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車的2020:被誇被罵不會死,沒人議論才危險|汽車產經

2021-01-07 騰訊網

2020年,新造車勢力的生根之年。

這一年,蔚來將用戶型企業的感染力體現得淋漓盡致,立住了人設;理想汽車在首個完整的銷售年中迎頭趕上,普及了增程式無裡程焦慮的概念;小鵬汽車的智能化標籤通過與特斯拉的隔空較量更加深入人心……

以致於當2021年特斯拉突然降價,他們也沒在怕的。

有人形容這就像是一個商圈形成的過程,由地標性建築帶起整體繁榮。但繁榮也只是部分人的狂歡,熱搜之外,絕大多數新造車企業還在掙扎。

蔚來:從707到7007,收穫的不只銷量

從1月份交付的707臺,到12月的7007臺,蔚來2020年全年累計交付新車43728臺,同比上漲112.6%。

2020年第二季度,蔚來毛利率首次轉正,從「ICU」轉入了「普通病房」。幫助其轉危為安的,還有4月底合肥政府的一紙投資協議,同時,蔚來總部正式落戶合肥。

在銷量風生水起的一年裡,蔚來的銷售質量也沒有下滑。按照總裁秦力洪的說法,蔚來在2020年的平均開票單價是44萬元,其中ES8在50萬元以上,ES6和EC6在40-41萬之間。

這個數字比特斯拉高14萬元,比奧迪高6萬元,比寶馬高2萬元,比奔馳高8千元。也就是說,除法拉利等超跑品牌外,蔚來在目前的豪華車市場上單價僅低於保時捷。

當然,價格並不是豪華品牌的唯一標準,還要有好故事可以說,這也是中國品牌的軟肋之一。

截止2020年12月31日,蔚來已擁有75641位用戶。為了這7萬多名用戶,蔚來操碎了心。

疫情期間,蔚來在APP上組織車主做甜品、學陶藝。疫情之後,NIO House幾乎每天都有線下主題活動。

在ES8召回的助攻下,李斌成了2019年最慘的人,但年底首場用戶主導完成的NIO DAY備受關注,經歷了生死線上的多次徘徊,蔚來有很多有溫度的故事可以講。

12月,隨著第23家NIO House在成都開業,蔚來重新回到了跑道上。也是在這個月,蔚來的月交付量跨過了7000臺。

這一年,蔚來的換電網絡新增50多個觸點,截至目前蔚來已經擁有175座換電站。2021年,蔚來將在高速公路換電的場景中發力,在部分高速出口3公裡內布局換電站。

年底,蔚來打通了成都至珠峰大本營快充路線。在全長2900公裡的道路上,蔚來共鋪設了14座20kW直流快充站,讓開著電動車探秘珠峰正成為可能。

新一年的NIO DAY即將開幕,這次蔚來將帶來首款轎車,這對於蔚來來說又是一個新的增量市場。除此之外,新的電池包、新一代自動駕駛平臺、雷射雷達將發布,蔚來又站上了新的起跑線。

理想汽車:新造車中的「非主流」,後來者居上

在特斯拉Model 3年中降價時,李想曾在微博上表示在座的都搞錯了特斯拉火爆的關鍵原因。當時,特斯拉的口碑兩極分化。

2020年,理想汽車的大賣與特斯拉現象有些異曲同工。

理想汽車去年的表現異軍突起,在它的第一個完整銷售年,就超過小鵬成為銷量亞軍——其12月交付量達到6126輛,2020年全年交付量32624輛。

然而,2020年的輿論風向大多對理想汽車不太友好。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理想ONE累計發生前懸架碰撞事故一共97起,其中有10起發生了前懸架下擺臂球頭從球銷脫出的情況。

理想汽車在缺陷後並未及時啟動召回程序,而是宣布對已交付的車輛進行軟硬體「升級」,而不承認召回,這一操作讓理想汽車一度備受爭議。

幾天後,理想汽車在輿論壓力下以一封致歉信結束了這場風波。信中稱,對於此前硬體升級方案的說法,理想汽車接受大家的批評,並對之前不正確、不合理的做法表示歉意。隨即表示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6月1日的理想ONE電動汽車,共計10469輛。

除了硬體缺陷之外,理想汽車還被質疑因智能駕駛引發追尾貨車事故。在2020年9月一起追尾事故的通報中,理想汽車承認當時的L2級別輔助駕駛系統「對於旁邊車道上車輛變入車道的識別具有局限性,不能完全替代駕駛員做決策,並呼籲駕駛員安全使用該系統」。

不過,多起斷軸事故和攝像頭盲區問題並未對它的銷量產生太大影響。就像在被品玩曝出質量問題之後,Model Y仍收到了十幾萬元的訂單一樣。

理想汽車確實有它獨特的魅力。告別裡程焦慮的增程式動力系統,車輛設計既有「奶爸車」的功能又有理工男式的克制,以及創始人李想的光環加持,這也是個不缺故事的同學。

2021年,理想汽車仍然不會有新車型推出,不知「立志三年磨一劍」的理想汽車要如何將熱度保持住。把非主流走成主流,李想能成為「傳奇」麼,答案還要交給時間來證明。

小鵬汽車:硬剛特斯拉的頭號玩家

被理想突然超車的小鵬汽車,是2020年最硬剛特斯拉的那一個,目前看來,這樣的戰爭今年還將持續。

說起來,何小鵬還是特斯拉Model S的首批中國車主,就在他喜提特斯拉的2014年,小鵬汽車也誕生了。

或許從那時起,這份羈絆就埋下了種子。

2020年4月,特斯拉向小鵬汽車提出公布自動駕駛原始碼的訴求,目的是為了證明其前員工(後就職於小鵬汽車)竊取了該公司的自動駕駛原始碼。

針對此事,小鵬汽車發布了一份官方聲明,表示拒絕提供原始碼,並認為特斯拉「顯示出了對一個年輕競爭對手明顯的霸凌行為」。

廣州車展期間,小鵬汽車宣布要在 2021 年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車。消息傳到大洋彼岸,馬斯克轉發了這條消息,再次提起小鵬汽車「copy」特斯拉原始碼,明示小鵬汽車用的是特斯拉的舊軟體。

隨後,何小鵬在微博上表示:

如今特斯拉Model Y價格大降,何小鵬表示,降價僅僅是營銷的方式而已,而且還是雙刃劍。「我們挺有信心,電話會都沒開」。

然而,隨著Model 3降價到25萬元、Model Y降價到33萬元的區間,正好進入了小鵬汽車的射程範圍內。

而且,隨著特斯拉國產化程度加深,銷量規模增加,攤薄成本後還有進一步降價的餘地,那時小鵬汽車要更加重視與這位直接競對的每一次過招了。

2020年全年,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為27041輛,同比增長112%。從12月份的交付量構成來看,小鵬P7單月交付量為3691輛,小鵬G3的銷量為2009輛。可以預計,2021年小鵬P7有成為銷量主力的資質。

2021年,小鵬汽車將發布一款全新的車型,也是一款純電動轎車,它的尺寸比小鵬P7更小,定位也更低。因此可以預測它的價格會更加親民。

新的一年,小鵬汽車將更加「立體」。2021年年底,小鵬飛行汽車計劃開放試乘試駕。此前小鵬發布的一款飛行器擁有5-25米的低空飛行高度,配備自動駕駛系統,支持垂直車位起降,並支持智能交互和低空智能地圖導航。

除此之外,小鵬汽車也將充電網絡的重要性提升。自從2020年9月26日的小鵬超充站免費充電服務(對小鵬汽車免費充電)啟動後,截至2020年12月29日,經過95天,已經實現100個城市、670個站點的終身免費充電服務。按照規劃,小鵬超充將在2021年力爭為車主實現200個城市的終身免費充電服務。

尷尬的腰部新造車

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熱鬧,止步於前三。

對於新品牌來說,熱度是生命力的必要不充分條件。熱鬧之外,還有一些車企仍在荒野求生的階段。

比如第四名威馬汽車,全年累計銷量達22495輛,同比增長33.3%。這樣的增速雖然遠遠過於大盤,但在同臺競技的新造車中並不出彩。

沒有形成一個有力的人設,是威馬從出生開始就受到的提問。但五年過去了,它還沒有給出一個合格的答案。

在推出EX-5/EX-5Z和EX-6後,首款車型EX-5仍佔據其80%以上銷量,新車的水花寥寥。

在第一梯隊首選直營模式時,威馬選擇了「新零售」模式,與傳統經銷商大同小異。

在蔚來和小鵬都傳出造晶片的計劃時,威馬的選擇依然是在百度的自動駕駛體系內。雖然現在還很難評價兩種路線的經濟性,但按照銷量王特斯拉的路線來看,關鍵技術最後都是要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除此之外,年初多位高管離職、裁員等消息也給威馬帶來了一場瀕死體驗。

不過,威馬今年的運氣還算好,被9月份的一筆融資進帳救了一命。9月22日,威馬汽車宣布完成了總額100億人民幣的D輪融資,上海國資投資平臺、上汽集團、百度等主體參與了投資。

這是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的一筆單輪融資,讓威馬暫時安全下來,並計劃2021年衝擊創業板。

12月,百度將聯合車企造車的消息傳出,傳聞中涉及到的多家傳統車企否認後,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為「傳百度將與威馬合作」的微博點讚,側面印證了這一說法。

於是,2021元旦, 沈暉在微博發文宣布,威馬聯手百度共同打造的具備 AVP(雲端智能無人泊車系統)的新車即將下線,這將是國內首個搭載 Level 4 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量產車型。

除了威馬準備在2021年奮力一搏之外,哪吒、零跑等小眾品牌仍在更細分的賽道上需求破局之法,至今還沒有量產上市的品牌已是九十九死一生。

2021年,隨著合資純電車型入侵市場,本田、豐田、大眾等品牌的電動化產品在價格、品牌、車型、技術等方面都不輸腰部新勢力,加之自主品牌向上的多方發力,腰部新勢力的機會窗口將被嚴重擠壓。

智能電動車的新基盤

2020年年底,一場關於特斯拉中國的輿論紛爭將高管水平和產品質量推向負面。

不過,1月1日Model Y降價16萬的消息似乎一夜間讓因此產生的顧慮煙消雲散。傳Model Y的訂單三天達到了十幾萬。

這些「裝睡的人」是特斯拉2020年銷量50萬之後的有一個新基盤。

2020年,特斯拉股價上漲近700%,馬斯克成為球第二的富翁。

智能電動車概念也讓已在美股上市的三家中國新造車勢力股價翻了幾十倍。

在中國豪華車市場上,新勢力的影響也在逐漸擴大,甚至擠壓傳統高端品牌。

新造車勢力在2020年見到了一絲曙光,隨著產品成熟起來,消費者對其的態度也更加開放。但距離實現品牌成功還很遙遠,我們甚至依然不清楚那個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相關焦點

  • 一汽奔騰王勝利:一汽奔騰是創新型、創業型的「造車新勢力」
    同時,造車理念不斷升級,汽車新技術不斷發展,創新模式和創新產品不斷湧現;產品屬性上,汽車逐漸由單一交通工具向智能生活載體轉變,不斷融入人們的生活場景,成為一個移動的智能空間。 王勝利認為,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逐漸飽和,低線市場將大有作為。為了有鮮明的品牌形象和技術特點,一汽奔騰以「設計+技術」雙煥新為推動力,加速成為創新型、創業型的「造車新勢力」。
  • 百度也要造汽車?股價飛漲,一個新的造車故事要來了
    三、造車或是百度講述的新故事如果僅以量產的標準來判斷百度造車,2018年7月「阿波龍」量產下線已經幫助百度完成這一目標。然而,12月15日傳聞重點在於「組建電動汽車合資企業」。畢竟,有阿里與上汽合作的「智己汽車」,長安、華為與寧德時代共推的高端電動汽車項目,百度又有何不可?
  • |汽車產經
    相比之下,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到20%的目標被放到了2025年。 文 | 梁秋夢 我們的新能源車產銷,全球第一; 我們的新能源車增速,喪心病狂; 我們的新能源車總量,羨煞旁人; 我們的新能源車補貼,自己都怕。
  • 死在量產前夜,風口期已過,「PPT造車」將退場?
    最多不會超過3家、1%的存活率……造車,一進場就是豪賭,且輸面要遠大於贏面。因為早早有了這樣的註腳,新造車企業的失敗,或許並沒那麼讓人驚詫,但惋惜仍然難免。在「造車生死考」的系列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了當前階段脫穎而出的頭部企業,以及幾家在危險邊緣徘徊的中遊企業。本篇文章,我們將聚焦在那些已暴雷和無進展的新造車企業們。
  • 四歲的WEY,開始講一個新故事 | 汽車產經
    此前,在多個場合,WEY品牌CMO李瑞峰都曾不無神秘又信誓旦旦地表示,明年,「WEY將從新形象、新產品、新架構以及新技術四個維度發力,實現全面蛻變」。據汽車產經網了解,未來這一方案將不排除在WEY品牌旗下的其他車型上進行效仿和推廣,與此相對應的,是長城對於經銷商商務政策的一次大的調整。「過去更多考核的是銷售量,未來會更看重他們的運營質量。」李瑞峰如此表示。而除此之外,此前,他還曾向汽車產經透露,隨著新一輪產品布局的到來,「現在的經銷商體系,從規模,到模式,再到人員,都需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新一輪造車潮背後,是汽車行業的變革,也是能源戰略生死局
    這兩天,巨頭們不約而同又瞄準了同一個地方——新能源車。由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領先的上一輪電動車大戰才剛剛交出成績單,眼下,新一輪造車大潮已經洶湧來襲。1月11日,百度正式官宣,將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同時吉利將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無獨有偶,近期蘋果公司被傳出將在2021年9月發布首款電動車Apple Car。
  • 恆馳汽車「有錢能使鬼推磨」?NO!你對恆大造車一無所知
    但汽車也不僅僅是有錢就能造的,和恆大一樣「不差錢」的蘋果和華為,相繼放棄了「200億隻是個準入門檻」的整車製造的夢想。投資新能源汽車就像一個「無底洞」,直到現在,在絕大部分造車新勢力被被拍死在沙灘上之後,碩果僅存的幾家領頭企業仍然無法走出集體虧損的困境。那麼,從零切入一個艱難的行當,恆大的邏輯是什麼?
  • 威馬汽車或衝刺科創板!造車新勢力紛紛IPO特斯拉效應?
    隨著新能源車行業被資本市場所逐漸認可,造車新勢力紛紛開啟IPO.8月19日,有媒體報導稱,繼蔚來、理想和準備赴美IPO的小鵬汽車之後,威馬汽車也在準備衝刺資本市場。有分析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威馬汽車正在準備登陸科創板,但具體融資金額等還不清楚。不過官方回應則稱:「關於市場傳言,公司不予置評。」
  • 錢不是萬能的,恆大「買買買」恐撐不起許家印的造車夢|許家印|造車...
    恆大造車光靠砸錢遠遠不夠。作者:龔進輝時間是造車新勢力最好的證人。當時間來到2020年,大部分玩家被證明是PPT造車,比如FF、奇點汽車,只有蔚來、小鵬、威馬、理想等極少數頭部玩家實現量產交付,但每年充其量只能發布1-2款新車。同樣是汽車領域的後來者,恆大打法卻極為激進。
  • 蘋果造車,特斯拉一震,多個汽車股大跌
    近日傳出消息,蘋果公司造車計劃正式提速,蘋果公司會在明年9月發布乘用車:Apple Car(蘋果汽車)。消息傳出後,特斯拉在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當天股價大跳水。分析認為,財力雄厚的蘋果公司造車將對幾乎所有汽車品牌,尤其是高端車和新能源車造成衝擊。
  • 威馬千萬租金店面易主 恆大汽車接盤力證造車真誠性
    據了解,威馬位於長安街東方新天地的體驗中心於2018年底正式開業,是威馬在北京開設的第一家直營店,也是第二家入駐東方新天地商圈的造車新勢力。相隔幾百米,就是蔚來開設的全國首家NIO House蔚來中心。2020年6月底有媒體報導北京威馬體驗中心東方新天地店撤店,沒想到時隔數月,恆大汽車接手了。有網友戲稱:「鐵打的東方新天地,流水的新勢力車企」。
  • 「PPT造車鼻祖」遊俠汽車「畫餅」造車困局
    本報記者張家振/攝影  本報記者劉媛媛上海報導  網際網路造車行業寒意來襲,曾被稱為「PPT造車鼻祖」的遊俠汽車又陷入造假旋渦。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新能源汽車概念...
    威馬、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日前陸續公布了今年前11月創紀錄的銷售數據。  威馬銷量創下年內新高,連續兩個月站上3000臺大關。目前,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的銷量相加已超過特斯拉,行業內已形成「一超四強」格局。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負責人何勇表示,造車新勢力企業已經渡過了資金壓力最大的階段,進入到產品導入期。
  • 被資本捧上天的造車新勢力,真實現狀是?
    在經歷了大半年的低迷期,汽車行業逐漸走出了市場的「寒冬期」。寒冬退去,造車新勢力還能扛多久?據統計,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數量僅40家左右,已倒閉的超過6成。有人預估,國內90%的造車新勢力都可能會淘汰出局,最終存活下來的或許只有3、4家。
  • 放寬新勢力準入門檻,嫌PPT造車不夠奇葩?
    2月10日,工信部發布了一個關於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的修改意見稿,讓人略感意外。更讓人擔憂的是,去年有銷量的新勢力造車企業僅為11家,總銷量在7.3萬輛,僅佔據新能源汽車市場6.1%,未達到10%的市佔率,其中很多的銷量更是投入到B端出行市場;而在國家平臺成功註冊的新能源車企多達400餘家,除卻當中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分支,新勢力造車少說也有100多家,也就是說2019年90%的新勢力造車陷入0銷量的泥潭。
  • 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到實現量產,愛馳為何岌岌可危?_易車網
    在目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歷經這次凜冽的寒冬,逐漸萎靡不振;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已經倒下的拜騰、博郡、賽麟,但客觀來說,愛馳汽車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繼拜騰、博郡、賽麟等相繼倒下之後,昭示著曾經轟轟烈烈的新勢力造車運動進入了洗牌階段,現存的企業是被淘汰,還是逆流而上,新勢力造車失敗或者成功命門在哪裡?
  • 造車「下半場」的無限戰爭
    看似此刻,特斯拉已經坐穩新能源車的全球老大——然而半年後,幾乎被按在地下摩擦只出氣不進氣的NIO,得到了合肥市政府的加持,忽然間順風順水,逆襲成功!創新經濟的戰場,永遠不會有真正的終局;今日的王者,也許是昨天的乞人,更可能是明天的囚徒!
  • 保留火種 豪賭新市場!任正非:華為不造車 但押注汽車市場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11月25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出華為經營管理團隊(EMT)文件(華為EMT決議【2020】007號),正式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係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汪濤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這就意味著,華為面向B端企業的汽車業務與手機等面向消費者的業務正式合併,未來產生更多協同。
  • 5家汽車公司被央視點名,庫存汽車堆滿倉庫,誰讓你不好過造車?
    消費者買車時想買一輛全新的汽車。他們最不想買的是一輛庫存汽車。這種車表面上看起來很普通,但實際上已經問世半年多了。由於各種原因不能賣完,但只能停在倉庫裡,但隨著停車時間越來越長,車內會出現各種問題,甚至有些零件已經老化很長時間,一啟動就會失靈。
  • 「三傻」變「三貴」,三個造車的男人2020熬過什麼?
    2021,繼續造車。2020福布斯中國富豪榜近期公布,名單中悄然出現了幾位造車新貴:蔚來汽車李斌排名133,小鵬汽車何小鵬排名141,理想汽車李想排名159。造車新勢力「三貴」,名副其實。然而,在2020年初,「電動三傻」的稱謂還在新能源車造車圈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