聲音:空調聲、遠處的笛聲、椅子挪動聲、笑聲……讓學生把聽覺感受寫到作文中,會顯得非常鮮活、新奇。

你會照鏡子嗎?

(鍛鍊注意力、合作能力)

葛老師邀請另一位老師上臺扮演鏡子,與她一起為老師們做示範。葛老師慢慢抬起右手,試探性地向前伸了一下,老師趕緊跟上。

葛老師的右手逐漸上抬,伸出一根手指放到腮邊,做出一個笑臉的姿勢,老師緊隨其後,當兩個人都左右各伸出一根手指放到腮邊,轉向觀眾左右搖晃時,臺下的笑聲伴著掌聲一起響起來。

現在,全場起立,找一個同伴來做鏡子遊戲。有的老師似乎在鏡子前打扮自己,理一理頭髮,挑一挑眉毛;有的老師動作幅度很大,蹲下又站起,手在空中揮舞……他們的動作唯一的相同點是——慢,這也是葛老師唯一強調的:一定要慢,慢到足以讓對方觀察每個細節並做出相應的反應,這樣才能鍛鍊專注力。

這個遊戲還有進階版。葛老師從臺下又請了兩組老師,每組商量一個動作暗號,一做到那個暗號,鏡子和照鏡子的人就要互換角色;臺下的觀眾也不能閒著,要注意他們換了幾次,並說出他們的暗號是什麼。

這是一個演員和觀眾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的環節。葛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專注力。我們經常要孩子專心,可是專心是一個抽象的語詞,你要通過一些活動讓孩子理解什麼是專心,鏡子遊戲可以讓他明白這個道理。另外你會發現,這幾位老師原本互不認識,現在卻可以合作得這麼默契,是不是覺得戲劇也沒那麼可怕?」

拯救造句的「一分鐘說故事」

(鍛鍊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詞彙運用能力)

一個人負責說故事,其他人一個接一個地「丟」語詞給他,他要把所有的語詞合理地編到故事裡面,計時一分鐘。葛老師親自上陣示範:

昨天我從臺北坐飛機飛到了上海,天氣好熱,一下來我就汗水淋漓。怎麼辦,手帕都已經可以擰出水來了。這時候我想到,要找一下接我的人……

這時候,臺下丟來一個語詞「心花路放」。

結果有人輕輕地問我說,請問現在幾點了?我說我不太清楚,你可以到那個《心花路放》的電影廣告牌那裡,那個人看起來很好,可以問他一下……

第二個語詞「芳香」被丟進來。

這時候,一股芳香突然從我的身後傳來,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

這時候,時間到了。葛老師停下講述,告訴大家可以把這個在戲劇裡用來練習故事創意的小遊戲做一些化用:比如將新教的語詞做成字卡,要求孩子把這些詞語全部編到故事裡,而且必須要合乎邏輯,讓孩子在運用中把詞語刻到腦海裡。

讓我們感知彼此的「胡言亂語」

(鍛鍊除語言之外的各種表達能力)

拋卻語言,感受更簡單的溝通,這個小遊戲中,葛老師又開始展示她超強的講故事本領:

@# ¥%+!……

這一次,她甫一張口,居然是一口讓人完全無法聽懂的「外星話」。正在大家抓狂的時候,她切換回普通話:

一隻小飛蟲就這樣飛啊飛啊飛啊,我就拼命看著它,心想它如果影響到我的睡眠,我肯定要讓他死,所以就在他飛的時候……

聽到這裡,大家才大致明白:剛才葛老師之所以一邊說著「外星話」,一邊左右來回地移動眼神,大概是在描述小飛蟲的飛行路線吧?

接著,葛老師再度外星人附體,大家只好專注於她的動作和神情:騰挪、揮掌、瞪眼……最後終於打出了勝利的手勢,並伴隨著一句普通話:「我就能夠睡好了。」全場鼓掌、大笑,拍案叫絕!

看完了老師的示範,當然也要來自己試一試:創造一種不屬於地球上任何語言(包括動物的)的外星話,隨著老師的口令,在普通話和外星話中來回切換。

最終,大家發現,不僅是語言本身,你聲音的音量、語調還有你的動作、神情,都能夠傳達你的情緒和意圖!這是對想像力和表達能力的鍛鍊,也似乎間接可以讓學生明白,朗讀課文時的語音、語調為什麼那樣重要。

當我們把這些有趣的戲劇元素加入到繪本教學中,就會創造出一個生動、有趣、具有無限可能性和參與性的課堂:

你可以在讀繪本《我是大嘴呱呱呱》時,讓孩子來模仿說話時總是把嘴張到很大的大嘴蛙;但它一聽到鱷魚說喜歡吃大嘴蛙,就趕緊把嘴縮到很小很小。你也可以在讀繪本《野獸國》的時候,讓孩子們演一演瞪著眼睛、舉著利爪的野獸們,在教室裡繞著課桌,像野獸一樣狂歡、跳躍、遊行……

最後,葛老師提醒大家:在運用戲劇元素的時候,不要忘了用你的親和力和真性情去理解孩子的狀態。這樣,你的教室裡才會天天有笑聲!

相關焦點

  • 戲劇課程對孩子的意義——讓孩子用整個身心來學習,讓兒童在戲劇中學習和成長
    沒有權威性的點評,更沒有批評,有時教師還會以角色身份去激勵孩子推動情節的發展。這樣的課堂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戲劇課程打破了學科界限,使課堂發生了顯著變化。孩子們全腦、全身、全方位投入學習,每個人都找到了實現價值的崗位,在參與的過程中迸發出耀眼的才華。」
  • 兒童創意戲劇 | 讓我們在一起更「有戲」
    我們希望有一門課程能夠讓學生輕鬆,有效的學習到更重要、更能面對未來生活的綜合能力,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可以在情景中學習到團隊合作、溝通表達,理解他人等等的能力,而戲劇就是承載這些能力的最佳平臺。
  • 臺灣最好的兒童戲劇社+明星伴遊,沈晚戲劇冬令營即將開啟!
    臺灣最好的兒童劇團——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向逐浪劇社的小社員,和瀋陽熱愛表演的孩子們發出邀請。為期六天的「臺北戲劇冬令營」即將與2月9日至14日啟動,瀋陽晚報將組織10餘名小社員,飛赴寶島臺灣,參與冬令營的課程,系統學習臺灣專業兒童戲劇,並結合其他特色學習和參觀遊覽,打造成一次精品遊學之旅。
  • 是時候來一場家庭兒童戲劇了,帶著孩子讓這個寒假更「有戲」
    不過這個冬天,大家還是少外出、少聚集才能最大限度保證自己的安全,那整天待在家裡有沒有什麼有意思的英語活動可以全家參與呢?今天小助手要為老師和家長們推薦的活動就是家庭兒童戲劇,和校園戲劇不同的是,在家中進行英文戲劇表演,能夠讓孩子在一個舒適和熟悉的環境中解放自己的天性,更能夠投入到表演中,也會更加大膽的開口說英文。家庭兒童戲劇具體該怎麼做呢?今天的文章也許能給您一些思路!
  • 臺灣最好的兒童戲劇社+明星伴遊,元宵節後逐浪戲劇冬令營飛起!
    臺灣最好的兒童劇團——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向逐浪劇社的小社員,和瀋陽熱愛表演的孩子們發出邀請。為期六天的「臺北戲劇冬令營」即將與2月9日至14日啟動,逐浪劇社將組織10餘名小社員,飛赴寶島臺灣,參與冬令營的課程,系統學習臺灣專業兒童戲劇,並結合其他特色學習和參觀遊覽,打造成一次精品遊學之旅。
  • 下錨招募|「繪本X戲劇XPBL」戲劇教育工作坊,讓戲劇真正服務於孩子
    從繪本題材的選擇,到最終的舞臺呈現,戲劇教育包含了方方面面的能力培養。戲劇教育在孩子們的教育中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它不僅是讓孩子們了解一種藝術形式,更讓他們學習怎麼溝通、怎麼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和別人一起分享和探索,尤其是在他們扮演角色的時候。
  • 英國引以為傲的Drama戲劇課就是培養孩子當戲精?絕非如此簡單!|推廣
    孩子膽小、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缺乏自信 在溝通時,總是很難明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孩子在家裡表現還好,但一到公眾場合卻不能大膽自信地表達自己 孩子學習成績好、唱歌、跳舞、樂器都不錯,可是一上考場、舞臺,總是緊張、無法集中注意力,腦袋裡一片空白? ........
  • 你以為這只是玩嗎 親歷臺灣戲劇大咖葛琦霞「繪本裡的小劇場」感想錄
    成年後,加起來沒看過幾次劇——歌劇話劇木偶劇算上­——戲劇,似乎離一般人的生活太遠,太神秘。 這次,臺灣葛琦霞老師,要從城市兒童已經司空見慣的繪本入手,上一堂「繪本裡的小劇場」,對象是6歲以上的孩子,同時也邀請孩子的爸爸媽媽參與。上課地點,就在我們的步印童書館。怎麼著也得看看熱鬧。
  • 教育戲劇≠舞臺表演,和我一起走進別樣英文戲劇課堂吧!
    瑞美森英文戲劇課堂不一樣的戲劇課堂每周,老師會帶著她的」魔法口袋」,為孩子們在學習英文戲劇課程時帶來不同的體驗。瑞美森英文戲劇課堂老師讓孩子們明白,在課堂上不僅僅只是學習英文這門語言,還能體驗到豐富多彩的各國文化;不僅運用大腦和肢體,更鍛鍊了感官和心靈感受力。
  • 創意戲劇進課堂:永遠吃不飽的貓
    魏老師的創意戲劇課程是閱讀教學的一次跨界嘗試,也是我校「經歷伴隨學習」理念指導下的教師個性探索,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又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真正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創意戲劇活動的第一步就是暖身,通過一些遊戲或者音樂律動的活動,激發起孩子們的情緒。我們每節課都會開展形式不同的暖身活動。
  • 世界戲劇日,學習臺灣戲劇大師的工作方式
    致辭人古巴著名戲劇導演、編劇、戲劇教育家、學者、教授——卡洛斯·塞爾德蘭在致辭中說,在我對戲劇覺醒之前,我的老師們早已獻身於此。他們在自己生命的斷壁殘垣上建起棲身之所,創造了富有詩意的工作方法。在臺灣,也有這樣一批默默的耕耘者。他們也創造著自己富有詩意的工作方法。
  • 漂洋過海,去臺灣泥巴地裡學戲劇!兒童戲劇冬令營招募啦! 人生大不同·學院
    ;這個寒假,若是小朋友們從上海漂洋過海去到臺灣,親近自然、深入臺灣文化、體驗戶外劇場,與臺灣小朋友一起玩耍、學習,是不是更帶感呢!「孩子王」大不同君已經抑制不了內心的激動啦!這次的「戲劇泥巴冬令營」與以往咱們的兒童戲劇課,會有四方面的大不同!!!這次課程的上課地點不在上海、不在教室,而是臺灣宜蘭員山社區(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
  • 和孩子一起成為角色扮演大師—《教室裡的小劇場》圖畫書戲劇教學示例
    透過戲味十足的劇場表演遊戲,老師能夠帶領孩子在表演遊戲中創作戲劇,逐步引領孩子進入圖畫書的戲劇世界中,透過「肢體動作」丶「角色扮演」丶「情境想像」丶「故事劇場」丶「小小演出」五大單元,開發孩子天生具有的戲胞。讓孩子將原有的故事延伸成不同的創意劇情,同時也激發孩子的創意,建立孩子的語文創作成就感。
  • 臺灣研修記2 | 臺灣戲劇教育 用身體打開想像力
    我校參加此次培訓的五名教師:郎文靜、禹雪、姚珊、陳謙、羅傑(從左往右)初來臺灣短短幾日便已熱切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這魅力不僅僅是熱情的臺灣朋友帶來的,更來自於孜孜不倦的培訓講師和活躍的戲劇藝術課堂。 這樣的創作性戲劇課堂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原來課堂可以這樣上,原來這樣上不僅生動而且富有趣味,並且能真實地反應出故事中當下人物的狀態,正所謂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 追憶兒童教育家李吉林:情永久 境永存
    我不把穀子撒進泥土,卻把另一種金色的種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她又何嘗不是把種子,播撒進了我們每一個老師的心裡呢?李老師說當代中國好教師應該有大情懷,對兒童的大愛情懷已經成為她人格的核心,她愛兒童,愛得真摯,愛得深沉——田野裡,大樹下,小河邊,山坡旁,那日出日落,那花開花落,那晨霧暮靄,總能看到她和孩子們一起觀察、探究的身影。
  • 《乘風破浪的姐姐》|伊能靜孩子學習的關鍵:培養自我驅動型兒童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有一項調查顯示:全世界佔80%的家長都會用體罰管教孩子。尹健莉老師也曾說:「打罵孩子,是無恥教育和無能教育。成年人收拾孩子,誰不會?既威脅不到自己,又省時省力,痛快淋漓。」03 溫和堅定的自然懲罰才是教育的初衷著名兒童教育家孫雲曉的女兒,上小學的時候,特別愛睡懶覺。早上,總要三番五次地催她起床,還總是遲到。
  • 臺灣兒童戲劇大師面對面丨朱曙明《小老頭和他的朋友們》一人多角演繹感人故事
    兒童戲劇行業的泰鬥,新時代兒童戲劇新浪潮的藝術代表,集編導演三項才華於一身的戲劇奇才。 主持人    2003~2006 臺北兒童藝術協會  理事長    2004  上海國際少兒文化藝術節 藝術顧問    2002  臺灣兒童戲劇推廣計劃  總召集人
  • 愛可睿英語——多種課堂互動形式,讓孩子在英語學習中變得更自信
    在眾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中,愛可睿英語旨在從讀寫能力和英語水平兩個方面全面提高孩子的英語能力,讓孩子在課堂的多種形式互動中學習英語。愛可睿英語具有頂尖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全外教教學,100%全職且具備教師資格證,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在純英文的語言環境中逐步建立起英語思維,於輕鬆的課堂互動氛圍裡習得英語學習的真諦,從而促使英語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愛可睿英語在師資的篩選上極其嚴謹,每位教師皆來自於英語母語國家,並具備TEFL/TESOL/CELTA教師資格證書,從招聘到入職,往往需要經歷6個月之久。
  • 讓孩子的課本故事多一種可能性,兒童「課本戲劇」系列活動招募
    ➤做一個戲劇範兒的語文老師:把孩子的最熟悉的故事取出來,用5次課程,進行戲劇教育,探索課本的更多可能性。因為,教育本該打開更寬廣的思維,而非局限。我們試著用這次戲劇課,讓孩子接納自己是一個有缺點的"人",當我們正視自己的缺點的時候,自信心就有了,夢想也就可以開始了。
  • 孩子+戲劇=無限可能
    沒有人會因為年齡、職業、性別這些標籤定義你,當走進劇場,站上舞臺的那一刻,你就是演員,是那個戲中人。在今年市民競演的舞臺上,有一個隊伍來自「中福會兒藝馬蘭花少兒藝術團」,這個由小學生和老師組成的劇組吸引了觀眾和評審老師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