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螞蟻上樹」,點這裡看螞蟻為啥上樹?

2021-02-08 雲南廣播電視臺


#多樣星球#

第022期


#多樣星球#與「西雙版納望天樹景區」、「雲南繪說傳媒」聯合推出【繪說雨林】系列趣味科普視頻精華版,通過手繪視頻的形式,約大家一起探秘熱帶雨林中各種有趣的動植物,讓大家更細緻的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內容。


螞蟻為啥會上樹?

今天上線的「繪說雨林」

就帶你學學螞蟻的「工作狀態」


本視頻原始出處:

西雙版納望天樹景區&雲南繪說傳媒 聯合出品


螞蟻堪稱建築業的能工巧匠,築巢過程中,分工之細緻,技術之精湛,設計之巧妙都令人咋舌。螞蟻築巢有多種形式,大多數種類在地下築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擁有良好的排水、通風措施,並將掘出的物質及葉片堆積在入口附近,形成一個拱起的小丘狀,起保護作用。


在熱帶地區,螞蟻上樹覓食、活動、築巢、繁殖的現象較為普遍,這是某些地區蟻類昆蟲的習性,這種行為全年都有發生。在熱帶、亞熱帶稱為乾季的秋冬春季節(10月至次年5月),降水稀少,氣候乾燥,熱帶地區一些蟻類紛紛從地下、倒木、枯樁居巢中爬出地面,爬到樹上,啃吃樹根、樹皮及潮溼葉片來渡過乾旱季節。


「螞蟻上樹」

圖片來源:中科院西雙版納植物園網站


蟻穴往往四通八達,在巴西曾發現巨大的地下螞蟻王國,其錯綜複雜的程度堪比長城。蟻穴就像是一個大迷宮,裡面有不同的房間,如寢室、儲藏室、育嬰室等,房間和房間之間還有無數互相連接的隧道,總長度加起來有好幾千米。


除此之外,蟻穴之深也讓人震驚,據研究,有些螞蟻的蟻穴可達3.65米深。螞蟻最小的群體只有幾十隻或近百隻,也有的幾千隻,而大的群體可以有幾萬隻,甚至更多。


聰明的螞蟻會通過調節通風口的大小調節洞穴的溫度溼度,甚至還會把太陽照耀的石粒放置在巢穴頂端,以保持巢穴的溫暖。它們還會在蟻穴中種植真菌、收穫種子,有著非凡的生活本領。


除了勤奮的小螞蟻

跳舞草也活力滿滿

你你你你要跳舞嗎?


本視頻原始出處:

西雙版納望天樹景區&雲南繪說傳媒 聯合出品


跳舞草只要聽到優美的音樂,或者有人對著它唱抒情的歌曲,它的葉片就會隨著音樂的節奏開始舞動。


跳舞草屬多年生蝶形花科植物。

跳舞草為什麼會跳舞呢?

人們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奧秘。據目前的研究發現,跳舞草小葉片的葉柄處的細胞裡有一種海綿體,這種海綿體對中低頻率,即35—65分貝的聲音有共振作用。不管跳舞草遵循的是什麼物理或化學原理,其神奇的翩翩舞姿都使它得到了人們的青睞。


大家還對雨林中哪些有趣的自然現象、可愛的動植物感興趣,歡迎留言哦~


「多樣星球」是雲南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創立的一檔以「生物多樣性系列精品影像」為主的融媒體專欄,旨在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理念,從講述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的角度出發,向世界展現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視頻來源:【繪說雨林】抖音號,西雙版納望天樹景區&雲南繪說傳媒 聯合出品

視頻文案指導:劉光裕

策劃:曹誠博、楊維涵、和玲

編輯:楊維涵、徐夏清(實習)

主編:盛雪梅

審核:盧鋼

相關焦點

  • 做螞蟻上樹記住1點,保證「螞蟻」乖乖待在「樹」上!簡單又下飯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道名字很有趣的家常菜------螞蟻上樹,又叫肉末粉絲用筷子夾起一撮吸飽湯汁的粉條鮮香中帶有絲絲微辣濃鬱的肉末和爽滑的粉絲在嘴裡交匯融合撞擊出一種美妙的味蕾這道菜看似簡單但想要做到正宗還需要記住一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螞蟻上樹所需原料五花肉:150g
  • 螞蟻上樹
    被譽為「最後的文人」的大美食家汪曾祺,在《食豆飲水齋閒筆》中說了這麼一個故事:「螞蟻上樹」原是四川菜,肉末炒粉絲。
  • 原來螞蟻上樹是這麼做的,太簡單了
    在很久以前,還是學生時代,我第一次去飯店吃飯,那個時候不會點菜,點菜只是好奇的點而已,我看到上面寫有一道螞蟻上樹,就很好奇的點,我並不知道螞蟻上樹就是肉末粉絲。當然上來的時候我蒙蔽了,試吃了一口,一個字難吃,後來就有幾年都沒有吃過螞蟻上樹。
  • 一場關於螞蟻上樹的夜談會
    啄木鳥是螞蟻上樹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它早就為螞蟻上樹準備了一棵最大最好的樹,而螞蟻一出現在隊伍裡就被邀請插隊到第一個。因為啄木鳥知道,此次螞蟻能回到這片林子裡上樹,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上樹計劃,凸顯了這片林子的重要性。如果這次上樹成功,很多原來在其他林子裡趴著的已經上樹的動物們可能都會紛紛回來,這片林子必將長久繁榮。
  • 螞蟻上樹|螞蟻盡能這樣燒?好吃又味美!
    中國料理博大精深什麼沒有老婆的老婆餅沒有獅子的獅子頭沒有橋的過橋米線沒有螞蟻的螞蟻上樹
  • 肉末粉絲為啥要叫「螞蟻上樹」?
    ▲重慶夜景☟小二出品必屬精品,轉載必須註明來源信息☟小時候媽媽經常做螞蟻上樹,剛開始我就覺得納悶,明明就是一盤肉末粉絲嗎,還叫什麼肉末粉絲,然後媽媽就會耐心的給我講了竇娥的故事,從此之後,小二吃到螞蟻上樹就會想到竇娥。有小夥伴沒聽過的嗎?
  • 專欄|胡曉遠:眾說紛紜之「螞蟻上樹」
    最近他們遇到了一個困惑:「螞蟻上樹」和「爛肉粉條」究竟有無區別?客人總反映:明明點的是「螞蟻上樹」,端上來的怎麼成了「爛肉粉條」呢?困惑的豈止是他們,我對這個問題思考過多次,回家查閱了許多專業書籍及相關資料,都沒有發現任何文字記載,只好求教於相關專業的賢達仁士,聽聽他們的意見。
  • 螞蟻上樹,香辣又開胃,簡直是三碗飯都不夠吃
    所謂的螞蟻上樹就是我們說的肉末粉絲。沒有螞蟻沒有樹。就是因為其肉末粘黏在粉條上。看上去像螞蟻的樣子爬在樹枝上,所以取名為螞蟻上樹。是一道很普通大眾家裡會做的家常菜。粉絲其中的營養價值在於它是高碳水化合物,它有非常好的吸附味道的性能,讓人家吃起來會覺得粉絲更加的爽口鮮嫩。
  • 只需看準「螞蟻上樹」形態!
    "螞蟻上樹"形態"螞蟻上樹"是K線經過長期的下跌後,逐步企穩碎步攀升,同樣這也標誌著主力又在開始重新吸籌。股價歷經長時間的下跌之後進行充分整理,兩條小幅向右下方傾斜的主均線相距特別近或者說基本持平狀態。
  • 做「螞蟻上樹」,分享個做法,特別好吃,特別開胃
    今天來分享一個特別特別常規的家常菜,那就是螞蟻上樹,也就是肉末粉絲。
  • 大廚教你做「螞蟻上樹」,方法簡單好做,色香味美,一看就有食慾
    螞蟻上樹是一道傳統名菜,以粉絲和豬肉末為主食,我家孫子問我,爺爺:「為什麼叫螞蟻上樹呢?」
  • 教你做一道聽起來很可笑的菜:螞蟻上樹
    其實螞蟻上樹一川菜經典家常菜的,本菜以形取名螞蟻為肉末樹為粉絲肉末貼在粉絲上形似螞蟻趴在樹枝上形象逼真呢,簡單點來說就是肉末炒粉絲吧。螞蟻上樹的做法很簡單也家常,一般的做法都是先將粉絲泡軟然後再煮,我選用的是先將粉絲油炸然後再煮的,很推薦的一款做法最後出來的口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不過耗油量有點大減肥慎行啊。
  • 做「螞蟻上樹」,私家小廚絕招,比飯店的更好吃,也更營養!
    今天來分享一個特別特別常規的家常菜,那就是螞蟻上樹,也就是肉末粉絲。螞蟻上樹是我讀書年代無比喜歡的一道菜,以前去外面吃飯,總是必點的菜餚,後來漸漸覺得外面的螞蟻上樹用油太多,吃起來有些膩,還是家裡用油少的吃起來更舒服。
  • 正宗螞蟻上樹做法——如何讓粉絲不粘,且均勻掛滿肉粒
    螞蟻上樹因肉末貼在粉絲上,形似螞蟻爬在樹枝上而得名。據說,螞蟻上樹這道菜的菜名,跟關漢卿筆下的竇娥有關。竇娥用小塊豬肉切末後,加粉絲炒好後給婆婆吃,婆婆除了讚嘆好吃,還給這道炒粉絲起了個形象的名:「螞蟻上樹」。這道菜的關鍵在於粉絲(條)的處理,如何不粘且滑爽可口。
  • 公認5種被名字耽誤的美食,螞蟻上樹上榜,圖4隻有貴州人敢吃!
    公認5種被名字耽誤的美食,螞蟻上樹上榜,圖4隻有貴州人敢吃!
  • 螞蟻上樹怎麼做好吃?螞蟻上樹的家常做法,好吃又好做!
    螞蟻上樹,炒菜名,主料為粉絲和豬肉末。口味清淡,爽滑美味。色澤紅亮,肉末貼在粉絲上(形似螞蟻爬在樹枝上),食之別有風味。
  • 美食 有趣的菜名—— "螞蟻上樹」
    【新朋友】  點擊標題藍字「河套微傳媒」關注【新聞熱線】0478-2254833/15334984444 ► "螞蟻上樹這是一道四川名菜,也是四川人家中常吃的一道菜。► 據了解,螞蟻上樹名字來自竇娥。竇娥的丈夫死後不久,婆婆也臥病在床,家裡全部的負擔就落在了竇娥柔弱的肩膀上。為了給婆婆調理身體,竇娥常常變換著花樣做菜。可也是因為這樣,竇娥經濟更加緊張,常常買肉都需要賒帳。有次竇娥又去肉攤前賒肉,老闆不幹。竇娥只得百般相求,老闆於是割了小塊肉給竇娥。回家之後,竇娥猶豫了,不知道小小的一塊肉能做什麼。
  • 「螞蟻上樹」和「爛肉粉條」究竟有無區別?——眾說紛紜的川菜故事
    而最近,他們卻遇到了一個困惑:「螞蟻上樹」和「爛肉粉條」究竟有無區別?客人總反映:明明點的是「螞蟻上樹」,端上來的咋成了「爛肉粉條」呢? 沒想到的是,大家對二者是有區別的認識是高度的統一,也就是說「螞蟻上樹」不同於「爛肉粉條」。而對「螞蟻上樹」的做法則眾說紛紜,各不相同。
  • 螞蟻上樹原來是這樣做,粉條軟嫩香氣四溢,零廚藝也能輕鬆上手!
    「螞蟻上樹」, 聽名字害怕嗎? 其實它是四川一道名菜,材料中沒有螞蟻,又叫「肉末粉絲」, 只因為炒好的粉絲上會粘連這肉末, 用筷子將粉絲挑起時,初一乍看, 還以為是螞蟻一樣,故得此名。 雖然名字不咋樣,但因粉絲具有良好的附味性,能吸收各種鮮美湯料的味道,再加上粉絲本身的柔潤嫩滑,爽口宜人,所以吃起來卻很美味。
  • 螞蟻上樹超愛吃,那粉絲應該怎樣挑選呢
    說起粉條的經典菜不得不提到「螞蟻上樹」,又香又滑,辣辣的,過癮得很,粉絲全吃完了還要把肉末拌飯吃, 口感與味道都是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