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振:標點符號也要翻譯

2020-12-20 騰訊網

本文來源:謝天振,《海上譯譚》,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原載自《文景》2005 年第12期

作者簡介

謝天振(1944年3月-2020年4月22日),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翻譯研究所所長,《中國比較文學》季刊主編,《中國翻譯》編委,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暨翻譯研究會會長,上海翻譯家協會理論組組長,中國翻譯協會翻譯理論與教學委員會委員,國際比較文學協會翻譯委員會委員。

引言

標點符號也要翻譯?有的讀者在看到本文的這個標題後也許會發出這樣的疑問。說實話,我本人在初學翻譯時對這個問題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模糊認識,以為標點符號有什麼必要翻譯呢?把原文中的標點符號照搬到譯文中來就是了。然而,隨著自己積累了一些翻譯經驗,更重要的是,隨著自己仔細研讀了一些名家的譯作,有意識地去注意一些優秀譯者在翻譯文學作品時對標點符號的處理,我才認識到,我以前的想法是大錯特錯了。標點符號表面看去,似乎只是起一個斷句的作用,其實它還蘊含著一些文字所無法包含的獨立的意義。標點符號是原文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與原文的文字合在一起,共同表達原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標點符號在翻譯的過程中,從一種語言文字被傳遞到了另一種語言文字中,它也會發生變異。有些在原文中很適合的標點符號,如果照搬到另一種語言文字裡卻會顯得很不合適,嚴重的甚至會損害譯文想要傳遞的原文內容。因此,一個認真負責的譯者,如果他想儘可能確切、完整地傳遞原文的信息的話,那麼他自然也就有責任把蘊含著獨特信息、起著文字所無法替代的作用的標點符號連同原文的文本一起翻譯出來。如果我們留心一下優秀譯作對標點符號的處理,我們就不難發現,有時候,因為一個標點符號「翻譯」得好,一句甚至一段譯文會因此而熠熠生輝,令讀者過目難忘。謂予不信,請看下面這一例句:

例證

Father’s attitude toward anybody who wasn’t his kind used to puzzle me. It was so dictatorial. There was no live and let live about it.

這是美國作家Clarence Day(一八七四-一九三五)寫的Life with Father一書中的兩句話。著名語文學家呂叔湘的譯文如下:

從前我總不懂父親為什麼對那些脾氣跟他不一樣的人採取那麼個態度。那麼專制!一點兒「你好我好」也沒有。

(《呂叔湘譯文三種》,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第四八三頁)

這裡在「那麼專制」一句後,呂先生把原文中的句號「譯」成了感嘆號,既符合譯文的習慣,又極為傳神,把原文中敘述者的內心感情烘託得維妙維肖。假如我們照搬原文的句號,試想,譯文還會有如此生動的閱讀效果嗎?而在「你好我好」這個短語上面加了個引號,也使這人這更加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下面這個例子正好與上述譯例相反,這是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在翻譯蕭伯納一個作品時有意把感嘆號「翻譯」成句號的例子:

Now I know why Ladies is so clean. Washing’s a treat for them. Wish they could see what is for the like of me!

楊憲益的譯文如下:

咱現在才明白太太小姐們怎麼那麼乾淨。她們洗澡真舒服啊,咱希望她們也能看看咱們怎麼洗。

原文「Wish they could see what is for the like of me!」句末是一個感嘆號,但楊憲益把它「譯」成了句號,顯然是意識到原文中雖然用了感嘆號,但原文中那個說話者情緒和心態並不是憤慨和激昂,若在譯文中照搬原文中的感嘆號,就有可能誤導譯文讀者。

現在再看看下面兩個例句中譯者對原文中那個逗號的「翻譯」

But in three hours we reached our destination, Vladimir Prison.

但三小時後我們就到了目的地——弗拉基米爾監獄。

The search narrowed down to one plane, the B-25 Mitchell medium bomber.

研究範圍縮小到一種飛機:B25米挈爾中型轟炸機。

上述兩例句中的逗號分別被「翻譯」成了破折號和冒號,語氣顯得順暢而舒緩,語句的主題也因此而顯得突出和鮮明。假如在翻譯時分別都照搬原文的話,前者譯成「但三小時後我們就到了目的地,弗拉基米爾監獄」,後者譯成「研究範圍縮小到一種飛機,B25米挈爾中型轟炸機」,譯文文字完全一樣,但其閱讀的效果恐怕就大異其趣了。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我們有不少譯者在翻譯文學作品時並沒有意識到標點符號的獨特作用,意識到標點符號也需要「翻譯」,他們或是過分拘泥原文裡的標點,不敢越雷池一步,機械照搬;或是根本就就沒有認識到標點符號在譯文中的作用和意義,無視對標點符號的「翻譯」,從而使譯文的層次顯得模糊,結構顯得紊亂,從而造成歧義,有時甚至有違原文的本意。試看下面這則選自狄更斯小說《奧列佛 屈斯特》中的例句:

Even in the Beggars Opera, the thieves are represented as leading a life which is rather to be envied than otherwise;while Macheath, with all the captivations of command, and the devotion of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and only pure character in the piece, is as much to be admired and emulated by weak beholders, as any fine gentleman in a red coat who has purchased, as Voltaire says, the right to command a couple of thousand men, or so, and to affront death at their head. (Charles Dickens,Oliver Twist)

譯文:

即使在《乞丐歌劇》中,竊賊的生活也被表現得令人歆羨不置:麥克希思具有支配一切的魔力,劇中最美麗的姑娘和純潔的人物對他一往情深,意志薄弱的觀眾對他像對伏爾泰所謂買得指揮並率領兩千人與死神搏鬥之權利的戎裝豪傑一樣欽佩之至,竭力仿效。(上海譯文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這一例句中,原文中一個分號把整句長句一分為兩個層次:前一個分句中是說明竊賊們受到歆羨的情況,後一個分句則描述強盜頭子麥克希思受到歆羨的情況。但譯者把原文中的分號「翻譯」成了冒號,就歪曲了原文的意思,至少使原文的意思變得含混不清,似乎這整個句子就是說的麥克希思這一個竊賊。另外,「劇中最美麗姑娘和純潔的人物」中用了一個「和」,使意義也有所走樣,似乎這裡有兩個人,其實是一個人。有人對這一段譯文進行了修改:

即使在《乞丐歌劇》中,竊賊的生活也被表現得令人歆羨不置麥克希思具有支配一切的魔力:劇中最美麗的姑娘——唯一純潔的人物,對他一往情深;意志薄弱的觀眾對他欽佩之至,竭力仿效,就像對待伏爾泰筆下的那些買取指揮權、統帥數千士兵、臨死不懼的戎裝豪傑一樣。(參見許有江《試談標號符號在譯文中的修辭作用》,載《中國翻譯》,一九九七年第六期)

修改過的譯文整個段落的層次變得清晰了,原先可能造成歧義的地方,不會再引起歧義了,而這一切都與標點符號的「翻譯」分不開:「歆羨不置」後的一個句號阻斷了通往歧義的道路,而「美麗的姑娘」後面的一個破折號,則使得原先似是而非的「兩個人」明確變成了一個人。至於句中「一往情深」後面的一個分號則使得整個句子變得層次更加分明,語義也更為顯豁。

說到分號,我發覺在英譯漢的譯文裡,一些譯者對分號的「翻譯」最為忽視,通常都是照搬原文,結果對譯文的語氣、結構層次、甚至譯文意思都產生了不很好的效果。例如以下兩句譯自英國散文家約瑟夫 艾迪生(Joseph Addison)的名篇《威斯敏斯特教堂裡的遐想》(Thoughts in Westminster)句子:

例一:

每當心情沉重的時候,我總是獨自一人去威斯敏斯特教堂;那裡肅穆的氣氛,教堂特有的神職,莊重的建築,在那裡安息的人們的身份地位,無不給人的心裡注滿一種憂鬱,或不妨說令人沉思,令人欣然。

例二:

我走進教堂,觀看別人挖一座墳墓;只見挖出來的每一鏟新的腐土中,都混雜著骨頭或頭顱的碎塊,曾幾何時,這些碎塊還是人身體的一部分呢。看見這個情景,我暗自思忖,在這座古老的大教堂的路底下,混埋著何等眾多的人啊;男人和女人,朋友和敵人,牧師和士兵,修士和受俸牧師,全都變成了碎塊,混在一起;美麗、強壯、年輕的人,和年老、力衰、畸形的人,毫無區別地雜處在一堆之中。

(《英國散文名篇欣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

例一中照搬的分號顯然不妥,它使得譯文失去了均衡,如果「翻譯」成句號的話,就不會有失衡的感覺了。例二中的三個分號也不全符合漢語的規範:第一個分號可「譯」成句號,第二個分號則可「譯」為冒號或感嘆號,第三個分號倒是可以照搬,但必須在把第二個分號「譯」為冒號或感嘆號後才會覺得適當。否則,「美麗」後面的內容就會被讀者誤認為是整個段落的第三部分的內容,這顯然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王佐良先生翻譯的英國散文名家培根的名篇《談讀書》。王先生這篇譯文在中國翻譯界可謂有口皆碑,但人們往往只注意王先生的文採斐然、略顯古奧的雅訓譯筆,卻忽視了王先生對原文標點符號的「翻譯」。這裡我們不妨對照原文引一段王先生的譯文,以一窺王先生在翻譯文學作品時所獨具的匠心。

下面一段原文中分號用得特別多,但佐良先生的譯文顯然自有主張。請看: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 not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 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 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Some books also may be read by deputy, and extracts made of them by others; but that would be only in the less important arguments, and the meaner sort of books; else distilled books are, like common distilled waters, flashy things.

譯文:

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_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參見王佐良《翻譯:思考與試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原文中用了八個分號,但譯文無一照搬,全部根據譯入語的規範重新進行了處理,堪稱翻譯標點符號的楷模。

相關焦點

  • 翻譯理論家謝天振逝世,曾經翻譯過《普希金散文選》
    今天上午,《中國比較文學編輯部》發出訃告,《中國比較文學》主編、著名比較文學家和翻譯理論家、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謝天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22日9點55分,在上海華山醫院逝世,終年76歲。1995年,謝天振翻譯的《普希金散文選》正式出版。
  • 標點符號20問
    用錯標點符號,在媒體的各種差錯中,比較常見。標點符號問題,看似小事,但如何用準,確保不出錯,是媒體人必須要過的一項業務基本功。今天,小編就集納20組關於標點符合的用法,希望對媒體人提高新聞業務基本功能有所幫助。  用於「雖然……但是……」「只管……但是……」兩種句式中的時候,「但是」之前不能用句號。
  • 低年級標點符號正確使用的順口溜
    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是離不開標點符號的,每一句話都需要用一個標點符號。可見標點符號在語文學習中是多麼重要。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孩子已經認識了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可是這些標點符號他們不會使用,個別孩子都是亂用標點符號或者錯用標點符號。本期快樂魔方作文就為大家講解標點符號的如何使用,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一二年級標點符號兒歌,好玩又好記,再也不怕標點符號難題!
    標點符號是語文學習不可缺少的內容,很多低年級孩子對標點符號掌握得不好,分不清在什麼時候用什麼符號,今天給大家帶來幾首小兒歌,一邊讀兒歌,一邊幫孩子區分使用標點符號吧
  • 語文老師:小學語文標點符號用法大全+符號口訣,課堂很少講全!
    語文老師:小學語文標點符號用法大全+符號口訣,課堂很少講全!標點符號是小學語文最基礎的知識點了。但是這類知識點老師很少講,主要是靠自己的練習和積累。標點符號無論在哪一個科目都是要運用到的。但是很多同學在寫作中標點出錯的。
  • 一年級的孩子:在填標點和造句及看圖寫話中,標點符號用對了麼?
    前幾天有家長在我發表的一篇文章下面留言,說孩子在編寫句子的時候,不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我們盤點一下一年級(上)的課文和和練習冊以及測試卷。一年級最常用的標點符號一般有:句號、逗號、冒號、雙引號、省略號、問號、感嘆號這七個。這七個中,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又屬句號最難把握。
  • 電影 | 劇本中的標點符號
    原文:https://scriptmag.com/screenplays/punctuation-grammar-guidance-for-screenwriters翻譯整理:匯點國際電影工作室標點符號可以讓兩個單詞完全相同的句子表達出完全不同的含義。
  • 新版《標點符號用法》的變化和標點符號的誤用
    【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訴!!我要以死相爭!!!  【例3】他連這些最起碼的常識都不懂,還敢說自己是高科技人才?!    二、某些序次詞(「第」「其」「首先」)之後,應使用逗號。一般為逐條列舉時用到。但序次簡單、敘述性較強的序次語後不用標點。
  • 致敬胡適先生百年前推行新標點符號︱是他,讓中文閱讀順暢起來
    百年前的書籍多為文言文,沒什麼標點符號,古人閱讀要先下「句讀(dòu)」的功夫,學會「斷句」,這個讀書門檻可不低。所以,古時「識文斷字」才叫真正的讀書人。比如剛提到的《大學》裡的這句話,若讀成:「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的故事:標點符號 五六百年前才出現
    劉半農  如果沒有標點符號,今天的文章不知該怎樣寫,書也不知該怎樣讀。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文言文一般是不用標點符號的,古代讀書人首先要下「句讀」的功夫。其實,古代的外國人也不用標點符號。新式標點符號,只是五六百年前出現並推廣使用的「新事物」。  中外古代基本不用標點符號  中國古代的文字裡,有標點符號嗎?  應該說,有,但是不常用。中國古代的文言文典籍中,大多數是不用標點符號的。  不用標點符號,不等於說不用斷句。這個斷句,是要讀者自己來做的。
  • 2021年中考語文考點:標點符號應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考點:標點符號應用,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標點符號包括兩大類:點號和標號。   常用的點號有七種,標號有九種,共十六種。   點號的作用是點斷,主要表示語句的停頓、結構關係的語氣。
  • 古代的標點符號怎麼用?和今天有什麼不一樣?
    本 文 約 2640 字閱 讀 需 要 7 min寫文章是離不開標點符號的,下圖這首標點符號歌想必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先秦是標點符號的萌芽期,因此,這個時候的標點符號種類不多,形體不規則,使用具有任意性。但先秦時期出現的標點符號,是漢語標點符號的源頭,奠定了後代標點符號發展的基礎,後代許多標點都是由這一時期的標點符號發展而來。發展時期——秦漢秦漢時期,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比起先秦有了長足的發展。
  • 求求明星們,學會使用標點符號真的不難
    該論文字數2146字,謝謝155個,標點符號0個。雖然他是直接拒絕了使用標點符號,但還是比較讓人容易接受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一定會讓別人在看你的文字時不自覺的微笑,但是不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是一定不會讓人微笑的。
  • 標點符號:法律寫作中的那件小事
    (第一千二百六十條)上述頓號是否應該保留?標點符號是很小的事兒,但是正因為對小事兒認真更突顯法律人的嚴謹。(Jlls)聲明:景來律師對推文的導讀設定及標題修定擁有權利。轉載推文時需標明轉自景來律師公眾號,否則為侵權。 民法典這樣萬眾矚目的立法,關於這處頓號的用法,肯定是經過考慮的。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會,以及到底為什麼要這樣用?
  • 英文中——標點符號也是「C」位!
    其實現在大部分中國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個問題,亂用標點,首先他們覺得標點符號無關緊要,反正老師也不怎麼扣分,另外一方面他們不知道各個標點的正確使用方法和位置,所以乾脆就是隨便點,你會發現,一個句子結束了,他們還寫著逗號,這個時候如果我作為閱卷老師,甭管句子寫的對不對,先圈出來打個叉再說。我們還是一樣來看個學生寫的作文吧。
  • 如何正確使用英文常用標點符號
    如何正確使用英文常用標點符號漢語中的標點符號是根據英文的標點而制定的。對於一個普通的英語學習者來說,常用的標點符號不外乎四個: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例如,漢語中有頓號(、),書名號(《》),間隔號()而英語中沒有這些符號。同樣,英文中有撇號apostrophe(』), 連字符hyphen(-),斜槓slash(/)和反斜槓backslash(\)而漢語中卻沒有這些符號。此外,某些符號在漢英兩種語言中的形式不同。例如,中文的句號是空心圈(。)而英文的句號是實心點(.)
  • 博士媽媽:小學生標點符號使用大全,建議家長收藏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新穎的構思、優美的詞語,標點符號的靈活運用也在優質作文的範疇當中,部分孩子在寫作文時,標點符號除了逗號就是句號,沒有其他標點,寫作文像是記流水帳,就像是一條路「一通到底」沒有「轉彎」更沒有「上下坡」。
  •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練習題及答案詳解
    14.下列句中劃橫線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每人平均每年總要吃四、五百斤糧食,還要有種子、飼料和工業用糧。    B.為什麼還要等一、二年才正式宣布收回香港呢?就是希望在這段時間裡同各方面進行磋商。
  • 一些標點符號,中英文對照
    一些標點符號,中英文對照full stop [fl stp] 句號comma [km] 逗號colon [kln] 冒號,結腸玫瑰花,梔子花,茉莉花三樣都要,用逗號。若只選其中一樣即可,用斜槓,像這樣:玫瑰花/梔子花/茉莉花。歡迎一起來學英語,歡迎指正。
  • 複雜情況下的標點符號用法,都是你想問的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僅有助於表明詞語的性質與作用、準確地表情達意,也有助於漢語言的規範。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則複雜情況下的標點符號用法,來看看你都能準確掌握嗎?2011年頒布的《標點符號用法》規定:「標有書名號的並列成分之間通常不用頓號。」該規範舉出的例子是:(1)《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是我國長篇小說的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