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造車勢力的生根之年。
這一年,蔚來將用戶型企業的感染力體現得淋漓盡致,立住了人設;理想汽車在首個完整的銷售年中迎頭趕上,普及了增程式無裡程焦慮的概念;小鵬汽車的智能化標籤通過與特斯拉的隔空較量更加深入人心……
以致於當2021年特斯拉突然降價,他們也沒在怕的。
有人形容這就像是一個商圈形成的過程,由地標性建築帶起整體繁榮。但繁榮也只是部分人的狂歡,熱搜之外,絕大多數新造車企業還在掙扎。
蔚來:從707到7007,收穫的不只銷量
從1月份交付的707臺,到12月的7007臺,蔚來2020年全年累計交付新車43728臺,同比上漲112.6%。
2020年第二季度,蔚來毛利率首次轉正,從「ICU」轉入了「普通病房」。幫助其轉危為安的,還有4月底合肥政府的一紙投資協議,同時,蔚來總部正式落戶合肥。
在銷量風生水起的一年裡,蔚來的銷售質量也沒有下滑。按照總裁秦力洪的說法,蔚來在2020年的平均開票單價是44萬元,其中ES8在50萬元以上,ES6和EC6在40-41萬之間。
這個數字比特斯拉高14萬元,比奧迪高6萬元,比寶馬高2萬元,比奔馳高8千元。也就是說,除法拉利等超跑品牌外,蔚來在目前的豪華車市場上單價僅低於保時捷。
當然,價格並不是豪華品牌的唯一標準,還要有好故事可以說,這也是中國品牌的軟肋之一。
截止2020年12月31日,蔚來已擁有75641位用戶。為了這7萬多名用戶,蔚來操碎了心。
疫情期間,蔚來在APP上組織車主做甜品、學陶藝。疫情之後,NIO House幾乎每天都有線下主題活動。
在ES8召回的助攻下,李斌成了2019年最慘的人,但年底首場用戶主導完成的NIO DAY備受關注,經歷了生死線上的多次徘徊,蔚來有很多有溫度的故事可以講。
12月,隨著第23家NIO House在成都開業,蔚來重新回到了跑道上。也是在這個月,蔚來的月交付量跨過了7000臺。
這一年,蔚來的換電網絡新增50多個觸點,截至目前蔚來已經擁有175座換電站。2021年,蔚來將在高速公路換電的場景中發力,在部分高速出口3公裡內布局換電站。
年底,蔚來打通了成都至珠峰大本營快充路線。在全長2900公裡的道路上,蔚來共鋪設了14座20kW直流快充站,讓開著電動車探秘珠峰正成為可能。
新一年的NIO DAY即將開幕,這次蔚來將帶來首款轎車,這對於蔚來來說又是一個新的增量市場。除此之外,新的電池包、新一代自動駕駛平臺、雷射雷達將發布,蔚來又站上了新的起跑線。
理想汽車:新造車中的「非主流」,後來者居上
在特斯拉Model 3年中降價時,李想曾在微博上表示在座的都搞錯了特斯拉火爆的關鍵原因。當時,特斯拉的口碑兩極分化。
2020年,理想汽車的大賣與特斯拉現象有些異曲同工。
理想汽車去年的表現異軍突起,在它的第一個完整銷售年,就超過小鵬成為銷量亞軍——其12月交付量達到6126輛,2020年全年交付量32624輛。
然而,2020年的輿論風向大多對理想汽車不太友好。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理想ONE累計發生前懸架碰撞事故一共97起,其中有10起發生了前懸架下擺臂球頭從球銷脫出的情況。
理想汽車在缺陷後並未及時啟動召回程序,而是宣布對已交付的車輛進行軟硬體「升級」,而不承認召回,這一操作讓理想汽車一度備受爭議。
幾天後,理想汽車在輿論壓力下以一封致歉信結束了這場風波。信中稱,對於此前硬體升級方案的說法,理想汽車接受大家的批評,並對之前不正確、不合理的做法表示歉意。隨即表示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6月1日的理想ONE電動汽車,共計10469輛。
除了硬體缺陷之外,理想汽車還被質疑因智能駕駛引發追尾貨車事故。在2020年9月一起追尾事故的通報中,理想汽車承認當時的L2級別輔助駕駛系統「對於旁邊車道上車輛變入車道的識別具有局限性,不能完全替代駕駛員做決策,並呼籲駕駛員安全使用該系統」。
不過,多起斷軸事故和攝像頭盲區問題並未對它的銷量產生太大影響。就像在被品玩曝出質量問題之後,Model Y仍收到了十幾萬元的訂單一樣。
理想汽車確實有它獨特的魅力。告別裡程焦慮的增程式動力系統,車輛設計既有「奶爸車」的功能又有理工男式的克制,以及創始人李想的光環加持,這也是個不缺故事的同學。
2021年,理想汽車仍然不會有新車型推出,不知「立志三年磨一劍」的理想汽車要如何將熱度保持住。把非主流走成主流,李想能成為「傳奇」麼,答案還要交給時間來證明。
小鵬汽車:硬剛特斯拉的頭號玩家
被理想突然超車的小鵬汽車,是2020年最硬剛特斯拉的那一個,目前看來,這樣的戰爭今年還將持續。
說起來,何小鵬還是特斯拉Model S的首批中國車主,就在他喜提特斯拉的2014年,小鵬汽車也誕生了。
或許從那時起,這份羈絆就埋下了種子。
2020年4月,特斯拉向小鵬汽車提出公布自動駕駛原始碼的訴求,目的是為了證明其前員工(後就職於小鵬汽車)竊取了該公司的自動駕駛原始碼。
針對此事,小鵬汽車發布了一份官方聲明,表示拒絕提供原始碼,並認為特斯拉「顯示出了對一個年輕競爭對手明顯的霸凌行為」。
廣州車展期間,小鵬汽車宣布要在 2021 年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車。消息傳到大洋彼岸,馬斯克轉發了這條消息,再次提起小鵬汽車「copy」特斯拉原始碼,明示小鵬汽車用的是特斯拉的舊軟體。
隨後,何小鵬在微博上表示:
如今特斯拉Model Y價格大降,何小鵬表示,降價僅僅是營銷的方式而已,而且還是雙刃劍。「我們挺有信心,電話會都沒開」。
然而,隨著Model 3降價到25萬元、Model Y降價到33萬元的區間,正好進入了小鵬汽車的射程範圍內。
而且,隨著特斯拉國產化程度加深,銷量規模增加,攤薄成本後還有進一步降價的餘地,那時小鵬汽車要更加重視與這位直接競對的每一次過招了。
2020年全年,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為27041輛,同比增長112%。從12月份的交付量構成來看,小鵬P7單月交付量為3691輛,小鵬G3的銷量為2009輛。可以預計,2021年小鵬P7有成為銷量主力的資質。
2021年,小鵬汽車將發布一款全新的車型,也是一款純電動轎車,它的尺寸比小鵬P7更小,定位也更低。因此可以預測它的價格會更加親民。
新的一年,小鵬汽車將更加「立體」。2021年年底,小鵬飛行汽車計劃開放試乘試駕。此前小鵬發布的一款飛行器擁有5-25米的低空飛行高度,配備自動駕駛系統,支持垂直車位起降,並支持智能交互和低空智能地圖導航。
除此之外,小鵬汽車也將充電網絡的重要性提升。自從2020年9月26日的小鵬超充站免費充電服務(對小鵬汽車免費充電)啟動後,截至2020年12月29日,經過95天,已經實現100個城市、670個站點的終身免費充電服務。按照規劃,小鵬超充將在2021年力爭為車主實現200個城市的終身免費充電服務。
尷尬的腰部新造車
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熱鬧,止步於前三。
對於新品牌來說,熱度是生命力的必要不充分條件。熱鬧之外,還有一些車企仍在荒野求生的階段。
比如第四名威馬汽車,全年累計銷量達22495輛,同比增長33.3%。這樣的增速雖然遠遠過於大盤,但在同臺競技的新造車中並不出彩。
沒有形成一個有力的人設,是威馬從出生開始就受到的提問。但五年過去了,它還沒有給出一個合格的答案。
在推出EX-5/EX-5Z和EX-6後,首款車型EX-5仍佔據其80%以上銷量,新車的水花寥寥。
在第一梯隊首選直營模式時,威馬選擇了「新零售」模式,與傳統經銷商大同小異。
在蔚來和小鵬都傳出造晶片的計劃時,威馬的選擇依然是在百度的自動駕駛體系內。雖然現在還很難評價兩種路線的經濟性,但按照銷量王特斯拉的路線來看,關鍵技術最後都是要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除此之外,年初多位高管離職、裁員等消息也給威馬帶來了一場瀕死體驗。
不過,威馬今年的運氣還算好,被9月份的一筆融資進帳救了一命。9月22日,威馬汽車宣布完成了總額100億人民幣的D輪融資,上海國資投資平臺、上汽集團、百度等主體參與了投資。
這是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的一筆單輪融資,讓威馬暫時安全下來,並計劃2021年衝擊創業板。
12月,百度將聯合車企造車的消息傳出,傳聞中涉及到的多家傳統車企否認後,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為「傳百度將與威馬合作」的微博點讚,側面印證了這一說法。
於是,2021元旦, 沈暉在微博發文宣布,威馬聯手百度共同打造的具備 AVP(雲端智能無人泊車系統)的新車即將下線,這將是國內首個搭載 Level 4 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量產車型。
除了威馬準備在2021年奮力一搏之外,哪吒、零跑等小眾品牌仍在更細分的賽道上需求破局之法,至今還沒有量產上市的品牌已是九十九死一生。
2021年,隨著合資純電車型入侵市場,本田、豐田、大眾等品牌的電動化產品在價格、品牌、車型、技術等方面都不輸腰部新勢力,加之自主品牌向上的多方發力,腰部新勢力的機會窗口將被嚴重擠壓。
智能電動車的新基盤
2020年年底,一場關於特斯拉中國的輿論紛爭將高管水平和產品質量推向負面。
不過,1月1日Model Y降價16萬的消息似乎一夜間讓因此產生的顧慮煙消雲散。傳Model Y的訂單三天達到了十幾萬。
這些「裝睡的人」是特斯拉2020年銷量50萬之後的有一個新基盤。
2020年,特斯拉股價上漲近700%,馬斯克成為球第二的富翁。
智能電動車概念也讓已在美股上市的三家中國新造車勢力股價翻了幾十倍。
在中國豪華車市場上,新勢力的影響也在逐漸擴大,甚至擠壓傳統高端品牌。
新造車勢力在2020年見到了一絲曙光,隨著產品成熟起來,消費者對其的態度也更加開放。但距離實現品牌成功還很遙遠,我們甚至依然不清楚那個成功的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