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期:關於莫言那些你不知道的小故事

2020-12-21 大眾文藝

一.

1985年夏日的某一天,趙麗宏(當代著名散文家,上海文學雜誌社社長)在上海作家協會的花園裡,遇到老朋友陳村。

陳村劈頭就問:「讀過新出的《中國作家》嗎?」 趙麗宏回答還沒讀過。陳村說:「去讀一下,有一個叫莫言的,寫了一篇好小說。」 當天晚上,趙麗宏讀到了《透明的紅蘿蔔》,莫言這個名字,他再也無法忘記。

那年莫言三十歲,憑藉《透明的紅籮卜》一炮打響。

二.

二十多個人排成長隊,手裡都抱著莫言的著作,等著莫言籤名。即使其書是盜版的,莫言也願意籤。自己寫的書有盜版,這是多大的獎賞。

讀者說:「莫言老師,非常感謝你。」

莫言笑笑:「不用謝,籤名,我樂意。」

美國新聞雜誌《時代》稱他為「所有中國作家中最著名、最常被禁止和廣泛被盜版的作家之一」。

三.

高密的高粱和山水養人,八歲時的兒童管謨業,照片上長的白白的,還穿著新鞋子新衣服。

恰恰是這張照片,被接兵的部隊幹部看上了:從管謨業八歲的照片看,體現了優越性,為祖國長臉,這樣的人,應該當兵。

當兵首先要遵守保密守則。

新兵管謨業問:「啥叫保密守則?」

部隊幹部答:「就是國家最高機密,簡稱高密。」

管謨業說:「我們那地兒就叫高密。」

部隊幹部說:「你的名字有個謨字,拆開來就是莫言。」

四.

莫言的女兒上學的時候,莫言已經是一手「紅蘿蔔」,一手「紅高粱」。莫言把自己的著作送給女兒的班主任雅正。

有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班主任喊:「誰是莫言?」

莫言答:「我是。」

班主任說:「你知道什麼叫主語和謂語嗎?」

莫言說:「略知一二。」

班主任說:「你寫的文章,有些句子不通啊!」

莫言說:「是的,我一定努力學習提高。」

嗯,這有點像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話。

五.

莫言嗜好讀書,小時候冒著家長懲罰的風險讀書,甚至出力推石磨換書看,推十圈石磨才能獲準看一頁書。

在訪談時,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董倩問:「您就不能推一圈磨就看一頁書嗎?」

莫言大聲說:「我願意人家不願意啊!」

六.

莫言仍然記得自己年少時讀《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準他借書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須還書。

怎麼辦?他跑到一個草垛上躲了起來,放羊這個正事被丟到了一邊,羊兒餓的咩咩叫,他卻讀得忘乎一切,氣得母親要打他。

七.

漫長冬天,無以為樂,少年莫言就在村子裡、炕頭上聽恐怖故事,聽多了自己都亂尋思。恐怖故事方面,比如,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人在橋頭走路,聽到背後有人嘿嘿笑,可是回頭又沒有人。自己亂尋思方面,比如,一天晚上,莫言在自己的大門口,仿佛看到遠處田野裡有一個橘黃色的球,被兩隻狐狸拋來拋去。

當然,還有很多土匪豪傑的故事。這些民間故事、傳說,最後都成了莫言創作的素材。一位幼時夥伴說:「咱小時候聽到的那點兒事兒,都上你的書裡去了!」

在與同行交流時,莫言曾驕傲地說:「你們在用眼睛看書時,我是在用耳朵聽書!」

三木 綜合

桂學領導給特聘研究員頒發聘書,一支學術界的新桂軍正在悄然崛起

第978期:最佳設計(精品故事)

相關焦點

  • 莫言新書《晚熟的人》問世了:帶領大家了解會講故事的莫言
    還是讓電影《紅高粱》讓莫言更是家喻戶曉?不得而知!起碼有一點我承認,當初真的要不是老謀子的電影《紅高粱》,我還真的不知道有一個叫莫言大作家,還真的不知道電影《紅高粱》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2000年,他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入選《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18位),2001年,小說《紅高粱》成為唯一入選《World Literature Today》評選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頂尖文學名著的中文小說!足見這部小說的藝術魅力!′而莫言的另一個文學高度,就是他的長篇小說《豐乳肥臀》,這也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
  • 莫言巧用小故事闡釋「守舊與創新」
    12月2日,海南博鰲,在1500多位企業家與會的「2019年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在論壇中用人們熟悉的小故事,從哲學的角度論述了「守舊與創新」「差異的美」,與眾多企業家探尋中國企業文化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
  • 莫言是如何寫出《紅高粱》的
    《紅高粱》發表於《人民文學》1986年第3期「咱們高密東北鄉有這麼多素材,你為什麼不寫,偏要去寫那些你不熟悉的事?」張世家否定了莫言此前的軍事文學創作,「根本就不行」,並質問莫言:「咱們高密東北鄉有這麼多素材,你為什麼不寫,偏要去寫那些你不熟悉的事?什麼海島,什麼湖泊,你到過嗎?」隨後,他向莫言繪聲繪色地講起了「公婆廟大屠殺」的歷史。
  • 那些音樂背後的小故事,你知道嗎?(2)
    現在就讓我們來盤點那些年那些經典的音調吧大家也許都聽過這首歌,認為它不過就是一首民謠,要不然,就是一首關於愛情的民謠。 可是小遍看過作者宋冬野的一些訪談,他說他的歌大部分無關愛情,大都是朋友的故事。那麼你知道《莉莉安》又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嗎?宋冬野說:《莉莉安》是寫她一個曾患精神分裂的朋友。
  • 你不知道的那些關於孔子的故事
    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影響至深的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的小故事。在古代如果說一個人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那麼這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我們的孔聖人就是這樣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弟子有三千人,當中賢人有七十二人,他是當時辦私學的第一人,儒家思想主要就是仁、義、禮、智信。孔子生於春秋末期魯國,並出身於貴族,祖上是宋國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其父親也是宋國的大夫。
  • 莫言:戀乳的痴狂
    但由心理的不健全、不發育而導致精神病症卻是共同的後果。莫言是個編故事的能手,他似乎怎麼也控制不了他那脫韁野馬般的想像力的狂奔,各種離奇古怪的情節在他筆下如同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豐乳肥臀》中的故事更是波瀾壯闊、一瀉千裡。但也時有人為的痕跡,如上官金童的八個姐姐及她們的後代在顛沛流離中一個個失散,最終又都以各種各樣的「巧合」與金童掛在了一起。
  • 關於傳承的故事,請看《中國武警》第8期!
    關於傳承的故事,請看《中國武警》第8期! Hello,各位軍迷粉絲 《中國武警》第八期來了
  • 莫言:如何讓人相信,那條龍真實存在
    我們都知道龍是一種根本不存在的動物,但蒲松齡寫這條龍身上落滿了蒼蠅,不勝煩擾。龍將身上所有的鱗片張開,讓蒼蠅鑽進去,然後它猛地閉合鱗片,將蒼蠅消滅。後來,天降大雨,雷聲隆隆,龍呼嘯一聲飛到天上去了。這樣的細節,讓龍這種虛幻的動物獲得了藝術的真實性。又如我們熟悉的《百年孤獨》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霍塞·阿卡蒂奧中彈身亡,他的血沿著大街小巷曲曲折折,一直流到了母親烏蘇拉的廚房裡。
  • 趙傳: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我就覺得這好像沒有那種抑揚頓挫的感覺,就為了這樣子的一個細節,我們就僵持不下!然後大哥就突然就從椅子上站起來,衝到配唱室裡面來,當時在場所有人都很擔心,說是不是會有什麼衝突會發生,感覺要打起來。他突然就說,「老趙,我求你了」,就要跟我下跪,我一看馬上趴在地上,你給我下跪,我就趴在地上可以吧,哈哈哈!(大笑)當然最後還是按照大哥的方式錄了,後來我才知道,因為它是針對整個編曲的鼓點和節奏來設計的。
  • 茅盾文學獎丨新作:莫言《莫言散文全編》觸及人的靈魂,觸及時代的病灶.
    我很可惜自己沒有像高密這樣一個故鄉,但是讀你的作品呢,高密也成了組成我故鄉的一部分。而且我希望大家都記住,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農民的後代。在莫言的散文中,有一部分內容主要書寫自己關於童年、故鄉、旅行等方面的人生經歷,這也是很多散文作品會涉及的內容,而莫言往往截取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記憶下筆,將那些已經模糊的經歷又一次擦亮,將那些已不再被人關心的物實重提,將那些已經喪失感動的往事變得富有溫度。在《草木蟲魚》一篇裡,莫言說道:「好多文章把三年困難時期寫得一團漆黑、毫無樂趣,我認為是不對的。
  • 醜化莫言,我覺得有失公允
    2 我讀莫言先生的作品並不是從《紅高粱》開始的,我最初認真讀他的作品是《憤怒的蒜薹》.不知道那些嘲笑莫言先生的朋友,是否讀過這部小說,如果沒有讀過,建議先讀一下,然後再考慮是不是還對莫言進行批判。不好意思,這篇小說第一遍看的時候感覺平平,第二遍看的時候,看到黑孩沒有去打傷害自己的人,反而打了菊子的男友小石匠,我意識到了小說的好。就是這個細節,讓我一凜。莫言先生對人性的理解太透徹了。 他的《檀香刑》買了,但是,我看了一部分,看不下去了。因為我就是女人,那種慘烈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我看的時候,嚇得脊梁骨冒涼氣,就沒繼續看下去。
  • 關於中國的言情小說背後,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喜歡看言情小說的讀者絕對不算是少數,言情小說的內容主要講的也是各種關於愛情的故事。而言情小說也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追溯起來,唐代元稹的《鶯鶯傳》可以算得上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本言情小說,這可是一部正兒八經的古言。在古人寫的言情小說中除了《鶯鶯傳》,名氣比較大的當屬《紅樓夢》。
  • 獨家視角 | 關於《原鄉》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獨家視角 | 關於《原鄉》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梅縣區廣播電視臺 梅縣區廣播電視臺微信號 GDMXTV 功能介紹 觀眾可以在這裡參與節目、新聞報料,也可以在這裡收到節目信息內容。收錄於話題今晚,《原鄉》在客都人家舉行首場試演觀演活動讓小編帶你了解《原鄉》你所不知道的事與以往觀看舞臺劇入場就座不同
  • 陳丹青:「沒有讀過莫言的東西,但我知道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
    陳丹青:"沒有讀過莫言的東西,但我知道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莫言獲得諾貝爾獎,真的與作品無關嗎?我們今天來好好聊一聊。大學時代,我是莫言的瘋狂粉絲,一直在向同學們推薦莫言的小說。《生死疲勞》《檀香刑》《豐乳肥臀》《酒國》等都是我和我的同學們喜歡的作品。後來,莫言因為《蛙》獲得了諾貝爾獎,卻一直就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 莫言《紅高粱》裡的酒與色
    電影《紅高粱》就是改編自作家莫言的中篇小說,說起來張藝謀不愧是個奇才,雖然很多人認為片子宣揚了社會落後醜惡的一幕,但是也有人認為,片子反映了真實的社會面貌,其實那個年代確實很落後,很愚昧,我們往往只是喜歡別人的讚美,卻忘記了我們本身就是那樣的,要讓別人說你好,你只有自己做得更好。
  • 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的傳奇,老故事新手法的新...
    看了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才知道在1986年,莫言都已經大火了一把。2012年獲諾獎後,更是名揚了全世界,其實我知道莫言,也只是他獲諾獎後的事。 《紅高粱家族》是他的成名作了。在剛發行時,各大書店銷量十分慘澹,直到第二年1987年張藝謀改編的電影《紅高粱》上映,莫言的書才大火起來。
  • 陳丹青:莫言的東西沒看過,但我知道他獲獎與作品無關
    陳丹青的攻擊言語直接又犀利,因為他本人的知名度使得他對莫言的批評在眾人的批評聲音中顯得異常響亮,可以說得上是當時批判莫言獲獎的代表性人物了。莫言獲獎的作品是《蛙》,相信在沒有獲獎之前大部分人是不知道有這本書的,不知道陳丹青聽過莫言的這部小說名字沒有。錢鍾書先生曾回復一位想見他的讀者說:「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感覺不錯,何必非要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
  • 莫言兩首打油詩紅遍網絡,被網友嘲笑土到掉渣,懷疑其真實水平
    莫言發表過很多影響力巨大的文學作品,其中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9年還被改編成電影《紅高粱》,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莫言喜歡寫一些關於家鄉的內容,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文字樸實無華,但卻充滿「懷鄉」「怨鄉」的複雜情感,深受底層老百姓的喜愛。
  • 關於五常大米,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而今天我們將圍繞質檢方面著重說一下關於五常大米的那些事情。可能人人都說自己會買大米,但真的會買嗎?可能看完你就不這麼想啦!別跟我說你買大米憑直覺看牌子什麼的了,全都不靠譜。五常大米是可以檢測的,只有某些代表品質的指標合格才允許被稱為五常大米。
  • 關於琴鍵,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頻率的排列有什麼關係?黑白鍵的排列方式是出於什麼原因?為什麼有的音合在一起會和諧共處,有的音和在一起會打架?後來發現數學其實可以解釋這些問題。下面的話可能不嚴格,但是音樂不需要嚴格,我們只需要列出想要滿足的條件,然後在這些條件下找到一個極優解,問題就算解決了。