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終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居然是流感!

2021-01-09 快科技

美軍帶來流感病毒

1918年,歐洲處在一片血腥的戰火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打了足足4年時間。

對戰爭雙方來說,形勢都是喜憂參半的。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爆發,新成立的蘇維埃政權決定結束戰爭;1918年3月3日,蘇俄政府與德國籤訂《布列斯特和約》,蘇俄割讓323萬平方公裡領土,賠款60億馬克。

德國在東線戰場完勝,終於從兩線作戰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得以全力在西線作戰。這對德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而對協約國則是個糟糕的消息。

但另一件事情則讓協約國笑讓同盟國哭。1917年4月,美國終於參戰了,此時協約國已經快堅持不住了。當時法軍已經出現了全軍性的譁變,新任的法軍統帥貝當已經不敢再發動進攻,他只能堅守下去,等待美國軍隊的到來。

德國從東線解脫後,試圖抓住美軍主力尚未抵達的間隙,全力擊敗英法聯軍結束戰爭。在《布列斯特和約》籤訂後,德軍集中全部力量對聯軍發動猛攻,一度推進到距離巴黎37公裡的地方。

戰爭的勝負取決於美軍能否及時到來。3月份開始,大批的美軍開始登上船前往歐洲參戰,去挽救已經筋疲力盡的英法聯軍。

與他們同船到達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可怕瘟疫:西班牙流感。

流感為什麼可怕?

流感,是一個讓疾控專家和醫生一聽到就寒毛直豎的名詞。

很多人對此很不以為然,在他們的眼中,流感不就是感冒流行嗎?感冒而已,有啥好怕的。其實流感絕非普通流行感冒,流感和普通感冒,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英文中,感冒稱為cold,而流感稱為influenza,二者屬於不同疾病。普通感冒屬於無足輕重的小病,流感則是《傳染病防治法》裡國家以法規形式重點監管控制的疾病之一。

普通感冒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比如,鼻病毒、腺病毒等,而流感的病原體是流感病毒。

普通感冒患者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的局部卡他症狀,發熱等全身輕微症狀。流感則主要表現為高熱、全身酸痛等全身感染症狀,可伴多個臟器損傷。

普通感冒傳染性差,患者一般預後良好可以治癒。流感傳染性強,病情嚴重,可導致患者死亡。

流感病毒是一種黏液病毒科的RNA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三種類型,可在人和禽類以及哺乳動物間傳播。2013年令整個中國防疫系統如臨大敵的流感病毒,又稱甲型H7N9禽流感,而1918年隨美軍登陸歐洲並蔓延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很多研究認為可能是甲型H1N1豬流感。

流感病毒命名中的H和N,分別代表病毒結構中必不可少的兩種蛋白質: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這兩種蛋白,是流感病毒侵入細胞必不可少的東西,同時也是流感病毒的主要抗原。

所謂的抗原,就是能引起人體免疫系統反應免疫應答的東西。人體的免疫系統初次通過免疫接種或者感染病毒的方式接觸病毒抗原後,就會建立對這種抗原的識別能力,一旦再次遇到同樣的抗原,機體免疫系統就會在病毒尚未來得及致病的情況下快速將其消滅。

但流感病毒很狡猾,它的這兩種抗原成分在不斷發生變異。當出現比較大的變異時,機體免疫系統就無法識別病毒,無法及時清除病毒。

流感病毒有一年一小變、十年一大變之說,這使得人類難以一勞永逸地通過疫苗接種獲得永久性免疫力,也導致了病毒周期性的大流行。

為什麼叫西班牙流感

參戰時的美國,只有18萬人的軍隊。宣戰後,美國全國動員進行戰爭準備,在各地建立了巨大的軍營,徵召了數百萬的年輕人參軍,先後將350萬人訓練成士兵,大批開向歐洲戰場。與戰爭相關的工廠全力開工,大量的工人和後勤人員集中在一起加班加點地工作。

同時,為了支援戰爭,全國廣泛組織遊行和宣傳活動。這種大範圍的人員流動和聚集,為流感病毒的傳播創造了幾近完美的條件。

關於這場流感的起源,有很多的觀點和爭議,但目前最令人信服的說法是流感起源於美國,經美國的軍營傳遍全國,進而通過美軍進入歐洲並蔓延到全世界。而最可能的疫源地,是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哈斯克爾縣。

1918年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幾名應徵入伍的年輕人從正在流行「重感冒」的偏僻的哈斯克爾縣來到了福斯頓軍營。美國為了戰爭匆匆建造的兵站擁擠不堪,福斯頓軍營也不例外。

1918年3月4日,福斯頓軍營的第1例流感患者開始發病,到當天中午,患者數量超過100人,3周內,1100名士兵因病重需要住院。由於軍隊不斷在各軍營間流動,流感很快在軍營中蔓延開來。

但是,當時歐洲戰事吃緊,美國政府決定嚴密封鎖消息,同時繼續向歐洲派兵。1918年3月, 84000名美國大兵開赴歐洲前線,次月,又有118000名美國大軍渡洋參戰。

戰爭期間,美國派遣到歐洲參戰的人數達到150萬人。很多美軍士兵並沒有活著登上歐洲大陸,他們在海上就已經發病並且死亡。

4月初,在美國人登陸的布雷斯特,流感開始出現,布雷斯特的法國海軍司令部因為流感而癱瘓。此後,流感以驚人的速度席捲歐洲大陸和全世界,造成了一場空前的災難。


體育場館成了臨時醫院,收治大量流感患者

這次的流感,先後對人類發起了三波攻擊。

第一波攻擊在1918年4月至7月,病毒由布雷斯特向全歐洲快速蔓延,這波攻擊的特點是發病率高而死亡率低;第二波攻擊是同年7月至11月,病毒席捲了歐、美、亞、非各大洲,其特點是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第三個高峰是在1919年1月至5月,這期間流感的致病力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西班牙流感死亡率高達2.5-5%,是全球有史以來最恐怖的一次流感,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流感甚至蔓延到了阿拉斯加,對流感毫無免疫力的因紐特人全村全村地死亡。

與以往的流感不同,西班牙流感死亡率最高的群體,是20-35歲的青壯年。換句話說,是戰爭的主力。

這次流感被稱為西班牙流感,並非因為疫源地在西班牙,當時參戰各國都嚴密封鎖消息,流感的疫情並不為外界所知。西班牙因為沒有參戰,所以沒有對疫情進行封鎖,媒體對疾病的報導比較多。

這次流感造成了西班牙800萬人感染,約17萬人死亡。馬德裡1/3的市民感染了流感,其中包括西班牙國王。

交戰雙方被迫結束戰爭       

美國因流感死亡了54.8萬人,佔全國人口的0.5%。1918年9月,流感已經傳入費城。在醫療專家強烈的反對下,費城政府依然組織了發行戰爭公債的宣傳大遊行,數十萬人的隊伍綿延3公裡。

遊行結束72小時後,費城全部醫院都爆滿,等著住院的病人排起長長的隊伍。僅1918年10月10日,費城就有759人死於流感。整個10月,20萬美國人因流感死去。

該年美國人口平均壽命下降12歲。美國不得不動用全部力量對抗流感,全民動員支援戰爭,變成了全民動員對抗流感。

不含北愛爾蘭,英國因流感死亡21.5萬人。僅1918年4月,英軍就有3.1萬人染病。到5月,英國皇家海軍有10%的部隊感染了流感,整整3周時間無法作戰。流感爆發期間,英格蘭平均每周死亡人數達4482人,連國王喬治五世也被感染。

法國因流感死亡人數是16.6萬人。在巴黎,平均每周有1200人喪生。6月上旬,在德軍發動猛攻的當口,近2000名法軍因感染流感不得不撤出戰場。

同盟國的情況同樣很糟糕。

德國因流感死亡人數是22.5萬人。為了在美軍大部隊到達前結束戰爭,德軍3月起發動了一系列進攻。勇敢的德軍士兵衝進對方的戰壕,也接收了對方留下的流感病毒。

4月下旬,正策劃發起新一輪進攻的德國統帥魯登道夫得到消息:德軍隊伍爆發流感。3月到8月,流感加上戰爭傷亡,德軍減員80萬人,整個德軍部隊三成士兵因流感減員。德軍士氣低落,逃兵四起。

流感死亡率最高的是年輕人,而這些人正是支撐戰爭的主力。各國政府都急於擺脫戰爭,集中全國力量用於對抗這個更恐怖的敵人。

1918年11月,德國基爾港水兵起義,此後起義遍及全國,德國的戰爭機器首先熄火了。德皇威廉外逃,德國政府向協約國求和,而協約國也已經沒有力氣再打下去了。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政府代表埃爾茨貝格爾同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煦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的雷東德車站籤署停戰協定。戰勝國鳴放禮炮101響,宣布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最後說兩個小八卦。

當時在歐洲的美軍中,有一個將軍感染了流感,虛弱到只能在擔架上指揮戰鬥,幸運的是他頑強地活了下來,在二戰中他戰功赫赫,成為五星上將。他的名字叫麥克阿瑟

當時美軍的海軍部長沒有得流感,但是海軍次長卻倒下了,而且病情極為嚴重,出現嚴重肺炎。醫生認為他很可能會死,但是他也頑強地活了下來。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後來成了第32任美國總統。

相關焦點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揭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真正真相
    讀歷史時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歷史書上給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原因完全就是離奇——太兒戲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導致的報仇血拼——這是相當於川普說的
  • 當年險些提前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
    險些提前引發世界大戰的德國小炮艦 在一戰前的歷史,有個專門的歷史名詞叫做「豹號的跳躍」,作為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的代號,是協約國和同盟國形成陣營對立的關鍵性事件,幾乎提前三年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豹」號屬於「雞貂」級(1897年)炮艦的第六艘,於1901年下水,排水量為1193噸,最大航速13.5節,續航力3400海裡。該艦的武器包括2門105毫米炮和6門37毫米炮。
  • 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7月28日,對應我國歷史時間就是民國三年,當時袁世凱是民國總統。
  • 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歷史的開端(上)
    如果要在我們通常所說的近代和現代之間劃出一條時間標誌的話,理應是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然現在的歷史學家更喜歡使用20世紀這樣的時間坐標。國外歷史學家也說,事實上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啟了20世紀的大門,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間諜小說的興起
    電影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間諜小說」的歷史:英國最好的間諜小說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是,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英國的偵探小說中就加入了戰爭焦慮的元素,由此催生了間諜小說這一文學類型。
  • 第一次世界大戰~
    紀錄片《第一次世界大戰》高清中字啟示錄:第一次世界大戰 Apocalypse la 1ère Guerre mondiale (2014) 導演: Isabelle Clarke / 丹尼爾考斯特爾 編劇: Isabelle Clarke / 丹尼爾考斯特爾 主演: 弗朗索瓦
  •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可以從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中學到什麼
    而西班牙是中立國,它的報紙報導不受戰時審查,所以最早報導這場流感。它應該爆發於美國,並由美國大兵傳播到了歐洲和北非。人們可以將其與今天相提並論,在今天,美國政府因檢測速度慢而受到批評,而中國和義大利由於檢測率高而提前發現了大量病例。 (方艙醫院裡的隔離病人。)如今,世界各地的很多國家在強調為生和取消大型集會的重要性,以努力阻止病毒蔓延的勢頭。
  • 終戰日|百年前那場可怕的疫情,間接幫助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很快,美軍中出現流感疫情的消息傳到法國,然而,當時德軍已兵臨城下,法國到了生死關頭,急需美國的生力軍施以援手,流感的消息並未引起有關當局的重視。從3月開始,20多萬美軍先後開赴歐洲前線。在橫渡大西洋的過程中,許多美軍士兵就染病身亡,但由於當時嚴格的新聞封鎖,外界對此並不知情。當美軍橫渡大西洋後,病毒也隨著他們登陸歐洲,災難開始了。最先受害的國家是中立國西班牙。
  • 西班牙大流感下它決定了世界大戰的勝負,也決定了十億人的未來
    歐洲可算是徹底廢了,美國人封鎖消息,所以這個瘟疫怎麼來的,誰都不知道,隨後下令全軍橫渡大西洋,終於在當年四月,在法國布列塔尼港登陸,奔赴巴黎前線,毫無疑問的,最先染病的肯定是法國人,4月,法國人開始大規模染病,5月是西班牙,隨後便開始走向全世界,按理來說這個屎盆子可算是扣在法國頭上了,確實,在瘟疫初期西班牙也管這場瘟疫叫法國瘟疫,但是打仗的時候軍心民心一定要得到穩固,法國政府發話了啊,從來就沒有什麼流感
  •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鬥機合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為了爭奪殖民地利益和世界霸主地位的不義戰爭,也是第一次波及到世界上大部分主要國家的戰爭,在這次戰爭中各國紛紛開始研製自己的新式武器,英國的馬克型坦克,德國的毒氣彈等等,很多新式武器被運用到了實戰之中,幾乎改變了之後所有戰爭的規則,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在一戰期間制霸西歐戰場天空的戰鬥機。
  • 第一次世界大戰:海上十大最牛戰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戰爭兩個集團,為了贏得最後的勝利。在戰爭期間投入發明了很多的新武器,而軍艦作為當時最重要的海上力量,更是成為了一戰的主戰場。5.朱利奧·塞薩雷建於:1910年6月朱利奧·塞薩爾是歷史上比較特別的戰艦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從義大利轉俄國。戰艦擁有31,000馬力,可以承載1,000名船員,並有許多炮塔和魚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藝術家筆下的西班牙流感和當前COVID-19
    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籠罩下西班牙流感的文化遺產當前的COVID-19大流行在人際傳播、全球傳播和致命性方面,與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在兩年的時間裡(1918年2月至1920年12月),多達5億人感染了流感病毒,佔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人數令人震驚,估計全世界有1億人喪生。
  • 乘坐長春306公交車 讓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1914年6月:斐迪南王子被殺。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起戰爭。1914年8月:德國向俄、法宣戰併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1914年9月:馬恩河戰役。1914年11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國。1915年5月:義大利加入協約國。
  • 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歷史的開端
    南丁格爾,亨利·赫林攝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將如何保障普通民眾的社會權利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費迪南大公的遇刺是一戰的導火線,而在此背後的民族意識的形成、民族觀念的勃發可以視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原因。 不論是奧匈帝國境內的這些國家的民族意識,還是英、法這些國家,當一戰爆發時,原先還在高唱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各國工人階級的領袖也將口號改成「為保衛國家而戰鬥」,法國的反戰領袖饒勒斯被刺殺,可見民族主義的觀念是多麼強烈。
  • 西方嚴厲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概率劇烈增大!問題矛頭直指美國
    無獨有偶,據環球網近日報導稱,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也發出了預警信號,他表示,歷史表明,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局勢的不確定性,將會引起誤判,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以1918年全球爆發的大流感為例,這種病毒由美軍帶到歐洲,引發了大規模感染,當時全球17億人口中有5億人患病,大約有2500萬至4000萬人喪生。 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則有1000萬人。病毒的肆虐,前線士兵大批染病,後方百姓和工業生產也受到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戰爭的進程被扭轉。
  • 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失策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鍵在西線,所以這次把焦點放在西線上,其他地方交錯帶過。這篇的焦點放在主要國家,德國、法國、英國的戰略失策上。 這個侵犯中立國家比利時的計劃,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施裡芬計劃」。 而這個計劃,在小毛奇任內,不斷地修改,使得右翼兵力沒有達到原先評估的水準,以至於功敗垂成,在巴黎城外停下了腳步。
  • 流感疫苗多地零庫存!好消息:近期即將到貨,提前預約!
    最近一段時間流行這樣打招呼:你打上流感疫苗了嗎?天氣轉涼 兒科就診爆滿最近河南各家醫院兒科患者人數爆滿據河南省兒童醫院呼吸科醫生介紹該院呼吸科患者人數比去年同期接診量增加了20%左右近期發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提出全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醫生建議大家重點和高風險人群最好接種流感疫苗
  • 1918年西班牙流感:上海、雲南棺材急缺,河南農村「白布滿村」
    上篇文章講到1918年至1919年這兩年的西班牙流感肆虐全球,美國、歐洲各國都陷入危機並死傷慘重,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由於這次突如其來的大瘟疫而不得不被迫停戰。5月,浙江溫州有一萬多人感染;6月,在廣東的某學校、郵政局中率先發現流感感染病人,緊接著在精神病院、神學院等地皆陸續發生流感。同年7月,雲南箇舊市突然爆發極其嚴重的流感疫情,絕大部分居民都患上了流感,此後流感病毒便開始了在中國內陸的廣泛傳播。當時北京、上海皆爆發了疫情。
  • 盤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各種奇葩武器
    #老照片#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海陸空三維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板甲最後的輓歌。(波斯特體盾:它看上去笨拙不便,但依然能夠阻擋機關槍子彈。)(全身盔甲上戰場的義大利步兵。)五,在沙漠中英國的炮兵偵察隊使用這種「靈活的杆梯」進行遠距離偵察。六,在缺少救生衣的情況下,美國海軍需要用床墊將自己捆起來充當救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