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場上,裝甲兵被稱為地面重騎兵,而乘坐通用直升機前往戰場作戰的空中突擊部隊則被稱之為空中輕騎兵。按照美國陸軍的作戰戰術來看,武裝直升機將會掩護通用直升機,將步兵部隊運往對手後勤或指揮節點進行破壞性作戰任務,或者乾脆運輸特種部隊深入敵後滲透作戰。只要這一戰術運用得當,一個空中突擊連便有可能將對手後防線攪得雞犬不寧。要知道,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的空中突擊步兵正是鑽了敘利亞防空部隊的空子,將大量步兵與反坦克裝備運輸至阿拉伯聯軍後方,重創了阿拉伯聯軍的後勤部隊與毫無準備的裝甲單位。目前來看,中國陸軍航空兵部隊主要依賴我國生產的直-8L、直-20、直-9數款通用直升機來運輸空中突擊步兵。
說到我國的空中突擊部隊,便不得不提俄羅斯生產的米-171通用直升機。既然我國已經可以生產輕型、中型和重型通用直升機,為什麼還要從俄羅斯採購的米-171直升機?其實,我國空中突擊部隊起步較晚,目前仍然處於"補課狀態"。直-20通用直升機的產量嚴重不足,更何況海軍對這款直升機也有較大的需求,訂單甚至已經排到五年之後。在這種情況下,我軍通用直升機生產線其實已經面臨十分嚴重的訂單積壓問題,在短時間難以增加國產直升機產量的情況下,便只好選擇從國外進口產品替代,引進這款直升機也算是江湖救急。更何況,我軍早在二十一世紀初便從俄羅斯進口了超過300架米-171通用直升機,也算是這款直升機的老客戶。
平心而論,米-171直升機的性能絕對算不上出色,這款直升機的飛行速度要遠遠低於我軍的直-20通用直升機,僅為250km/h。作戰時直-20可以通過機動來躲避對手的防空炮火,而米-171隻有被動挨打的份。同時其有效載荷也要低於我軍的同款產品,最大起飛重量約為13噸,航程不到500公裡。在作戰時,運-20直升機可以搭載短程輕型火炮等武器,而米-171受限於有效載荷問題無法完成這種任務。同時,直-20直升機機身兩側都有射擊窗口來布置自衛艙門機槍,米-171則沒有。不過,米-171最令我軍鍾愛的優點在於機身尺寸,它可以塞進我國的"山貓"全地形車,以方便步兵在下飛機後快速機動。
從價格方面來看,米-171直升機也符合我軍的實際需求。這款直升機單價約為600萬美金,比起我國自己生產的直-8也有一定的經濟優勢。要知道,美國對拉脫維亞出售的黑鷹直升機單價都在5000萬美金以上以中國與俄羅斯穩定的軍火貿易夥伴關係,未來以低廉的價格從俄羅斯獲取米-171直升機生產許可並在國內建立生產線也未嘗不可。目前我軍對於米-171這種通用直升機的需求缺口在500架以上。
不過,必須要指出的一點是,引進俄羅斯米-171直升機只是權宜之策,中國今後必然還是以自主研發為主。雖然俄羅斯生產的武器可能在價格方面有一定優勢,但萬萬不能被眼前的小便宜所迷惑。如果因為眼前所謂的實惠而放棄本國直升機生產企業,未來俄羅斯也可能會坐地起價,損失就不是幾億美金能夠挽回的,相信中國不會在這一問題上犯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